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圓圓
語文具有自身獨立的知識體系,語文教學的內容涉及古今中外的社會、經(jīng)濟、科學、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它是從自然、社會或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與真實的世界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細心去研究將會發(fā)現(xiàn),在語文學科中隱藏著大量與生活有關的且值得研究的問題。因此,語文學科可以為研究性學習提供大量的研究課題。我們可以在在每個專題都設計了三到四個探究主題。學生在完成探究的時候,要強調讓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樣利用語文作為交流的媒體來完成探究。學生通過使用正在學習的語言來完成貼近生活或是自己感興趣的探究,并在掌握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基本語文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意識和運用語文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從真正意義上講,探究型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強調語文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還強調增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以解決問題為主題。實質上就是研究性學習。
下面就高一語文新教材中的一些主題探究來看一下研究性學習是如何開展的。教師應依據(jù)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學生感興趣的探究,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在探究型語文學習中,由于有完成探究的刺激和興趣,學生使用語言和交際的手段和范圍都大大地擴大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而大為提高。
在每個專題開始前,先向學生布置探究任務,把學生分成四組,討論活動計劃,提出具體主題,由學生自己選擇,一個組負責兩個主題,收集相關圖片、影片及文字材料。要求每組選出一名講解員,在本專題內容結束后進行成果匯報。隨后每組學生根據(jù)各自的特長,又把他們的組員分成幾個小組,根據(jù)領到的探究任務分頭行動,然后再集中研究。學生們通過研究、討論、查詢、下載等活動,收集整理好了資料。然后進行成果匯報。班級內的小組匯報結束后,再讓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重新組合資料,對版面規(guī)劃、圖片加工、文字編輯、美工設計、電腦排版等不同探究進行重新分工,準備參加年級的成果匯報。年級的成果匯報是在全校展出的,先是通過多媒體課件,然后再以圖片形式辦一期畫廊,效果十分好。學生們通過這次活動不僅了解到了許多他們以前一無所知東西,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精神,形成資源共享的氛圍,并提高了綜合運用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設計研究性學習性質的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探究要有明確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探究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探究要有利于學生各方面知識的擴展、發(fā)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探究應積極促進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探究要能夠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語文與他人交流,發(fā)展用語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探究不應該僅限于課堂教學,而要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研究性學習的觀念應該貫穿于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過程的始終,融會于學生學習的任何方面。它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可以是教師組織的,也可以是學生自發(fā)的;可以與課程教材內容有關,也可以無關;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通過自主探究的多樣化研究性學習活動方式,提升學生自身學習生活的經(jīng)驗、能力,情感體驗和價值目標追求,密切學生的學習生活與自然界、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加強學生知識學習與實踐活動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對自然、社會和人自身的整體性、規(guī)律性和獨特性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性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中,任務單突破重、難點常用的構建策略有以下三種類型:1.運用追問法,逐步推進,構建遞進式問題串。2.運用變式法,變化拓展,構建并列式問題串。3.運用發(fā)散式,由點到面,構建輻射式問題串。4.歸納拓展環(huán)節(jié)。在解決問題之后,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梳理,上升為理論觀點,回歸課本,找出規(guī)律,建構知識樹(結構),做到條理清晰,思維層次分明,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必要時,依據(jù)高考、中考的要求和本學段的學情做適當?shù)膹V度和深度拓展。5.當堂訓練環(huán)節(jié)。學生當堂完成練習,檢測每個學生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做到“堂堂清”。引導學生強化鞏固所學知識,教師當堂出示練習的答案,學生通過參考答案進行自主糾錯,及時反饋學習效果,引導學生通過練習把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們要把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的時間最大程度地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議”和“展”兩個環(huán)節(jié)上,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中去,把課堂時間交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對第二天所要上的內容只要學生預習基本知識不要學生事先解決課本例題,而是放在當天課堂上解決,晚自習主要是對當天所學的內容進行整理并且做當天所學內容的相關練習。
孩子也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國內國際大事,我們看到教室外墻上寫著“今日要聞”,孩子可以在課外時間讀一讀,這也應該是個很容易做的事情。我們每班都有電腦,有網(wǎng)絡,如何充分利用電腦和網(wǎng)絡來開展研究性學習,擴大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需要我們認真思考。誠如是,我們的教育教學業(yè)績,也必將再鑄輝煌,再創(chuàng)新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