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紅艷
(南京同仁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00)
早產兒經右下肢靜脈留置PICC導管的可行性
戴紅艷
(南京同仁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00)
目的 對早產兒經右下肢靜脈留置PICC導管的可行性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早產兒114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7例,對觀察組患者予以經右下肢靜脈留置PICC導管,對對照組患者予以經上肢靜脈留置導管,觀察并對比兩組早產兒的導管異位情況。結果 進行置管后,觀察組早產兒導管異位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產兒經右下肢靜脈留置PICC導管,置管期間安全性高,刺激性較小,準確性較高,比上肢靜脈留置導管更具優(yōu)勢,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早產兒;右下肢靜脈;PICC導管;可行性
PICC技術的研究能夠為救治早產兒提供新的方法,保住早產兒的生命,經上肢靜脈留置導管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方式,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經右下肢靜脈留置PICC導管的效果非常令人滿意[1]。所以,本次研究將我院114例早產兒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57例早產兒采用經右下肢靜脈留置PICC導管,對比經上肢靜脈留置導管在兩組早產兒的導管異位情況,現在進行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早產兒114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符合相關的臨床診斷標準。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7例。觀察組男36例,女21例,胎齡26~34周,平均胎齡(30.42±1.75)周;對照組男34例,女23例,胎齡25~34周,平均胎齡為(30.21±1.64)周;兩組新生兒的各項資料均符合進行對比的要求,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已將此研究的目的、方法、預期結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在本組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予以經右下肢靜脈留置PICC導管,對對照組患者予以經上肢靜脈留置導管,其具體方法如下:
1.2.1 經右下肢靜脈留置PICC導管
將患兒放于暖箱中,選擇合適位置于體表進行置管長度的測量,將患兒的下肢伸直,準備進行穿刺,先使用0.5%的安爾碘將患兒右下肢至右劍突下腹部范圍內全部消毒,確認導管長度后,對導管進行修剪,將洞巾鋪好后開始進行手術,為了避免發(fā)生導管異位的情況,將導管置入股靜脈后,對患兒的臍周進行輕壓,將導管送至所需長度后,抽回血,為患兒按壓止血3~15 min,出血停止后使用生理鹽水沖管,將外露導管調至“S”型,并予以固定,將導管口接入肝素帽,之后用適量的1 U/mL肝素液進行封管。
1.2.2 經上肢靜脈留置導管
靜脈是導管留置的首選,其次是肘正中靜脈和腋靜脈,穿刺靜脈為頭靜脈,并測量置管的長度,使患兒的上臂外展和軀干的角度為90°,為患兒進行消毒,消毒方法同觀察組患兒,消毒后進行穿刺,導管置入患兒鎖骨下靜脈,并將患兒頭部轉向穿刺部、壓住患兒腋靜脈,防止導管發(fā)生漂移或反折。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早產兒導管異位情況進行觀察。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進行置管后,觀察組早產兒導管異位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早產兒導管末端異位情況對比[n(%)]
重復穿刺對血管有很大的刺激,也會為患兒帶來巨大的疼痛,重復多次也會對血管內膜造成損傷,增加了再次送管和穿刺的難度[2]。經右下肢靜脈留置PICC導管的穿刺固定和護理較為簡便,靜脈的位置容易確定,穿刺的成功率非常高,還有利于患兒上肢的活動,不限制輸入的藥物,合并癥也非常少,留置的時間也比較長,而且有效的導管維護能夠防止機械性靜脈炎、導管堵塞、斷裂、感染、液體滲出等并發(fā)癥的出現[3]。經上肢靜脈留置導管的送管方式作用力較大,用力不均會對患兒的血管內膜產生刺激和摩擦,使導管發(fā)生末端異位的現象,而經右下肢靜脈留置PICC導管送管時的作用比較小,并且用力較均勻,對血管的刺激和摩擦相對較小,不會使血管收縮發(fā)生痙攣,有效的減少了導管異位的發(fā)生率[4]。
在本次研究中,將我院114例早產兒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57例早產兒采用經右下肢靜脈留置PICC導管,對比經上肢靜脈留置導管在兩組早產兒的導管異位情況,由上表我們能夠了解到,進行置管后,觀察組早產兒導管異位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我院認為,早產兒經右下肢靜脈留置PICC導管,置管期間安全性高,刺激性較小,準確性較高,比上肢靜脈留置導管更具優(yōu)勢,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1] 郭舒文,謝麗琴,陳開珠,等.早產兒右下肢靜脈PICC送管方法的改進[J].護理學雜志,2014,29(8):13-15.
[2] 連蓮淑,陳雯雯,鄭淑敏,等.早產兒經貴要靜脈和大隱靜脈留置PICC導管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6):1512-1514.
[3] 郭舒文,謝麗琴,許麗萍,等.早產兒經右下肢靜脈留置PICC導管的可行性[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2):153-156.
[4] 汪昌玉,謝桂月.新生兒經大隱與肘部靜脈留置PICC導管的效果比較[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3):106-106,107.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31.1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