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梓穎
在科學界,爭議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但爭議往往能帶來一場思想風暴。而生命科學是一門十分復雜的科學,在主流理論之外,還有著許多富有爭議的理論。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些這樣的理論。
達爾文的跳躍擴散理論
達爾文首次提出進化論以后,就有爭議伴隨。雖然進化論、自然選擇等觀點已被今天的主流科學家所接受,但是,一些衍生的假設(shè)仍然富有爭議,特別是達爾文提出的一個叫做“跳躍擴散”的理論。
跳躍擴散理論是用來解釋為何有些被重洋遠隔的大陸,有著相同或相似的物種。為了解釋這個現(xiàn)象,達爾文認為一些生物——從細菌、昆蟲,到小型動物——可以借助各種方式搭順風車,來跨過重洋抵達新大陸,然后開始定居生活。這些順風車可能是冰塊、海藻、一小塊植被等,甚至可以完全借助風。
然而,跳躍擴散理論并沒有被大多數(shù)科學家所接受。相反,許多人更相信陸橋說。這個理論認為以往各大陸有狹長的地峽(即陸橋)相連,使生物能在各大陸互相走動,后來這些地峽慢慢沉到海中,造成今日各大陸的分離。
不過,一些科學家在2014年用計算機模擬發(fā)現(xiàn),生物更有可能是通過“跳躍擴散”,而不是借助陸橋來跨越重洋的。也許,我們想當然地認為“跳躍擴散”是一件罕見的事情,但在更長的地質(zhì)時間尺度下,與海陸變遷相比,它可能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當然,這項研究也沒否認陸橋說。也許,這兩種方法在塑造地球生物的多樣性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被獵捕的人
2005年,美國人類學家羅伯特·薩斯曼所著的《被獵捕的人》出版了。在這本書里,薩斯曼提出了一個觀點:人類在進化過程中起到作用的角色,不是獵人,而是獵物。他認為,人類主要依靠植物為食,只有合適的機會時才會去狩獵。而人類是在擺脫捕獵者的過程中,智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大多數(shù)科學家認為,人類祖先最開始時就是獵人,擁有著捕獵本能。然而,薩斯曼的書卻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人類學觀點。在書中,他還提供了許多來自化石記錄等的證據(jù),證明他自己的觀點。
例如,化石記錄表明,南方古猿(最早的古人類,生活在700萬年前到200萬年前)的個頭很矮,牙齒很平整,這樣的身體很顯然不適合打獵。另外,證據(jù)還表明,它們幾乎不吃肉,吃的食物一般是水果和堅果。
此外,與南方古猿一同生活的食肉動物,體格都是巨大的,例如那時的土狼、劍齒虎跟現(xiàn)在的熊一樣大。南方古猿沒有身高,沒有工具,沒有鋒利的牙齒,只能靠自己的大腦、身體敏捷性以及社交技巧,擺脫這些捕食者。
直到人類學會制作鋒利的切割工具,以及使用火以后,才開始去吃肉。人類制作出的第一個工具直到200萬年前才出現(xiàn),而學會使用火的時間最早可能是在80萬年前。事實上,一些考古學家和古生物學家認為,直到6萬年前,人類才學會了一個系統(tǒng)化的狩獵方法。
所以說,與其說天生就是獵人,不如說人類天生就是園丁。薩斯曼認為,傳統(tǒng)的獵人理論之所以如此流行,可能是受到的猶太教和基督教中一些觀點的影響,即認為“人類生來是邪惡的,充滿侵略性,是天生的殺手”。
同域性物種形成
在當今的進化論中,廣為接受的一種觀點是,物種形成的一個必要條件是,一定要有地理上的隔離:同一種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礙而分成不同的種群,使得種群間不能發(fā)生基因交流,并最終演化為兩種或更多種新的物種。
但是,一種叫做“同域性物種形成”的觀點認為,在相同的地理區(qū)域內(nèi),也會有新的物種形成。驅(qū)使新物種形成的因素則是那些非地理性因素,例如資源的限制、種群內(nèi)部的激烈競爭等。
雖然上面這個觀點已經(jīng)存在幾十年了,但大多數(shù)科學家都不太贊同。不過,一個關(guān)于巴西螞蟻物種的新發(fā)現(xiàn)表明,同域性物種形成的觀點也許是正確的。
2014年,德國研究員克里斯蒂安·拉貝林在巴西圣保羅大學校園里挖掘蟻群時,發(fā)現(xiàn)了一種從沒有見過的螞蟻。經(jīng)過分析后,他發(fā)現(xiàn)它們可能是從當?shù)氐囊环N真菌培植蟻分化出來的新物種。
一些南美洲的螞蟻,會采集樹葉并利用樹葉的殘渣對特定真菌進行種植培養(yǎng),以獲取真菌中的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種螞蟻叫做真菌培植蟻。不過,這些新發(fā)現(xiàn)的螞蟻比當?shù)爻R姷恼婢嘀蚕伕?、更有光澤,而且還發(fā)展出了翅膀。然而,它們自己卻不培植真菌,而是直接去吃其他螞蟻培植出的真菌,可以說是一種寄生螞蟻。有時候,它們偷食的行為不會被發(fā)現(xiàn);但有時候,它們會被真菌培植蟻識別出來,并被咬死。
盡管證據(jù)不足,但拉貝林認為,這些寄生螞蟻可能是一種正在形成的物種。拉貝林等人使用遺傳分析,發(fā)現(xiàn)寄生螞蟻的基因是獨特的,與當?shù)氐恼婢嘀蚕伌嬖谟H緣關(guān)系。他們估計,這種寄生螞蟻物種分化出的時間,大約發(fā)生在距今3.7萬年前。
這種寄生螞蟻與真菌培植蟻都生活在一個地方,沒有地理隔離。拉貝林的發(fā)現(xiàn),給了“同域性物種形成”一個強有力的證據(jù)。
圖林的嗅覺理論
20多年前,希臘香味化學家盧卡·圖林提出了一個觀點,認為人類可以聞出同位素效應。具體地說,如果把一種有機物分子中大部分的氫原子替換為氘原子,那么人就會聞出其氣味發(fā)生了變化。圖林認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替換為氘原子后,會導致分子振動的改變,進而影響人的嗅覺。2001年,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人類可以區(qū)分苯甲醛的兩個版本。
不過在兩年后,一些科學家用苯乙酮(一種分子中有8個氫原子的有著甜果味的化合物)進行了實驗,發(fā)現(xiàn)人無法區(qū)分普通版本與含氘版本。于是,圖林的理論陷入了爭議之中。
不過在2011年,圖林的團隊測試了環(huán)十五烷酮,結(jié)果卻喜出望外。這種化合物有麝香氣味,分子中有28個氫原子。圖林等人發(fā)現(xiàn),當超過一半的氫原子變?yōu)殡雍螅驹刚呔吐劤隽藲馕兜霓D(zhuǎn)變:環(huán)十五烷酮變得有更多的燒烤味。
這個有力證據(jù)還表明,嗅覺這種機制涉及到了量子力學,因為分子振動問題屬于量子力學中的問題。所以說,生物學與量子力學在這里走到了一起。
具有感染性的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也稱作老年癡呆癥,是一種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病情開始較為緩慢,隨后會變得越來越嚴重。許多研究表明,這種疾病與大腦中β-淀粉樣蛋白的累積有關(guān)。因此,一些醫(yī)學家提出了一個很有爭議的觀點:阿爾茨海默病可以通過器官移植這類手術(shù),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身上。很不幸的是,最近一個研究表明,這是有可能的。
這個研究調(diào)查了8名來自奧地利和瑞士的已去世的人的大腦組織樣本。他們生前都曾進行過腦膜移植,但是他們卻因此得了克雅氏病而死。克雅氏病也是一種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已被證明可通過神經(jīng)組織的移植進行傳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這8個人中,7人被發(fā)現(xiàn)在他們死亡時,他們的大腦中有β-淀粉樣蛋白構(gòu)成的蛋白塊,而這被認為是一個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癥狀。但是相對來說,這些人去世時的年齡很年輕,其中一個人才28歲。這么年輕就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癥狀,是一件非常不尋常的事情。
盡管沒有完全排除其他的可能,但是研究人員認為,蛋白塊的出現(xiàn)與克雅氏病無關(guān)。最大的可能是,在給病人進行腦膜移植時,阿爾茨海默病也隨著傳過來了。
這個研究結(jié)果支持了阿爾茨海默病可感染的觀點。根據(jù)這個發(fā)現(xiàn),一些醫(yī)學家呼吁要重新評估器官移植的風險,在器官移植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清除可能傳播的污染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