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麗
(扶溝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扶溝 461300)
綜合護理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兒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陳艷麗
(扶溝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扶溝 461300)
目的探討綜合護理措施對小兒消化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50例消化不良患兒,隨機分成A、B兩組,每組125例。A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B組采用綜合護理。分別于入院時及出院前對患兒進行心理評分(SAS及SDS評分)。結果出院時B組的SAS及SDS評分均較入院前有下降,且均低于A組,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經過不同模式護理后,兩組患者在出院前心理、軀體、物質、社會各項評分均明顯升高(P<0.05),且B組升高數值明顯高于A組(P<0.05)。結論綜合護理用于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夠顯著提高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小兒消化不良;綜合護理;生活質量;心理狀態(tài)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xiàn)D)又稱非潰瘍性消化不良,常發(fā)生于兒童,主要表現(xiàn)為持續(xù)腹痛腹脹、惡心厭食,對患兒的生長發(fā)育造成一定的影響。近年來,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小兒消化不良的患病率逐年上升[1]。普通護理方式已無法滿足目前疾病復雜高發(fā)的需要。針對小兒消化不良探索綜合護理方式就成了目前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對此進行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扶溝縣人民醫(yī)院250例消化不良患兒,納入標準:年齡1~12歲,符合功能性小兒消化不良診斷。排除標準:有其他功能性腸胃疾病,無有嚴重心、腎功能損害及精神疾病。所有患兒監(jiān)護人均簽署臨床試驗的知情同意書。按隨機原則分為A、B兩組,每組125例?;純盒詣e比例、年齡、病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
1.2 護理方法
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A組:常規(guī)護理方式。
B組:綜合護理。具體包括[2]:a)知識宣講:定期給患兒及監(jiān)護人講解疾病相關的發(fā)病機制、治療用藥、轉歸發(fā)展及注意事項,使家長及患兒有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b)心理護理:護士定期與患兒及其家屬溝通,患兒年幼,入院后往往有焦慮恐懼的情緒,應及時進行安撫,與其監(jiān)護人配合,避免患兒不配合治療。c)飲食干預:因患兒有消化不良的癥狀,控制其飲食十分重要,應該對其制定個性化的食譜,多食易消化、多纖維的食物,并保證營養(yǎng)充足、均衡。禁食生冷、辛辣、產氣量大的食物。d)生活習慣:指導患兒進行腹式呼吸及漸進式的肌肉放松訓練。叮囑家長對其進行適當腹部按摩,促進患兒腸蠕動。e)用藥指導:嚴格遵循醫(yī)生處方,按時給患兒喂藥,定期巡查患兒情況,如果有不良反應發(fā)生及時報告醫(yī)生。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入院時及出院前對患兒進行心理評分,心理評分采用的是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并根據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對患兒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具體包括心理、軀體、物質、社會4個方面。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1 兩組患兒SAS及SDS評分情況
A、B兩組在入院時SAS評分及SDS評分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出院前B組的SAS評分及SDS評分均較入院前有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出院時B組的SAS評分及SDS評分均低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SAS、SDS評分對比
注:1)與入院時相比,P<0.05;2)與A組相比,P<0.05
2. 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入院時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經過不同模式護理后,兩組患者在出院前心理、軀體、物質、社會各項評分均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B組升高數值高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注:1)與入院時相比,P<0.05;2)與A組相比,P<0.05
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胃感覺功能障礙以及胃腸道動力不足引起,主要治療方法是增強胃動力[3],但病程較長,患兒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不利于疾病的根治。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多關注患者的疾病狀態(tài),卻忽略了跟疾病有關的精神因素,與目前護理中提倡的“以人為本”,針對不同患者給予個性化護理的要求不符[4],為此提出了在該病的治療中提出了應用綜合護理的概念。
綜合護理以現(xiàn)代科學的護理為指導,在基礎護理的前提下,以患者為中心,從軀體、心理、物質、社會等方面,加強完善護理程序,增加健康教育,給患者帶來更好的護理體驗[5]。本研究也表明,經過不同模式護理后,出院前B組的SAS評分及SDS評分均較入院前有下降(P<0.05),且SAS評分及SDS評分均低于A組(P<0.05),A組的SAS評分及SDS評分均較入院前下降不明顯(P>0.05)。出院前,B組生活質量的各項評分(心理、軀體、物質、社會)高于入院時(P<0.05),B組生活質量的評分高于A組(P<0.05),A組生活質量的各項評分升高不明顯(P>0.05)。這說明綜合護理模式有效地改善了患兒的緊張焦慮情緒,增加其依從性,有效改善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模式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其能夠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顯著提高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可以在醫(yī)院中進一步開展學習,讓護理人員學習其護理方式及理念,為患者更好的服務。
[1] 潘 麗,申 琳. 腸炎寧顆粒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的臨床觀察[J].中草藥,2016,47(12):2147-2151.
[2] 趙 菁,趙樹娟. 綜合護理服務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與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3):284-286.
[3] 王寶西,田 姣. 促胃腸動力藥物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4,29(7):483-486.
[4] 周 恒,郭 璇,王小娟,等. 舒胃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腸動力、血清干細胞因子及Cajal間質細胞修復與再生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5,30(3):863-867.
[5] 諶順麗,劉 佳,于曉莉. 綜合護理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兒的效果研究[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6,23(12):1695-1696.
本文編輯:王知平
R473.72
B
1671-0126(2017)04-0055-02
陳艷麗,女,主管護師,從事兒科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