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
教學內(nèi)容:冀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節(jié)56-58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理解體積的概念:了解常用的體積單位;對體積單位大小形成比較明確的表象;提高比較觀察能力。
2.解決問題與教學思考:通過一步步探索最終得出結論。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皆有數(shù)學,擴展學生的思考,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教學重點:理解體積的概念和體積單位的形成過程。
教學難點:了解體積的意義,認識體積單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實際意義。
教學用具:多媒體、兩個燒杯、兩個土豆(一大一小)、若干1立方厘米正方體、四個1立方分米正方體、8根1米塑料棍。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課題
激趣引入——看圖猜故事
師:在講新課之前,大家先來看四幅圖片,看完之后,請回答問題:這四張圖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最后結果如何呢?(出示幻燈片1。學生認真看,并思考。)
(生1:《烏鴉喝水》。 生2:烏鴉最后喝到了水。)
師追問: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
(生:水面升高了。)
師:水面為什么會升高?
(生:石頭放入水中,占了水的地方,所以水面升高了。)
師:石頭占了水的地方,也就是占了水的空間,這樣,放的石頭越多,水面升的越高,所以烏鴉才能喝到水。生活中,所有的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比如教室、書包、文具盒、鉛筆以及我們每一個人都占有一定的空間。那么,我們把物體所占的空間稱為什么呢?其單位又有哪些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探索的內(nèi)容——體積與體積單位(板書)。
二、講授新課,探索新知
過渡:為了更好的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大家先來看一看我們今天的學習目標吧?。ǔ鍪净脽羝?,讓學生大聲朗讀)
(一)認識體積
實驗證明
師:石頭真的占了水的空間嗎?我們來做個實驗驗證一下。
(1)實驗一
第一步:在小組內(nèi),先把一個石頭放入燒杯里,觀察: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
第二步:再把另一個石頭放在同一個燒杯里,觀察: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思考:為什么?
(學生回答)
師:通過實驗,我們看到石頭真的占了水的空間。(出示課幻燈片3,演示放入石頭,水面上升的動畫)
師:通過《烏鴉喝水的故事》,還有我們做的實驗,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物體占有一定的空間)
(2)物體占有一定的空間,是否所有的物體占的空間都一樣呢?接下來,我們再做個實驗
實驗二:
在小組內(nèi),把準備好的兩個不同的石頭,分別放入加入了同樣多的水的兩個燒杯里,觀察思考: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現(xiàn)象?
(學生回答:一個燒杯里的水面上升的多些,一個燒杯里的水面上升的少些。一個杯子里的石頭大,一個杯子里的石頭小,小石頭所占空間小,大石頭所占空間大。)
師: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所占空間大,哪些物體所占空間小。
(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師:通過實驗二和你所舉的例子,我們可以得到一個什么結論?
(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物體所占的空間有大小。)
師:通過實驗一和實驗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小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物體大所占的空間就大,物體小所占空間就小。)
師:通過以上的總結,大家思考:體積是什么?
(我們把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二)認識體積單位
1.引出體積單位
過渡:教師出示一個長方體和一個小正方體:大家說一說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
(學生回答:長方體)
師:你是怎樣知道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
(學生:通過觀察比較)
師:對,有的物體可以通過觀察來直接比較它們的體積大小,那下面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你們能比較出大小嗎?
(生回答:不容易)
師:要比較物體的體積大小,需要一個統(tǒng)一的體積單位來測量。大家知道體積單位都有哪些嗎?又怎樣表示呢?誰知道?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認識1立方厘米
師:用尺子量一量你桌子上的物品,你認為哪一個會是1立方厘米的物體?
(學生小組內(nèi)測量,測量后回答問題)
師:1立方厘米怎樣表述呢?
(學生回答: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
師: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
(學生回答:骰子、鍵盤按鍵、一節(jié)手指,燈的開關按鈕)
師:大家看幻燈片4,說一說這兩個物體的體積是多少?
師: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幾個體積單位。接下來大家用你手中的1立方厘米正方體來測量一下你桌子上的橡皮擦的體積。
(學生動手操作,測量橡皮擦的體積,然后在全班交流。)
師:下面,用你準備的小正方體,任意搭建一個長方體,并說一說它的體積是多少?(教師巡視檢查,再指名說一說)
(學生可能會回答:我用6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搭建了一個長方體,它的體積是6立方厘米。多叫幾個學生回答……)
3.認識1立方分米
師:用尺子再量一量你桌子上的物品,你認為哪一個是1立方分米呢?(提示: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呢)
(學生動手操作測量,測量后并與全班同學交流)
師:1立方分米怎樣表述呢?
生: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記作 dm?
師:計量哪些物體的體積用立方分米作單位比較合適呢?(學生思考)
生:音箱、電腦主機、板凳等。
師:體積為1立方分米的物體比體積為1立方厘米的物體要大,那么,1立方米有多大呢?
4.認識1立方米
師:請四個學生到前面來搭建一個1立方厘米的空間。再讓學生感受一下1立方米的空間能容納多少個學生。
師:大家討論一下,哪些物體的體積用1立方米作單位比較合適呢?
(學生先小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三、鞏固訓練,能力提升
師:對于物體的體積和體積單位我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接下來檢測一下大家對于本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到底掌握了多少。大家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戰(zhàn)?好我們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相信自己,我能行。(教師出示幻燈片5,學生認真做題)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有4道大題:數(shù)一數(shù)、練一練、明辨是非、填一填。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然后評選出優(yōu)秀小組。
四、暢談收獲,總結升華
師:在學習了今天的內(nèi)容后,你有什么收獲?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教師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使我們認識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希望大家在今后可以運用今天我們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