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明
【摘要】:縱觀當前的藝術形勢,可以發(fā)現與以往相比已然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必須進行相應的課程改革,本文擬對色彩教學的設計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希望能夠通過課程改革,使得學生們可以打破原有的禁錮,大膽的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思想。
【關鍵詞】:色彩教學;課程設計;改革與創(chuàng)新
一、引言
宇宙萬物皆有色彩,人類除了透過形體,也可透過色彩來辨識物體。無疑地,色彩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不僅被運用在藝術專業(yè)領域,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也與色彩息息相關。從歷史文化角度來看,色彩具有深奧豐富的象征力,是一股可憾動人類情緒的強大力量;就藝術創(chuàng)作元素而言,色彩知識的不足,將導致創(chuàng)作窒礙難行;以心理發(fā)展來看,適當的顏色刺激可提升人的智商,在明亮的色彩中,則可增進人的學習能力和社會行為;而就美感鑒賞來說,學生特別偏好色彩豐富之美術作品,并將顏色作為判斷繪畫美丑之主要依據。上述皆顯示色彩對各人類生活各方面的重要性。近來,藝術領域已注入相當多元的教學方式來豐富學習,無論是寫作教學、雕塑教學或是舞蹈教學等,對色彩教學課程設計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可以增進學生變通力、獨創(chuàng)力及想象力等。本研究除了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考色彩教學課程之外,亦將培養(yǎng)學生使用色彩表現能力為目標,透過實驗教學,了解色彩教學成效及實施實驗教學之歷程與看法。
二、色彩教學的內涵
Victor Lowenfeld(1947)在其著作《創(chuàng)意與心智成長》(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中提及,學生的色彩表現發(fā)展僅到「黨群期」(約九至十一歲),此時會漸脫離固定色的使用,對周圍的色彩反應較不敏感。他認為若給予適當的刺激,學生會產生主觀且情緒化的色彩反應,建議往后階段需透過教學與學習,才能促使色彩表現進步。齊藤清(1983)在色彩知覺調查中發(fā)現,學生熟知的色名雖漸增,但因生活經驗不足,對色彩情感反應不佳,且無能力依據主題用色。除此,他亦發(fā)現此階段男生與女生的色彩配色偏好方式不同,經常被用色問題所困擾。Pavel Machotek(1966)的研究指出,學生重視色彩清晰性、對比性及調和性,而到青少年階段(12歲以上)則開始關注色彩明暗變化的效果,至18歲以后,更重視光影變化的呈現。Betty Lark-Horovitiz(1937)對八至十六歲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色彩是影響學生繪畫鑒賞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指出學生對色相、明度、彩度等概念尚未完全熟知,無法熟練色彩使用。吳仁芳(1993)主張從主觀用色轉變?yōu)榭陀^用色,逐漸重視物體真實色彩呈現,需要更多混色技巧。上述可知,本研究對象正面臨脫離色彩固定表現、對色彩情感反應不明顯、無能力依據主題運用色彩、常為用色問題煩惱、關注色彩的對比調和表現、尚未熟知色彩概念、未達到成熟使用色彩階段、需要更多混色技巧等問題。
三、色彩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策略
教師應用多元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意與想象力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色彩教學時必須以多元智能為架構,設計具體可行的創(chuàng)意教學活動,兼顧擴散性思維與聚斂性思維,秉持開放支持的態(tài)度,使用多元評量來鼓勵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對色彩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特征主要有:1. 鼓勵學生運用想象力,提供啟發(fā)創(chuàng)造思考的教學策略,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2.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主體,采團隊合作方式以增加學生互動機會,教師在教學中適時給予引導。3.提供支持、民主、自由、安全、和諧的情境與氣氛,容許學生自由發(fā)揮。4.教學方法具彈性及變化,著重激發(fā)學生興趣,鼓勵學生自由表現,并尊重學生不同意見??梢?,對色彩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教學的原則在于教師需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善用各種創(chuàng)造思考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并勇于發(fā)表,接受不同的意見,進而提升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能力。
(一)ATDE(愛的)創(chuàng)造思考教學模式
愛的(ATDE)教學模式,其意義如下:第一步驟,問,教師設計安排情境,提供開放性問題給學生思考討論;第二步驟,想,鼓勵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意自由聯(lián)想,給予充分的思考時間;第三步驟,做,透過各種活動方式讓學生做中學,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付諸行動;第四步驟,評,師生共同擬訂評估標準,相互欣賞與尊重。此教學模式有幾項前提,教師須在學生原有知識背景上進行教學活動,以鼓勵代替批評,容許學生抱持相反的意見或想法,建立良好的學習氣氛。此外,教師宜視情況彈性調整教學程序,不一定要按照問、想、做、評四步驟進行教學。教師可在各學科中選擇適當單元進行教學,亦可利用時間單獨教學。
(二)Williams 認知與情意的教學策略
Williams(1970)列舉出教師可使用的18種教學策略,根據本研究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所需,采用以下七種,分述如下:1. 歸因法即提供許多元素對象,讓學生發(fā)現找出事物共通點并加以歸類。2. 模擬法系提供許多類似情況,讓學生發(fā)現事物相似處后,能將兩者做適當的比擬。3. 辨別法是讓學生透過尋找已知事物的遺落環(huán)節(jié),發(fā)現知識中未知的部分。4. 激發(fā)法即教師運用發(fā)問技巧啟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動機,進而發(fā)現新知或新事物。5.直觀表達法系讓學生表達感官對事物的情感與直接感受。6.創(chuàng)造的傾聽技巧是從傾聽他人的想法中產生新觀念或新見解,訓練學生的信息推理能力。7.視像法即使用具體圖片或實例等方式,說明各種觀念、思想、情感或經驗。
四、色彩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的實施成效及問題
(一)色彩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的實施成效
本文通過比較分析教學前后的知識測驗和配色表現,發(fā)現學生的色彩知識和色彩創(chuàng)作技能皆有顯著提升。運用創(chuàng)造思考教學策略時,學生因知無標準答案,任何想法都被接受認同,使得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無拘無束,產生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他們喜歡這樣自由發(fā)想的學習氛圍,當老師給予肯定與支持時,他們更愿意把想象力化為行動力,實現腦里的各種想象。多數學生表示喜愛創(chuàng)色彩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課程,對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感到新鮮有趣,并且多數學生認為自己在課程中學到許多有用的知識與技能,希望往后還有機會接受類似的課程學習。過去較不關注生活周遭的色彩使用,經由色彩課程學會配色技巧后,他們的行為習慣產生改變。由此可見,色彩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課程不僅教導學生色彩相關知識和技能,更改變了學生日常生活色彩使用的態(tài)度。
(二)色彩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課程面臨的困境與問題
本文在研究過程中面臨的教學問題主要有如下以下:一、教師無法將每個單元活動明確劃分出“問想做評”四步驟且按照順序進行,每個單元活動內容不同,課程安排也不同。二、教師的提問若不夠具體明確或超出學生經驗所知和能力所及的范圍,學生較無法進行思考與討論。三、學生未必按照教師安排的步驟進行學習。四、進行評論時,學生因顧慮面子問題而不敢對作品提出評論,較難從中獲得真正的回饋。五、色相、明度、彩度屬于固定的知識概念,不如色彩情感、配色原則等具有彈性空間,如何將創(chuàng)造思考教學法套用在課堂上,對教師是一大考驗。六、使用模擬法(Williams, 1970)教導色彩知識時,少數學生缺乏相關生活經驗,無法透過教師提供的舉例說明來理解色彩概念。七、色彩作品評價本屬主觀的看法,全班共同進行評比時,經常發(fā)生偏頗的情形。綜合以上的問題,我們可以發(fā)現色彩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工作任重而道遠。
五、對于色彩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與改革的政策建議
(一)對教師的建議
每個學生的色彩預備知識皆不相同,教師需了解學生需要的色彩知識才能提供正確的開展色彩課程;學生受限于日常的生活經驗,若僅以課程教導的配色原則作為教學模板,其創(chuàng)作發(fā)展勢必受局限,教師應該提供多樣配色模板,幫助學生拓展色彩搭配表現;教師應采用貼近生活經驗的學習素材,刺激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思考能力;教師設計學習容易局限范圍,而學生的色彩創(chuàng)作表現沒有極限,故教學現場不宜多加設限;并非每項主題課程都能套入ATDE創(chuàng)造思考教學模式,教師宜彈性使用,不應該硬性遵循問想做評的四個步驟。
(二)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本研究僅限于研究者任教的班級,建議未來研究人員將研究對象擴展到其他年級或區(qū)域,并設計發(fā)展適用于其他對象的色彩教學課程,還可擴充教學范圍,將其他色彩相關元素納入課程內容。此外,色彩表現需要長期觀察,建議未來研究者可延長時間持續(xù)觀察學生的色彩運用情形,并針對學生較不易分辨的知識點,進行進階色彩課程的相關研究。
(三)對學校管理者的研究
有鑒于視覺藝術色彩教學長期不受重視,建議學校管理者應該選用選用教科書的時候,多多考慮色彩教學內容的比例分配;在教師色彩知識的培訓方面,舉辦并鼓勵教師參加校內外創(chuàng)造思考色彩教學相關研究和學習。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通過對色彩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使得學生的色彩相關知識與色彩配色技巧方面皆有顯著提升;多數學生喜愛創(chuàng)新的色彩教學課程,認為新穎的教學方式很有趣,可從中學到很多實用的知識內容,對色彩教學課程抱持正面肯定的態(tài)度。此外,學生認為學完色彩課程后,其色彩創(chuàng)作成就感、色彩興趣及色彩運用信心皆有提升,過去常為用色苦惱的學生,在色彩教學課程學習配色原則后,對自己完成的色彩搭配作品感到滿意喜愛。
參考文獻:
(1)田少煦, 李陵. 信息時代視覺傳達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創(chuàng)新——以國家精品課程《數字色彩》為例[J]. 美術學報, 2011(6):38-41.
(2)王宜川, 周冠婷. 廣告學專業(yè)視覺傳達基礎課程中的色彩創(chuàng)新教學與實踐[J]. 蚌埠學院學報, 2015(4):123-126.
(3)金瑩, 林劍. 知識溢出視角下探究型教學模式研究——以《服裝色彩》課程為例[J]. 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 36(1):100-104.
(5)孫甜, 應雷. 基于城市文化傳播中的城市色彩設計研究——以蘇州城市色彩為例[J]. 中國報業(yè), 2015(2):75-77.
(6)張玲. 設計色彩教學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探索[J]. 大眾文藝:學術版, 2010(11):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