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故宮博物院藏黃易繪《武億像》

2017-10-11 08:05王家葵賀宏亮
中華書畫家 2017年9期
關鍵詞:黃易嘉慶題跋

□ 王家葵 賀宏亮

故宮博物院藏黃易繪《武億像》

□ 王家葵 賀宏亮

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幀黃易所繪《武億像》,乃黃小松見朱鮪石室畫像中有一人神似武虛谷,因此摹寄之。該圖所繪武氏“大耳豐下,心古貌亦古”。畫芯及兩側題跋累累,考索其中人物關系,可為了解黃易、武億生平之助①。

一、武億其人其事

武億,字虛谷,一字小石,舊字老統(tǒng),自號半山石人。乾隆十年(1745)十一月二十二日生于北京。乾隆三十年(1765)服闕,應童子試,偃師令見其文奇,拔擢第一。乾隆三十五年(1770),膺鄉(xiāng)薦中式本省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會試中式第一百十名進士。乾隆五十六年(1791),出任山東青州府博山縣知縣?!霸A無留牘,禱雨即降。有人賄以二千金者。曰:汝不聞雷聲乎?我懼雷擊我也。”②乾隆五十七年(1792),和珅專權,領步軍統(tǒng)領事,聽信妄言,認為山東長清王倫起義被撲滅后,王倫并沒有死,只是下落不明,便秘派番役四處尋找其蹤跡。番役曹君錫、杜城德以緝捕為名,招結無賴十一人,橫行州縣?!捌湟蹟y徒眾、持兵刃,于民間凌虐恣肆,歷數(shù)縣,莫敢何問?!眮淼讲┥胶螅窃谑兴林惺殖骤F尺,肆意飲博,無人敢問。武億把這一幫人拘捕到縣衙。先是杜城德恃強倔強,后又拿出提督發(fā)的牌照進行威脅。武億質問,既是牌照命令你們與地方官府合力捕盜,為何來三日不報?而且牌照上只差遣二人,為何成群結隊,耀武揚威?杜城德等啞口無言。武億下令依法一一杖之,民皆稱快。山東巡撫吉慶知道此事后,擔心“將累上官”,以“任性行杖”劾革武億職。武億被罷官的消息傳出后,博山老少千余人來到山東巡撫衙門前“乞留我好官”,未得到滿意答復,“則日為(武億)運至薪米,門如市焉”,吉慶深為感動,親到京師力圖挽回局面,終因和珅把持朝政,執(zhí)掌吏部,未能如愿。姚鼐盛贊武億此舉是“功固及天下矣”。此后,武億曾寓居歷下、魯山、安陽,主修《魯山縣志》與《安陽縣志》,又主講臨清州青源書院及鄧州春風書院。嘉慶四年(1799)十月二十九日卒于家中,終年55歲。及嘉慶帝親政,和珅伏法,“召君將用之,而君先卒矣”③。

武億自幼酷愛金石之學,罷官后潛心研究,成為清代著名金石學者。主要金石學著作有《金石三跋》《金石續(xù)跋》《偃師金石遺文補錄》《錢譜》等。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說:“(武億)酷嗜翠墨,游歷所至,如嵩山、泰岱,遇有石刻,捫苔剔蘚,盡心模拓,或不能施氈椎者,必手錄一本。偃師杏莊莊,去所居四十余里,民家掘井,得晉劉韜墓志,長二尺有余,重幾百斤,先生肩之以歸。”④乾隆甲寅年(1794),武億曾應學者阮元之邀參?!渡阶蠼鹗尽?。武億也是方志學大家,先后纂修《魯山縣志》《寶豐縣志》《郟縣縣志》《安陽縣志》等,還參與了偃師縣知縣湯毓倬、翰林院編修、孫星衍主持的《偃師縣志》的編纂事宜,負責金石部分。其中《安陽縣志》影響巨大,被視為縣志楷模。大學士、四庫全書館總纂官紀昀為其作序說:“試閱其目,井井有條,多合古意。先以圖、次以表,挈其綱要;次以志、次以傳、次以紀,析其目矣;殿以藝文,乃仿古人之目錄,不似近人之附載詩文,其體例不亦善乎?而每條必有考證,不徒雜襲舊文,其敘述不亦確乎?”⑤武億又精于經(jīng)史、考據(jù)學,善詩文,有《群經(jīng)義證》《經(jīng)讀考異》《三禮義證》《四書考異》《授堂詩文集》等數(shù)十卷。

嘉慶元年(1796),黃易訪碑嵩洛,曾與武億盤桓數(shù)日。武億在與黃易相處的數(shù)日內(nèi),極盡地主之誼,為黃易嵩洛訪碑之行提供了很大便利。兩人彼此交流間,坦誠相待,毫無保留,使得黃易收獲頗豐,有的甚至是重大發(fā)現(xiàn)。從《嵩洛訪碑日記》中可以知道,(嘉慶元年)九月二十一日,黃易登老君洞,“虛谷見洞門高壁陽文刻字,指示喜甚,驗是太和十二年洛州刺史始平公像記”。所以,武億和黃易是龍門四品的最早發(fā)現(xiàn)者⑥。

二、第一組題跋三則(嘉慶二年,1797)

筆者對黃易繪《武億像》的題跋釋讀后進行排比,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四組。第一組題跋共三則,均為在1797年武億去世前所寫。1.黃易1797年正月四日所書畫跋:

金鄉(xiāng)漢平狄將軍扶溝侯朱鮪石室壁鐫畫像中,一人神似虛谷九兄,摹寄博笑。嘉慶二年正月四日。秋盦黃易。(鈐“小松”?。?/p>

2.王復1797年閏月題跋:

著書正待名山貯,古貌先從石室傳。不遇風流訪碑使,誰來拂拭漢時鐫。邱壑真宜置此身,三生石上證前因。相逢一笑還圖寄,阿堵神光竟逼真。嘉慶丁巳閏月。秋塍王復。(鈐“王”“復”?。?/p>

王復(1748-1798),字敦初,號秋塍,浙江秀水(今嘉興)人。王又曾子。援例為國子監(jiān)生,為兩湖總督畢沅所引重,初入其幕,后署嫥縣丞及鄢陵、臨漳、武陟諸縣事,實任武陟;又一署考城,尋調(diào)商邱。吏議解任,引見得旨,仍以知縣用,既署臨穎,遂授偃師,視事幾三年,染疾卒。王復也擅長金石學,曾著有《偃師金石補錄》,與武億為好友。曾請武億主持偃師書院。武億撰有《偃師縣知縣王君復行實輯略》⑦。嘉慶(1797)丁巳閏月為閏六月。

3.趙希璜1797年11月題跋:

貌古原來似古人,金鄉(xiāng)石室寄精神。訪碑客笑云山外,翻覺前賢是后身。嘉慶二年十一月。渭川趙希璜。(鈐“?!薄拌庇。?/p>

趙希璜是武億的同窗,均為朱竹君門下。武億革職后,于1795年回故鄉(xiāng)。1796年應魯山知縣董榮之聘,修《魯山縣志》,其后又修了郟縣、寶豐縣志。1798年應老友趙希璜的邀請修《安陽縣志》。

趙希璜《懷人三十首》中,有懷武虛谷詩一章?!稇盐涮摴却罅睢罚?/p>

博山勤吏事,青齊仰釐剔。從前搜古心,盡佐循良績。苗莠區(qū)以別,鷹鸇思奮擊。翩然忽遨翔,萬里寥天寂。⑧

[清]黃易 武億像 紙本水墨 故宮博物院藏

三、第二組題跋十則(嘉慶五年,1800年前后)

這一組題跋數(shù)量最多,均在嘉慶五年(1800)前后,即武億“平反”后不久,當是武氏后人有意為之,既是對武億的追念,也是祈求朝廷恩澤后人的請愿書。

1.孫星衍題跋:

青簡重看宿草新,衣冠溫偉孰傳神。畫家手筆圖中象,又見今人作古人。孫星衍題于都門之香爐營。(鈐“伯淵”印)

孫星衍是與武億關系非常密切的友人。在《授堂文鈔續(xù)集》卷十中,載有武億與孫星衍信札十五封,內(nèi)容極為豐富。兩人討論金石文字,聯(lián)系甚密。從詩中“青簡重看宿草新”“又見今人作古人”之語,揣其意,應為武億去世后不久所作。

2.朱錫庚1800年閏四月四日題跋:

憨如汲黯知難遇,美似陳平更久貧。剩有名山傳絕學,后來誰是訪碑人。前十四言,曩余戲贈虛谷先生句也,因題是幀,乃續(xù)成之,用志今昔,以歸諸嗣人。嘉慶五年閏四月四日。少河朱錫庚。(鈐“錫”“庚”印)

朱錫庚 (1762-1827),字少白,一作少河,是乾隆時期樸學領袖朱筠的次子。他曾經(jīng)自刻一枚“能讀父書”的篆書印章以自勵。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評價他“讀書好古,精于《左氏春秋》,能世其學”。然而,朱錫庚天資雖高,但勤奮不夠,治學成就無多,不僅未能張揚朱門經(jīng)學,反而在晚年散盡藏書,落得“無一讀書種子”的結局。朱錫庚存世的著述,有《未之思軒詩草拾遺》一卷,咸豐七年朱庭干抄本,一冊;《朱少河先生雜著》不分卷,稿本;一為《璞存山房初稿》一卷,僅存《書(聲韻考)后》一文,清刻本。另有《韓非子校正》一卷、《椒花吟舫書目》(以上中國國家圖書館皆有藏)。另,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有朱錫庚生前自編文集稿本《未之思軒集著》(不分卷),內(nèi)有李威、武億、朱文翰、吳鼐、陳希曾等人識語⑨。

“憨如汲黯知難遇”,指武億懲辦和嫥爪牙事;“美似陳平更久貧”,應是指武億“大耳豐下”,面貌端莊,但為政清廉,家無余錢。

3.朱珪1800年四月廿三日題跋:

前因后化竟誰真,意氣文章即古人。悵望邑黔揮撲手,虛傳環(huán)召下丹綸。嘉慶庚申孟夏廿三日。盤陀老人珪。(鈐“朱珪之印”“盤陀居士”印)

朱珪嫥(1731-1807),字石君,號南崖,晚號盤陀老人。與其兄朱筠,時稱“二朱”。隨父朱文炳由蕭山僑居北京大興縣,故入籍順天府。乾隆十二年(1747),17歲殿試為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侍讀學士……乾隆四十一年(1776),命在上書房行走,教嘉慶帝讀書。乾隆四十五年(1780),督福建學政。乾隆四十九年(1784),內(nèi)閣學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禮部侍郎。乾隆五十九年(1794)之后,歷任兩廣總督,吏、兵、戶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職務。嘉慶四年由安徽巡撫上調(diào)北京。嘉慶十一年(1806)十二月五日卒,終年77歲。帝謚“文正”。朱珪作為帝師,其學術觀點對嘉慶帝有一定影響。乾嘉樸學的形成,與之有關系。黃易、武億等人的金石之學,也是受到這個大的學術風氣轉變的影響。朱珪《知足齋文集》卷五有《前博山縣知縣詔起引見武君墓志銘》⑩。

[清]黃易 跋《武億像》

[清]王復 跋《武億像》

此詩中,“邑黔”指黎民,“悵望邑黔揮撲手”,即武億因“任性行杖”被革職之事;“丹綸”即皇帝下的詔書,“虛傳環(huán)召下丹綸”一句指嘉慶帝親政和珅伏法后,“召君將用之,而君先卒矣”。

4.翁方綱1800年五月朔題跋:

博山知縣武億虛谷深于經(jīng)學金石著錄。錢塘黃易橅石室肖象,大興翁方綱因橅武氏祠堂畫象漢隸題牓以識之。庚申五月朔。(鈐“□□”?。?/p>

5.翁方綱1800年夏五月朔題跋:

武君洪趙徒,石墨富編孴。河北涉東齊,林冢日裒拾。石巖森會神,庚庚隱起立。肖爾便腹形,著之濡繒涇。黃九好奇者,修綆古所汲。手剔武氏闕,搨并金鄉(xiāng)笈。石室鐫扶溝,笑?如拱揖。模為石友贈,襟于石盟襲。我仿武氏題,小隸傍厓級。它日并鐫勒,真氣苔岑吸。耿耿河朔間,幅幅精靈集。紫云嵐翠中,老鶻呼風急。(漢刻武氏祠堂石像在紫云山中)嘉慶庚申夏五月朔,北平翁方綱題。(鈐“覃谿”?。?。

翁方綱是與黃易、武億均非常密切的友人。武氏后人征求題跋,翁方綱以武梁祠畫像石榜題的漢隸字體書寫題名,并賦詩紀念武億,亦是作為老友的應盡之誼。

6.吳錫麒1800年夏五月題跋:

武君文雅,吏治以澤。目照今波,胸橫古尺。登賈孔堂,奪洪趙席。葉富千秋,景謝初夕。風吹蘿中,月落苔壁。有美一人,宛如疇昔。棲神壽藤,擢素貞石。扶溝故侯,與之無斁。虛谷先生像贊庚申夏五月吳錫麒題。鈐“榖人”印。

吳錫麒(1746-1818),清代文學家。字圣征,號谷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進士。與黃易、武億均友善。

武億是清代中葉經(jīng)學研究的著名學者,吳錫麒將其與漢代經(jīng)師賈逵、孔穎達并稱,故云“登賈孔堂”;武億亦精通金石之學,吳錫麒贊譽他超邁了宋代金石學家洪適和趙明誠,故云“奪洪趙席”。

7.張問陶1800年五月題跋:

不放古經(jīng)難字,能鞭時相私人。愛此書生強項,借他石室摹神。面目寥寥數(shù)筆,精神奕奕如生。一千三百五縣,皆如此君太平。嘉慶五年龍集庚申年建午之月遂寧張問陶題于京師。(鈐“船山”印)

張問陶(1764-1814) ,字仲冶,一字柳門,號船山、蜀山老猿,四川遂寧人。清代詩人、書畫家。乾隆五十五年(1790)進士,曾任翰林院檢討、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吏部郎中,出任山東萊州知府,后辭官寓居蘇州虎邱山塘。晚年遨游大江南北,嘉慶十九年(1814)病卒于蘇州寓所。

“愛此書生強項”,也是贊譽武億因杖擊和珅番役被革職一事。8.汪學金題跋:

依稀石室想云臺,曠代英姿出異才。誰更衣冠貌廉吏,君恩應及子孫來。鎮(zhèn)洋汪學金題。(鈐“學金小印”“□□□□”印)

汪學金(1748-1804),字敬箴,號杏江,晚號靜厓,江蘇鎮(zhèn)洋(太倉)人。生而穎奇,八歲能詩。年十二,隨父廷玙之閩署學政,朱珪見其文,稱為“仙才”,廷玙因命師事珪。乾隆四十六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嘉慶四年召修《純廟實錄》,擢中允。明年,升侍讀,充文淵閣校理、日講起居注官。帝知其能詩,召對乾清宮,稱好學。再洊升左庶子,以病乞歸。著有《井福堂文集稿》十卷、《靜厓詩初稿》十二卷、《后稿》十二卷、《續(xù)稿》六卷,又輯《婁東詩派》二十八卷。誥授中憲大夫。入《清史列傳·文苑傳》。

此跋無年月,從“君恩應及子孫來”一句推測,也是寫于武億歿后,其子孫持本幅求京師諸家題跋之時。

9.法式善1800年題跋:

莫問前身與后身,風花飄泊倏千春。不知石室當年客,可有丹書詔直臣。

樽酒城南雁去遲,春明門外券驢兒。詩龕今日披圖看,猶是依依新柳時。

虛谷同年謝世之明年,睹此愴感,懷賦二詩以志歲月。梧門法式善題。(鈐“法式善印”“時帆”印,像左下又鈐“詩龕墨緣”?。?/p>

法式善(1752-1813),姓伍堯氏,原名運昌,字開文,別號時帆、梧門、陶廬、小西涯居士。乾隆四十五年進士,授檢討,官至侍讀。乾隆帝盛贊其才,賜名“法式善”,滿語“奮勉有為”之意。著有《存素堂集》《梧門詩話》《陶廬雜錄》《清秘述聞》等。

法式善是武億的同年,其《武虛谷傳》云:“余與虛谷為同年友,交相得也。方其之博山時,登車執(zhí)手訂相見期。君謂半載后,當攜樽榼迓我于盧溝橋左。人以為君胡作戲語,余固有以知君之志矣。君生平以讀書用世為志,遇權勢則強項不為之下,乃卒以是為世所棄。”

10.熊象階1801年2月題跋:

先生今時像,畫出古人手。古人如有知,應亦開笑口。石室爾何人,乃擬先生像。我欲至金鄉(xiāng),鐫名于其上。辛酉春二月,熊象階題。(鈐“臣”“階”印)

熊象階,字子升,一字松樵。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貢生,由河南知縣,歷衛(wèi)輝知府,曾與武穆淳共同纂修《??h志》。

四、第三組題跋五則(嘉慶十三年1808前后)

武億之子武穆淳于嘉慶丁卯(1807)中舉,后出任江西吉水、龍泉等地知縣。在嘉慶戊辰(1808)前后,又出現(xiàn)了一批題跋。

1.阮元1808年題跋:

武君贊:粹道在面,剛氣在腹。漢碑古人,肖君麋目。時人應為之語曰:強項無欲武虛谷。嘉慶戊辰阮元撰于大梁行館。(鈐“雷塘庵主”?。?/p>

阮元也是武氏舊知。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三月,武億曾至阮元幕中,襄助其編纂《山左金石錄》。阮元《山左金石志序》云:“元在山左,卷牘之暇,即事考覽,引仁和朱朗齋(文藻)、錢塘何夢華(元錫)、偃師武虛谷(億)、益都段赤亭(松苓)為助。”而桂馥也同時在此,有詩記其事,《乙卯夏秋之間,與虛谷先生同客濟南,余將北上,留此奉別》:“一行作吏早歸田,金石遺文出鄭箋。來往鵲華秋色里,逢人但乞打碑錢。”

是年八月,《山左金石志》草稿略定。據(jù)阮元《武虛谷徵君遺事記》云:“書內(nèi)考證,出先生手者三之一?!蹦宋醇敖K局,而諸君各散去。此書阮氏后屬趙魏續(xù)為??贬嵍?,成書二十四卷。阮元《武虛谷徵君遺事記》云:“武君以金石文字補經(jīng)史遺誤甚多,余在山左,集碑本于小滄浪亭,延武君校之。武君鉤考精博,系以跋語,余所修山左金石志中,考證出君手者三之一?!?/p>

但武億對此次編纂《山左金石錄》似有微詞。是年十月,武億《與孫伯淵書第五通》云:“某今歲代阮學使編錄此方金石,未及終局,遂各散去。中間為謬人更張,冗舛龐雜,慮為他日笑柄。閣下有少便,須以字致學使:書成,亦勿遽刻也?!痹兴獾摹爸嚾恕?,疑指何元錫。

2.鮑桂星題跋:

嵩洛英靈氣,前身已儼然。至今模古貌,千五百馀年。博洽追盧植,風棱軼董宣。遺書欣有讬,濟美勗吾賢。嗣子喆孫皆出余門下。歙鮑桂星并題。(鈐“桂星私印”“鮑子”?。?/p>

鮑桂星(1764-1824)字雙五,一字覺生,安徽歙縣人。嘉慶四年(1799)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中允。九年,典試河南,留學政。十三年,典試江西。十五年,督湖北學政。累遷至內(nèi)閣學士。

此則題跋無年月,由“遺書欣有讬”句,知此跋寫于武億辭世后?!八米訂磳O皆出余門下”,“喆孫”即“哲孫”,武氏子武穆淳、孫武耒皆出鮑氏門下。鮑氏于嘉慶九年(1804)典試河南,留學政;十三年(1808)典試江西。武穆淳于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中舉。故武氏“嗣子喆孫皆出余門下”,應在鮑氏典試河南之時。因此,此則題跋系年為嘉慶十三年(1808)年前后。

3.盧浙題跋:

翙羽翔昊穹,潛虬媚幽壑。翔潛事所殊,進退各有讬。卓哉虛谷翁,精靈稟嵩洛。學古求有用,與世關憂樂。高步踐云衢,印累而綬若。志古必違今,刃試輒傷鍔。飄然賦歸來,閉戶勤討索。經(jīng)義深研究,金石窮搜拓。日與古為徒,古人安可作。怪底石室中,圖像懸婉約。好古有黃九,摹寄紛詫愕。后賢與前賢,莫辨今與昨。我持中州節(jié),翁子令江郭。文字結心知,兩世聯(lián)花萼。示我以此圖,三生費忖度。端居著述存,萬卷丹黃著。遙知石室中,神采相映爍。通家姪武寧盧浙拜稿。(鈐“臣”“浙”?。?/p>

盧浙(1757-1830),字讓瀾,號容葊,江西武寧人。清代經(jīng)學家。嘉慶四年(1799)進士。由戶部主事逐漸升遷為工科給事中,官至太仆寺卿。長于經(jīng)史,著有《周易說約》《周易經(jīng)義審》《讀史隨筆》以及《三惜詩文》等書。

此則題跋無年月,從詩中“翁子令江郭”,應是在武穆淳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中舉出任江西知縣后。

4.陳希祖題跋:

循吏儒林道并尊,阡碑紀實至今存。盤陀老相騎箕去,誰與先生起九原。江右陳希祖拜題。(鈐“玉方”印)

陳希祖(1767-1820,一作1765-1820),字敦一,又字稚孫,號玉香,更號玉方,一作玉芳。江西新城鐘賢人。官至御史。

“盤陀老相騎箕去”,指朱珪(1731-1807)去世,故此則題跋系年也在1808年前后。

5.姚文田題跋:

潤兮粹兮古之遺兮,我不得見古人得見君者而庶幾兮。氣觥觥然強御罔畏兮,黜不以罪又先隕替兮,胡經(jīng)之明而遇之衰兮。題博山令武君遺像。吳興姚文田。(鈐“姚文田印”“□□□”?。?/p>

姚文田(1758-1827),字秋農(nóng),號梅漪。歸安(浙江吳興)人。嘉慶四年(1799)己未科進士第一名,世稱文狀元。翰苑名賢,文壇巨匠。官至禮部尚書。

此則題跋無年月,時間俟考。筆者推測是武穆淳到京師時,請這位狀元所題,大致在1808年前后。

五、后世觀款、題跋二則

1.袁保恒光緒元年(1875)正月初七日觀款:

光緒元年歲在乙亥人日,項城袁保恒薰沐敬觀。(鈐“保恒印”“筱鄔”?。?/p>

袁保恒(1826-1878),字小午,號筱塢。項城(今河南省項城市)人。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刑部侍郎。卒謚文成。筱塢少隨父甲三治軍,諳練武事,曾先后佐李鴻章,左宗棠軍幕二十余年。

2.陳豪1903年題跋:

武虛谷氏經(jīng)義名家,尤邃于官禮之學,官博山知縣。有金吾衛(wèi)卒,奉文書借端搜擾,先生擒而治之。顧時方取媚干進,獨以忤權貴見劾,人相訝一時強項,豈知所守有不可奪者,非偶然也。先生又嘗比于唐衢,若生今日,其所感觸不知更復何如。大耳豐下,心古而貌亦古。黃小松氏適于漢朱鮪石室壁間得一畫象神似,遂勾模寄贈,并世名卿鉅手多有題記。費研老游汴梁時以重值得之。竊念武氏后之人不能守,為鑒賞家所藏,猶足幸也。此幅先經(jīng)俗工裝裱,今棄去重付裝池。出以見示,因為識而歸之。光緒歲在癸卯。仁和陳豪。(鈐“莼菜長假”“夷惠之間”?。?/p>

陳豪(1839-1910),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藍洲,號邁庵、墨翁、止庵、怡園居士,同治九年(1870)優(yōu)貢生,官湖北漢陽知縣。光緒三年(1877)知房縣。近代名人陳叔通的父親。工詩、書法。畫山水,以為浙江畫家,自奚岡、黃易之后,當以豪為第一?!肚迨犯濉酚袀?。

題跋中提到的“費研老”,指費龍丁。費氏,字劍石,別號阿龍、長岸行人。松江縣人,家居南門外長堤岸。后得秦瓦一方當硯,因改名為硯,字見石,而以龍丁為號。精刻印,力學不倦。早期入南社,曾與李叔同創(chuàng)建金石組織“樂石社”于杭州。參加編輯《樂石集》。還曾加入西泠印社,為該社早期社員。

六、馀論

據(jù)現(xiàn)有材料看,黃易與武億早在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即有書信交往。是年九月,武億接到黃易來書,屬拓登封少林寺(辛秘題名)等。黃易此次以新得漢晉石刻數(shù)種贈送武億,并為其刻名印三方。武億《與黃小松》云:

九月中旬始接請所賜書,感慰非常。又承足下推愛,寄到新得漢晉石刻數(shù)種,及手鐫名印三方,皆為生平所希不敢過望必獲者,竟一時并獲,益為榮幸。玉版連紙一束已收貯,十月間屬令弟往登封如命拓出,續(xù)當寄去,斷不敢有負雅托也。

是年冬,武億有答黃易書,謝其所贈各物,并告以渠撰《修武梁祠堂記》中有一二字未安,宜改之為善。次年(1788),黃易給武億寄去漢《白石神君碑》拓本。乾隆五十六年(1791)四月,武億經(jīng)山左,從黃易處借得東魏《張府君殘碑》拓本,此碑前人未經(jīng)著錄,武氏著其目于《金石文字續(xù)跋》。五十七年夏,又從黃易處假得北齊《趙郡王高叡碑》拓,因碑在靈壽縣祁林院,地僻多虎,摹拓者絕少。武氏閱之數(shù)日,著其略于《金石文字續(xù)跋》。

乾隆五十八年(1793)正月十九日,武億到濟南拜晤翁方綱,時翁氏為山東學政,武億出示黃易所繪《虛谷山居圖》屬題。翁方綱《題虛谷圖,送武進士歸偃師》:

君以虛名谷,寫為讀書圖。志在詁三禮,因以匡諸儒。經(jīng)與傳相證,經(jīng)與緯并臚(原注:儀禮為經(jīng),周禮為緯)。本未雖一貫,原委焉可誣。紫陽諗東萊,篇目析經(jīng)涂。纂言審考注,晏壁非草廬。我愛項平甫,擬以醫(yī)方儲。豈易綜百家,遽言成一書。凡今嗜學者,誰肯闕疑乎。多聞而慎言,多師良有馀。家居富暇日,所嚮必修途。虛己以集道,虛心乃獲諸。黃子寫大意,景然見真吾??丈紧獗娋G,春雨勤犁鉏。

由詩意繹之,武億此時正致力于《三禮義證》一書。

嘉慶元年(1796)九月,黃易攜拓工二人,由山左赴中州,訪碑嵩洛。九日,逾虎牢關,過鞏縣,渡洛水,傍晚抵王復值師縣署。王君歡然道故,告以武億現(xiàn)正在魯山修志,約黃君至必歸,因馳書促武君返。次日,黃易赴嵩山。十九日,黃易游嵩岳返,武億已在王復署中相候,并出示所藏金石拓本及古玉圭、晉劉韜碣石等共賞,以拓本數(shù)十種貽之。復偕至縣學明倫堂,觀魏齊至宋元諸石刻。黃易在嵩洛與武億、王復等盤桓數(shù)日之事,因已有秦明等學者撰文考述,此處不再過多論述。

黃易于訪碑嵩洛的次年正月四日,摹寄朱鮪石室壁鐫畫像與武億,應該是對其在河南訪碑活動中給予關照的一種回饋。武氏此時已革職多年,身體大不如前,收到此畫后,在生前只邀請了身邊兩位好友王復和趙希璜題跋。

嘉慶五年(1800),和珅倒臺,武億平反。武氏后人持此畫像,請京中政學兩界名人題跋,應是有意為之,這既是對武億的追念,也是恩澤后人的請求。嘉慶五年前后,此幀畫像最為集中的那批題跋活動的目的,或許正如汪學金在題詩中所言,“君恩應及子孫來”?!?/p>

責任編輯:陳春曉

注釋:

①圖版載故宮博物院編《故宮藏黃易尺牘研究·考釋》,故宮出版社,2015年,第268頁。

②江藩、方東樹《漢學師承記(外二種)》,“武億”條,中西書局,2012年,第76-78頁,引文見第76頁。

③在清人昭梿(1776-1833)《嘯亭雜錄》中載:武虛谷億,河南偃師人。中庚子進士。任山東博山縣縣令,有德聲。甲午秋,壽張王倫倡亂,為舒文襄公所撲滅,或傳倫實未死,潛匿于他方。庚戌間,山西人董二告王倫藏匿山西某縣。和相時專柄,欲希封賞,乃授意覺羅牧庵相公長麟,令其偵緝。牧庵拂其意,以虛妄對,和相艴然。其屬番役某,欲獲和相歡心,因獻計仍向齊省緝訪,或可得蹤跡。和相乃密簽役往山東,至博山縣,其役恃和相勢,擅作威福。公擒至署中,取捕役簽票視,票惟書二公役名,同伙行者幾十五人。公督責之,捕役抗橫無禮,公大怒,以大杖責數(shù)十。役歸告和相,和相怒曰:“縣令瘋耶?乃敢杖吾胥役?!蹦耸谝庥谏綎|撫臣,以他事劾罷公職,公歸裝惟書數(shù)十簏而已。嘉慶己未有薦公于朝者,上命昭雪,復公職。而公已先時卒,士論惜之。見[清]昭梿《嘯亭雜錄·續(xù)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29-130頁。

④江藩、方東樹《漢學師承記(外二種)》,第78頁。

⑤[清]紀曉嵐《安陽縣志序》,載《紀曉嵐文集》第1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65-166頁。

⑥秦明《黃易〈嵩洛訪碑廿四圖〉之〈小石山房〉考》,載《中國書畫》2016年第2期。

⑦[清]武億《授堂文鈔》卷八,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版”民國二十六年,第149-151頁。

⑧[清]趙希璜《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詩鈔》卷十一,乾隆五十八年安陽縣署刻本,第八B至九A頁。另,該詩集卷十二頁六還有“寄黃小松司馬”二首,不贅錄。

⑨劉仲華《朱錫庚治學轉變及其與章學誠、阮元的學術交往》,《安徽史學》2013年第4期,第69-74頁。

⑩[清]朱珪《前博山縣知縣詔起引見武君墓志銘》,載《知足齋文集》,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民國二十五年版,第五卷,第100-101頁。

猜你喜歡
黃易嘉慶題跋
學生作品
黃易致李衍孫《春暉札》再考
款、印、題跋對古書畫的鑒定作用
從嘉慶元年繼德堂觀戲談起
英國發(fā)現(xiàn)清代嘉慶朝南海縣衙告示考釋
再也不怕了
姜宸英《選詩類鈔》題跋續(xù)考
傅以禮《華延年室題跋》校補
清中期女性的日常生活——以嘉慶朝刑科題本為中心的探討
葉德輝《述學》題跋五種探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