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在上海臨近四川北路不遠處,有一條充滿生活氣息的小街,名叫山陰路。該路段132弄9號(原施高塔路大陸新村9號)是一棟紅磚紅瓦的3層建筑,坐落在一條短淺潔凈的弄堂內(nèi)。1933年4月11日至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曾居住于此,并在這里度過了生命中最后一段生活和戰(zhàn)斗的日子。參觀者每次走過山陰路,走進9號小院,看到魯迅故居和故居內(nèi)陳設(shè)的物品,總會想起他與共產(chǎn)黨人之間一件件感人的故事,都會被他與共產(chǎn)黨人之間真摯的革命情誼深深感染。
魯迅故居坐北朝南,門前右首的水泥柱石上,懸掛著“魯迅故居”4字匾額。這是1951年毛澤東批請郭沫若題寫的。魯迅與郭沫若相識于文學,相惜于革命。二人雖然在某些方面有些意見分歧,有時也不免“筆墨相譏”,但卻能牢牢把握著戰(zhàn)斗的大方向,始終站在共產(chǎn)主義的旗幟之下,堅定地把斗爭的矛頭指向敵人。在同敵人于文化領(lǐng)域展開的斗爭中,他們培養(yǎng)出了超越個人情感的深厚的革命情誼。魯迅非常賞識郭沫若的才華和奮戰(zhàn)、奮斗的精神,郭沫若也為魯迅寬廣的胸懷和大無畏的精神所感染。魯迅的離去使郭沫若的心靈產(chǎn)生巨大的震動。那天,郭沫若在日本,立即寫了悼念文章《民族的杰作》,后又連續(xù)寫了《墜落了一個巨星》《不滅的光輝》等文章,高度評價了魯迅在中國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尖銳地揭露反動文人對魯迅的誹謗和誣蔑,勇敢地捍衛(wèi)和維護魯迅的名譽。他時刻把魯迅作為自己的榜樣,弘揚魯迅的戰(zhàn)斗精神。這段被廣為傳頌的文壇佳話,展示了基于革命之上的情誼的真摯純潔和一名共產(chǎn)黨人真誠無私的偉大人格與寬廣胸懷。
跨進9號院院門,走過水泥步道,進門便是會客室,這里擺放著會客桌椅、書櫥、魯迅夫人許廣平女士的縫紉機和他們的兒子周海嬰的玩具櫥??吭趬Ρ谔帲幸粡垖懽峙_,臺面成畚箕形,三面有邊,裝有許多小格子,上首有一道隱縮在夾縫中的弧形拉門,拉下來可以將臺面上所有的東西和所有的抽屜全部封鎖。這張寫字臺是瞿秋白烈士在上海從事秘密工作時特制的。1934年,瞿秋白離開上海去瑞金前,將這張寫字臺贈送給了魯迅,誰知此去卻成永別。魯迅一直把它作為故人的遺物,妥善地保存下來。魯迅與瞿秋白關(guān)系甚篤,從1932年起,瞿秋白曾4次到魯迅家里避難,他后來多次對黨內(nèi)同志說:“我是在危難中去他家的,他那種親切和同志式的慰勉、臨危不懼的精神,實在感人至深?!?933年7月下旬,因為機關(guān)被敵人發(fā)覺,瞿秋白凌晨2點左右來到魯迅家中避難。這是瞿秋白第一次來到魯迅的新家,也是他的第三次避難。這次避難之際,瞿秋白完成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wù),即編《魯迅雜感選集》并寫序言。他一連3天看完了魯迅雜感,第四天晚上執(zhí)筆寫序,只用幾個晚上便完成了《魯迅雜感選集》的序言。瞿秋白的這篇長達15000字的序言,對魯迅評價很高。為此,魯迅送給瞿秋白一副對聯(lián):“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逼鋬?nèi)涵不言自明。
穿過客廳,登上扶梯,來到二樓。這里是魯迅的臥室兼工作室,這樣一個斗室,包孕著魯迅全部的生活和斗爭。在這里,誕生了許多如同射向敵人的槍彈般的雜文;在這里,也充溢了魯迅與共產(chǎn)黨人濃濃的革命友情。上海10年、故居3年,魯迅與革命同呼吸、共命運,他的每個行動都與中國革命緊密相連,他的心中充滿了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贊揚和信任。1936年春夏之交,魯迅已病入膏肓,仍很惦記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他不止一次地同馮雪峰談自己的想法,考慮應(yīng)該給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送點禮物,以表示對“寄托中國和人類希望”的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敬佩。是年秋,在馮雪峰的安排下,寄托著魯迅真摯情誼的信件和火腿被輾轉(zhuǎn)送到了當時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毛澤東收到這份珍貴的禮物非常高興,風趣地說:“可以大嚼一頓了?!比缓髮⒒鹜惹谐稍S多塊,分送給了周圍的同志。
拾級而上,三樓是魯迅安排給周海嬰居住的臥室,房間陽光充足,可見魯迅對孩子的愛護和關(guān)心。臥室后面是一間客房,中國共產(chǎn)黨內(nèi)不少從事秘密工作的同志如瞿秋白、馮雪峰等,都曾在這里落過腳。對于革命者,魯迅更真摯地表現(xiàn)了偉大的同志愛。每當社會逆潮來臨,政治風聲緊急,共產(chǎn)黨人投奔他的時候,魯迅總是盡一切力量給予掩護和安置。這是魯迅對共產(chǎn)黨人的愛,更是對中國革命的愛。
離世前,魯迅不顧重病纏身,拖著羸弱的身體仍然堅持不倦的辛勤工作。當時,宋慶齡曾寫信給魯迅,語重心長地勸他注意身體,好好養(yǎng)病。信中說:“你的生命,并不是你個人的,而是屬于中國和中國革命的!為了中國革命的前途,你有保存、珍重你身體的必要。因為中國需要你,革命需要你!”魯迅十分感懷同志的關(guān)愛,可他也難以忘卻黑暗的現(xiàn)實,不想放棄自己的責任,仍然繼續(xù)提筆戰(zhàn)斗,不停息地寫作,直到1936年10月19日去世,真正是戰(zhàn)斗到了最后一刻!
瞻仰魯迅故居,這里充滿了魯迅與共產(chǎn)黨人的真摯情誼,展現(xiàn)了魯迅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讓人久久難忘!
(責任編輯:徐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