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昌武
高中物理作為理科課程中重要的一門學科,對于知識原理的掌握至關重要,所以老師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向學生講解知識原理和動手實踐環(huán)節(jié)要兩不誤。本文主要從對高中物理教學實驗存在的問題入手,對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實驗提出一些看法。
一、引言
當前,在新課改背景下,對于各門學科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高中物理作為一門重要的教學課程,對于它的開展也不僅只停留在對學生知識原理的講解上,還要注重對學生開展實驗活動、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要加快對高中物理教學的改革,使其能夠培養(yǎng)出有實踐探索能力、思維方式活躍的人才。
二、高中物理教學實驗的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設計完整的實驗流程
一般情況下,具體的實驗流程包括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得出結論,驗證原理等,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步驟,都會使實驗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中,老師為了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實驗任務,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往往會省略部分步驟。
(二)學生自主性較少
在以往的高中實驗課堂,一般而言所謂的實驗,就是學生在下面的實驗臺一步步模仿老師的步驟,這樣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只顧著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問題,不要說自由發(fā)揮了,這就必然會影響學生對于知識原理的掌握。
三、創(chuàng)新實驗設計和與實踐的方法
(一)設計學生探索式實驗
實驗活動的開展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能夠發(fā)揮自己的動手和思考能力,對知識原理有一個較為深刻的理解,所以,在需要進行實驗來驗證、探索知識原理的課程,老師一定要積極安排學生進行實驗,注重引導,而不是模仿,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4節(jié)速度這一節(jié)時,老師就可以安排、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實驗探索。諸如以下實驗流程:
1.學生將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放好位置。
2.然后打開電源,緩慢扯拉紙帶,等到紙帶上打出一行黑點時,關閉電源。
3.拿出紙帶,從黑點的某個點出發(fā),數(shù)數(shù)共有幾個點,如果點有m個,則點的間隔數(shù)為m-1個,紙帶的運動時間為t=0.02(m-1)s。
4.用直尺測量黑點計數(shù)到最后一點m間的長度。
5.根據兩個黑點之間的長度與時間的比值計算出紙袋拉扯時的運動速度。
(二)聯(lián)系實際、設計趣味教學
在平時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還要注重對學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的習慣的養(yǎng)成,例如,在講到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1-1第一章第三節(jié)靜電這一節(jié)時,老師可以先以生活中的某一個靜電現(xiàn)象為課堂知識的引入點,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想到的靜電現(xiàn)象,自己安排設計實驗。例如,有的同學是先將一張白紙撕成小小的碎片,然后用塑料梳子梳幾下自己的頭發(fā),然后試著去接觸白紙碎片,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如下圖)。通過這種趣味性的實驗,在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時候,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邏輯。
(三)互動式教學
對于一些課程,開展探索式實驗可能比較有效、方便,但對于某些課程,可能驗證式、互動式的實驗效果會更好,更能使學生了解知識原理的概念。例如,在老師講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圓周運動這一節(jié)時,老師通過借助風扇來向學生講解線速度的概念,如老師在風扇葉片上選取兩個不同的點,黃點和綠點,到中間軸的長度不相同(黃點為Mcm,綠點為Ncm),用手緩慢撥動葉片轉動,讓學生觀察黃色的點和綠色的點的運動軌跡,看哪個點更快。
四、結束語
在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已經不再是一味注重對學生知識原理的講解,這就要求老師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積極改善教學方式,多在課堂上設計一些創(chuàng)新實驗的活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