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威
【摘 要】中學語文教學在傳授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能力和發(fā)展智力、提高道德修養(yǎng)的同時,應與美同行,并使之有機結合,融為一體。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 彰顯美 魂 邏輯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07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币虼?,中學語文教學在傳授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能力和發(fā)展智力、提高道德修養(yǎng)的同時,應與美同行,并使之有機結合,融為一體。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許多文章是精選了古今中外名家膾炙人口的力作,這些篇章盡情地描繪著世上的人、事、景,如《老王》《童趣》《紫藤蘿瀑布》;謳歌著人間的真、善、美,《蒲柳人家》《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揭露著社會中的假、惡、丑,如《我的叔叔于勒》《變色龍》。課文所描述的人物形象、生活場景、自然風光、建筑面貌、活動狀態(tài)、藝術意境……具有形象美、構圖美、音樂美、意境美、思想美。
一、缺乏美感的語文課堂
在語文教學中,一線的語文教師承受著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尤其是“升學率”與“減負”共存的壓力,讓眾多的教師無所適存。眾多的一線教師開始在重壓之下尋求出路——一條能為同學“減負”,又可以擁有高的升學率的出路。終于,很多一線老師在一番思索探尋之后,將焦點聚于考點之上。課堂上的教師有針對性的講,課堂上的同學們有針對性的聽,目標一致——高分。
語文課堂里對于美的追尋淡化了,語文課本中蘊藏的美被忽略了,語文不美了。好的教師,必須是藝術家,可以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藝術家。可是很多一線教師只能達到合格的教書匠的水準。他們經(jīng)驗不足,學識匱乏,加之沒有充足的時間進修,疲于應付在自己的崗位上。在他們的課堂里,我們看到的是太多的缺憾,而非閃光之點。語文篇章被他們肢解了,文字中的美被他們埋沒了,語文不美了。很多的客觀或主觀的原因,使得語文課堂不美了。
二、語文課堂應有“魂”
手捧教材,教師很自然地在語文教學中循著著美的足跡,陶冶著學生的美感,教育學生學會審美??墒菍W生在接受的過程中,會感覺到“散”,他們往往迷惑于一節(jié)語文科的系統(tǒng)是怎樣的,核心是什么等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找到語文課堂的“魂”,并且讓學生有明晰的感受,這樣才能進一步去探尋語文中的美。
一節(jié)課的“魂”,最好落實在一個字,一個詞,最好的從文章中提煉得來。比如執(zhí)教魯迅的《故鄉(xiāng)》時,我們可以緊扣“吶喊”二字,引導學生讀出“為何要吶喊,要吶喊些什么,有誰在吶喊,吶喊有效果嗎”等問題。在執(zhí)教《我的叔叔于勒》時,整節(jié)課可以扣住“辛酸”引領學生咀嚼“金錢至上”的無奈與辛酸,品讀畸形社會中小人物的辛酸與無奈。在執(zhí)教《紫藤蘿瀑布》時,可以扣住“繁花似瀑,繁花如人”等。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不會感到語文不可捉摸,更不會感到無處下手。教師應該抓住一節(jié)課的“魂”,去探索美,這樣便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掀起一個又一個閃亮的浪花,會讓學生探索美的進程留下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回憶。
三、守住彰顯美,傳授美的“陣地”
(一)課堂中的語言美
教師不可語音過高,聲嘶力竭,不斷強刺激,這樣會讓學生產(chǎn)生疲勞感;教師語音過低,有氣無力,不易聽清,就會令人昏昏欲睡。教師的語音要抑揚頓挫,節(jié)奏鮮明,具有旋律美,語速要快慢有間,斷續(xù)適當,張弛有度,這樣才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的語言應形象生動,繪聲繪色,具有言辭美。美好的語言將文中之情與教者、學者的胸中之情融為一體。
講求語言的美,并不是說語文教師在上課時字字珠璣,句句似詩。這正如著名特級教師于漪先生所說的:“教師的教學語言雖屬日??谡Z,但又不同于‘大白話,應該是加了工的口頭語言,與隨想隨說的日常交談有區(qū)別。教學用語既要有人民群眾經(jīng)過錘煉的活潑的口語,又要有優(yōu)美嚴密的書面語言,教課是讓學生置身于優(yōu)美的文化氛圍、濃郁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1]
(二)課堂中的情趣美
“幽默是一門藝術,教學幽默更是一門高超的藝術,教學幽默在語文課堂的運用是教師個性智慧的閃爍,是“寓教于樂”的機智。[2]運用好這一藝術手段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集中學生注意力,融洽師生關系,開啟學生心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運用教學幽默應做到:服務教學、掌握分寸、莊諧統(tǒng)一、精心設計、內(nèi)容高雅。3]
(三)課堂中的板書美
有些語文老師上課,習慣邊講邊在黑板上寫,幾乎每句話都要選擇其中的一兩字寫在黑板上,或大或小,或正或斜,課不到一半,黑板上已寫得密不透風了,這樣的板書,當然無美感可言。語文板書的各個方面都滲透著美,體現(xiàn)著美,傳遞著美。周揚同志指出:“在現(xiàn)代化教育中,沒有美育是不成的?!痹诎鍟O計中,我們應該去努力追求美,探索美,創(chuàng)造美。
(四)課堂中的邏輯美
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性和邏輯結構,語文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在我們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不少教師在備課時更多地關注了教材知識結構,而對課堂教學過程的邏輯結構關注不夠,這不僅不利于簡潔明快的課堂教學節(jié)奏的形成,也不利于學生思維過程的合理化科學化。教師在設計教學思路時一定要有邏輯,有層次,以避免在同一層次上原地踏步。比如在教授《變色龍》時,我們可以先抓細節(jié),再看人物形象,最后看社會現(xiàn)象,這樣我們可以從文學的境界走到文化的高度。
四、結束語
美的語文課堂是一種值得我終身為之追尋的理想的教育教學境界,是無止境的。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典禮上,發(fā)表了激動人心的受獎演說:“只要我們懷著火熱的耐心,到黎明之前,我們定能進入那座壯麗的城池……”我想,只要我們懷著火熱的耐心,不斷地研究探尋,也一定能夠進入魅力無窮的語文教學唯美之境。
參考文獻
[1]李霆.全國特級教師思想錄[M].山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
[2]林健美.讓幽默教學走進語文課堂[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4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