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省青島市萊蕪一路小學五(1) 薛婷方
微信一家親
文/山東省青島市萊蕪一路小學五(1) 薛婷方
姥姥住在老城區(qū)的一棟老樓里,平日里鄰居們都只是點頭之交??墒怯幸惶欤@種平靜的局面被一個走失的老爺爺打破了。
那天,姥姥家樓下來了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爺爺。他的衣著還算整齊,就是有點兒蓬頭垢面,所有事情都是一問三不知,看上去似乎是生病了。白天,他坐在小區(qū)門口的臺階上,看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眼神迷茫又空洞;晚上,他就睡在小區(qū)樓下的木制長椅上,蜷著身子,瑟瑟發(fā)抖。小區(qū)的居民們動了惻隱之心,時不時有人給他送杯溫水,送件厚衣服,姥姥有時也會給他盛點兒熱飯。
熱心腸的樓長李奶奶召集這棟樓的居民開了一個會議,商量如何安頓這個無家可歸的老爺爺,幫助他回家。平時并不熟悉的鄰居們都熱心地聚集在李奶奶家,有的提議找警察幫忙,有的提議貼尋人啟事,有的說聯(lián)系電視臺。我忽然靈機一動,試探地問:“要不,咱們利用一下萬能的朋友圈,替爺爺轉發(fā)尋親啟事?,F(xiàn)在網(wǎng)絡這么發(fā)達,也許能更快地送老爺爺回家呢!”
事不宜遲,鄰居們協(xié)商好分工,就分頭行動起來。大家把老爺爺安頓在社區(qū)的家庭旅館內,我和媽媽負責給老爺爺拍幾張照片,編輯尋親啟事。鄰居們都加了微信好友,為了聯(lián)系方便,還新建了一個名為“遠親不如近鄰”的微信群。很快,啟事發(fā)布到了每個人的朋友圈,大家又紛紛發(fā)動親朋好友一起轉發(fā)。
第二天一大早,我還在美夢里暢游,媽媽的手機突然響起。媽媽剛接起電話,電話里就傳來一位叔叔急切的聲音:“我看到您發(fā)在朋友圈里的尋親啟事了,那位老人是我爸爸。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就這樣,老爺爺順利回了家。幫老爺爺尋親的任務完成了,可是“遠親不如近鄰”的微信群卻并沒有因此沉寂,反而一天比一天熱鬧。你看,二樓的王阿姨給李奶奶發(fā)微信:“阿姨,我?guī)氃卺t(yī)院看醫(yī)生,大寶沒帶鑰匙,她放學后能不能到您那待一會兒?”李奶奶回復說:“正好陪陪我,求之不得呢!”李大夫對姥姥說:“大姨,您做的包子真好吃,明天來我家教教我怎么做唄?”姥姥心里樂開了花兒:“我就這么點兒做飯的本事,謝謝你看得起我這個老太太!”五樓的邵奶奶老寒腿又犯了,她出差的兒子在微信里求助:“誰能幫我媽買點兒飯菜,帶垃圾下樓?”群里響應聲一片:“放心吧,交給我們了!”
微信讓姥姥的鄰居們融合成了一個和睦溫暖的大家庭,大家相互幫助,友善而歡樂,我也終于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什么叫“遠親不如近鄰”!
指導教師:米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