家住武漢的家明是個16歲的網癮少年,輟學在家一個月了。他的夢想是當個流浪歌手,過自由自在的背包客生活,而對兒子期望值很高的父親卻一心希望他盡快回到課堂,繼續(xù)父母規(guī)劃的人生。被禁錮在家中,家明叛逆、沖動,難以溝通。當教育機構一行人來家里接他的時候,他在屋里嘶吼,父母在門外抹淚……
在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紀錄片《鏡子》里,和家明一樣被送去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的,都是一些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
“我告訴你們,最好不要抓著我,你們抓著我是控制不了我的!”
“你這么弄,我就死給你看!”
“放開我!放開我!放開我!”
在武漢集中跟拍的近100天里,鏡頭前每天都交織著聲嘶力竭的控訴和呼喊。孩子的反抗掙扎,家長的固執(zhí)絕望,夫妻之間的情緒爆發(fā),這是一個近在身邊卻讓很多人不敢正視的世界,盧釗凱帶著他的團隊如實記錄下其中的每一筆殘酷。
在《鏡子》總導演、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天網》欄目制片人盧釗凱看來,《鏡子》的社會反響已經超出預期,央視播出來的網絡視頻點擊量已經近億次,處于自傳播狀態(tài)、探討這部片子、點擊量超過10萬的微信公眾號多達四五十個,由此引發(fā)的家庭教育大討論更是在持續(xù)發(fā)酵。
《鏡子》只有3集,一共90分鐘,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卻花了10年時間策劃、兩年時間攝制剪輯。對盧釗凱來說,拍這部片子的過程,也是他個人思考感悟成長的過程。
2005年,盧釗凱拍過一部《走出網癮》,那是他第一次開始關注青少年心理和家庭關系問題。10年里,盧釗凱一直關注導致“問題孩子”產生的背后根源,他隱隱感覺,孩子的問題并不是單純發(fā)生在孩子身上的生理或心理問題,應該還和周邊環(huán)境有關。直到遇見《鏡子》里那家教育機構,他們提出“問題孩子”的背后往往有問題家庭教育模式存在的觀點,終于讓盧釗凱茅塞頓開。
幾年后,那家教育機構的家長課堂辦起來了,盧釗凱不光自己去聽,還推薦他的團隊去聽,研究他們傳遞的理念:在家庭親密關系中,家長應該接受相關學習和教育?!剁R子》開機后,一共跟蹤采訪了15個家庭,并對這些家庭的問題進行分析、整合,最終在片中保留了3個家庭的故事,作為主線呈現。
片子里,見到教育機構的人來接他,18歲男孩張釗直接往門上撞:“你們把我往那兒送,我磕死在這兒?!?6歲男孩家明淚流滿面地在鏡頭前釋放長久封閉的自己:“他們明明說的是我自己想干嗎就干嗎,他們從來沒給我機會干嗎,話都沒說完,他們就已經拒絕了?!?2歲女孩彤彤話語間透著超出年齡的成熟和理性:“我們小孩子也是人,不是機器人,其實不是中了病毒,是有了自己的感受?!薄?/p>
而家長們那無助、迷茫的表情同樣令人唏噓:
“誰來理解我呢?”
“咱以前管理孩子的方法都是錯的?”
“你有多久沒有叫我媽媽了?”
世間還有什么愛比父母對孩子的愛更無私更圣潔嗎,為什么這么偉大的愛有時候卻讓孩子無法消受,為什么“滿滿的愛造成滿滿的傷害”?拍攝過程中,最讓盧釗凱感到驚訝的是,父母對孩子的認知以及孩子對父母的認知差異之大。
上高三的張釗因談戀愛已經輟學4個月,他和女朋友住在家里,卻把父母趕到店里住。在跟父母發(fā)生沖突的過程中,張釗多次想要自殺、跳樓。面對鏡頭,他坦言自己不上學的原因不是因為交了女朋友,而是承受不了學校的高壓力,只是把所有的情緒全釋放出來了。
但張釗的父親卻不愿意相信兒子的理由:“自從早戀被發(fā)現之后,我們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拉開了?!痹趶堘摰挠洃浿?,爸爸很少笑,“他跟我媽在一起的時候,除了吵架就是吵架,跟我在一起的時候,除了看電視就是看電視”。
“片中父母這一代人衡量孩子的標準是學習成績,頭腦中構建的評判體系都是物化和量化的,是GDP,是收視率,是發(fā)行量,是分數,但對于孩子來說,這樣的評判體系和價值觀過于單一了?!北R釗凱想讓觀眾看到,家庭情感教育問題的根結在于溝通方式,“父母從愛的角度出發(fā),走在一條路上,卻好像蒙著眼睛走,造成的結果就是恨和傷害?!?/p>
《鏡子》的拍攝基于這樣一種前提:所有父母的愛原點都是無私的,但是從原點往外走的時候摻雜了很多其他因素:社會因素、成長因素、原生家庭因素。
和第139期訓練營十幾個孩子在一起,25歲的廈陽顯得很不和諧。他原來是個船廠工人,老待在家里不上班,也不談女友,除了長時間上網,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廈陽的爸爸是個普通的農民工,媽媽做保姆。爸爸愛孩子的方式,是在孩子小時候就外出打工掙錢,給孩子更好的條件。在片子里,廈陽的爸爸提出一個困惑:“我是農村的,為了掙錢不得已離開孩子,讓孩子成了留守兒童。但那幾個家長,他們都有單位、有職稱,我不明白為什么他們的孩子也變成這個樣子?”
“這個問題的發(fā)生,跟家庭的教育背景、知識層次、職業(yè)類型以及家庭收入沒有必然的關系,這是我們經過反復論證得出的結論?!北R釗凱說,大家在腦子里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一說家庭教育出現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留守兒童或者單親家庭,但是在拍攝中我們發(fā)現,這樣的家庭其實只占一小部分,我們大量接觸的都是家庭收入比較高的高知家庭,“你北大清華畢業(yè),你是海歸,你有很好的知識結構,不代表你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正確的”。
14歲的澤清,生在一個典型的高知家庭,母親是醫(yī)務工作者,父親是事業(yè)單位職工,都是大學本科學歷,外公和外婆是湖北某大學退休教授。另外兩個主人公也一樣,家明父親是私企管理人員,大學本科學歷,張釗父親是國企職工,大專學歷。
家庭情感教育的故事背后,其實盧釗凱還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對當下中國人生存狀態(tài)的呈現,以及對目前中國社會的思考。
“我們想要呈現給觀眾的不僅是一個家長需要接受教育、社會需要給家長受教育的機會的問題,我們更想探討關乎人的內心構建的問題。我們從哪里來?我們今天在什么地方?將來要去哪里?這些問題的思考結果,全部貫穿于作品始終?!蓖ㄟ^《鏡子》,盧釗凱試圖找到一條解決中國人心靈層面問題的線索。endprint
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盧釗凱,伴隨著改革開放長大成人。
在《鏡子》里,盧釗凱特別想表達的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社會一直處于高速發(fā)展之中,但是有些人內心層面的構建滯后了,“人的內心構建是自己和自己打交道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從一出生就應該培養(yǎng)和重視的,而不是通過課堂上的知識傳遞來獲得。正因為父母自己的精神構建沒有完成,一路追趕GDP的過程中,愛被物化了,愛的能力缺失了,所以對于孩子的愛有的看起來不是完全無私的,有的附加了很多東西。這就是問題的根結所在”。
“片名之所以叫《鏡子》,是因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也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盧釗凱說,孩子可以映射出家庭好的一面,也可能映射出家庭存在的問題;同樣,家庭這面鏡子可以呈現出社會的進步,也可能呈現出社會急需解決的一些問題。
前不久幾場進校園放映的活動中,盧釗凱注意到了一些青春期男孩和父親之間的對話,“帶著點挑釁,又不乏小默契,一看就是經常溝通的結果,這些家長的經驗就是和孩子交朋友”。盧釗凱的女兒今年7歲,目前課余興趣班選的是舞蹈和鋼琴,明年舞蹈要不要報考5級還要讓她自己作選擇,盧釗凱希望給女兒提供一個盡量寬松自由的成長環(huán)境,“教育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不能永遠是我要什么,我的標準是什么”。
81天的訓練營結束了,在結營典禮上,澤清朗誦了一首自己寫的詩:“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于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么相似。我是一個有使命感的人,我將用我的行動,把家人從夢中喚醒……”結營后,澤清希望換個環(huán)境生活,讓父母買了一所新房,可依然沒有去上學,繼續(xù)在網上下軍棋。今年3月,他的父母來到央視《心理訪談》欄目繼續(xù)求助。
張釗回家后考上了長春一所大學,他不想去,選擇了復讀。家明經歷了反復,他剛回到家時在爸爸支持下開了一家網店,很快倒閉了,爸爸做了讓步,同意讓他參加一個攝影學校,培養(yǎng)一技之長。2016年12月2日,家明滿18周歲,做背包客去了張家界,開始了人生第一次遠行……
“結局如果像電視劇一樣皆大歡喜合家團圓,這不符合事實,孩子并不是一夜之間成了‘問題少年?!北R釗凱說,拍這部片子,就是要把問題的復雜性充分地呈現給觀眾。
在片子里,所有出現“問題”兩個字的字幕都被打上了引號,“因為在我們創(chuàng)作者心里,這些孩子都不是問題孩子”,除了參加拍攝的孩子一律使用化名外,盧釗凱團隊還特別給未成年人的畫面打上了馬賽克。
播出后,有人質疑片中教育機構接孩子的方式過于簡單粗暴,這也正是盧釗凱團隊剪片子時的擔心,“我們也在想,他們管理孩子的方式,營地里破破爛爛的環(huán)境,是不是值得商榷,但這就是中國目前解決這個問題的現狀”。但盧釗凱同時也感受到了身邊正在發(fā)生的變化,GDP不再是衡量政績的唯一指標,生態(tài)發(fā)展被擺上重要位置,有人提出“無用之美”,心無雜念地玩藝術,“教育的結構模式,社會對于人的成功的認識模式都會發(fā)生變化,現在就是一個契機,《鏡子》的出現說明中國已經有人開始思考”。
家長與孩子之間交流的缺失,情感的斷裂,溝通的無效,在《鏡子》里都被毫無遮掩甚至有些殘酷地展示出來,看到結尾會有一種五味雜陳的感覺,但盧釗凱希望觀眾從中體會到的是愛,而不是恨,這種愛之所以讓人壓抑,是因為它的發(fā)生、傳遞,愛的關系的建立是有問題的,“在拍《鏡子》的時候我們有意回避像老師一樣的說教,更多是喚醒。只要做到這一點,這部片子的目的就達到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