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方式主要由知識、觀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語言和習慣這八大要素組成。語言表達是思維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思維方式影響著語言表達方式,語言表達方式也反映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方式,思維方式對人的言語行動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在校小學數(shù)學師范生為例,闡述思維方式對語言表達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思維方式;表達能力;小學數(shù)學
一、教學思維方式的內(nèi)涵
從不同的研究角度對思維方式就會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研究者從哲學或意義上認為思維方式是表征人們思維活動不同特點,不同類型的一個哲學范疇,它是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和知識背景下形成的一種從事思維活動的規(guī)范。思維方式并不具體提供思維活動的固定程序和標準模式,而是反映一定歷史階段上人們理性認識的方向和趨勢,從總體上規(guī)范著人們的思維活動,給出人們認識事物和分析問題的總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和范例性。
有研究者從思維學的角度指出:思維方式是不同時代的不同主體在思維過程中繼承和改造前人的思想方式的基礎上形成的,又為該時代的不同主體普遍采用的,反映和把握對象的一般方式。
思維方式就其本質(zhì)來說,是人腦的運動。作為人腦的“固有屬性”或“存在方式”的思維運動,其結果是精神或意識,思維方式正是產(chǎn)生這種結果的方式。因此,筆者認為:思維方式就是思想、觀念、意識、理論、方案等一切思維產(chǎn)物的生產(chǎn)方式,它是一種潛在的,穩(wěn)定的,具有指導性的自身邏輯與處理問題的方法論。本文闡述的語言的組織與表達正是這種內(nèi)在的思想、觀念的表現(xiàn)形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jīng)Q定了其語言表達方式。
教師教學思維方式是“教師一般思維方式在教學問題上的投射,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形成的對教學本質(zhì)、教學現(xiàn)象以及教學實踐等基本問題的一種穩(wěn)定的、持久的認知方式?!?/p>
教師的教學思維方式具有內(nèi)隱性、先在性、主體性、相對持久性和時代性的特點。教學思維方式影響著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教學目標的定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學思維方式制約著教師教學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因此,培養(yǎng)教師必要的教學思維,才能夠有效的進行教學活動。
二、教學語言表達的內(nèi)涵及其重要性
(一)教學語言表達的內(nèi)涵
教學語言表達,是指教師把自己的思想、知識、技術、信念和情感,通過語言并輔以表情動作向外表達的方式。它是教師教學的工具,是教師傳授知識、技術和教育學生的手段,無論是教學還是教育的內(nèi)容,主要是通過語言傳入學生頭腦中的。教師的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在教育和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師教學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1.教師的教學語言表達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比如學生們在利用工具討論同一個圓內(nèi)半徑之間,直徑之間,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系。
學生一:我量出直徑是6厘米,半徑是3厘米。所以,同一個圓內(nèi),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老師:還有嗎?
學生二:(邊說邊演示)我折出來的,也能得到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老師:還有嗎?
學生三:畫圓的過程中啟發(fā)了我。畫圓時,圓規(guī)的張口總是那么大,所以,所有的半徑當然相等了。
老師:他的方法好不好?
學生們:好。
從以上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數(shù)學老師對學生的夸獎和引導單調(diào)乏味,語言的表達能力欠缺,詞匯匱乏,沒有真正的從內(nèi)心里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贊美,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堂課的整體效果并不好。
2.教師的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
數(shù)學本身就是一門科學,嚴謹,富有邏輯性的科學,如果教師不能在語言表達上做到嚴謹,簡潔,有邏輯,會阻礙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比如:在學習分數(shù)的意義時,教師將其總結為:把單位1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幾份這樣的數(shù)就叫做分數(shù)。老師讓同學們通過畫一畫,分一分的方式進行練習,學生們卻沒有把一個蘋果,一個蛋糕進行分均分,老師這才意識到由于自己對定義的錯誤描述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理解出現(xiàn)偏差。在數(shù)學教學中,這叫做教學事故。所以,教師的語言表達要嚴謹,科學。
再比如:有位教師在講一節(jié)優(yōu)化課時。
老師:同學們一個電餅鐺一次最多烙兩張餅,烙一面需要三分鐘,現(xiàn)在有三個人,要烙三張餅,最少需要收多少分鐘?
同學們:12分鐘。
老師:其實只要9分鐘就可以了,同學們想想應該怎么烙?
同學們:不知道。
老師就開始解釋:第一次先烙兩個餅的的第一面,再拿出來一個,把另一個沒烙過的餅放進去,然后把烙了一半的餅翻過來兩個一塊烙,再把兩面都烙好的餅拿出來,把剛才拿走的烙了一半的餅放進來,把第三個餅翻過來一起烙,這樣就可以用9分鐘把3個餅烙好了。
聽完老師的描述,同學們都在搖頭。這說明這位老師的描述,同學們都沒有聽懂。所以教師教學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3.教師的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影響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在家里模仿家長,在學校里模仿老師和同學。所謂“耳濡目染,不學而會”正形象地說明語言表達的作用。據(jù)心理學的觀察資料表明,教師語言中常出現(xiàn)的語義和修飾的錯誤,往往是他的學生語言貧乏和不正確的原因之一。這就說明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何,對學生起著一種直接的內(nèi)化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只滿足于告訴學生“應該怎么說,不應該怎么說”,還要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清晰地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思路,如何正確地掌握數(shù)學邏輯思維的規(guī)則,以便學生在正確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如果數(shù)學老師也能夠注意自身的語言表達方式,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不是被現(xiàn)在社會上的人說成:你的語文是數(shù)學老師教的。造成對數(shù)學老師語言表達能力的誤解與歧視。
4.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與學生、家長、同事、和領導的交流也會產(chǎn)生影響。
一個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師,在工作中,不僅可以和學生們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減少學生工作的阻力;而且能夠得到領導的重用,獲得同事的喜愛。對于教師來講,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增加同事之間的情感交流,使教師在比較枯燥的日復一日的工作中,獲得融洽的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增強教師對自己職業(yè)的幸福感,獲得更好地職業(yè)歸屬感。同時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更需要很多語言的技巧,只有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三、教學思維方式與教學語言表達的關系以及重要作用
教學思維方式與教學語言表達之間有機的,辯證的關系。教學思維方式?jīng)Q定教學語言表達的方式,教學語言表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教學思維方式。不同的教學思維,產(chǎn)生不同的教學語言表達方式。以下從四種不同的教學思維方式對教學語言表達方式的影響以及起到的重要作用進行闡述:
1.師生關系(教學關系):對象性教學思維方式的教師表現(xiàn)為將學生當作知識輸出的對象,教師講授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具有絕對的權威,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沒有反駁,沒有思考。課堂上老師教授的方式多以要求為主,比如:請同學們牢記《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記住公式就會做題。關系性教學思維方式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看法與想法,鼓勵學生探究知識原理,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又能收獲和諧的師生關系。比如:請同學們用手中的紙片,剪兩個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再通過拼一拼的方法,進行小組合作推導《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教學目標:知識理性教學思維方式的教師,注重教授知識性,理性,抽象性和邏輯性的書本知識為主,沒有從學生自身出發(fā),包含情感、意志、體驗等生存發(fā)展需要的角度考慮。比如:學習《元角分的認識》這部分內(nèi)容,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元角分之間的單位換算,而不是培養(yǎng)孩子買賣意識,找錢,換錢,識別假錢等生活的能力。人文生活存在性教學思維方式的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態(tài)度,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有能力對生活和學習的選擇作出判斷。比如: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這一部分知識時,從學生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餐,每節(jié)課幾分鐘等生活中找到知識的銜接點,不僅加深學生的理解,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和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的習慣。
3.教學內(nèi)容:靜態(tài)預定性教學思維方式的教師,在講課之前會仔細安排好自己每節(jié)課要講授的內(nèi)容,第一步講什么,第二步講什么,嚴格按照自己提前做好的計劃進行。不容一點改變,自己僅僅把握住課堂的主導權,不允許學生發(fā)表不同的見解。比如,學生說:老師關于這個問題,我還有另一種做法。老師說:下了課再說。這種做法非常打擊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而生成性的教學思維方式的教師往往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愿意和同學們一起探討學習,碰撞智慧的火花。同樣的場景,學生有其他更簡便的做法,老師會鼓勵他上臺發(fā)言,說出自己的想法,不管對錯都會給予熱烈的掌聲,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
4.教學評價:單一化的教學思維方式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僅僅只關注分數(shù)的高低,學習成績的好壞,考試分數(shù)高的學生就是好學生,考試分數(shù)低的學生就不給予關注。將學生打造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學習機器。比如:家長會上教師對學生的評語永遠是學習不努力,做作業(yè)不認真等等。多元化教學思維方式的教師主張承認學生一切差異,不僅保護學習者的多樣性,也尊重了學生的無限發(fā)展?jié)撃芎酮毺氐膫€性。比如:教師在學生的評價手冊上不僅體現(xiàn)學習方面的表現(xiàn),還有德育,美育,體育和勞動等多方面的評價。
四、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思維方式的內(nèi)涵、教學語言表達的內(nèi)涵和重要性以及教學思維方式對教學語言表達的重要作用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目的在于第一:使在校師范生在接受大學課程期間,能夠樹立良好的教學思維方式,同時提高自己的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能夠更好地教書育人。第二:引起學校領導,老師的重視,培養(yǎng)在校師范生教學知識與教學技能的同時注重給予學生正確教學思維方式的引導,加強對學生語言表達的藝術與能力的培訓。第三:使家長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之處,能夠及時調(diào)整方式方法,注意對孩子語言表達的影響。通過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來更好地影響孩子,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參考文獻:
[1]文雪.復雜性:一種教育思維的偏移[J].當代社會科學,2006,(13).
[2]陳新夏,鄭維川等.思維學引論[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502.
[3]郭方玲,吉標.教學思維方式解讀[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6,(4).
[4]張奠宙,宋乃慶.小學數(shù)學教學案例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
[5]古麗萍.教師教學思維方式優(yōu)化研究[M].西南大學,2010,4.
[6]陳安寧.師范生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現(xiàn)狀及對策[J].高教研究,2013.
[7]黃秀秀.思維方式、方法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作用[J].中華少年,2016,(29).
[8]郭丹丹.邏輯思維方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師,2014,(S2).
[9]孫建龍.談知識觀對教學行為的影響[J].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03(11).
作者簡介:
張霞,女,全日制專業(yè)碩士,魯東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