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繼紅
(沈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6)
心理護理干預對人工肝治療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影響分析
房繼紅
(沈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6)
目的 分析心理護理干預對人工肝治療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56例采用人工肝療法治療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入組研究,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28例,行常規(guī)護理)和觀察組(28例,行常規(guī)護理+心理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和家庭支持的Apgar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結(jié)果 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SAS評分顯著高于觀察組,而家庭支持Apgar評分則顯著低于觀察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同時,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2.14%(9/28),顯著高觀察組的7.14%(2/28)(P<0.05)。結(jié)論 在人工肝治療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促進疾病的康復,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心理護理干預;人工肝;慢性肝功能衰竭;臨床效果
為了探討慢性肝功能衰竭采用人工肝治疔后,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我院隨機對56例相關(guān)患者進行了臨床對照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從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隨機抽取56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①符臺《肝衰竭診治指南》(2010年)中制定的臨床診斷標準;②經(jīng)病理學檢驗確診;③均采用人工肝方法治療[1]。在本組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參與研究的基礎上,隨機將他們分為兩組。對照組中有16例男性和12例女性患者,共28例,年齡在28~74歲,平均年齡為(54.8±8.2)歲。觀察組中有15例男性和13例女性患者,共28例,年齡在27~76歲,平均年齡為(54.7±8.4)歲。兩組患者之間的性別以及年齡等基本資料具有均衡性,組間對比沒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具體措施為:密切監(jiān)惻患者的呼吸、脈搏、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并指導他們嚴格按照醫(yī)囑定時定量用藥,同時做好其他病房護理,告知飲食的相關(guān)注意事項。
觀察組患者在上述護理措施的基礎還需要進行心理護理干預,主要的措施如下:①治療前:詳細向患者解釋人工肝治療的主要目的和治療疾病的重要作用,消除患者因為高昂的治療費用而產(chǎn)生的心理壓力,讓他們明白這種治療方法具有并發(fā)癥少的優(yōu)勢,消除患者因為高昂的治療費用而產(chǎn)生的緊張和恐懼心理。②治療中: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采取正確舒適的體位接受治療,讓他們閉目休息。如果條件允許,還可播放節(jié)奏舒緩的音樂,讓患者身心放松。另外,護理人員還需要提前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并解釋著都屬于正?,F(xiàn)象,無需過分擔心,讓他們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③治療后:護理人員應主動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和溝通,耐心解答他們的疑問,最大限度的滿足患者及其家屬的合理要求。另外,對家屬進行思想工作,鼓勵他們多和患者溝通,多支持患者,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進行評價和對比,具體標準為:輕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超過70分[2]。同時采用Apgar調(diào)查問卷對家屬的支持度評分進行對比。另外,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溶血、休克和血漿過敏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對本組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SAS評分和Apgar評分: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SAS評分顯著高于觀察組,而家庭支持Apgar評分則顯著低于觀察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兩組人工肝治療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和Apgar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人工肝治療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和Apgar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shù) SAS評分 Apgar評分對照組 28 45.59±4.83 5.92±0.12觀察組 28 35.21±3.41 8.41±1.43t值 - 8.5998 7.7599P值 - 0.0000 0.0000
2.2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2.14%,顯著高于觀察組的7.14%,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兩組人工肝治療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慢性肝功能衰竭就是患者的肝功能在肝硬化的基礎上出現(xiàn)的進行性減退的情況,病死率較高,需要及時治療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3]。目前,臨床上治療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為人工肝支持,但是要想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相應的護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因為人工肝治療的費用比較高.容易給患者增加經(jīng)濟和心理負擔。同時,患者對這種治療方法缺乏了解,所以,也容易產(chǎn)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不利于治療的順利進行,也會影響治療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SAS評分顯著高于觀察組,而家庭支持Apgar評分則顯著低于觀察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這一結(jié)果表明心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讓患者能感到家的溫馨。同時,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2.14%,顯著高觀察組的7.14%(P<0.05)。這一結(jié)果表明心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在人工肝治療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促進疾病的康復,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黃樂珍,劉亮明.心理護理干預對人工肝治療慢性肝衰竭效果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32):119-121
[2] 戴松靈,李清珠,邱碰琴.為人工肝圍治療期肝衰竭患者進行舒適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10):143-144.
[3] 陳佳佳.李氏人工肝治療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臨床觀察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4.
R473.5
B
1671-8194(2017)26-02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