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初
1927年9月9日,湘贛邊界“霹靂一聲暴動”,工農(nóng)革命軍分別從修水、銅鼓、安源向長沙進發(fā)。20日清晨,嚴重受挫的三個團官兵在瀏陽文家市里仁學校操坪會師。面對僅剩的1500余人,毛澤東站在臺階上堅定地揮動著大手:“我們要改變方向上山去!”這是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大轉(zhuǎn)折意義的揮手。
文家市的揮手,揮出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方向。19日晚,毛澤東主持前委會議,討論起義部隊受挫后的進軍方向問題。師長余灑度堅持“取瀏陽直攻長沙”;有人認為那是“雞蛋碰石頭”,建議改變原定計劃。在前委們爭論不休的時候,毛澤東拿著一份地圖,指著湘贛邊界山形最寬的部分,形象地說:這塊象眉毛一樣的地方,是羅霄山脈中段,適宜做我們的落腳點。毛澤東有理有據(jù)的分析,得到了起義部隊總指揮盧德銘的支持。會議開到深夜,最終決定按照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向羅霄山脈中段進軍。這一果斷決策,為工農(nóng)革命軍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文家市的揮手,揮出了中國革命唯一正確的道路。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針對陳獨秀的右傾錯誤,毛澤東曾在武漢“八七”會議上鮮明提出:“須知政權(quán)是由槍桿子取得的?!钡牵俺鞘兄行恼摗痹邳h內(nèi)占據(jù)主導地位,中央和湖南省委要求秋收起義部隊攻打長沙,“尋路”問題并未解決。在遭受嚴重挫折的情況下,毛澤東認為,中心城市敵強我弱,攻占已不可能,必須改變計劃,轉(zhuǎn)移到敵人統(tǒng)治力量薄弱的農(nóng)村去——以農(nóng)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正是毛澤東的實事求是精神,開辟了中國革命唯一正確的道路,星星之火很快成為燎原之勢。
文家市的揮手,揮出了中國革命必勝的信念?!拔覀兒帽仁且活w小石子,只要團結(jié)緊、發(fā)力狠,總有一天要打爛蔣介石那口大水缸!”毛澤東通俗易懂的講話,瞬間吹散了籠罩在戰(zhàn)士們心頭的迷霧。賴毅回憶說:“大家聽了毛主席的講話,心里亮了,有奔頭了?!逼鋵崳还奈璧挠重M止是革命戰(zhàn)士,當時參加大會的還有三百多名群眾,大家紛紛要求參加革命隊伍。連兩個趴在圍墻上看熱鬧的里仁學校學生也受到啟迪,3年后當了“紅小鬼”,其中一個是后來的開國上將楊勇,另一位則是后來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
文家市的揮手,揮出了人民軍隊的建軍雛形。這是高揚“第一軍旗”的揮手?!鞍艘弧蹦喜鹆x,打的仍是國民革命軍的旗幟。秋收暴動,“軍叫工農(nóng)革命,旗號鐮刀斧頭”,第一次打出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旗幟。文家市會師,是起義部隊三個團第一次集中整訓,因而也是這面寫著“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的旗幟,首次在全師官兵面前迎風飄揚。這是培植“第一忠誠”的揮手。上山途中,毛澤東決定在部隊各級建立黨組織。部隊于9月底到達永新,實施“三灣改編”,爾后又在酃縣(今炎陵)組織“水口建黨”,使“黨指揮槍”的原則,在“支部建在連上”的偉大實踐得到落實。這是孕育“第一軍規(guī)”的揮手。毛澤東特別強調(diào)維護群眾紀律,于是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景:戰(zhàn)士們臨走前,將借用的門板、鋪草一一歸還原處……從此,毛澤東領導起義部隊,開始走上了一條新型的建軍之路。
文家市的揮手,揮出了彌足珍貴的不朽精神。秋收起義精神,是井岡山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真理、堅定信念,是克敵制勝的燈塔之光。在三個團受挫、一個團叛變的危急關(guān)頭,毛澤東高揚真理與正義的大旗,慷慨激昂作動員講話,這就如同定海神針,堅定了戰(zhàn)士們的必勝信念。實事求是、開辟新路,是克敵制勝的英明之策。在部隊不知何去何從的抉擇時刻,毛澤東客觀分析敵我形勢變化,果斷決策由進城改為上山,革命道路便越走越寬廣。喚起工農(nóng)、依靠民眾,是克敵制勝的力量之源。在起義部隊僅剩一千多人的困難面前,毛澤東能在弱小時窺視強大,在挫折中預見勝利,敏銳地洞察到全國特別是湘鄂贛粵四省千千萬萬工農(nóng)群眾的支持,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一幅油畫再現(xiàn)一段輝煌歷史,一次揮手改變一個民族命運。90年前毛澤東在文家市的揮手,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開辟了道路,為人民軍隊打出了旗幟、塑造了雛形,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堅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這是一次改寫歷史的揮手,更是一次走向勝利的揮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