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朔州秧歌的歷史淵源

2017-10-28 04:56支文慧
小說月刊 2017年23期
關鍵詞:大秧歌朔州秧歌

支文慧

(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26)

1 引言

朔州市是位于山西省北部的一座五線小城市,也是一座擁有古老歷史的城市。據(jù)峙峪文化(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朔州市西北的峙峪村發(fā)現(xiàn)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考據(jù),早在距今約28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并開始了文明的締造。朔州秧歌就是在這塊充滿文明氣息的土地上發(fā)芽,成長的。

2 朔州秧歌概況

朔州秧歌最初是以“踢鼓秧歌”為雛形出現(xiàn)的,相傳與北宋末年梁山英雄好漢的故事有關,經過明清兩朝的發(fā)展,藝人們逐漸加入故事情節(jié)并使其成熟起來,最終形成大秧歌。現(xiàn)在仍然活躍于朔州地區(qū)的秧歌一般包括“踢鼓秧歌”與“大秧歌”兩個部分?!疤吖难砀琛笔鞘⑿杏谒分莓?shù)氐囊环N漢族民間舞蹈,尤其在朔城區(qū)、平魯區(qū)等地更是家喻戶曉。在“踢鼓秧歌”中,扮演男性角色的稱為“鼓子”,扮演女性角色的稱為“拉花”。表演時成雙成對,形式變化多樣?!按笱砀琛眲t是以舞臺演唱為主,演唱劇目多表現(xiàn)家庭生活。在1990年,朔州大秧歌劇團的代表劇目《泥窯》曾在北京中南海參加文藝匯報演出,獲得諸多好評。

朔州秧歌作為地方民俗文化,它的形成至晚在清朝雍正年間,到現(xiàn)在大約有幾百年的歷史,其雛形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但“踢鼓秧歌”與“大秧歌”的形成發(fā)展卻有著明顯的先后順序?!疤吖难砀琛痹谒未鷷r已有其雛形,而“大秧歌”則是在明末清初時秧歌藝人們加入故事成分之后才逐漸地流行起來。

3 朔州秧歌歷史淵源

踢鼓秧歌是流傳在山西朔州地區(qū)的一種漢族民間舞蹈,尤其在朔城區(qū)、平魯區(qū)最為盛行,它以粗獷、強勁、穩(wěn)健、幽默的藝術特點博得廣大群眾的熱愛。踢鼓秧歌的歷史淵源,并沒有文獻資料可以考證,但在朔州地區(qū)卻流傳著這樣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隋朝末年,大將李淵殺掉隋煬帝楊廣之后,宮里還有許多妃嬪與宮女,李淵不忍心將她們殺掉。可是,有一些妃嬪與宮女卻因為憂慮害怕而成天哭鬧不止。于是,李淵下令調譴瓦崗寨的一些英雄豪杰,讓他們回宮去殺掉那些成天哭鬧不止的妃嬪與宮女。瓦崗寨的英雄們不僅沒將那些人殺死,反而和她們一起玩鬧嬉戲,相互配合,踢踢拉拉,此后,踢鼓秧歌就產生了。

第二種說法是:北宋末年,梁山英雄中有一位名叫董平的人,家住潞州,在其回鄉(xiāng)探望母親途中,被契丹兵在黑水河俘虜,因為他們都反宋,遂被釋放。董平在返回的途中經過朔州,恰巧遇到過上元節(jié),于是,就和朔州當?shù)亍拔璺俊钡乃嚾藗円黄鹪诮诸^演練。另外也說:梁山俊杰董平回家探望母親的途中,被北宋官府抓獲,梁山英雄劉唐、呼延灼、關勝等人得到消息,經過協(xié)商,決定假扮成藝人,在街頭伺機救出董平,搶劫財物,救濟窮人。

第三種說法是:宋江被北宋政府招安之后,有些人不愿相隨,于是這些人就轉移到長城周邊地區(qū),明為教練秧歌,暗地里儲備力量,企圖重整旗鼓、東山再起。

以上三種說法后兩種均提及踢鼓秧歌產生于北宋,可見,踢鼓秧歌最晚在北宋末年就已經出現(xiàn)。隨著踢鼓秧歌的不斷發(fā)展,到明清時,秧歌藝人開始在表演中加入故事成分,于是大秧歌就漸漸形成了。

大秧歌從形成到現(xiàn)在大約有幾百年的歷史。它在文獻方面的資料最早出現(xiàn)于《朔州志·藝文志》之中,該文獻中有清朝雍正五年知州汪嗣圣曾頒布的《禁夜戲示》。在《禁夜戲示》中載有:“朔寧風俗,夜以繼日,惟戲是忱。淫詞艷曲,丑態(tài)萬狀。正人君子所見惡聞。而愚夫愚婦方且雜沓于稠人廣眾之中,傾耳注目,喜談樂道,僧俗不分,男女混淆。風俗不正,皆由于此……通行示諭,此后敢有藐玩仍蹈、故徹養(yǎng)夜之間,風清人靜,蕭板之聲、無遠不聞、定即鎖拿……①由此可見,大秧歌早在雍正年間,甚至在此之前就已經形成。雖然當時清政府對大秧歌不予認可,但大秧歌在雍正年間就已經成為了朔州當?shù)匕傩諅兿猜剺芬姷拿耖g娛樂文化。

4 結語

從北宋年間的踢鼓秧歌到明清大秧歌直至朔州秧歌的形成大約歷經幾百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朔州秧歌不斷汲取優(yōu)秀民族文化來發(fā)展自己,使其成為當?shù)厝嗣裣猜剺芬姷奈幕曀?。但它的發(fā)展卻經歷了諸多曲折。從明清的繁榮到清末民初的衰落再到解放后的新發(fā)展,朔州秧歌一直在努力突破自身陳規(guī)、推陳出新,使自己能夠屹立在民族戲曲之林。

注釋:

① 汪嗣圣.朔州志·藝文志·藝文文告(十二卷).清雍正十三年,第98頁.

[1] 趙任甫.馬邑縣志[M].香港:中華文化出版社,1985.

[2] 平魯縣志編撰委員會.平魯縣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3] 李堯,鐘聲揚.朔州民間文化(卷二)[M].太原:三晉出版社,2009.

[4] 汪嗣圣,朔州志.藝文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0.

[5] 何玉人.新時代中國戲曲創(chuàng)作概述[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6] 陳小兵.西方音樂的軌跡[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7] 邊云芳.朔州秧歌戲:代代相衍的塞外傳奇[J].史志學刊,2011,(3).

[8] 李博文.山西朔州大秧歌演藝民俗初探[J].青年文學家,2012,(5).

猜你喜歡
大秧歌朔州秧歌
朔州平魯區(qū):奏響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新篇章
金湖秧歌的傳承和發(fā)展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以海陽大秧歌為例
富平村里唱秧歌
朔州接地氣的畜牧產業(yè)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硬頭貨”
昌黎地秧歌
夏夜蛙鼓
大秧歌扭起來
把咱的秧歌扭起來
朝鮮朔州堿性雜巖體蛭石-磷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