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松
肯尼亞大選,總是有“戲碼”。這一次,是“選了不算”。主角是現任總統(tǒng)烏胡魯·肯雅塔和反對派領導人拉伊拉·奧廷加。因為奧廷加對選舉結果不服,雙方把“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
這已經是兩人的第三次交鋒了。2007年,肯雅塔作為執(zhí)政黨的二把手,輔佐總統(tǒng)齊貝吉在大選中獲勝。但奧廷加指責對手作弊,隨后爆發(fā)全國性的部族沖突,1000多人死亡,60萬人流離失所,國家走到內戰(zhàn)邊緣。最后在國際社會斡旋下達成協議,齊貝吉當總統(tǒng),奧廷加當總理,肯雅塔當副總理。
又過了5年,大選再起,肯雅塔直接對陣奧廷加,以50.07%的得票率險勝。奧廷加不服,但也找不出破綻,只能認輸??涎潘@次就不客氣了,沒搞什么分權,而是直接廢除了總理職位。
到今年的大選,沖突第三次出現。8月11日,選舉委員會宣布肯雅塔以54.27%的得票率勝出,但奧廷加不服。在選舉結果公布前兩天,已經有多人在零星騷亂事件中死亡?;蛟S是鑒于10年前暴力沖突的慘痛教訓,兩人都同意把爭議上交最高法院裁決。
9月1日,在戒備森嚴的肯尼亞最高法院,7位大法官中一位稱病,兩位支持肯雅塔獲勝,4位認為應該重新選舉。首席大法官馬拉加宣布選舉結果無效。隨后,選舉委員會宣布10月17日重選。
由最高法院來裁決總統(tǒng)選舉中的爭議,且雙方都能夠接受裁決,這在當代非洲政壇還是罕見的。就事論事地說,這是非洲民主實踐的進步。比起政變、動亂等權力更替中的不正?,F象,走法律軌道解決爭端還是要文明得多。
但是,十余年來國家最高權力的爭奪,基本上在兩個人之間進行,這又很難說是成熟民主體制下的常態(tài)。肯尼亞有定期進行的總統(tǒng)選舉,有政黨競爭制度,但它還有一些與西方不同的東西,那就是建立在部族利益基礎之上的家族政治。
肯雅塔、奧廷加來自肯尼亞最重要的兩大政治世家。前者屬于肯第一大部族基庫尤族,后者屬于另一大部族盧奧族??夏醽啿皇翘烊坏拿褡鍑遥钱斈甑挠趁裾邔凳畟€宗教信仰不同的部族拼湊而成,部族間存在利益分歧。基庫尤族文化、經濟較發(fā)達,精英階層多出自該部族。而盧奧族從人數上說是肯尼亞第三部族,政治上很活躍。
當初,反抗英國殖民者的共同目標讓兩個政治家族走到了一起,肯雅塔和奧廷加的父親都是肯尼亞獨立元勛。但取得獨立后,兩個家族卻因利益之爭而分道揚鑣。老奧廷加辭去了副總理職務,后來還遭審判,被監(jiān)禁,還被禁止組建政黨,兩家積怨頗深。1992年、1997年的選舉,都導致了大規(guī)模的部族仇殺。
就肯尼亞的政治現實而言,總統(tǒng)大選所牽涉的不僅是最高權力的爭奪,還有背后的部族利益分配。無論誰最終當選總統(tǒng),都不可能不考慮其他部族的利益,做出一定的妥協。而肯尼亞真正的挑戰(zhàn)還不是誰來“坐莊”,而是把經濟搞上去。雖然肯尼亞的經濟發(fā)展在東非地區(qū)首屈一指,但貧富差距過大、經濟增長乏力困擾著這個國家??蠂医y(tǒng)計局2017年最新調查顯示,45.2%的肯尼亞人仍處于貧困線以下,每天支出不足1美元。筆者去年曾到訪肯尼亞,在首都內羅畢既看到光鮮亮麗的金融大樓,又看到離市中心不遠處的貧民區(qū)。
按民主制度的“游戲規(guī)則”重選總統(tǒng),如果順利進行,當然是非洲大陸的民主進步。但說到底,民主也是要服務于民生的,發(fā)展才是解決問題的總鑰匙。當整個國家都均衡地發(fā)展起來以后,部族沖突也許就自然而然地消解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