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圖1示意我國北方夏季某時刻風向。據(jù)此完成1~3題。
1.圖中降水強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圖中甲處風力較小的影響因素是:
A.地形 B.植被 C.氣壓梯度 D.降水
3.丙地天氣系統(tǒng)形成后向東北移動,24小時后消失,則丙地在此24小時內(nèi)的天氣變化為:
■
A B C D
圖2為北半球大陸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單位:mm)隨海拔高度分布圖。據(jù)圖完成4~5題。
4.該地降水量時空分布的特點是:
A.夏季多于冬季 B.隨海拔升高降水量遞減
C.冬季多于夏季 D.隨海拔升高降水量遞增
5.該地1~5月同一海拔高度上降水量變化的原因是:
A.西風帶逐漸北移,影響增強
B.赤道低氣壓帶逐漸南移,影響減弱
C.信風帶逐漸南移,影響減弱
D.副熱帶高氣壓帶逐漸北移,影響增強
奧蘭治河以南的荒漠化地區(qū)稱為南納馬夸蘭(圖3甲),有種類豐富的多汁植物和多肉植物(圖3乙),這些植物只在雨季開花(每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但壯觀的開花景象最長只能維持兩個月時間,通常時間會很短。據(jù)此完成6~7題。
■
6.南納馬夸蘭地區(qū)植物花期短的原因是:
A.雨季受西北風影響時間短,勢力弱
B.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
C.雨季受西南風影響時間短,勢力弱
D.位于東南信風背風地帶,雨季降水少
7.南納馬夸蘭地區(qū)多汁、多肉植物指示的環(huán)境特點是:
A.干旱的荒漠環(huán)境
B.干濕交替的熱帶草原環(huán)境
C.溫涼的荒漠環(huán)境
D.濕熱交替的熱帶草原環(huán)境
圖4為我國某月12日22時一天氣系統(tǒng)向東推進過程中氣溫的垂直變化剖面圖。天氣系統(tǒng)推進速度為80千米/日。據(jù)此完成8~10題。
8.圖示地區(qū)所在的地形區(qū)是:
A.青藏高原 B.黃土高原
C.江南丘陵 D.華北平原
9.與12日比較,13日水庫的氣溫變化情況是:
A.氣溫降低,且氣溫日較差變小
B.氣溫降低,且氣溫日較差不變
C.氣溫升高,且氣溫日較差變小
D.氣溫升高,且氣溫日較差變大
10.圖中城市12日比11日大氣污染重,其主要原因是12日:
A.空氣輻散,靜風 B.空氣輻合,靜風
C.空氣下沉受到抑制 D.空氣上升受到抑制
二、綜合題
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合江縣荔枝主產(chǎn)地位于長江、赤水、習水沿岸河谷地帶,合江是我國分布緯度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質(zhì)最優(yōu)、市場價格最高的荔枝產(chǎn)區(qū)。荔枝口味鮮美,但果實不耐儲藏。荔枝生長喜溫暖,對溫度的要求是年均溫18~26℃,不耐冰雪霜凍。極端低溫若低于-2℃,來年基本絕收。據(jù)近50年氣象觀測資料統(tǒng)計,合江縣年均溫為18.1℃,極端高溫為43.4℃,極端最低氣溫-2.2℃,平均有霜期僅6天,大約每三年有一年是完全無霜的。圖5示意我國荔枝主要分布區(qū)。
(1)分析合江縣適宜荔枝生長熱量條件的原因。
(2)從氣候條件分析合江荔枝產(chǎn)量波動大、品質(zhì)優(yōu)、價格高的原因。
(3)當?shù)剞r(nóng)民常用綠肥、田間雜草、作物莖稈等覆蓋于荔枝樹下,說明該做法對荔枝生長自然條件的改善作用。
(4)“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專家考證,供應唐代都城長安(今西安市)的荔枝來自于合江縣,而非嶺南地區(qū),試指出其地理依據(jù)。
參考答案:1.C 2.A 3.B 4.C 5.D 6.A 7.A 8.B 9.A 10.D
11.(1)受北部山地阻擋,冬季受北方冷空氣影響?。缓庸鹊貐^(qū)地勢低,水域面積大,對大氣增溫作用明顯 (2)合江緯度較高,低溫凍害天氣比嶺南地區(qū)多,荔枝不耐寒,因此產(chǎn)量波動大;分布緯度高,氣溫低,生長周期長,品質(zhì)優(yōu);成熟期晚,與其它產(chǎn)地上市時間錯開,價格高 (3)夏季可減少陽光強烈直射地面,降低土溫,冬季可減少地面熱量損失,起到保暖作用;既能增加降水下滲,又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利于防旱保濕;可減少雜草生長,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增強土壤肥力 (4)合江與長安距離較近;嶺南與長安距離遙遠,沿途多山地,交通不便;古代冷藏保鮮技術落后?!鴈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