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亞
定向“翻新”傳統的嘗試──簡評杜立明的詩集《我的詩經》
○羅振亞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當下是一個同質化的詩歌時代,詩壇上流行的大量詩歌文本在構思視角、想象路徑乃至語匯風格方面,都可謂驚人地相似,辨識度越來越低,泛濫不已的口水隨時都可能把詩和詩人淹沒。在如此令人倍感倦怠的藝術時節(jié),我讀到了著名的中年詩人杜立明鮮活、穩(wěn)健、又頗具寫作難度的詩集《我的詩經》(百花文藝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愈發(fā)堅信詩這種極其個人化的精神作業(yè),就是為小眾的藝術,白居易那種老嫗能解的所謂的詩歌理想,也并不那么值得大家推崇,或者說,人人都能讀懂、句句都可坐實的絕對稱不上好詩,它們也許只能說是分行的散文。因為說穿了詩歌之美,往往就介乎于明白與晦澀之間、懂與不懂之間、可解與不可解之間,這恐怕也是詩歌和其他所有文體比較所獨自享有的權利。如果從這個向度上去考察,和詩人以往靈動清新的詩集《四月》相比,杜立明的詩集《我的詩經》可以說暗合了現代詩歌的本質趨勢,又俘獲了新的審美氣息,它至少有三個長處值得圈點。
一是形式探索的新鮮感和啟迪性。我一直以為,在新詩已經擁有百年藝術積累、詩人們幾乎“千人一面”的今天,一種藝術可能性的尋找和發(fā)現,遠比一種技巧和風格在成熟路上的推進更為重要。多少年了,新詩界一直倡導要在新詩文本中強化傳統的因素,可是囿于各種原因,又有多少人在切實地進行這種實踐,就非常值得懷疑了。在這個問題上,杜立明似乎從來沒有表白過什么,但卻在《我的詩經》中身體力行了。他的詩集《我的詩經》按照《詩經》的“風雅頌”的體例、順序和篇數,分別對應著創(chuàng)作了305首新詩,然后以新詩大字、古詩小字的方式,將《詩經》原作和《我的詩經》新篇在同一頁碼內,并置排列,這樣“新”“舊”兩個文本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既民族味濃郁,容易喚起蟄伏在讀者心中的傳統的審美記憶,又收到了巴赫金倡言的那種“對話”妙處,達成了古與今、虛與實、傳統與現代、繼承與超越的互動互補,并使文本的結構意蘊能夠從平面趨于立體的高層,詩歌以一種別樣的方式獲得了飛翔的可能。比如《周頌·振鷺》:
今夜太過匆忙,白鷺忘記了飛翔//我的王,我是你的女人/不是唯一的女人,而你是我們唯一的王//趁陽光明媚,我們和大地都穿上衣裳……白鷺高飛/萬民激昂//借一件白色的衣服穿著/和另一個世界的人們交流思想//神靈左右我們的幸與不幸/一直到死我們都沒有見過神的面龐//就只有白鷺/高聲叫著,掛在天上。
且不必說語言的干凈洗練,也不必說意境的神秘清幽,單是白鷺意象的純凈高雅,即可視為《詩經》傳統之美的現代閃爍??梢韵胍?,沒有對《詩經》中305首“風雅頌”原作無數次的閱讀、浸淫和領悟,沒有對《詩經》中305首詩歌、作者情感與藝術的體貼、回味和深切應和,杜立明若想建構起自己的精神王國《我的詩經》,完全是不敢想象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他的《我的詩經》既是對《詩經》的體會與解讀,又是詩人自我情志的抒放和表達,每首詩不只像有人所說的那樣,只是在攫取《詩經》原作某個意象或一點情緒線索基礎上的生發(fā)、拓展,更是跨越古今時空的特殊的精神對話與藝術創(chuàng)造。這種新穎的形式在《我的詩經》中已經不再是無謂的存在,它有時本身即是意味的外化,有某種程度的增值作用,甚至有時形式本身即是意味。我們還不能說,《我的詩經》的每一首都無可挑剔,但是它新鮮的探索,至少可以給人一種陌生的審美刺激,進而啟發(fā)人們的進一步思考,如何自然地結合傳統因子和現代質素,使傳統達到翻新的效果,這也許正是它最大的價值所在。
二是對詩歌寫作難度的挑戰(zhàn)。如今寫詩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是一種常人高不可攀的事情,尤其是低門檻、高產出雙向刺激下的網絡詩歌的推波助瀾,更令詩歌寫作變得不辨男女長幼,人人可為,容易得總讓人覺得哪里有點反常。詩人杜立明親身經歷了詩歌寫作這一變化過程,并時時保有必要的警惕,自覺地從兩個方面遏制詩歌寫作的平面化傾向,用以維系寫作的難度。一方面,關于愛、死亡、孤獨、命運等經驗乃至靈魂視域超驗思想的咀嚼和介入,使《我的詩經》打破了詩歌只是激情流露或只是生活表現的迷信或圭臬,這本身讓讀者接受起來就已經不那么直接。以往我們的教科書上都明明白白地寫著,詩是生活的反映,或詩是情感的抒發(fā),頂多詩是感覺的狀寫;但是隨著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的深細化,詩歌本體內涵的不斷拓展,人們越來越發(fā)現白紙黑字上面印著的不全都是真理,至少關于詩歌本質的論述就太過狹窄。因為在卞之琳、馮至、穆旦、北島等一系列新詩史上的主知詩人那里,詩歌就已經晉升為一種主客契合的情感哲學,一種提純和升華了的思想經驗。像杜立明的《我的詩經》中的一些詩歌也已經成為某種思想和智慧的發(fā)現,如《周頌·清廟》寫到:
我有一座小廟,無磚無瓦/盤膝而坐/垂頭像一株青草/祈求神靈。最后還是自己把自己喂飽//有一天供奉的和被供奉的在街上遇到/視而不見/祖先把自己的神廟燒了/子孫們只能在山谷里種植包谷和云朵//有教養(yǎng)地活著/和道路學會奔跑。
該詩就不再僅僅追求情感的沖擊力,而能給人以心智和思想的啟迪,道出了許多人共同的深層體驗,在一定程度上觸摸到了事物的本質,“最后還是自己把自己喂飽”,清廟里養(yǎng)的原本是一個無神論者,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和神靈。只是情感哲學與經驗說,也不能完全涵蓋杜立明《我的詩經》的寫作,它的情思漫游有時已經進入了情緒、思想之外的超驗領域。如《邶風·擊鼓》:
故意把時間拖得如此之晚/悄悄打將軍的墓穴里/扛出那面被敲擊了無數遍的大鼓/一個人擂響/宋國和陳國成為兩個名字/那匹迷路的馬,已經無家可歸/曠野之上聽見鼓聲的土地開裂/能夠站立的靈魂重上戰(zhàn)場/每一場戰(zhàn)爭都當作和你最后的訣別/絕不,我決不向任何苦難繳槍/我就是那個提著自己的頭顱奔跑的戰(zhàn)士/愛你,是我一生的信仰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因為鼓聲而顫栗/原始的沖擊,像奔跑的牛羊/當決定愛你,決定接受審判/我就為你收割了今夜冰冷的月光。
很顯然,詩文本觀照的絕對不僅是現實世界具體、實有的存在,宋國和陳國是兩個“名字”、靈魂重上戰(zhàn)場、提著自己的頭顱奔跑、收割月光等虛擬、超驗的意象、事態(tài),因為都過于隱秘和私人化,和大多數人具有一種不可通約的個性,所以一般的讀者接受起來難以直接與順暢,而需要一定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時需要憑借一定的積累去“悟”,才可得其要領。當然,悟多悟少、悟對悟錯也就很正常。必須正視,《我的詩經》對經驗乃至超驗領域的涉足,在無形中對傳統詩歌本體的內涵構成了一種必要的擴疆和拓容。其實這種現象說起來一點也不奇怪,詩歌創(chuàng)作和文本日新月異,詩歌批評和研究的本質內涵也應該相應地做出調整,否則一味地跟在詩人后面闡釋,必然被動和滯后,還將遭遇詩人和讀者的輕視。
另一方面,詩性思維的跳躍與斷裂,也給《我的詩經》增加了閱讀難度的系數。杜立明的詩歌充滿理性色彩,這一點熟悉的人無不稱道,但好在它絕對不單純憑借智力去認識,而選擇走了一條非邏輯的感性表達的詩之路。詩集整體上的托物言志,已經使情感與意象的關系結構不那么直接簡單,其中即蘊藏了一種含蓄的可能;而詩人超拔的想象力和悟性的思維方式遇合,更使詩獲得了一種不時時受物理邏輯支配的自由空靈的屬性,情思完全隨著詩人自由自在的悟性思維起伏、游走,自然又給讀者增加了一重解讀的障礙。如《鄭風·風雨》:
連綿不斷的是雨抑或是另外的東西/說不清楚,就把自己的心空出來了//我們總在失去什么/甚至活著自身//和神秘的事物交流/必須脫了世俗的衣服//用一個大院子飼養(yǎng)雞的聲音/雞用聲音孵化上空的烏云//用一生的寂寞供養(yǎng)一個美人/若有若無,若即若離//秋雨打撈鴿子的心/你總是不說話,若有所思//月亮感覺不到欣喜/風雨清洗了遠方。
全詩宛若詩人精神世界的“逍遙游”,又好似小說中的意識流的淌動,雖然整體的詩意脈絡尚可理清,但是時而雨,時而東西,時而心,時而衣服,時而雞時而鴿子,時而月亮時而遠方,節(jié)與節(jié)之間、句與句之間明顯地斷裂、跳躍,至于前后連接的鏈條卻又都被詩人給省略掉了,這種寫法在揭示出詩人隱秘而活躍的心理動感同時,也讓人感覺到其思維的轉換得過于突兀隨意,詩的意味自然也就迷離閃爍得不易把捉了。它好像在說人總在失去中成長,只有本真地向事物學習才能接近事物的本質;又好像在說人的情感有時說來很神秘,只要值得寂寞也在所不辭;抑或是另有所指也未可知??傊?,它提供給你諸多的聯想方向,哪一種似乎都對,又似乎都不完全對,詩就是在這種“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起伏中,擁托出“不平”的藝術妙處。對這樣的詩不能以一目十行的方式瀏覽,只有仔細品味才能體會其深意。
三是我很看好杜立明《我的詩經》的沉穩(wěn)的寫作態(tài)度。確切地說,寫作是對作家心性的磨練和養(yǎng)成,一個詩人成就、風格的高下,和其心性之間有著隱秘而深刻的內在關聯。如今詩人們的創(chuàng)作速度遠超大躍進時代,十年磨一劍的耐心早已被一年磨十劍的浮躁替代。在這種時代快節(jié)奏的整體情境下,真正的詩人應該增加經受寂寞的定力,這是更深的功夫訓練。慢,是一種心態(tài),也是一種風度,更是一種寫作規(guī)律,只有慢才利于靜觀默察,潛入事物的根部和深層,夯實、提純情感與思考,讓表達趨于秩序和精確化,最終打造出藝術精品。在這一點上,杜立明《我的詩經》的做法能夠給人提供一定的啟示。不說別的,僅僅是仔細參悟《詩經》的每一篇作品,再按風雅頌的格局和秩序一一對應地寫出305首新詩,建構起一個相對自足的邏輯體系,那份耐得住寂寞的沉靜和執(zhí)著,就非一般詩歌作者所能做得到的,就值得敬佩。而像其中的《周頌·烈文》一詩:
八百諸侯受封之后/學蒲公英的子孫四下分散/有的騎馬有的乘車有的步行還有的就地打坐/快的已經穿越了死亡的城池/慢的一直走到今天//我們的王,去和黑暗談判/帶走了周公、御事、司徒、亞旅、師氏/我一個人在睡夢里和敵人交戰(zhàn)/和存在于靈魂深處的殺伐聲,怒睜雙眼/我是走得最慢的諸侯/眼看著王的國土被陌生的面孔侵占//我們的王,去和黑暗談判/黑色的戰(zhàn)士將像陽光一樣鋪展/席卷你們這些不遵守法度的人群/我是最后的諸侯,堅守著王留給我的愛和孤單。
詩人自稱“我是走得最慢的諸侯”,但也是最“遵守法度的”諸侯,所以能夠堅守住“王留給我的愛和孤單”。在詩里,詩人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和表現對象之間保持了一種必要的距離,以沉穩(wěn)的筆調,將眾諸侯的表現、自己與其他的諸侯和王之間的關系,以及自己的姿態(tài)、表現和情感,傳達得清晰自然,從容不迫,表現出一定的藝術風度。當下的詩人經常去比速度,比數量,急就章居多,如果我們的詩人都能夠像讓寫作快起來一樣,學會讓寫作慢下來,那詩壇就真的蒙福了。
也許有人會說,和無數先人的智慧支撐的《詩經》相比,杜立明一個人寫下的《我的詩經》境界沒有那么闊達雄渾,從情感到藝術還嫌纖弱和稚嫩,這也是實情。他與《詩經》跨時空對話的意圖著實可嘉,也為新詩的發(fā)展提供了某些藝術的生長點,但不是出于情感的驅動,而完全靠理性和毅力去督促自己進行寫作,其發(fā)生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不無可疑的因子;自我始終飽滿地在場,強化了文本的現代品質,可是能否吻合、能吻合多少《詩經》的內里規(guī)律,也就打了一些折扣,無論如何對傳統的超越應該先從貼近開始;思想的闡發(fā)與思維的躍動,增加了文本內涵的深度和高度,卻也因詩人主體的過于內斂,不時讓讀者感覺其文本的言說方式過于“硬”,如上述還不錯的《周頌·烈文》人稱、視點的頻繁轉換,段落、句子、語匯間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跳躍,就使一些讀者望而卻步,摸不著詩的頭腦,缺少應有的柔軟度。但是,我想這些局限或許和杜立明詩歌的優(yōu)長正如一枚硬幣的兩面,取消弊端的同時閃光之處也就不復存在了,《我的詩經》的難度寫作之路,因為思維和藝術的奇僻把許多讀者擋在了文本門外,但卻又提高了現代詩的思維層次,這恐怕就是藝術選擇的兩面性癥結所在。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