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諍
摘 要:聽、說、讀、寫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其中,寫又是英語教學的一大難點。文章對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邏輯與結構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優(yōu)化策略,希望能給初中英語教學同仁提供借鑒。
關鍵詞:初中英語;問題;對策
英語寫作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難點,原因來自寫作環(huán)境、語法、詞匯量、邏輯思維、發(fā)散性思維等方面。只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英語基礎,才可以根據(jù)寫作要求,梳理英語知識結構,將需要用到的英語知識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作答。由此可見,初中英語寫作重在對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對學生而言難度較高,這就要求教師多措并舉,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升學生英語寫作水平。
一、初中英語寫作邏輯結構中存在的問題
(1)邏輯方面,用漢語慣性思維寫作。由于缺乏對英語文化的了解,未能形成英語思維習慣,在寫作過程中首先想到的是漢語,于是將漢語儲存在大腦中,再用相應的英語對漢語進行翻譯,完成作文。這樣英語寫作的過程就變成了不斷翻譯的過程,在寫作過程中就比較容易出現(xiàn)問題。
(2)結構方面,句子結構混亂,無法清晰表意。一部分學生沒有掌握英語語法,導致句子結構混亂,無法清晰表意。時??梢砸姷骄渥拥闹丿B。所謂的重疊就是學生把幾個句子的意思全都整合到一個句子上來,導致整合出的句子結構混亂,無法知曉表達意義。
二、優(yōu)化提升初中英語寫作邏輯與結構的策略
1.以思維導圖法優(yōu)化邏輯性問題
思維導圖是用來理解關系的圖表,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完成作文前,寫出作文中需要說出的關鍵問題,再將關鍵問題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劃分出關系層次,這樣就能理清作文結構,拿最近比較熱門的“薩德”舉例: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Korea to North Korea as a pretext for the impact of the deployment of the SA system in South Korea, in fact, in order to pose a threat to China, China strongly condemned this, and to retain the necessary means to resist(美國和韓國以朝鮮對他們造成威脅為借口,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tǒng),實際是為了對中國形成威脅。中國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并保留必要手段進行反抗).
這篇作文是關于國際關系的,學生在完成作文前需要提前確定關鍵詞,然后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分析它們的關系,最后完成作文。我們可以看到China(中國)、United States(美國)、South Korea(韓國)、SA(薩德)、pretext(借口)、deployment(威脅)、condemned(譴責)、resist(反抗)是關鍵詞,把它們在草稿紙上寫下來,然后再用思維導圖畫出他們的關系,即China(中國)、United States(美國)、South Korea(韓國)三者就該問題上是對抗關系,SA(薩德)是導火線,pretext(借口)、deployment(威脅)、condemned(譴責)、resist(反抗)是不同國家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于是形成作文的核心句子:美國、韓國和中國之間發(fā)生矛盾,導火線來自薩德,美國和韓國找到一個借口部署薩德系統(tǒng),試圖對中國進行威脅,中國對此表示譴責和反抗。梳理清楚作文中各項關系就明白了作文時需要寫什么、結構是什么、怎么寫,最后才能順利完成寫作。
2.以過程研究法優(yōu)化結構性問題
過程研究法是一個系統(tǒng)的寫作指導方法,由寫作前、寫作時和寫作后三個部分組成,重點在寫作時。過程研究法要求學生寫作前認真讀題,讀懂題意,在草稿紙上羅列寫作框架;在寫作時首先搞清楚背景,明白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然后根據(jù)草稿上羅列出的寫作框架按照一定的順序,有邏輯性地開始寫作;寫作后,要求學生重新審題,看所寫文章是否符合題意,有無跑題,檢查句子是否通順,單詞是否書寫正確,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了。
三、結語
總之,邏輯性錯誤與結構性錯誤是初中英語作文中常出現(xiàn)的問題,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只強調(diào)英語詞匯的熟練掌握,也要在邏輯與結構方面予以注重。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寫多練,充分調(diào)動學生英語寫作的積極性,讓學生敢于寫、喜歡寫、善于寫,讓學生在寫作中得到鍛煉、收獲樂趣,從而提高初中英語寫作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 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芻議[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5).
[2]陳大光.芻議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版),201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