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曾敏
首鋼水鋼總醫(yī)院 貴州六盤水 553000
目的:觀察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144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7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在此基礎(chǔ)上實施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水平變化和護理滿意度。結(jié)果:①護理后,兩組患者的FPG和2hPG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意義(P<0.05)。②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1.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 63.89%,組間差異有意義(P<0.05)。結(jié)論: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應用效果顯著,對于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作用突出,適合進行臨床推廣。
人性化護理;糖尿??;應用效果
為了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人性化護理等護理模式開始廣泛應用于糖尿病的臨床護理中。為了觀察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我院選取了144例患者進行了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從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選取14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者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知情研究內(nèi)容,自愿參與;排除腫瘤、精神病、各種影響糖代謝疾病以及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患者[1]。采用數(shù)字表法并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納入72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齡42~76歲,平均(60.43±3.67)歲。剩余72例自動歸入觀察組,其中男45例,女27例;年齡43~75歲,平均(60.29±3.54)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比較,組間差異均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在上述基礎(chǔ)上實施人性化護理,具體措施包括:①在開展護理工作時,需要掌握患者的具體信息,然后才能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該主動和患者交流、溝通,盡量使用親切的語氣和耐心的態(tài)度來解答患者的疑問。在講解專業(yè)知識時,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減少專有名詞的使用。另外,護理人員還需要相患者詳細介紹糖尿病的用藥知識和治療中的相關(guān)注意事項,能提高治療的依從性。②心理干預:由于糖尿病病的病程漫長,常有反復,其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轉(zhuǎn)歸受著明顯的心理社會因素的影響。因此,要針對性做好心理護理工作,利用健康教育講課時,根據(jù)患者的心理特征,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2]。③飲食指導。告知患者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養(yǎng)成得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飲食習慣,嚴禁煙酒,盡量多吃一些清淡、易于消化的蔬菜和水果,節(jié)制飲食,不要暴飲暴食,盡量少吃多餐。④運動指導:護理人員可根據(jù)患者的體質(zhì)和年齡指導他們合理進行散步、太極拳等運動,切忌避免激烈運動。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血糖水平,主要評價指標包括FPG(空腹血糖)和2hPG(餐后2小時血糖)。同時,采用醫(yī)院的自制量表調(diào)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分為100分,滿意:≥80分;較滿意:60~79分;不滿意:≤59分;滿意度=(滿意+較滿意)/樣本數(shù)×100%[3]。
采用SPSS17.0軟件對本組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進行x2檢驗和t檢驗。α校驗取值為0.05,當P<0.05時,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FPG和2hPG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糖尿病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對比(mmol/L,±s)
表1 兩組糖尿病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對比(mmol/L,±s)
注:和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FPG 2hPG對照組(n=72)10.83± 3.89 6.68± 3.82* 13.36± 5.14 9.05± 1.12*觀察組(n=72)7.14± 1.02* t值 0.949 2.921 0.989 10.699 P值 >0.05 <0.05 >0.05 <0.05 11.32± 2.02 5.29± 1.31* 12.29± 7.61
經(jīng)比較,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1.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89%,組間差異有意義(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下表。
表4 兩組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n/%)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臨床特點為血糖水平較高,屬于代謝性疾病的范疇,患病后需要終身治療??刂蒲鞘翘悄虿∨R床治療和護理管理中的主要目標,對于改善其臨床癥狀、促進預后,降低疾病進程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從糖尿病護理的現(xiàn)狀來看,絕大多數(shù)患者由于對疾病缺乏了解,未遵醫(yī)用藥,缺乏自我管理意識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血糖控制效果不佳,進而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造成了嚴重影響[4]。
為了適應當期醫(yī)療服務對護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院對糖尿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應用效果。由表1~2可知,應用該護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顯著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這主要是因為該護理方式能夠?qū)颊哌M行疾病專業(yè)知識的培訓,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從而提高他們的用藥依從性,自覺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合理控制血糖。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應用效果顯著,對于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作用突出,適合進行臨床推廣。
[1]林萍萍,陳偉婷.人性化服務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25(13):67+69.
[2]袁春珠.探討人性化服務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10(34):53-54.
[3]劉桂芬.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shù)版),2014,26(11):132-134.
[4]胡靜.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17(1):158-159.
R473.5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編號]1
1672-5018(2017)03-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