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企事業(yè)單位每年都要評選優(yōu)秀先進工作者,高校中也每學年都有獎學金的評選及評優(yōu)評先工作。以高校為例,常用的評選方式如班主任指定、學生全體投票,班級評選委員會成員投票,都不能實現(xiàn)公平有效的投票結果?;诎ⅠR蒂亞·森解決“投票悖論”使集體獲得內在一致性的理論基礎出發(fā),文章建議通過給投票者提供更多基礎信息,運用領導力量給予群體促進內在一致性的正向激勵以及在無法獲得一致性結果時運用約束來優(yōu)化獎勵分配決策。
[關鍵詞]高校;獎學金;評優(yōu)評先;民主決策;集體選擇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2034
1前言各企事業(yè)單位每年都要評選優(yōu)秀先進工作者,高校中也每學年都有獎學金的評選及評優(yōu)評先工作。以高等學校為例,雖然學校一般都有資助、獎勵相關辦法和實施細則,但是在制度之下符合標準的學生人數(shù)通常都大于最終評定名額,因此都廣泛存在著如何將評定名額公平有效分配的問題。
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命題就是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常有的評選方式有班主任指定、學生全體投票,班級評選委員會成員投票,這些方式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都存在著難以克服的缺陷。
班主任指定屬于個人決策,這種獨裁方式雖然方便快捷,卻往往最容易引起學生不滿。因為即使班主任這個領導可以剛正不阿,卻仍然容易出現(xiàn)由于個人獲得的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對稱,出現(xiàn)“逆向選擇”問題。在商品市場上,逆向選擇是指市場的一方不能察知市場另一方的商品的“類型”或質量這樣一種情形,它有時被稱作“隱藏信息問題”。[1]在學校獎學金的申報中,有些學生為了得到國家獎學金,在家庭貧困情況匯報時,故意隱瞞家庭真實情況,夸大貧困狀況。而真正家庭貧困的學生卻是如實反映,甚至一些立志通過自己努力改變家庭狀況的學生會主觀認為自己家庭也不算貧困。這時班主任由于難以獲得完全信息,而容易產生錯誤的選擇。
全體學生進行投票,得票最多的前幾名候選人入選,這種方式歷史悠久,實踐中廣泛被運用。這種“多數(shù)票原則”下的群體決策,有利于充分利用班級成員的信息,并且容易受到普遍的認同。但是實際中群體決策的結果往往是折中的,并不是最好的決策。
18世紀法國數(shù)學家博達爾和思想家孔多賽提出了著名的“投票悖論”,也稱作“孔多塞悖論”:假設甲、乙、丙三人,面對A、B、C三個備選方案,有如下圖的偏好排序:甲A>B>C,乙B>C>A,丙C>A>B,由于甲、乙都認為B好于C,根據(jù)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原則,甲、乙都認為B優(yōu)于C,則社會選擇應認為B優(yōu)于C;同理可得乙、丙認為C優(yōu)于A,則社會選擇應認為C優(yōu)于A;同樣的邏輯會得出社會選擇A優(yōu)于B。這樣,基于個人偏好的社會選擇結果就是A優(yōu)于B,B優(yōu)于C,而反過來C又優(yōu)于A。這樣下來,基于多數(shù)票原則的選擇方案,沒有一個能夠獲得多數(shù)票而通過,這被稱作“投票悖論”(the voting paradox)。投票悖論反映了直觀上良好的民主機制潛在的不協(xié)調性,基于多數(shù)票原則的社會選擇,會出現(xiàn)不一致的矛盾結果。參見Condorcet(1785),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重要評論。Arrow(1951)等關于多數(shù)投票規(guī)則的不一致性的普遍性進行了系統(tǒng)論述。
1951年肯尼斯·約瑟夫·阿羅(Kenneth JArrow)對“投票悖論”進行了發(fā)展,對社會選擇這一主題進行了論證,他采用數(shù)學的公理化的方法對通行的投票選舉方式能否保證產生合乎大多數(shù)意愿的領導者或者說“將每個個體表達的先后次序綜合成整個群體的偏好次序”進行研究[2],得出出人意料的悲觀性的結論:當至少三個候選人和兩位選民參與的民主決策,不存在滿足阿羅公理的選舉規(guī)則,隨著候選人和選民增加,“程序民主”將越來越遠離“實質民主”。
班級由班干或小團體代表形成的評選委員會,看似綜合了個人決策的群體決策的優(yōu)點,卻又滋生著委托-代理問題。委托人委托代理人處理自己有關的一些事務,但是由于代理人的利益往往與委托人的利益并不一致(有時甚至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對委托人來說,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確保代理人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這就是所謂的“委托-代理”問題。[3]在這里全體同學是“委托人”,評選委員會是“代理人”,在班級評選委員會的這種評優(yōu)體制下,如果個別學生平時就注意和這些代理人加強聯(lián)系,這種評優(yōu)體制就成為了關系投票,甚至讓整個評選成為這些代表實現(xiàn)優(yōu)者更優(yōu)——馬太效應的工具。這種分析對于企事業(yè)單位的評選委員會更為有效,因為企業(yè)員工更接近理性人。
2獎勵分配民主決策方式的運用
那如何才能避免獨裁決策方式獲得學生的認同和滿意,同時又能避免多數(shù)票原則的“投票悖論”難題,從而優(yōu)化集體選擇呢?阿馬蒂亞·森在20世紀70年代成功地解決了“投票悖論”。阿馬蒂亞·森建議的解決方法實際上非常簡單,在投票悖論的基礎上,如果將甲的偏好次序從(A>B>C)改變?yōu)椋ˋ>C>B),則新的偏好次序排列:甲:A>C>B,乙:B>C>A,丙:C>A>B?,F(xiàn)在得到B>C(甲乙),C>A(乙丙),B>A(甲乙)這三個社會偏好次序。投票悖論被成功解決,B可獲得大多數(shù)票而獲勝,當然前提是先要改變甲的偏好次序。
阿馬蒂亞·森在以上的例子中察覺,所有人物均同意A項并非最佳。因此,森把這個發(fā)現(xiàn)加以延伸和擴展,得出了解決投票悖論的三種選擇模式:①所有人物同意其中一種選擇不是最佳;②同意某一選擇不是次佳;③同意某一選擇不是最差。它產生的結果使得大多數(shù)票者獲勝的規(guī)則總是能達成唯一的決定。在這個理論中他改變了個人的偏好次序。在現(xiàn)實中,我們?yōu)榱耸箓€人的偏好集合成社會的偏好,我們可以嘗試:①給投票者提供更多基礎信息;②領導者給予群體投票者促進內在一致性的正向激;③在無法獲得一致性結果時運用約束。
運用到獎勵決策之中,教師可以這樣做:①提供公開信息。信息的豐富和全面既可以解決個人決策失效,也可以促使群體決策獲得內在一致性。實際上對于投票者而言,對選擇的偏好并非是先驗的。可以采取的具體做法是,充分采集信息,并予以公開。例如,在獎學金的評定中,班主任在新生入學后,就開始從學生資料、聯(lián)系家長和學生交流等方式中收集學生家庭經濟情況方面的準確信息。等到具體獎學金評定文件下來之后,一方面班主任讓候選學生準備個人情況陳述,另一方面綜合已有信息,班主任對候選人做出客觀評價陳述,在投票選舉前將這兩份陳述信息都予以公開,在班會上進行班級分享;②給予正向激勵。利用領袖力量給予投票者促進內在一致性的激勵,例如班主任在投票之前對全班同學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這里評選三好學生,雖然最后獲獎的是個別同學,但是個人榮譽的背后不能缺少的是我們這個團結的集體。希望大家投票時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要平時不喜歡誰,就依自己的好惡來行使投票權。我相信大家都已經成長,有足夠的包容之心對待他人,能夠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同學。”班級越是團結,凝聚力越強,班級成員的偏好越趨于一致;③運用約束。在班級投票前提前約定,形成班級制度,即如果選票最多的前幾名出現(xiàn)并列情況,則班主任將在末位并列名次中進行指定或者將并列名次候選人重新投票選舉。
3結論無論是在教育領域還是企事業(yè)單位之中,人性化管理越來越成為管理的基本趨勢。校園中教育管理權力重心下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公平自由等信念;在企事業(yè)單位中,人性化管理對績效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在分配獎勵時優(yōu)化多數(shù)人投票原則,推進民主決策,有利于建設民主、有活力的組織,保證公平公正。
參考文獻:
[1]哈爾·R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xiàn)代觀點[M].6版費方域,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50.
[2]Arrow,Kenneth J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M].New York:Wiley,1951.
[3]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5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347
[作者簡介]黃惠,貴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經濟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