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彬彬
摘要:音樂素質教育是中學音樂基礎課、必修課。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是中學音樂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中學音樂教育的最終目標。然而,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xiàn)的,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音樂素質的全面、真實提升應面向全體學生,以音樂課堂為重要陣地輔以開展課外音樂活動。
關鍵詞:音樂素質教育;中學音樂課堂;課外音樂活動;音樂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9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8-0181-01
1.中學音樂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質
音樂素質教育是中學音樂基礎課、必修課,包括讀譜、視唱、聽音、節(jié)奏、和聲、寫作、音樂欣賞和音樂史等多方面的綜合理論基礎①。音樂素質是音樂能力和音樂知識、思想情感、品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個性品格的有機整合。新音樂課程標準也指出,要在音樂教學及各種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鑒賞能力、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音樂素質得到提高,最終實現(xiàn)學生音樂素質的全面、真實提升。
2.如何在音樂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質
中學階段音樂課的任務是面向全體學生,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基本素質,培養(yǎng)學生感受、審美音樂的能力,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審美音樂、享受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如何在中學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質?經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進行:
2.1從課堂訓練入手,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音樂課堂是向學生普及音樂的重要陣地,也是學生調節(jié)身心、享受音樂的樂土。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滲透音樂知識與技能、有的放矢地訓練學生的音樂素質,在音樂審美體驗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質。
2.1.1以興趣為抓手,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自覺學習音樂的不竭動力。嘗試律動教學、音樂游戲教學等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以唱歌、舞蹈、音樂欣賞等為基礎設計游戲,將音樂和游戲合為一體。鼓勵學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通過身體運動對音樂加以反映,促進學生音樂感知力、表現(xiàn)力及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2.1.2有的放矢的將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流行音樂因其優(yōu)美動聽、通俗易懂、易學易唱的特點倍受青少年學生的喜愛和追捧。然而流行音樂良莠不齊,有相當一部分流行歌曲的內容并不適合青春萌動的青少年,甚至會對青少年的成長產生消極影響。因此,音樂教師應該辯證地看待流行音樂,仔細分析流行歌曲,有目的地挑選適合中學生年齡和身心特征的優(yōu)秀流行音樂引入課堂,利用流行音樂來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2拓展音樂課堂的空間,開展課外音樂活動。課外音樂活動是音樂課堂教學的補充和拓展延伸,是學校音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音樂素質的重要渠道。
2.2.1充分挖掘利用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積極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因地制宜、因師制宜,把有一定才能的學生組織起來,成立各種音樂興趣小組、合唱隊、各類樂隊、舞蹈隊等文藝社團,組織專人進行一些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指導訓練。
2.2.2通過開展比賽性質的音樂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外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在學生個體方式參與的音樂技巧類比賽中,發(fā)現(xiàn)音樂特長生,進行科學訓練,促使早日成材。例如,“校園十佳歌手比賽”、“器樂競賽”、“曲藝大賽”等。在開展集體方式參與的比賽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例如,“校園合唱比賽”或“集體舞蹈大賽”等等。
2.2.3和社會團體牽手,在活動中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實行“走出去 請進來”,讓學生興趣小組走向社會,面向群眾,貼近生活,向社會上的藝術骨干學習,促進藝術小組的成長。在活動中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意識地培養(yǎng)積極分子和骨干。
3.音樂教師的能力素質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質的重要前提條件
音樂教師是否能勝任教學工作,能否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學生,其能力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3.1音樂教師應具備深厚的音樂知識素質及過硬的音樂技能素質。
音樂教師的音樂基本技能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即聲樂、演奏和指揮。
聲樂是要求音樂教師要懂得如何歌唱。教學示范中,不要求嗓音有多甜美,但要能利用歌唱技巧準確且聲情并茂地演繹歌曲。
演奏技能是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技能,音樂課上能利用樂器如鋼琴、手風琴等為學生伴奏,雖不是演奏家水平,但能讓學生調動起學習興趣。
指揮是音樂教師準確、形象地運用肢體揮拍動作和面目表情將音樂的速度、力度、節(jié)奏等音樂要素準確傳遞給學生的基本技能,揮拍動作不一定華麗,但要求準確無誤。
3.2音樂教師還要具備駕馭課堂的能力及終身學習的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即因勢利導,善于利用音樂作品、音樂情境等學習材料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興趣使然的投入課堂學習中。
有意識地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補充專業(yè)知識,并不斷學習各種最新的教育理論以保證職業(yè)能力的適應性。
4.結語
綜上所述,中學音樂教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質的重要途徑,應以音樂課堂為重要陣地、以課外音樂活動為重要渠道,課內課外雙管齊下,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在興趣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然而,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xiàn)的,而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需要教師、學生同時具備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和訓練熱情;需要教學實踐中因勢利導、持之以恒的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積少成多,從知識積累到實踐訓練最終實現(xiàn)學生音樂素質的全面、真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