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張涵:行醫(yī)莫如治教

2017-10-16 04:55:53張藝芳供圖張涵
時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7期
關鍵詞:學醫(yī)師父孩子

本刊記者_張藝芳 供圖_張涵

張涵:行醫(yī)莫如治教

本刊記者_張藝芳 供圖_張涵

編者按:

2015年8月,本刊封面曾報道《醫(yī)教中國》,但由于時間倉促,關于中醫(yī)傳承的教育實踐采訪并不深入。在網(wǎng)絡上,幾乎每次有關中醫(yī)的話題出現(xiàn)都會引發(fā)持久的口水戰(zhàn)。中醫(yī)是什么好像已不重要,有人因為反傳統(tǒng)而反對,也有人因為受了庸醫(yī)誤導而抱怨。而在傳統(tǒng)社會,幾乎平常人家都會學些中醫(yī)藥常識,至少認得藥方。藥食同源,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醫(yī)的特點。

2016年4月,本刊報道文禮書院,采訪中碰巧遇到著名老中醫(yī)李可先生的弟子張涵。按照文禮書院規(guī)劃,請他做中醫(yī)藥館的參謀。書院建成,有一大片山地將種植中草藥。于是有了這次采訪機緣。

到今年,張涵已經辦古中醫(yī)學塾六年。傳承中醫(yī)是師父李可留給他的“大任務”,能不能完成還有很長的路要探索。但從自己學醫(yī)、行醫(yī)的經驗到如何教醫(yī),已能漸漸貫通。行醫(yī)莫如治教,從中醫(yī)教育的尷尬處境我們也看到不少醫(yī)學之外的教育尷尬。

張涵(左五)和部分學生合影

跟師李可學醫(yī)時,通常是老先生不說話,張涵靜立一旁

由李可師徒整理校對的彭子益講演遺稿在2007年出版

夜色如漆,張涵駕車行駛在原野之上,從濮陽市區(qū)趕往鄉(xiāng)下的居所。今年年初,他將自己的六度古中醫(yī)學塾搬至鄉(xiāng)下,過起半耕半讀的生活。車里是些學生的桌椅板凳,他到市里辦事,順便拉一些回去。

從2011年,學塾建起,張涵在濮陽市郊租下兩棟別墅,帶著十幾個孩子學《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六年過去,他已經很少給人看病,把主要精力放在講課上。

十幾個學生,有遠從內蒙古而來的,平均年齡在十五六歲左右。除了學醫(yī)理、基本的醫(yī)藥常識,他們還掌握制藥技能——做蜜丸,制粉劑,以及常見病藥方。張涵估算:年齡較長的張琴和延曉,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去醫(yī)館實習了?!拔易约簩W醫(yī)走了很多彎路,后來發(fā)現(xiàn)一條捷徑,他們學出來,將來成就肯定比我大?!睆埡曇羟辶粒w形瘦削,步態(tài)輕盈,70年生人,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小十歲。

半路學醫(yī),承先師志

張涵所在的村子,有600多年建村歷史,如今,村里還能感受到那種守望相助的古樸民風。記者來的這條公路,就是十年前村里集資修建的。集資明細刻碑,還立在麥壟間。

舊時鄉(xiāng)村,耕讀傳家,平常人家都會學些醫(yī)藥常識,以備不時之需。孝子無不識醫(yī),醫(yī)生來給父母看病,至少看得懂藥方。所謂“秀才學醫(yī),籠中捉雞,一抓一個準兒”,讀書科舉失敗,往往從醫(yī)或成為私塾先生。

張涵小時候,鄰居家一個老哥哥就是中醫(yī)。吃飯時間,鄰里鄉(xiāng)親端著碗蹲在門口,邊吃邊聊天。老哥哥常給小孩講一些藥的神話傳說,諸如,“神農嘗百草,日中七十毒”,神農氏通體透明,吃下一種藥草,能看到自己體內經絡、五臟六腑的反應。后來天神送來一條鞭子,用這條鞭子,對著那些草抽一下,就知道有毒沒毒。神農氏嘗百草,日中七十毒,但是他的角可以解毒。諸如此類。

一路熏陶下來,張涵就問老哥哥,“可不可以借你的書給我看看?”老哥哥看他是小孩,不過讀小學四年級,便問,“能看懂嗎?”“我有點讀《西游記》的基礎?!?/p>

借的是手抄本《修園醫(yī)書》。文言文,讀起來生澀,之乎者也就把他難倒了。但書上有經絡圖,還能看。讀來讀去,老哥哥就告訴他,“你要先讀《傷寒論》。但我這本書借出去了,還沒還回來?!焙髞恚褪〕詢€用攢下錢,跑了八里地,買了這本書。張涵記得:我讀來讀去讀不懂,后來再翻到那本書,看到書上還寫著“‘之’就是‘的’”,感慨萬分。

少年時代轉瞬即逝,中醫(yī)氛圍的熏陶,使他養(yǎng)成了業(yè)余讀醫(yī)書的習慣。

后家人重病,他認真捧起醫(yī)書,已是1995年。晚上靜坐,聽夜色涌動在空氣中的聲音,張涵問自己,“人的價值到底在哪里?掙更多的錢,住舒服的房子,開豪華的車子,都不是?!币环魄弥螅麤Q心學醫(yī)。

雞鳴即起,午夜方睡,他用一年半的時間,在電腦上把《中華醫(yī)典》通讀了一遍。他把電腦的字體調成最大,困了練一會兒動功,直到看字體是重影的,就休息一下再看。看完整本《中華醫(yī)典》,卻發(fā)現(xiàn)自己完全不會看病了。后來到處求學,直到找到李可先生,自己便“拋下家室”去了山西學醫(yī)。

當時,老先生已是七十多歲高齡,他帶著自己用蠅頭小楷寫的信,給先生看。先生沒說話,觀察幾天后,給他推薦了本書——《問中醫(yī)幾度秋涼》,一本對中醫(yī)前途命運思考的書。“中醫(yī)的發(fā)展狀況不太好,你一定要把中醫(yī)傳承下去?!彼惺艿綆煾傅挠靡?,同時又覺得壓力大,“我只是想學學醫(yī)術,有機緣看看病,沒機緣就留一顆中醫(yī)的種子,你一下子給我這么大一個任務。要傳承中醫(yī),我一介平民,談何容易?!?/p>

早起晨練。春季“夜臥早起,廣步于庭”的養(yǎng)生方法就出自《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是中醫(yī)入門篇之一

做藥丸

學習初期,張涵會花很長時間帶學生認識藥草,培養(yǎng)感受力

道可授而不可傳

李可老先生自學成才,在治療急危重癥疑難病方面有很大突破。在中醫(yī)界,他常被稱為“救命先生”。所謂“救命”,就是他在擔任靈石縣中醫(yī)院院長期間,運用系列古中醫(yī)急癥治療理念,經過長期臨床實踐,重新奠定了中醫(yī)科急救的地位。

近百年來,隨著傳統(tǒng)文化斷裂,急救幾乎成了西醫(yī)專利,這一點最讓李可痛心不已。他曾在一篇訪談中自述其學醫(yī)歷程:60年代,我最早在民國時期左季云的《傷寒論類方匯參》里看到四逆湯能治27種病,受到啟發(fā),30年后才知道,左是引用清末火神派始祖鄭欽安的觀點。后讀民初實驗系統(tǒng)醫(yī)學派創(chuàng)始人彭子益的遺著,從此入醫(yī)圣張仲景之門,奠定了“腎氣與中氣”為人生命之兩本的認識,牢記:生死關頭,救陽為急。可謂路途曲折。

張涵給李可的信上寫道,“知道人生在世的目標是利他的,唯一的途徑就是把醫(yī)學學好?!彼髞砘叵?,“我的這種發(fā)心,師父是不會拒絕的?!?/p>

張涵一到山西,就傾訴了自己的困境:“我讀了這么多書,吳又可是這樣說的,陳修園是這樣說的,朱丹溪又是這樣說的,他們的學說很多是沖突的,我看完反而不會看病了?!崩舷壬捄苌伲澳阕x的書太多了?!碧峁P給他寫下幾行字:一,由博返約。二,彭子益的書要精讀。三,鄭氏(欽安)三書結合一起看,取二者之長。他轉而問先生,“彭子益先生的書我還沒有”,沒有回話。

一周后,廣州有會議,老先生說,“你替我去開會吧!”張涵回,“我去算什么呢?”“你就說是我的弟子,代表我去參會?!睍]去開,但張涵正式拜師了。2000年后,老先生共收了十四個弟子,張涵成為老十三。師兄弟里,有的在公立醫(yī)院做院長,有的是博士生導師,多忙碌,加上本身基礎扎實、經驗豐富,只是寒暑假才來。

在山西大約待了一個月,李可從北京出差,回來便打電話給他。張涵記得:當時雨下得大,我穿了一雙布鞋跑過去,鞋子都濕透了,就把鞋脫在門外跑進去,看到師父桌邊有一大摞書稿。是彭子益的醫(yī)學演講稿。

在師父身邊待了近四年,至今,張涵對老先生的行事風格記憶猶新,“他辦事雷厲風行,有三軍主帥的氣度,讓人一看就肅然起敬。但給人看病時,則是無我的狀態(tài)。他書里寫四個字,‘一心赴救’,他說頭腦要空靈,不但不能執(zhí)著于西醫(yī)的病名,連中醫(yī)病名也要忘掉,唯有明辨病因病機,才能執(zhí)萬病之牛耳?!?/p>

再后來,彭子益書稿出版了。自彭子益被閻錫山請去講學,到其講稿出版,已過八十余載。雖終得流傳,但已有許多散佚。因此,張涵后來便很注意搜集師父平時的醫(yī)案:如果僅僅讓我們幾個人去傳承師父的東西,生命無常,很難保證不遺失,不如把它整理成冊。有此發(fā)心,經師父同意,整理成《跟師李可抄方記》。

張涵教授孩子中醫(yī)的方法,跟自己從師學醫(yī)時完全不同。2006年,跟李可學醫(yī)時,通常是老先生不說話,張涵靜立一旁。有時老先生摸完脈象,看他一眼,他收到示意,也去摸一下脈。如果也用這種方法教學,對孩子來說可不行,還是要說話。

他說,“看病,病人是我們的老師;讀書,黃帝、岐伯、張仲景是老師?!彼栽趯W堂,他認為自己也是一個學生,喊各位學生“師兄”。

醫(yī)學是經驗、辯證,手把手,病在人身上,藥在自然中,感受力很重要。先前兒子上小學很痛苦,尤其數(shù)學課,老師講什么都聽不進去。張涵后來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不會玩兒了。

起初,他都是帶著孩子玩兒,在草地上打滾兒、翻跟頭、練武術。春天,他帶著孩子去公園,聞花香鳥語。每人拿個蒲團,在公園里讀書。就和孩子說,“不行,不能老玩兒呀,還是要讀書?!焙⒆訂?,“那讀多少遍?”張涵問,“十遍好不好?”孩子就拿起書,讀得很快,以至于聽不清吐字。讀完撒腿就跑。前半年,斷斷續(xù)續(xù)讀完了《道德經》。

“如果他是參天大樹,不被你修剪成盆景,就算積德。因材施教就是觀察孩子的性情,補其不足,養(yǎng)其所長。給孩子提供一個環(huán)境,讓孩子自由成長就好了。要等他們自己長起來,只要比自己的過去好就行。我們很少橫向對比,都是他們自學,自己安排學習進度。”

至要莫如教子

《抄方記》一書整理好,張涵拿給師父看,回復兩個字,“很好?!?/p>

張涵心里清亮:師父開藥時,有些劑量打破了中醫(yī)常規(guī),因為他治的病多是急危重癥,必須劑量大,才可能起作用。那是非常之法,但可能引起誤解。所以,他在選編時,就專門挑了一些用藥劑量較小的例子,意在提醒讀者——為什么用這味藥,劑量一定恰切病所。有次,為了確定《傷寒雜病論》所傳桂枝湯治風寒的效果,張涵在大冬天就故意得了感冒來測試用藥劑量。

“古中醫(yī)的急救方法很多,所謂‘覆杯而效,一劑而愈’并非傳說,老先生的急救法之所以靈通,其關鍵也在劑量問題。但每個人所學有專攻,中醫(yī)生存的整體環(huán)境與醫(yī)者個人的修為實際決定了是否能發(fā)揮醫(yī)藥之精萃?!睆埡f。

這兩年,農作物即使豐收,但由于價格低的問題,農民生產種植也只能達到保本程度,導致農民種植方面興趣缺失。對于終端農民關心的變化,內蒙古春雨農資公司王志國說:“當?shù)赜衩资召弮r在0.6元/斤、胡蘿卜0.2元/斤、土豆 0.4-0.5元/斤,土地產值低,農民以后種什么都是未知數(shù),根本不會關心化肥的情況,他們希望得到種植方向的指導,種什么不賠錢,而不是選擇什么肥料,更不關心價格如何波動?!庇浾哒J為,經銷商未來發(fā)展的趨勢是服務型,引領農民種什么,引領農民增加產值,將產、收、銷一體化服務,才能激發(fā)農民種地和購肥的熱情。

在山西跟師學醫(yī)四年,他上午去師父的醫(yī)館,下午兩三點回住處。吃了中午飯,便整理抄來的方子,晚上自己讀書。每天早飯煮一鍋稀飯,三頓的量,有時啃一根黃瓜,算下飯菜。生活極簡單,現(xiàn)在回想,卻是最美好的求學生涯。

課堂

張涵說,“他(師父)辦事雷厲風行,有三軍主帥的氣度,讓人一看就肅然起敬。但給人看病時,則是無我的狀態(tài)。他書里寫四個字,‘一心赴救’,他說頭腦要空靈,不但不能執(zhí)著于西醫(yī)的病名,連中醫(yī)病名也要忘掉,唯有明辨病因病機,才能執(zhí)萬病之牛耳?!?/p>

那時,他身在山西學醫(yī),妻子在長沙帶女兒讀書,大兒子在濮陽市住校讀書,二兒子在學校幾乎學不進去,一家?guī)卓?,分散各地?010年,學習歸來,他還去西藏轉了一圈。后來到深圳轉著玩兒,逛到梧桐山,正遇梧桐山上的讀經學堂興盛。他走進一家學堂,看到有家長咨詢,內容吸引人,便坐下來聽。所遇正是現(xiàn)在文禮書院的蔡孟曹老師,一見如故。

他當機立斷自己成立學堂,把學得正不開心的二兒子從學校拉出來,把妻子和兩個女兒從長沙喊回來?!爸翗纺缱x書,至要莫如教子?!睂W堂辦起來,自己的孩子就是學堂最早的學生。

他自己上學時,就是淘氣的孩子,語文課本發(fā)下來,半天就讀完了。語文課上,看小說,數(shù)學不感興趣,仍舊看小說,《西游記》《鏡花緣》《東周列國志》不在話下。

很早之前,他讀沈括的《夢溪筆談》,讀來讀去,覺得沈括太了不起了,天文、地理、音律、歷法、制造、人事樣樣精通,就琢磨,“照現(xiàn)在的學習,我學到什么時候,才能學成他這種學問呢?答案是永遠不可能,因為方法不對。由此思考:古人是怎樣學習的?”

辦學前三年,孩子幾乎是在玩耍中度過,順帶讀四書五經,外加《莊子》《道德經》《心經》。后三年,才開始學醫(yī)理。張涵要求:《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三本書必須完成一個量的積累,并不要求背誦。其中,《黃帝內經》讀一百遍,《傷寒雜病論》讀五百遍,《神農本草經》讀一千遍?!皶x百遍,其義自見”,熏陶是最重要的方法。

整個課程體系,分字課、立德、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五類。字課,是在學《黃帝內經》時,輔助學生理解漢字本意開設的。張涵講一個漢字從古到今的演變:比如“生”字,一開始就是地面上有兩片葉子的小芽,地面下是土。到了篆書、隸書,還能看懂一點兒。但到楷書,完全認不出來了。以前是望文知義,演變成楷書,外國人只能欣賞。立德課,《大學》《中庸》《莊子》《道德經》《心經》,儒釋道的學問都囊括其中。其中包括大量佛家故事,是講慈悲胸懷,行善積德。

《黃帝內經》有近十六萬字,讀一百遍已是非常大的量。教的時候,他先講前面二十章,轉而講《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都是很短的條文,枯燥,且描述大都相當,張涵把條文抄在黑板上,拿著中草藥飲片直接講,期間讓學生看顏色、聞氣味,而后嘗味道。遇到常見的中草藥則直接帶到地里去采,還講藥的生長季節(jié)、天文地理?!澳康氖亲寣W生具備獨立的分析能力,看到一種中草藥,長什么顏色,有什么氣味,就知道有什么作用?!?/p>

部分學員合影

“藥,無非是取其‘氣’和‘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又分為四季。四季的氣和味完全不同,氣有升、浮、降、沉,味有酸、苦、辛、咸、甘。四季之中,脈象不同: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春天的脈象如魚游在波,夏天的脈象洪大,秋天的脈象像羽毛,冬天的脈象很沉。根據(jù)不同時令,用藥也不同。一個方子的有效期限,也是三天或者五天,一個節(jié)氣之內?!?/p>

起初,家人的確反對得厲害,“我要跟你斷親……不要進我家門了……”“我決定的事誰也改變不了。他們愿意聽,我便解釋。他們覺得,只有拿了文憑,才能找工作,這正是他們走過的路?!睆埡睦锩靼?。

周末有時幫朋友調理身體,也讓學生在旁觀摩?!皩W醫(yī)有兩條路,第一條是精通中醫(yī)經典,第二條是跟著師父抄方抓藥,兩條腿走路。我做學堂,是按照師父說的路子——學中醫(yī)要從娃娃開始,讀誦中醫(yī)經典。根據(jù)師父所受的教育,讀經的土壤能結出中醫(yī)的果子?!?/p>

賞而勿罰,予而勿奪

在濮陽市租的別墅已有三年,房主打算收回房子,沒有落腳之地不是辦法。張涵在老家蓋起房子,斷斷續(xù)續(xù)用了一年時間,2017年初建成,便把學堂搬到了鄉(xiāng)下。

早上6點,樓下傳來“咚咚聲”,十幾雙腳踩在木地板上的聲音。兩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在廚房做飯,其他孩子也起床洗漱,又從車上卸下桌椅板凳。記者從床板坐起來時,感到窗外的光刺眼,望出去,是滿眼金色的麥田,從窗下延伸到很遠,一直到視線被房子或者樹阻隔。芒種時節(jié),麥子成熟,收割機在田頭摩拳擦掌。

這才看清楚是一棟木結構四合院。建筑內部,全部木質,幾根大櫞木撐起四個角,兩處木質樓梯。房梁沒有吊頂,能看到木頭被刨平后的紋路。開始草圖畫出來時,工人都不知如何下手,直到張涵用筷子截成小木棍,做出模型,磚瓦匠和泥匠們才明白。房子年初建好,五一,從中醫(yī)大學畢業(yè)不久的大兒子就在這里完婚。學生們見證了他大兒子的婚禮,說,“在這里辦婚禮就像拍電視劇?!?/p>

今年5月,張涵長子在新修的四合院結婚

濮陽所處的中原地區(qū),麥子黃時,杏子、油桃、白瓜、葡萄都熟了。到中午,妻子買來應季水果,供品放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招待客人。將這些水果洗凈上桌,甜香撲鼻,小兒子揉著惺忪的眼睛定了幾眼油桃和葡萄,剝開紫色的葡萄皮,留下瑪瑙似的青色果肉,吞下一顆。吃飯前,在餐桌旁的垃圾桶吐起來。

妻子這時才說,“昨晚多次猛剎車,后排的兒子暈車。半夜三點,還起來吐過一次,今天早上起來就無精打采。”張涵摸著兒子后背,推測:“酸甜味誘發(fā)了他新一輪的嘔吐吧!”旁邊的媽媽發(fā)話了,先吃點粥,等會兒吃點藥吧。小兒子不干,自己要求吃藥。吃了藥,自己在餐桌旁的木椅上躺著,一會兒姐姐熬好小米粥,叫他喝下,下午便活蹦亂跳。中醫(yī)講自試,小孩子也有習得。張涵在一旁說,“我昨晚也不舒服,半夜起來吃藥。張仲景先師講,有病及早治,不避晨夕?!?/p>

芒種一過,所有孩子大都過了十六歲,按照《內經》的說法,女生二七,男生二八,在這之前都是養(yǎng)生,這之后便是養(yǎng)長。張涵給學生說,你們已經到了養(yǎng)長的年齡,就該有長者風范,要學著心胸開闊……孩子們幾乎在一夜之間長大。

“孩子生下來就是要吸收天真之氣的,天真之氣就是稟賦,就是一輩子的資糧。你能否裝夠自己本分呢?好比是液化氣罐,女生十四歲男生十六歲之前是往里面充氣的。到了之后,這個通道就關閉了。孩子養(yǎng)生的階段,給他一個可以熏陶的環(huán)境,有余力則學文,沒有余力玩兒就可以了。養(yǎng)生就要‘賞而勿罰、逆之則傷肝,’我們有戒尺,但是很少用,賞而勿罰。”

下半年,年齡較長的張琴師兄就可出門實習了。她先前在深圳做企業(yè)培訓,十年,已做到管理層,卻對人生迷茫。起初,她是病人,張涵是醫(yī)生。病治好后,看張涵辦學堂,便過來脫產學習,如今三年。張涵笑,“她從深圳速度,一下降到了濮陽鄉(xiāng)下的蝸牛速度。”

張琴先前也接觸到許多國學大師,但多講得生澀。她記得師父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形象比喻:地球好比一列火車,巡行于宇宙天際,從火的地方過時,自然溫度很高。綜合來看,氣有主氣、客氣,有主運、客運,根據(jù)這些就能算出來這一年大部分的人,會得什么樣的病。

談話間,鳥語不斷,視野極開闊。只聽到樓下“呼啦啦”鐵锨鏟麥子的聲音……

猜你喜歡
學醫(yī)師父孩子
許愿
華佗學醫(yī)
狄仁杰幼學醫(yī) 針術成謎
華佗學醫(yī)
幼兒畫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04
師父穿越啦
倒霉的師父
云山之間
孩子的畫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畫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畫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新昌县| 广元市| 临沧市| 天等县| 溧水县| 错那县| 汝城县| 松桃| 宿州市| 宜良县| 同心县| 永济市| 含山县| 临颍县| 东海县| 宝应县| 正宁县| 崇信县| 威信县| 德阳市| 双桥区| 永泰县| 英吉沙县| 丰顺县| 佳木斯市| 温泉县| 兴安县| 无锡市| 张掖市| 新干县| 柳江县| 沿河| 靖宇县| 镇坪县| 阿拉尔市| 香河县| 侯马市| 平和县| 绥中县| 邢台县| 格尔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