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琴
茄子套管嫁接育苗技術要點
郝海琴
隨著蔬菜生產集約化和規(guī)?;目焖侔l(fā)展,生產基地因連作引起的連作障礙和土傳性病害越來越嚴重。茄子青枯病、枯萎病、黃萎病、根結線蟲等病蟲害因連作常常造成大幅減產甚至絕收,給菜農帶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茄子生產上,嫁接栽培是克服土壤連作障礙和防控土傳性病蟲害最有效的栽培措施之一,近年在生產中得到快速、大面積的推廣應用,防病增產效果顯著。由于茄子畝定植株數(shù)較多,對嫁接苗需求量較大,嫁接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嫁接苗生產效率和成本。在茄子嫁接育苗中,劈接法是常用的嫁接方法,切削接口用嫁接夾固定,嫁接操作繁瑣、效率相對較低。通過多年的探索和試驗,找到了一種新的、高效的茄子嫁接方法——套管嫁接育苗法,其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與傳統(tǒng)用嫁接夾固定的劈接法相比較,套管嫁接育苗法具有如下優(yōu)點:
1、操作流程簡單,砧木和接穗均只需切削1刀,而劈接法砧木和接穗需要4~5刀。
2、用套管固定砧木-接穗接口牢靠緊密,不會出現(xiàn)像因嫁接夾固定不牢接穗從砧木滑脫的情況。
3、由于套管將嫁接口緊密包裹,病原菌不易侵染嫁接口,減少接口感染的機率,嫁接成活率更高。
4、套管具有一定彈性,嫁接苗成活后不會限制幼苗莖的生長,也不用人工取下套管,定植后會老化自行破裂脫落。
總之,茄子套管嫁接法能夠簡化嫁接操作流程,提高成活率,提高嫁接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1、砧木
茄子嫁接砧木常選用茄子近緣野生種‘托魯巴姆’,其長勢旺盛、根系發(fā)達,耐澇耐旱能力強,高抗青枯病、枯萎病、黃萎病和根結線蟲,與茄子嫁接親和性較強。
2、接穗
根據(jù)市場消費習慣選擇相應品種,常選用中晚熟、耐熱、采收期長、大果型茄子品種,如農大604。
主要嫁接用具包括不銹鋼雙面刀片,內徑2.8毫米、3.0毫米和3.5毫米三種規(guī)格的專用嫁接套管等。根據(jù)砧木莖粗細選擇適宜規(guī)格的套管,套管要求透明、無毒、無味并具有一定的彈性,管壁厚度1毫米左右。嫁接前將套管剪成長0.8~1.0厘米小段備用。
1、砧木
與接穗品種比較,‘托魯巴姆’發(fā)芽較困難且前期生長緩慢,需要提前催芽播種。根據(jù)重慶地區(qū)氣候條件,秋冬季育苗砧木適宜催芽時間為8月中旬至下旬20℃和30℃交替變溫催芽。當30%~40%種子萌動后,將萌動的種子與少量細沙或育苗基質混勻,均勻撒播在經過消毒的苗床里,苗床撒播量以每平方米0.5~0.8克砧木種子為宜。為便于嫁接操作,當砧木2~3片真葉時陸續(xù)假植在直徑6~8厘米的營養(yǎng)缽或32孔的穴盤里。
2、接穗
茄子接穗品種比砧木晚播20~25天,即9月10—25日播種,催芽后均勻撒播在經過消毒的苗床里。如果嫁接育苗規(guī)模較大,砧木和接穗在適宜播期內分期分批播種,分批嫁接。
當砧木5~6片真葉、接穗4~5片真葉時開始陸續(xù)嫁接。在嫁接前1~2天,砧木和接穗苗澆透水,并噴施1次多菌靈等廣譜性殺菌劑。套管嫁接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切削砧木
在砧木苗莖基部上方3~5厘米處用刀片以30~45度的角度向下斜切,去掉砧木莖尖,保留根部。
2、套上套管
根據(jù)砧木苗莖的大小,選擇內徑2.8毫米、3.0毫米或3.5毫米套管,套管內徑與砧木莖大小相當或約小于砧木莖為宜,將套管的一半套在切削好的砧木上。
3、切削接穗
將接穗從苗床里拔出(或用剪刀在3葉1心處剪下苗尖,根部可再生新苗),在接穗苗1葉1心或2葉1心處用刀片以30~45度角度向根部方向斜切,保留接穗苗尖。
4、砧木與接穗結合
將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上的套管內,接穗切面與砧木切面相對,確保砧木和接穗切面緊密結合。為提高嫁接效率,嫁接工人可分工協(xié)作,流水作業(yè)。專人負責從苗床取接穗苗,專人切削接穗,專人切削砧木、套套管和插入接穗。在嫁接時,可一次性切削20~30根砧木后,將套管逐一套在砧木上,再將接穗逐一插入套管內。
嫁接后至成活前苗床的溫度、濕度、光照等環(huán)境條件是決定嫁接苗成活與否的關鍵。
1、溫度
溫度對嫁接苗的成活影響很大,一般情況下,溫度越高,傷口愈合越快,但氣溫不宜過高,超過30℃,水分蒸發(fā)快,幼苗易萎蔫。因此,嫁接后幼苗白天應置于25~28℃、夜間應置于不低于20℃的環(huán)境中,以利于傷口愈合。在秋冬季節(jié),嫁接苗應放置在塑料大棚中,并加蓋塑料小拱棚,既能增加溫度,又能保持濕度。若在夏季高溫季節(jié)進行嫁接,可用2~3層遮陽網遮蓋,達到降溫保濕的目的。
2、濕度
剛嫁接的幼苗很容易萎蔫,故嫁接后前三天應處于飽和濕度狀態(tài),1周內都應保持較大的濕度。在秋冬季,嫁接50~60株后及時將嫁接苗移入塑料小拱棚中,并用噴霧器噴水。1周以后,逐漸晾棚,先晾拱棚的兩頭,再晾兩邊,直至全部敞開,整個過程需要10~15天。在夏季,嫁接20株左右就應置于小拱棚中并噴水。小拱棚不能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濕,以免溫度過高,可覆蓋2~3層遮陽網,注意勤澆水。
3、光照
嫁接后頭三天應全遮光,可用黑色遮陽網或草簾蓋在小拱棚上,3天以后逐漸去除遮光物。在夏季,可先在大棚上覆蓋遮陽網,再在小拱棚上多加幾層遮陽網,既可遮光,又可降溫、保濕。
4、防病
嫁接苗處于溫暖、高濕、遮光條件下,特別利于病原菌繁殖和侵染,切口一旦感染,很難愈合,接穗也容易感病腐爛,故應采取防病措施預防接口感染。在嫁接前對砧木和接穗苗噴施廣譜殺菌劑,在嫁接過程中對嫁接用具用70%酒精消毒,在嫁接后結合幼苗噴水,在水里加入多菌靈一類的殺菌劑防病,5~7天后,再酌情施藥1次。
茄子套管嫁接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對砧木和接穗莖的粗細有一定要求。要求砧木和接苗大小適宜,莖粗細基本一致。根據(jù)多次試驗,研制出了內徑2.8毫米、3.0毫米和3.5毫米三種規(guī)格的套管,嫁接時根據(jù)苗莖大小選擇適宜內徑的套管進行嫁接。但由于各種原因會出現(xiàn)砧木或接穗莖過粗或過細、或砧木與接穗莖大小不一致的現(xiàn)象,無法采用套管固定進行嫁接。
解決辦法:(1)注意調節(jié)砧木和接穗播種期以及播期差,通過苗期水肥管理促苗或控苗,確保砧木和接穗莖粗細適宜、大小一致;(2)對于砧木或接穗大小適宜的采用套管嫁接法,對于少數(shù)莖過粗的秧苗可采用嫁接夾固定的劈接法,這樣套管法和劈接法相結合,較好地解決了套管嫁接法的局限性。
(作者單位:唐山市開平區(qū)農林畜牧水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