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靈超
摘要:
宋庠并非理學家,但宋庠的部分詩作中卻表現(xiàn)出鮮明的理學思致。他的《落花》詩以理結(jié)撰、舉事用典無不緊緊圍繞崇德之意,呈現(xiàn)出異物互通的理性思考;《再到小園見落花有感》、《郡圃觀春物有感》等則鮮明地表現(xiàn)出“即物觀理”的人生思考和理學傾向;而宋庠的為人,更是表現(xiàn)出恬淡守分的人生情懷和理學修為。
關鍵詞:宋庠;其詩;其人;理學味
中圖分類號: B244.99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7)05003605
一、以理結(jié)撰的七律《落花》
《青箱雜記》載:“文莊守安州,宋莒公兄弟尚皆布衣,文莊亦異待。命作《落花》詩,莒公一聯(lián)曰:‘漢皋佩解臨江失,金谷樓危到地香。子京一聯(lián)曰:‘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是歲詔下,兄弟將應舉,文莊曰:‘詠落花而不言落,大宋君當狀元及第。又風骨秀重,異日作宰相。小宋君非所及,然亦須登嚴近。后皆如其言。故文莊在河陽,莒公登庸,以別紙賀曰:‘所喜者,昔年安陸已識臺光。蓋為是也。”[1]40“二宋”于安陸所作的《落花》詩被多相轉(zhuǎn)引?!豆沤袷挛念惥邸芬厕D(zhuǎn)引了《青箱雜記》的記載,并將之歸于 “仕進部”下的“賦詩見志”[2]418條。(《四庫全書》925冊)表明了編者祝穆對夏文莊就宋庠、宋祁《落花》詩所作評價的認可。西郊野叟《庚溪詩話》亦云:“前人詠《落花》,世傳二宋兄弟。元獻公(庠,公序)、景文公(祁)詩為工?!盵3]17
到了清代,對宋庠《落花》詩的評論卻出現(xiàn)了兩種對立態(tài)度。賀裳《載酒園詩話》言:“大宋《落花》詩‘淚臉補痕煩獺髓,蓋用鄧夫人藥中琥珀屑多,頰成紅點,益助其妍,以形容墮瓣殘香之零斷也。思路至此,曲而細矣?!枧_收影費鸞腸,孤鸞不舞,花枝依風,有似于舞,妙用一‘影字,似幻似真,說得圓活?!盵4]408-409潘德輿《養(yǎng)一齋詩話》則論:“《庚溪詩話》以宋元憲‘漢皋佩冷臨江失,金谷樓危到地香,宋景文‘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為落花佳句,又謂余襄公‘金谷已空新步障,馬嵬徒見舊香囊不減二宋。落花詩最難高雅,宋、余皆格之卑卑者,以此為佳,風雅安在?就中衡之,景文詩猶屬翹楚,若大宋、余公,琢句用事,拙滯極矣。并列而譽之,迷途未指,況門墻堂奧乎?”[5]116
筆者認為,較之賀裳之解,潘氏之評雖是對宋庠詩作予以批判,卻更切近宋庠《落花》詩的要旨神髓。宋庠《落花》詩全詩如下:“一夜春風拂苑墻,歸來何處剩凄涼?漢皋佩冷臨江失,金谷樓危到地香。淚臉補痕勞獺髓,舞臺收影費鸞腸。南朝樂府休賡曲,桃葉桃根盡可傷。”
此詩自頷聯(lián)始,句句用事。“漢皋佩冷臨江失”,所用事見于《列仙傳》:“鄭交甫將往楚,道至漢皋臺下,見二女,佩兩珠,大如荊雞卵。交甫與之言曰:‘與子之佩。二女解與之。既行,返顧,二女不見,佩亦失矣。”[6]57“金谷樓危到地香”,所用乃綠珠之事:晉石崇有愛妾綠珠,孫秀欲奪之,綠珠墜樓而死(1)?!皽I臉補痕勞獺髓”,所用事見于《拾遺記》:“孫和悅鄧夫人,常置膝上。和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誤傷夫人頰,血流污褲,嬌姹彌苦。自舐其瘡,命太醫(yī)合藥。醫(yī)曰:‘得白獺髓,雜玉與琥珀屑,當滅此痕。即購致百金,能得白獺髓者,厚賞之……和乃命合此膏,琥珀太多,及差而有赤點如朱,逼而視之,更益其妍。諸嬖人欲要寵,皆以丹脂點頰而后進幸。嫵惑相動,遂成淫俗?!盵7]547“舞臺收影費鸞腸”所用事見于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昔罽賓王結(jié)置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鸞睹形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盵8]1560
“南朝樂府休賡曲,桃葉桃根盡可傷”所用乃晉王獻之《桃葉歌》事。“晉王獻之《情人桃葉歌》曰:‘桃葉復桃葉,桃樹連桃根。相憐兩樂事,獨使我纏綿。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楫迎汝?!盵8]774《南史·陳本紀下》載:“先是江東謠多唱王獻之《桃葉辭》,云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接迎汝。及晉王廣軍于六合鎮(zhèn),其山名桃葉,果乘陳船而度?!盵9]202《隋書·五行志》“詩妖”條下載:“陳時,江南盛歌王獻之《桃葉》之詞曰:‘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晉王伐陳之始,置營桃葉山下,及韓擒渡江,大將任蠻奴至新林以導北軍之應?!盵10]637
這些用事究竟與“落花”之間有怎樣的內(nèi)在關聯(lián)?吳曾《能改齋漫錄》言:“前輩稱宋莒公賦落花詩,其警句有‘漢皋佩冷臨江失,金谷樓危到地香之句。蓋本于唐張泌《惜花》詩:‘看多記得傷心事,金谷樓前委地時”[11]226將“落花”與不幸女子聯(lián)系在一起,不惟張泌。如唐代李中的六言律詩《落花》:“殘紅引動詩魔,懷古牽情奈何。半落銅臺月曉,亂飄金谷風多。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輕粘短莎。誰見長門深鎖,黃昏細雨相和?!盵12]8520也很巧妙地將落花與不幸女子聯(lián)為一體。然與此前詩作相較,宋庠此詩殊有不同。宋庠的詩作出彩在一個“香”字:如果說張泌、李中是對綠珠遭遇單純的感傷嘆惋,那么,宋庠的詩作則在感傷之外更多一重敬服之意。樂史《綠珠傳》有論:“綠珠之沒已數(shù)百年矣,詩人尚詠之不已,其故何哉?蓋一婢子不知書而能感主恩,憤不顧身,其志烈凜凜,誠足使后人仰慕歌詠也。至有享厚祿、盜高位、亡仁義之行,懷反復之情,暮四朝三,唯利是視。節(jié)操反不若一婦人,豈不愧哉?今為此傳,非徒衒美麗張禍源,且欲懲戒辜恩背義之類也?!?[13] (涵芬樓影印本100卷《說郛》卷三十八,無頁碼標示。)而宋庠《落花》詩中的“到地香”三字,也正尤見其仰慕歌詠之意。
再看《落花》詩所用事“舞臺收影費鸞腸”。賀裳《載酒園詩話》所析“孤鸞不舞,花枝依風,有似于舞,妙用一‘影字,似幻似真,說得圓活?!盵4]408-409雖將落花的形態(tài)之美圖形到了極致,然統(tǒng)觀宋庠此詩,由其“話凄涼”、“盡可傷”來看,似乎并非著意于表現(xiàn)落花的形態(tài)之美,反倒是旨在突出事體的美質(zhì),用“綠珠”事是如此,用“鸞鳥”事亦是如此。宋庠的用“鸞鳥”一事,當正如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所言:“嗟乎茲禽,何情之深。昔鐘子破琴于伯牙,匠石韜斤于郢人,蓋悲妙賞之不存,慨神質(zhì)于當年耳。矧乃一舉而殞身者哉?悲夫。”[8]1560這是在表達一種帶著深切感傷的欽服之情?!皾h皋佩冷臨江失”、“桃葉桃根盡可傷”則是表達對那種美好奇遇與美好情感的短暫而不復可覓的傷懷。由此,從整首詩作的意旨來看,宋庠《落花》詩的確“一似非《落花》詩?!盵14]40潛通于這些事體之間的,正是作者就人們對美的留連和美的流逝之間那種矛盾的深刻體會與感慨:唯因其美,令人留連;唯因人之留連,更覺那美的短暫。然再跳開詩人的局囿,更深層地思索開去。又會發(fā)現(xiàn):即如短暫,也只是相對的。在恒長的留戀中,美又似乎獲得了某種生成于追懷意義上的新的含義。于是,整首詩作便生發(fā)出令人含味的理學思致。endprint
宋·俞文豹《吹劍錄外集》言:“東坡云:‘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宋莒公詩‘漢皋佩解臨江失,金谷樓危到地香。一似非《落花》詩。近來體格又別。不用事,不著相,而意在言外?!盵14]40換言之,宋庠這首《落花》詩,雖其所用事的意旨指歸于以“落花”代表了世間美好事物的不能永駐與美好事物的感動人心,而將這些用事串綴起來的,正是其內(nèi)在的一個理:花也好,人也好,情也好,盡皆如此。從而達到了一種異物互通的審美效應和理性思考。
二、“即物觀理”的部分詩作
相較以理結(jié)撰的七律《落花》,更能體現(xiàn)宋庠以理入詩特色的是其《再到小園見落花有感(其一)》:“雨余春色太匆匆,已有殘英滿地紅。先落后開應定分,一般遲日一般風。”[15]144我們不妨看看宋庠之前及當時其他詩人的“落花”詩。
白居易《惜落花贈崔二十四》:“漠漠紛紛不奈何,狂風急雨兩相和。晚來悵望君知否?枝上稀疏地上多?!贝嗽娝枥L的是一幅狂風急雨中花兒紛紛漠漠四散凋零的景象,作者面對這種景象無奈而心痛。詩作情感直詠惜花,充滿對美的留念和對美的隕落的哀悼。再看唐·鮑君徽《惜花吟》:“枝上花,花下人,可憐顏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盡此花下歡,莫待春風總吹卻。鶯歌蝶舞韶光長,紅爐煮茗松花香。妝成吟罷恣游后,獨把芳枝歸洞房?!贝嗽妱t將花與人聯(lián)系起來,表現(xiàn)出花無百日好、人無長少年的時光匆促之感和正因青春時光有限、所以更要及時歡愉的人生態(tài)度。再看宋祁《落花》:“前溪夜雨錦張紅,墜萼殘英繞暗叢。已與吹開復吹謝,無情畢竟是春風?!?[16]292此詩所表達的,同樣是時光流逝的迅捷之感,是對吹開又吹謝了花兒的春風的怨怒。
宋庠此詩卻完全不同:詩人面對落花,因洞穿了花開花落的自然規(guī)律而十分坦然:“先落后開應定分,一般遲日一般風。”這種情懷,完全洗卻了以往《落花》詩中所寓的傷感情緒而自出新意。正是基于對生命狀態(tài)的理性認識,宋庠面對落花才會有這般淡泊不驚的從容心態(tài)。宋庠這首詩作所表現(xiàn)出的人生情懷,完全合乎理學家所提倡的“格物致知”。
關于“格物致知”,唐李翱言:“物者,萬物也。格者,來也,至也。物至之時,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應于物者,是致知也?!盵2]109(《四庫全書》1078冊)程顥曰:“‘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窮理而至于物,則物理盡。” [17]71 “‘致知在格物。物來則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則意誠不動。意誠自定則心正,始學之事也?!盵17]134-135程頤曰:“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間皆是理。”[17]300(《楊遵道錄》)朱熹曰:“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觀理以格夫物。格者,極至之謂,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窮之而至其極也。”[18]579(《經(jīng)筵講義》) 雖然以上諸家就“格物致知”的提法并不盡同,但相同的是他們一致提倡“即物觀理”。宋庠的“先落后開應定分”正是“即物觀理”所獲得的理性認識。他在這樣的理性認識基礎上,再面對落花,也就沒有他人觀落花而傷凋零的情愫,而變成“一般遲日一般風”的平和達觀心態(tài),表現(xiàn)出淡定從容、處變不驚的人生涵養(yǎng)。這種“定分”、“守分”、“安分”,正是后世理學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之一。邵雍《安分吟》即言:“安分身無辱,知幾心自閑。雖居人世上,卻是出人間?!盵19]365而邵雍《詔三下答鄉(xiāng)人不起之意》中亦有“斷送落花安用雨”[19]270的人生思考,同樣注意到花開花落在于自然輪轉(zhuǎn)之理,與宋庠《再到小園見落花有感》詩中“先落后開應定分”正相神合。
宋庠《次韻和丁右丞因贈致政張少卿二首》:“幾年辭寵解華紳,佛忍莊恬共嗇神。歲晏始知松柏茂,凌云高節(jié)不關春?!盵16]144是以理入詩的又一典范之作?!胺鹑糖f恬共嗇神”體味到的是佛、道的虛忍、淡泊對于精神的養(yǎng)蓄?!逗鬂h書·周磬傳》載:“周磐字堅伯,汝南安成人,征士燮之宗也。祖父業(yè),建武初為天水太守。磐少游京師,學《古文尚書》、《洪范五行》、《左氏傳》,好禮有行,非典謨不言,諸儒宗之。居貧養(yǎng)母,儉薄不充。嘗誦《詩》至《汝墳》之卒章,慨然而嘆,乃解韋帶,就孝廉之舉。和帝初,拜謁者,除任城長,遷陽夏、重合令,頻歷三城,皆有惠政。后思母,棄官還鄉(xiāng)里。及母歿,哀至幾于毀滅,服終,遂廬于冢側(cè)。教授門徒常千人。公府三辟,皆以有道特征,磐語友人曰:‘昔方回、支父嗇神養(yǎng)和,不以榮利滑其生術。吾親以沒矣,從物何為?遂不應?!盵20]1310-1311嗇神養(yǎng)和,所追求的,正是一種虛靜淡泊、不為物累的人生修為?!皻q晏始知松柏茂”,出自儒家經(jīng)典《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1]357歲寒不凋的凌云高節(jié)是松柏不隨季節(jié)更移、不為外界環(huán)境左右的本性。這首詩作同樣是“即物觀理”,是對事物內(nèi)在本性、內(nèi)在事理的精深探求。在“即物觀理”之中,又涵括了佛、道、儒三家一體相通的內(nèi)斂守志、虛靜養(yǎng)志的哲思精髓,達到了更高層次的人生思考。
再看其《郡圃觀春物有感》:“河橋煙北寂寥城,山圃雖春氣尚清。戲蝶有時飛自遠,野禽終日語無情。露痕浥浥添花重,風意沾沾助絮輕??幢槲锶A還自看,乾坤同是一浮生?!盵15]130此詩前三聯(lián)著筆于早春所見之景,末聯(lián)“看遍物華還自看,乾坤同是一浮生”陡然從物歸結(jié)到“理”:將自己和所觀之物置于乾坤、宇宙的大背景之中來衡量,悟出本我與所見之物皆是乾坤之中的“一浮生”這樣的生命認識,這同樣是“即物觀理”式的感觸體驗??傊?,宋庠以上詩作,都表現(xiàn)出典型的“即物觀理”式的人生思考,表現(xiàn)出鮮明的理學傾向。
三、恬淡守分的人生情懷
或許正是得益于這種虛靜的物感體驗和對物事人生之理的洞穿,宋庠的為人也表現(xiàn)出榮名路途上的恬淡和自我優(yōu)游情懷?!稏|齋紀事》載:“蔡君謨云:‘宋宣獻未嘗俗談……又云:‘宋元憲公近之和氣拂然襲人,景文則英采秀發(fā),三人者,久視之,無一點塵氣,真神仙中人也?!盵22]27-28宋庠的“和氣拂然襲人”正是他內(nèi)在的情性修為所展現(xiàn)出來的氣質(zhì)表征。他的“和氣拂然襲人”,更體現(xiàn)在他實實在在的言行之中。endprint
《麈史》“讒謗”條下載:“元憲公雍雍然有德之君子。后既登庸,天下承平。日久,尤務清凈,無所作為。有為者病之。后為人言排詆,出知河南……公嘗自謂:‘時賢多以不才誚我。因為詩曰:‘我本無心士,終非濟世才。虛舟人莫怒,疑虎石曾開。蚊負愁山重,葵傾喜日來。欲將嘲強解,真意轉(zhuǎn)悠哉。”[23]57面對“有為者”的批評,宋庠并沒有針鋒相對,反以《自詠詩》謙然從容地對自己的行為予以表露開解。“虛舟人莫怒,疑虎石曾開?!碧撝郏Z本《莊子·山木》:“方舟而濟于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于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24]502“疑虎”,《周易衍義》曰:“疑虎于石而自蔽,疑蛇于杯而自眩?!盵2]459(《四庫全書》23冊)面對“有為者”對自己政治不作為的譏誚,宋庠坦言自己愿“虛舟行世”的人生態(tài)度:表明自己本無濟世之才,還請對方以豁達之心來對待自己這葉“虛舟”而勿成怒。這就是宋庠的涵養(yǎng)。其實,于政治,在某些情勢下,道家的“無為”較之儒家的“有為”或許更為可取。這一點,從于長期以來,在中國政治體系和社會思想中儒道的共依共存即可得到明證。
尤為可貴的是,在現(xiàn)實為政之中,宋庠也是這么做的。宋·王得臣《麈史》有載:“王侍郎古說:‘元憲宋公,以言者斥其非才,罷樞相,守洛。有一舉人,行橐中有不稅之物。公問:“何緣而發(fā)之?”吏言:“因其仆告。”公曰:“舉人應舉,人孰無貨,其情未可深罪,若奴告主,此風不可長也?!绷艑僭唬骸按朔溉四搜怨僦右病!睘槠涓竾L有章及元憲,意欲激其報耳。公曰:“弗可?!彼投愒罕镀涠?,仍治其奴以罪而遣之,眾服之?!盵23]19在對這樁關涉到人情與法理相沖突的復雜事件的處理中,宋庠的作為與“以言者斥其非才,罷樞相,守洛”形成了奇妙的反差。宋庠的處理結(jié)果,既得到了眾人的信服,也被王得臣《麈史》歸于“賢德”[23]19條記載了下來。
宋·黃震《黃氏日抄》評價宋庠道:“宋元憲奏‘罷寺觀祈福,奏‘絕內(nèi)降私恩,奏‘西師置大將、內(nèi)地他帥各當一道。自為言官,參大政,遇事多明白可否。及既登庸,天下無事,惟務清凈。再用,頗事浮沉矣。然公之言曰:‘殘人逞才,逆詐恃明,吾終身不為也。旨哉言乎!豈老成涉歷,蓋自有見而然耶?初,公解省試皆第一,及廷對,太后又易其弟祈居第十而擢公第一。自布衣時,二宋已名動天下,而公為謹飭云。”[2]329(《四庫全書》708冊)在此,黃震對宋庠“殘人逞才,逆詐恃明,吾終身不為也”的為人原則和其“謹飭”的修為高度推許,而將之歸于“名臣言行錄”[2]329條下。(《四庫全書》708冊)《宋史·宋庠傳》亦載:“庠自應舉時,與祁俱以文學名擅天下,儉約不好聲色,讀書至老不倦……天資忠厚,嘗曰:‘逆詐恃明,殘人矜才,吾終身弗為也。沈邈嘗為京東轉(zhuǎn)運使,數(shù)以事侵庠。及庠在洛,邈子監(jiān)麴院,因出借縣人負物,杖之,道死實以他疾。而邈子為府屬所惡,欲痛治之以法,庠獨不肯,曰:‘是安足罪也!人以此益稱其長者。”[25]9593
或許正因宋庠的情性修為這等感發(fā)人心,在他死后,英宗為他御篆“忠規(guī)德范”[13]之碑。(涵芬樓影印本100卷《說郛》卷四十一,無頁碼標示。)《宋史·宋庠傳》末有“論曰”:“咸平、天圣間,父子兄弟以功名著聞于時者,于陳堯佐、宋庠見之。省華聲聞,由諸子而益著。堯佐相業(yè)雖不多見,世以寬厚長者稱之。堯叟出典方州,入為侍從,課布帛,修馬政,減冗官,有足稱者。庠明練故實,文藻雖不逮祁,孤風雅操,過祁遠矣。君子以為陳之家法,宋之友愛,有宋以來不多見也,嗚呼賢哉!”[25]9599都是對宋庠情性修為的蓋棺之論。
“宋代理學家吸取了道教清靜無為和主靜的特色,提倡居敬、主靜,通過習靜的修養(yǎng)而‘去人欲,窮天理。”[27]60 其實何止是理學家,即如并沒有被歸入理學家行列的宋庠,他的為人為詩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現(xiàn)出這種特征。周必大在《跋宋待制暎寧軒自適詩》中說:“惟本朝承五季之后,詩人猶有唐末之遺風,迨楊文公、錢文僖、劉中山諸賢繼出,一變而為昆體。未幾,宋元憲、景文公兄弟又以學問文章別成一家,藻麗而歸之雅正,學者宗之,號為‘二宋?!盵26]21宋庠的“歸于雅正”、“別成一家”,也當包含了這種理學思致的成分。他的“歸于雅正”為學者所宗,正說明了他的詩作是宋詩從昆體轉(zhuǎn)入雅正的關捩之一。
明人馮從吾有論:“選理學詩與選唐人詩異。選唐人詩論詩不論人。所謂人以詩重也。選理學詩論人方論詩。所謂詩以人重也。嗚呼!學者將人以詩重乎?抑將詩以人重乎?”[2]289(《四庫全書》1293冊)宋庠不是理學家,但是,他卻是在宋代比較早地將理學的思維引入其詩歌創(chuàng)作領域的詩人之一,也是很好地展示良好情性修為的文人之一。對于他的為人和部分詩作中所表現(xiàn)出的鮮明的理學意味,以及這種理學意味在宋代理學詩中所處的地位,我們應該予以重視。
注釋:
(1) 事詳《綠珠傳》,涵芬樓影印本100卷《說郛》卷三十八,北京:中國書店,1986。
參考文獻:
[1][宋]吳處厚.青箱雜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四庫全書[M].文淵閣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宋]陳巖肖.庾溪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賀裳.載酒園詩話[C]//郭紹虞.清詩話續(xù)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清]潘德輿.養(yǎng)一齋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2010.
[6]王叔岷.列仙傳校箋[M] 北京:中華書局,2007.
[7]上海古籍出版社.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8][唐]歐陽詢.藝文類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9][唐]李延壽.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0][唐]魏征.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11][宋]吳曾.能改齋漫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2][清]彭定求.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3][明]陶宗儀.說郛[M].北京:中國書店,1986.
[14][宋]俞文豹.吹劍錄外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1.
[15][宋]宋庠.元憲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6][宋]宋祁.景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7][宋]程顥,程頤.二程遺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8][宋]朱熹.朱熹集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19][宋]邵雍.邵雍集[M]. 北京:中華書局,2010.
[20][宋]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21][清]劉寶楠.論語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90.
[22][宋]范鎮(zhèn).東齋記事[M].北京:中華書局,1980.
[23][宋]王得臣.麈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4]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5][元]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0.
[26][宋]周必大.益公題跋[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7]蔡方鹿,黃海德.道教與宋代理學[J].學術月刊,1988,(7):57-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