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扶揚 徐正哲 姜云峰 李紅月
【摘要】目的:講述我院(延邊大學附屬醫(yī)院)1例巨大縱隔畸胎瘤患者的診斷、手術治療及術后護理的臨床經驗。方法:通過闡述本例患者的診療經過及預后,并進行相關分析,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歸納和總結臨床經驗。結果:通過總結這一臨床病例資料的診斷與治療的方法及經驗,進一步深化了對縱隔畸胎瘤的認識,對以后減少該病的誤診和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具有指導意義,從而提高該病的診斷率及治愈率。結論:縱隔畸胎瘤患者應早期診斷及治療,手術治療是該病的最佳治療方法。
【關鍵詞】縱隔畸胎瘤;診斷方法;外科治療;術后護理
縱隔畸胎瘤是縱隔生殖源性腫瘤中最多見的類型,以良性畸胎瘤最為常見,在縱膈腫瘤發(fā)病中占第一位[1]。該病的確診有賴于病理結果,早期診斷即應選擇手術治療,晚期畸胎瘤患者往往需要通過手術獲取病理診斷,制定綜合放化療方案[2]。本文講述了我院一例巨大縱隔畸胎瘤患者的診治經過及經驗總結,匯報如下:感染,積極抗感染、營養(yǎng)支持,改善體質,促進愈合。本例患者肺及心臟長期受壓,術中膨肺時控制潮氣量及氣流速度,減少復張性肺水腫發(fā)生幾率。本例患者總住院日為13天,術后滲出量不多,積極、有效鎮(zhèn)痛3天,于術后第4天拔出胸腔引流管,術后恢復好,隨訪6個月,無復發(fā)及并發(fā)癥出現。
1病例資料
周某,女,45歲,于2015年9月開始出現間斷性胸痛、胸悶,無咳嗽、咳痰、發(fā)熱,未行系統(tǒng)檢查及治療。2015年11月4日下午,癥狀再次發(fā)作并進行性加重,合并右上腹部疼痛,胸部CT發(fā)現右側胸腔囊性占位,口唇紫紺,呼吸淺快,24次/分,右側胸廓略飽滿,右側呼吸動度及語音震顫減弱,右肺叩診濁音,右肺呼吸音弱,胸腔積液彩超定位后,行深靜脈型胸腔閉式引流,引流液呈膿性,無惡臭味,逐漸轉為乳糜樣,脫落細胞學檢查未發(fā)現腫瘤細胞,腫瘤標記物各項正常,胸部強化CT檢查:右前縱隔巨大腫塊影,突入胸腔內,大小約14.7x11.4x18.2cm,腫塊內密度不均勻,見到脂肪成分、多發(fā)不規(guī)則鈣化灶及液性低密度影,右肺受壓,體積縮小,腫塊內增強后實質內部部分強化,腫塊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晰。
2結果
2.1手術經過
本例患者腫瘤較大,胸腔鏡操作風險高,難度大,綜合評估后行開胸手術。常規(guī)左側臥位開胸,腫物較大,行部分切開,見到軟骨組織及多處包囊,分離與胸腔及縱膈胸膜的粘連,游離腫物蒂部,結扎供血動靜脈,仔細止血,最終將腫物完整切除。
2.2術后治療及護理
術后需保持胸腔引流通暢,防止殘腔
3.1概念重述
縱隔畸胎瘤是原發(fā)性生殖源性腫瘤,由于胚胎發(fā)育時期部分腮裂組織隨著膈肌下降進入縱隔,多功能細胞在身體發(fā)育過程中,逐漸增殖發(fā)展而成為畸胎瘤,胎兒期發(fā)育成熟的畸胎瘤可通過輔助檢查而獲得初步診斷[3]。
縱隔畸胎瘤多發(fā)于前、中縱膈,腫瘤邊緣多比較光滑,偶可見鈣化,密度多較均勻,囊實性或實性畸胎瘤多為混雜密度,脂肪液平面對診斷良性畸胎瘤有特異性。縱隔畸胎瘤多為良性,實質性腫瘤小部分為惡性。
3.2縱隔畸胎瘤的臨床表現
縱隔畸胎瘤患者的臨床表現多數不明顯,本例患者從出現間斷性胸痛、胸悶癥狀到入院前癥狀明顯加重,持續(xù)時間僅2個月,在此之前并未有明顯不適癥狀出現。如下為考慮診斷依據,壓迫呼吸道可引起嗆咳、呼吸困難,甚至壓迫上腔靜脈,影響回心血量,畸胎瘤破入氣管支氣管樹時,囊內容物可咳出,常為豆腐渣皮脂甚至毛發(fā)及牙齒,破入心包時可造成心包填塞,往往需要急診手術治療[4]。
惡性畸胎瘤和良性畸胎瘤惡變時,腫瘤迅速生長,外生性腫瘤表現為淺表靜脈怒張、充血,腫瘤細胞經淋巴和血行轉移而有淋巴結腫大和肺、骨轉移癥狀,同時還可伴有消瘦、貧血、瘤性發(fā)熱等全身癥狀,重癥者可表現為惡病質。
本例患者無明顯惡性畸胎瘤的臨床表現,綜合患者病史、術前實驗室檢查以及影像學表現,考慮為良性畸胎瘤,積極手術治療,術后病理回報證實為成熟型畸胎瘤,患者術后恢復良好。
3.3縱隔畸胎瘤的影像學診斷
縱隔畸胎瘤的臨床表現不典型,易被誤診,臨床診斷主要來自影像學檢查,診斷年齡段常在21歲-40歲之間,多因并發(fā)癥如感染、呼吸困難、支氣管擴張就醫(yī)??v隔畸胎瘤的診斷手段較多,包括實驗室檢查、腫瘤標記物、胸片、胸部CT(平掃或強化)、彩超,必要時行全身骨顯像、MRI、細針穿刺活檢、纖支鏡檢查、縱隔鏡檢查等。
縱隔畸胎瘤的CT表現能反映其手術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特異性,對術前診斷與鑒別診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5]。MRI用于了解畸胎瘤與心臟大血管的關系,判斷腫瘤侵及大血管及周圍軟組織的程度,為手術提供參考。纖維支氣管鏡對本病的直接診斷幫助不大,可用于鑒別診斷,用于肺內型畸胎瘤或可取得病理,具有診斷價值,但纖支鏡檢查能誘發(fā)大咯血,根據臨床需要酌情選用[6]。
臨床工作中,采取多種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可發(fā)現更多支持診斷的證據,減少誤診,行穿刺活檢術、縱隔鏡檢查等可獲得病理診斷,為手術方式選擇及制定綜合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3.4縱隔畸胎瘤的手術要點
縱隔畸胎瘤絕大多數需行手術治療,它既是診斷性的也是治療性的。良性畸胎瘤并發(fā)癥較多,為減少對縱隔內臟器的壓迫和避免增加后期手術難度,需盡早手術治療??v隔畸胎瘤合并感染,需進行一段時間的抗感染治療,爭取在合并癥出現之前及時手術。
當畸胎瘤存在有不成熟的組織成分,因可能惡變,需手術切除;當畸胎瘤破入心包腔發(fā)生急性心包填塞時則應急診手術;惡性畸胎瘤伴上腔靜脈及主動脈侵犯的晚期患者,建議姑息性切除腫瘤,術中放置金屬裝置標記,術后行定位放射治療,可以防止腫瘤的復發(fā)和抑制其生長,對延長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當腫瘤較大時,麻醉誘導后擺放體位,可能因側臥位巨大腫物墜向一側胸腔,壓迫和牽扯腔靜脈,影響回心血量,出現血壓突然下降,因此,全身麻醉后患者側臥位時,應注意動態(tài)監(jiān)測血壓及心率,動態(tài)觀察心電圖改變,開胸后托起腫瘤以減少對血壓的影響及心臟負擔。本例患者術前己行穿刺引流,擺放體位時出現低血壓的幾率明顯降低,術中未出現此并發(fā)癥。
4結論
綜上,縱隔畸胎瘤是縱隔腫瘤中較常見的類型,以良性腫瘤居多,臨床上應用多種檢查手段可降低誤診率,指導治療方案。當影像學表現高度懷疑畸胎瘤時,應積極評估患者手術耐受性,早期手術治療,做好術后護理,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傮w上,縱隔畸胎瘤患者手術治療預后良好,術后并發(fā)癥少,同時可以降低腫瘤惡變幾率,手術治療仍然是縱隔畸胎瘤的首選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邱新生.原發(fā)性縱隔腫瘤120例的外科手術治療臨床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15(05):116.
[2]付向寧,陳安民.胸外科疾病診療指南[M].科學出版社(第3版).北京,2013: 246-247.
[3] Hajime Takayasu,Yoshihiro Kitano, Tatsuo Kuroda,Nobuyuki Morikawa, Hideaki Tanaka, Akihiro Fujino, Mitsuru Muto,Shunsuke Nosaka, Seiji Tsutsumi,Satoshi Hayashi, Haruhiko Sago.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a large fetal mediastinal teratoma complicated by hydrops fetalis.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Volume 45, Issue12, December 2010, Pages e21-e24.
[4]郁鵬,詹紹萍,張萌萌等.右縱隔囊性成熟畸胎瘤感染并侵及右肺心包、腔靜脈1例[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5 (07):1173-1173,1181.
[5]秦蕾,秦鑫.縱隔畸胎瘤的臨床及影像診斷[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4(13):1488-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