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旋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以魯迅人生軌跡為線索,引導學生感知《朝花夕拾》部分篇章的主要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初步掌握名著閱讀方法。
2.過程與方法:運用精讀與略讀、感悟與賞析、個性化閱讀學習方式,了解作品精髓及作者的生命歷程和思想情感。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品讀精美語言,感悟魯迅先生高尚的人格與偉大的一生。使學生從中汲取對人生有益的精神營養(yǎng)。
二、教學重難點
培養(yǎng)閱讀該名著興趣,指導學生初步掌握名著的閱讀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边@是誰說過的一句名言?——魯迅
2.師:臧克家評價魯迅是“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死了靈魂還活著的神一樣的人。瞿秋形容魯迅是“野獸的奶汁所喂養(yǎng)大的狼?!边€有人說魯迅先生是是插入敵人心臟的一把鋒利的尖刀。其實他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這節(jié)課我們就解讀他唯一的一部散文集,捕捉他日常生活的畫面。
(二)結構梳理
1.師:魯迅用筆將舊事重提,匯編成散文集,取名《舊事重提》,后更名為《朝花夕拾》。
2.出示目錄,生朗讀:
3.目錄解讀:這十篇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與實際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現(xiàn)在只記得是這樣。文體大概很雜亂,因或作或輟,經(jīng)了九個月之多。環(huán)境也不一:前兩篇寫于北京寓所的東壁下;中三篇是流離中所作,地方是醫(yī)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卻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的樓上。
(三)經(jīng)典導讀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1)導入并引導精讀:十篇中被選入教材堪稱現(xiàn)代散文典范的一篇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枯燥乏味,沉悶無趣,而百草園生機勃勃、充滿樂趣。
出示精彩片段……
(2)生自讀片段。
(3)師引導生感悟:百草園的這段文字,字里行間,你能讀出什么呢?
要點提示:a.擁有著溫馨、美好、快樂的童年時光。b.擬人和特殊句式分析c.對自然的喜愛,興趣廣泛,有好奇心。e.對束縛人發(fā)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和不滿。
那三味書屋是什么樣的?怎么枯燥乏味的?書中有答案。
師:相傳在百草園里還有美女蛇,不是我說的,是長媽媽說的,來一起聽一聽吧。
出示美女蛇的故事。
2.《阿長與<山海經(jīng)>》
(1)過渡:長媽媽的故事讓百草園增添了神秘感,長媽媽是個什么人呢?在魯迅的文章中沒有一篇是回憶母親的,而對于一個保姆——阿長,卻用了如此長的篇幅和深情的語言來懷念呢?跟一本名叫《山海經(jīng)》的書有關。請看《阿長與<山海經(jīng)>》節(jié)選。
(2)出示,生閱讀:
(3)引導賞析,問:你看到了怎樣的長媽媽?——雖沒有文化,但善良,關愛他人。
(4)小結:這只是一個節(jié)選部分,文章前面寫到長媽媽睡相不好,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jié),給我講阿毛的故事,謀害了我的隱鼠,什么睡相?一個沒文化的人怎么懂理解和講故事的,為什么謀害我的隱鼠?書中有答案
3. 《父親的病》
(1)過渡語:在書中很少寫母親,但是有父親周伯宜生病求醫(yī)的事。《父親的病》中父親延醫(yī)治病,最終一命嗚呼?!爸嗅t(yī)不過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騙子”。書中幾位名醫(yī)獨特的行醫(yī)態(tài)度、作風、開方,讓人瞠目結舌,正如書中陳蓮河這樣給父親治病的。閱讀《父親的病》節(jié)選部分。
(2)出示,生閱讀:
(3)引導讀者感受片段,問:閱讀以上片段,你有何感想?
——名醫(yī)貪財嘴臉,不學無術,荒誕無稽,沒有道德。
(4)師引導讀后隨筆:有位讀者跟大家不一樣,他對父親臨終的環(huán)節(jié),對其中親人病逝的痛苦感同身受,寫了一點隨筆,閱讀節(jié)選部分:
(5)師總結方法:閱讀要是個性化的,當你深入閱讀時,你就會有著作者同樣或者不一樣的感受,隨時記錄下來,寫成隨筆,或者讀后感,這也算是閱讀的一大收獲罷了。
4.《藤野先生》
(1)過渡:文章結尾父親臨終時還在按名醫(yī)要求大喊父親,因此內(nèi)疚無比,這種愧疚也源于魯迅對父親強烈的愛的。從這里可以窺視魯迅留學日本學醫(yī)的原因?!熬戎蜗裎腋赣H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于日本學醫(yī)期間結識了對他影響最深的一位日本人是這樣的。
(2) 出示:“其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簡潔的外貌描寫卻給人深刻的印象。這樣一位其貌不揚的日本人為什么魯迅對他如此贊揚和牽掛呢?答案需在《藤野先生》閱讀中而來。
5.《無?!?/p>
(1)過渡:在魯迅的筆下,有這樣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其實算不上人:渾身雪白,粉面朱唇,眉黑如漆,活潑而詼諧,吊著長舌頭,帶著高帽子,是一個招人喜愛的鬼,它叫無常。無常是什么?陰間的鬼,傳說陽間的人死的時候勾魂的鬼,可魯迅筆下的無常很好玩。請看節(jié)選他“鬼而人,理而情”
(四)總結歸納
1.通過對這些篇章的解讀,你對名著閱讀有哪些體悟呢?引導學生總結閱讀名著的方法:①精讀與略讀結合。②感悟與賞析結合。③注重個性化閱讀,認真做好讀書筆記或讀后感。
2.小結:由于時間原因,我們這節(jié)課只粗略賞析了書中幾個精彩片段,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閱讀興趣,期待大家的課外的整本書的閱讀。
四、教學反思
1.教師語言精煉有趣,激趣導學。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一生所寫的唯一的一部回憶性散文集。它記錄了魯迅先生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可謂是魯迅先生生命軌跡的真實再現(xiàn)。這樣一本名人生活軌跡再現(xiàn)的名著,教師采取了幽默有趣的語言將其串聯(lián),沒有生硬的流程,一節(jié)課講述的是一個名人的故事,課堂似乎變成了舞臺,學生看到手舞足蹈的老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激發(fā)了學生閱讀興趣,自然引導了名著的閱讀。
2.精彩片段賞析導讀,入情入境。
在自主閱讀《朝花夕拾》中,學生異常反感,究其原因,應該是魯迅作品與我們的年代差異,半白話半文言的表達形式。為了攻破閱讀難點, 我采取精彩片段導讀法,把一些故事性強的,有看點的,與眾不同的,與魯迅人生軌跡息息相關的內(nèi)容摘取部分,在課上共同閱讀并賞析,在共讀中產(chǎn)生共鳴,學生就可以很快走近魯迅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