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是韓國導演延相昊采用好萊塢喪尸題材的模版,加入韓國本土獨有的煽情效果,制作的一部由喪尸引發(fā)的大型恐怖災難片。該部影片自2016年9月在中國上映以來,就在口碑和票房上達到了雙贏。到目前為止,學術(shù)界對于《釜山行》的研究寥寥無幾。本文以文學倫理學批評為研究視角,沿著“逃亡” 這一倫理主線,通過解構(gòu)倫理環(huán)境、倫理選擇、倫理意識等不同倫理結(jié),剖析影片中的倫理主旨,以期讓更多人了解到該片與眾不同的藝術(shù)魅力和思想價值。
《釜山行》是由延相昊執(zhí)導,孔劉、馬東錫等主演的災難恐怖片,影片講述了主人公單親爸爸石宇與女兒秀安乘坐KTX高速列車往釜山時,列車上一位少女身上帶來的僵尸病毒開始肆虐且不斷擴散,頃刻間列車陷入災難的故事。艾金森曾寫道:“看韓國電影就像在看著一種民族文化在和自己吵成一團,在這條路上每一天都在和污穢作斗爭??峙卢F(xiàn)在再也沒有一個有更劇烈沖突的,在拍有意義電影的國家了?!憋@然,延相昊希望通過敘述石宇等主人公在突發(fā)災難面前的倫理選擇來表達自己所向往的倫理訴求。
一、客觀倫理環(huán)境下的錯誤倫理選擇
影片將焦點對準韓國社會的現(xiàn)實問題,并在極端的倫理環(huán)境中描繪了主人公的倫理選擇。而這正是文學倫理學批評的核心問題。在影片中,前十分鐘的高超而簡潔的視聽語言,把主人公石宇和女兒之間的感情隔閡交代得準確而傳神。女兒過生日,石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忘詢問同事,現(xiàn)在的小孩喜歡什么。然而送出之后,他才發(fā)覺女兒桌上早就擺著一個一模一樣的游戲機。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父親并沒有盡到關(guān)心孩子的義務,也破壞了正常的人倫關(guān)系。要進一步解讀這背后的原因,人們有必要回到當時的倫理現(xiàn)場,在客觀的語境中,站在石宇的立場審視這種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從道德層面上做出合理的解釋。
影片的開頭部分就向觀眾展示了一個看似風平浪靜、溫馨,實則危機四伏、充滿諸多不和諧因素的社會。獨裁統(tǒng)治時期黑暗陰冷的社會環(huán)境,病態(tài)的人際關(guān)系,血腥和恐怖元素充斥著整部影片。在影片中,因為恐懼喪尸,人們泯滅人性的丟下自己的同伴;因為想要活著,人們以前來搭救自己同伴的性命作為代價;因為個人利益和工作上的成功,人們損失集體利益和犧牲家庭。因為想要掩蓋病毒引起的事實,控制恐慌,政府安撫市民,訛稱大家的安全不會有任何問題。異化的國家產(chǎn)生異化的環(huán)境,異化的環(huán)境進而又產(chǎn)生異化的人類。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人們變得自私自利,所有的事情都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社會倫理和家庭倫理變得混亂不堪。在這個唯一支撐人能夠活下去的封閉車廂中,人們唯一的想法就是不被喪尸咬。而主人公石宇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就是在這種特定惡劣環(huán)境下做出的選擇。他為了金錢和個人利益,自私地拯救了一家即將破產(chǎn)并且瀕臨危險的生化公司,后來直接導致喪尸事件的發(fā)生。不僅如此,為了追求事業(yè)上的成功,他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陀^的外部和內(nèi)部環(huán)境為主人公錯誤的選擇埋下了伏筆。正是在這樣客觀的倫理環(huán)境下,主人公石宇一開始會本能地選擇關(guān)閉車門阻擋其他人進來,還會只考慮自己的安全而偷偷地從安全通道離開。面對聞所未聞的喪尸,人們都喪失了理性。
二、復雜的倫理身份
文學倫理學批評認為,所有倫理問題的產(chǎn)生往往都同倫理身份相關(guān)。這一觀點完全適用于解讀《釜山行》,因為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石宇剛開始錯誤的倫理選擇就是因為他在特定的倫理環(huán)境中陷入了身份危機。倫理身份有多種分類,包括以倫理關(guān)系為基礎(chǔ)的身份、以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chǔ)的身份、以集體和社會關(guān)系為基礎(chǔ)的身份等。從社會角度來說,父親石宇是公司的職員,這種后天的倫理身份要求石宇應該遵守職業(yè)道德;他同時也是社會大家庭的一員,這種后天的倫理身份要求他應該遵守已經(jīng)形成的社會道德規(guī)范,并忠實于群體價值和社會倫理價值;從血緣來說,他是女兒秀安的父親,這種先天形成的倫理身份要求他應該盡到照顧、關(guān)心女兒的義務。然而影片中的主人公石宇只知道遵守職業(yè)道德,即把所有的時間投入工作以期獲得更大的利益。這不僅僅是韓國社會的弊病,同時是全球人的弊病。在充滿物質(zhì)肉欲的世界里,人們越來越迷失自我,越來越把重心移到工作上,全心全意地追求金錢和權(quán)力帶來的快感,從而忽視了家庭,而這樣大多會帶來家庭破裂的結(jié)果,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石宇。剛開始面對突如其來的恐怖災難,石宇只知道維護自己的個人利益,見女兒秀安為老奶奶讓座,卻教導女兒稱:“有些時候,我們只要顧著自己就好了?!本S護女兒,想讓女兒不受累,這在情感上是正確的,但是他已經(jīng)淪為無情無義的人。從石宇的言語中,觀眾可以看出石宇并沒有遵守已經(jīng)形成的社會道德規(guī)范。在得知事情的嚴重性時,石宇也沒有選擇告訴車上的人員,而是獨自抱著女兒從安全通道離開。種種行為表明石宇在面對聞所未聞的大災難面前,只想到個人身份,而沒有多加考慮自己也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要以大局為重,事事不能優(yōu)先考慮個人。
三、倫理意識的回歸
影視作品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為人類提供娛樂,而在于為人類提供從倫理角度認識社會和生活的道德范例,為人類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為人類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經(jīng)驗。導演在《釜山行》中刻畫了主人公石宇剛開始錯誤的倫理選擇,其目的在于呼喚倫理意識的回歸。
幫助石宇倫理意識回歸的是他自己常常忽略的女兒。在影片中,石宇用充滿關(guān)愛的語氣說:“秀安,有些時候,我們不需要考慮別人?!毙惆膊坏珱]聽,反而由此道出了母親離開父親的真正原因:“媽媽就是因為你這樣只想到自己才離開的”。從這一刻起,石宇的倫理意識開始慢慢復蘇。秀安表現(xiàn)出的勇敢、正直的行為,表明她有著很高的倫理道德人格,而這種人格在影片最后直接影響著父親倫理意識的回歸。除了秀安,幫助石宇倫理意識回歸的還有大叔夫婦和流浪漢。這些人在逃亡過程中的所作所為深深地觸動了石宇,促使石宇倫理意識的回歸。在自己女兒和眾人的影響下,石宇成就了自己的道德成長,和他們站在了同一個道德高度。所以,最后石宇選擇犧牲自己的時候會露出很幸福的微笑,因為他死得其所,他不再是以前那個自私、被金錢和權(quán)力埋沒了倫理意識的石宇,而是能夠自我犧牲只為成全他人的道德高尚之人?;靵y的倫理環(huán)境導致石宇倫理意識的喪失,從而做出了錯誤的倫理選擇,而后又通過自己女兒等人的倫理道德熏陶,倫理意識得以回歸,最終做出了符合人性的正確選擇。
四、結(jié)語
《釜山行》這部電影似乎在告訴人們,表面上電影中的喪尸時代是由于瘟疫引起的,實際上卻是人們的精神荒漠導致了喪尸時代這種物化的末日荒漠出現(xiàn),而后,在這種被物化的荒漠里,人性反而在孤獨中悄悄復蘇。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不希望真的會有一天需要男主人公石宇、流浪漢以及大叔做出那么大的犧牲來拯救人類,不希望真的會有大批喪尸來襲,但人們不能不面對在利欲熏心的情況下人類倫理道德的扭曲,不能不對人性中存在的欲望無限的惡因進行反思,不能不對政府的腐敗無能進行反思,更不能不對個人在社會中的諸種行為進行約束,這正是當前社會賦予每一個人的責任。
(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
作者簡介:湯美霞(1993-),女,江西上饒人,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