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玻
中圖分類號:G633.91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旗下,我校全體師生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新課程理念,通過大量的深入課堂聽課調研、多次外出考察學習、學生問卷調查和多次的課堂模式改革,最終我們確立了“三讓”教學理念,即能讓學生說的讓學生說,能讓學生做的讓學生做,能讓學生想的讓學生想。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正好符合了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叭尅崩砟畹暮诵木褪浅珜W生的自主學習,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而要讓學生真正的參與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成為能否真正貫徹“三讓”理念的關鍵。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學生發(fā)展的領路人,學生能否成為課堂的主體,能否自主解決問題關鍵在于老師的引導。
一、精心設計,用精彩的導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而自主性的體現(xiàn),首先是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要有濃厚的興趣。現(xiàn)代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動機引起的。動機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其求知興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持久的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出其不意和富有懸念的導課往往能引發(fā)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并促使其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去。教師設計的導言能否產(chǎn)生懸念,能否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也是一節(jié)課能否成功的關鍵。教師可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方式,不能千篇一律,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去學習,去擴充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地去創(chuàng)新。
例如:在講到胚胎分割移植時,我是這樣設計導言的:“小明和小白大家一看就知道他們是雙胞胎,而小虎和小龍也是雙胞胎,為什么就沒有小明和小白那么同像呢?”在講到伴性遺傳時我這樣提問:“摩爾根在做果蠅實驗室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有一對果蠅雜交后代中所有的雄果蠅都是白眼,所有的雌果蠅都是紅眼,為什么?”
通過精心設計這些既有啟發(fā)性又有趣味性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烘托氣氛,讓學生滿懷好奇,帶著想解決心中疑團的急切愿望,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條件。
二、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
1.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是老師一講到底,是老師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傳授、灌輸給學生,把一切概念、規(guī)律告知給學生,學生幾乎沒有自主學習和思維的空間,久而久之,學生往往等待著老師給予,而失去了自主思考的欲望和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導學案、探究思考、問題等形式引導學生去閱讀教材,分析教材并相互交流、討論來獲得答案,讓學生有了明確的課堂目標和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至于因為枯燥的聽和單調的記等課堂環(huán)節(jié)而讓學習熱情逐漸消退。在課堂預設中給學生留下適當?shù)膶W習和思考空間就如同伸手夠不著的香蕉,能給學生長久的動力,也給了學生自主發(fā)揮的機會。
2.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景材料
新課標版生物教材的編寫非常注重材料和情景的提供,每一節(jié)都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設計了一個或多個材料,并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同時,教師也可精心設計一些耐人尋味的、既有啟發(fā)性,又有針對性同時還富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情境,提供給學生豐富的知識材料,引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注重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知識能從理性應用于實踐,完成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如在講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我設計了如下問題讓學生思考:新疆的葡萄和哈密瓜為何特別甜?剛收獲的種子堆為何會發(fā)熱?你能自己釀造葡萄酒嗎?每位可口的酸菜又是根據(jù)什么原理制作的?你如何運用所學知識幫助父母增加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通過這些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的問題情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維沖突,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fā)他們產(chǎn)生渴求新知的欲望,通過熱烈的討論、自主探究得出結論。這樣,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變盲目性學習為目標性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消極學習為積極學習。
三、構建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育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毙〗M合作學習有效地給予了學生展示自我和大膽質疑的平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把自己對某一問題的見解展示給全班所有同學,而其他同學則在積極傾聽中對比自己的理解,并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在相互質疑和辯論中知識被所有同學所認同和掌握,學生再也不用為死記硬背而煩惱。課堂常常會成為臨時辯論賽場,展示質疑環(huán)節(jié)也成為學生所期待的課堂時間。知識在爭論中被掌握,同學關系在爭論中升華,師生關系在爭論中融洽,正是這樣一種自主、和諧的氛圍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個學生感受到尊重和理解,這樣才能把學生的個性、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潛能開發(fā)出來,同時,有了積極安全的心態(tài),學生的求知的欲望和學習熱情就會高漲,個性思維就會活躍,就會更主動地學習,人格發(fā)展就可能和諧。
四、精心設計練習,讓學生主動攝取和鞏固知識
精心設計練習是學生攝取和鞏固知識的保證,通過練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知識的理解和學生自我探究出結論的能力,在不斷地反饋、矯正中得到強化,靈活多樣的練習,不僅可以促進知識的鞏固,而且可以促進思維的發(fā)展,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成功的感受,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總之,我認為教學是師生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有采取各種方法和途徑去培養(yǎng)、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才能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唯其如此,才能使學生學會學習,而且學得主動,學得輕松,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協(xié)調和諧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