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棍又稱“連宵”,在中國已流傳千年,其產生與巴蜀地區(qū)“錢幣驅邪”的信俗傳統(tǒng)有著緊密關系。在明末清初移民入川的大潮中,通過本地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融,最終形成了錢棍舞這一獨特的地方傳統(tǒng)舞蹈。
錢棍一般是由一根竹棍兩端嵌上幾枚銅錢,再綴以流蘇,長約三尺。錢棍舞是在領唱和樂器的帶領下眾人手拿錢棍共同參與的一種民俗舞蹈,其技術要領包括步調一致、整齊化一,跳躍結合、打擊準確,曲舞相融、動作舒展等方面。擊打的部位包括頭部、肩部、臂部、腰部、雙胯、腳掌、腳背以及腳跟;種類按擊打部位的次數分八下、十下、十二下、十六下、十九下、三十二下;動作名稱包括雪花蓋頂、黃龍纏腰、黃鶯展翅、苦竹盤根等。演出隊伍前面要求有一名經驗豐富的隊長手執(zhí)紅綠旗進行指揮和調度,配上樂器,領唱者跟著紅綠旗的指領,錢棍隊伍通過又跳又打又唱的形式變換各種隊形進行表演。歌曲由領唱根據場合演唱不同的曲牌,一領眾和。錢棍舞表演者多為男性,動作簡樸蒼勁,舞姿舒展大方,在回環(huán)往復的身體擊打中體現(xiàn)出沉郁厚重的陽剛之氣。錢棍與身體擊打過程中產生的金屬碰擊之聲與人聲一道,構成了獨特的樂音體系,隱然有“金聲玉振”之余韻。
城口的錢棍舞譜系清晰,傳承有序,保持著巴地文化的古樸樣貌,是巴文化在當代難得一見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歷史見證價值。同時,錢棍舞與城口地方性民俗緊密相關,是山地族群文化認同與人際交往的重要載體。
錢棍舞曾在城口縣境內廣泛分布,后來只有嵐天鄉(xiāng)等少數鄉(xiāng)鎮(zhèn)有錢棍舞隊伍。2009年,中共城口縣委第十一屆五次全會在《關于推動城口文化大發(fā)展的決定》中明確要求,把城口打造成為“中國錢棍舞之鄉(xiāng)”。圍繞這個目標,城口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具體的發(fā)展措施:把每年的10月作為全縣“錢棍舞月”,集中進行錢棍舞的宣傳、表演、比賽等一系列活動,不斷豐富其文化內涵;建立每年舉辦一次全縣性的錢棍舞比賽機制,分機關、街道居民、鄉(xiāng)村社農民和中小學生進行;建立年終考核評比獎勵制度,把錢棍舞發(fā)展情況作為專題考核內容,對成績突出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機關、學校、村社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組建4~6人的錢棍舞研究機構,對錢棍舞進行系統(tǒng)研究,提煉錢棍舞精華,研發(fā)錢棍舞系列產品;培育和扶持錢棍舞道具的生產加工企業(yè),出臺優(yōu)惠扶持政策,加大錢棍舞道具的研發(fā)力度,使之成為大巴山地區(qū)的重要旅游產品;在全縣開展錢棍舞進鄉(xiāng)鎮(zhèn)、進社區(qū)、進學校、進機關、進村社的“五進”工作;加大資金扶持,從文化專項發(fā)展資金劃撥專款用于錢棍舞項目發(fā)展。
通過數年的傳承與發(fā)展,城口錢棍舞已打造成集娛樂、健身、文化宣傳為一體的重慶市知名民間文藝品牌。目前,全縣25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部分行政村全部組建了錢棍隊,錢棍舞正在成為人們娛樂健身的重要手段。2009年9月,錢棍舞被列入重慶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錢棍舞成功亮相上海世博會;2012年12月18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已正式命名城口縣為“中國錢棍舞之鄉(xiāng)”;2014年,錢棍舞成功亮相中央電視臺《鄉(xiāng)村大世界》和湖南衛(wèi)視《天天向上》欄目。錢棍舞比賽、千人錢棍舞表演等正成為城口縣新的文化名片。
(供稿單位:中國農民體育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