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導
余額寶限額降至10萬元,很多人都沒有看懂這背后的深意,以為和自己沒什么關系,實際上卻對我們今后的理財有很大影響。
最近,余額寶再度下調額度,個人投資限額降至10萬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人說樹大招風,余額寶規(guī)模太大,容易形成系統性風險,所以限額有理。也有人說沒什么大不了,限額又怎樣,有幾個人的余額寶額度超過10萬元?
有數據顯示,余額寶用戶中,賬戶余額超過5萬元的個人占比不到1%,由此可見,超過10萬元的想必就更少了。
這樣一看,似乎此次下調額度的確對普通人沒什么影響,大家都把余額寶當零錢袋用,平時最多也就把千八百元錢放在里面。
但是,真的沒有影響嗎?很多事情不能光看表面,還要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分析,才能清楚明了。
銀行依賴余額寶供血
雖然每天在用余額寶,但是還有很多“小白”不知道余額寶的本質是什么,這里再強調一次,余額寶其實就是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在今年大放光彩,由于銀行持續(xù)缺錢,貨幣基金收益一路水漲船高。
有人可能要問:為什么說銀行缺錢,貨幣基金收益就水漲船高?
這就要從貨基的投向說起。什么叫投向?比如,你放到余額寶里面的資金,到底都投向哪些資產來獲取收益,這就叫投向。簡單來說,貨幣基金的投向主要包括銀行定期存款、同業(yè)存單、國債、票據等。由此可以看出,貨幣基金的主要投向與銀行息息相關。
那么,貨幣基金與銀行的關系有多親密?以余額寶為例,其高達83%的資產投向銀行存款。
當銀行缺錢的時候,就會爭奪市面上的資金,也就意味著投向銀行的貨幣基金更值錢了,收益率自然就更高。
換句話說,雖然以余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這些年不斷搶占銀行存款,但是銀行卻越來越離不開“余額寶們”。
為什么?因為如今金融去杠桿,央行收緊流動性,銀行攬儲越來越難,在此情況下,銀行只能不斷依賴余額寶們來輸血緩解錢荒,兩者之間可謂“相殺相愛”。
照理說,貨基給銀行輸血也沒什么不好,但壞就壞在有個輸血的對象叫作同業(yè)存單。因為同業(yè)存單正是銀行加杠桿的罪魁禍首,也是金融去杠桿重點監(jiān)管的對象。但實際情況卻是,央行處于監(jiān)管需要限制同業(yè)存單規(guī)模,銀行卻從貨幣基金那里輸血過來維持甚至擴大同業(yè)存單規(guī)模,那么自然難以達到金融去杠桿的目的。
目前,貨幣基金的規(guī)模達到5.36萬億元,其中余額寶就有1.43萬億元,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隨著貨幣基金規(guī)模越來越大,也就意味著銀行從貨幣基金那里吸血越來越多,有了錢,銀行就很難戒掉加杠桿的毒癮。
這顯然違背了金融去杠桿的本意,也不是央行想看到的。
貨幣基金新規(guī)限制輸血通道
既然不符合政策導向,那么余額寶下調額度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至少從數量上限制了為銀行輸血的規(guī)模。
相比余額寶限額,其實真正的狠招,是監(jiān)管層正在醞釀的貨幣基金新規(guī)。這次的新規(guī)號稱史上最嚴,可以用“雙A”和“雙10”來概括。
“雙A”是指貨幣基金禁止投AA+以下的存單。有統計稱,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只有20家銀行發(fā)行的同業(yè)存單在新規(guī)的“安全范圍”之內。
“雙10”是指,AAA級以下商業(yè)銀行發(fā)行的同業(yè)存單的投資比例最高不得超過10%;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貨幣基金投資同一銀行的銀行存款及發(fā)行的同業(yè)存單與債券,不得超過該行凈資產的10%。
也就是說,不僅貨幣基金投向的銀行范圍大大縮小了,而且投向這些銀行的資金規(guī)模也大大縮小了。換言之,銀行同業(yè)存單再想從貨基身上吸血,以后將越來越難:一方面,只有高等級的中大型銀行才有資格獲得輸血;另一方面,即使有輸血資格,但是10%的額度也只是杯水車薪。
如此一來,銀行同業(yè)存單的規(guī)模自然會繼續(xù)萎縮,金融去杠桿將繼續(xù)深入。
對普通人影響幾何
看到這里,很多投資者可能要問:分析了這么多,余額寶調額度對普通投資者又有什么影響呢?
當然有,貨幣基金和銀行是大家最熟悉的,限額也好新規(guī)也罷,至少有4個層面的影響。
第一,收益層面,未來,貨幣基金收益將走低。眾所周知,投資的風險和收益成正比,貨幣基金的收益同樣如此。限制貨幣基金只能投向評級更高的銀行存單,一方面意味著貨幣基金的風險更低;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其收益也更低。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未來,貨幣基金的收益可能將走低,即使銀行再錢荒,帶來的收益也可能微乎其微。
第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小幅看漲。余額寶限額和貨幣基金新規(guī)看似說的是基金的事,但受影響的其實是銀行。由于限制了貨幣基金的輸血功能,銀行就必須依靠自己造血。怎么造?說白了,就是攬儲。怎么攬儲?最大的利器就是提高銀行理財收益,去和余額寶、P2P爭奪投資者。當然,由于銀行理財本身的性質,看漲只是較小幅度的。
第三,銀行貸款將越來越難,房貸利率還會繼續(xù)上漲,購房成本越來越高。銀行吸儲越來越難,甚至要拉高理財端收益來吸儲,那么也就意味著,在貸款端,銀行會越來越惜貸。近期北京、廣州等地多家銀行上調首套房貸利率就是最好的證明。不僅上調了首套房貸利率,而且還要排隊等銀行放貸。
第四,銀行理財安全性降低。實力雄厚的銀行可以靠其他方式吸引投資資金,那些失去貨幣基金輸血資格,吸儲能力又較弱的銀行該怎么辦?比如一些評級不達標的小銀行、城商行等。這些銀行本身吸儲能力就很弱,起步都是靠同業(yè)存單來做大規(guī)模,如今央行限制同業(yè)存單,也不讓貨幣基金輸血,那么,它們也只能靠高收益理財來攬客。
問題來了:這些高收益理財產品投向哪里?很顯然,是相對高風險的資產,比如中小微企業(yè)發(fā)行的私募債等。一旦這些企業(yè)發(fā)生經營風險,銀行就會深受牽連,輕則發(fā)行的理財產品難以兌付,投資者虧錢;重則這些小銀行因此資金鏈斷裂,陷入破產危機,發(fā)生擠兌風險。因此,投資者要格外注意:銀行理財沒有那么安全,特別要小心小銀行的理財產品。
其實,從更宏觀的層面來看,余額寶限額和貨幣基金新規(guī)依然是在繼續(xù)收緊貨幣流動性,防范系統性風險,但也會引發(fā)一些局部的債務違約。
所以,理財要放棄剛兌兜底的依賴,放棄低風險高收益的幻想,更要警惕身邊越來越頻繁的債務違約,不知道有多少投資者能明白這個道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