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 李 霞
分層異步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江蘇省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 李 霞
“因材施教”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教學思想,這種思想針對不同認知能力的學生,可以幫助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在初中數學中,分層異步教學模式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可以加強學生和教師的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可以充分激起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教師按照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特點,采取目標分層、學生分層的方式來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明顯的進步。
初中;數學;因材施教;分層異步
初中數學一直都是初中學生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因為初中數學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思維擴散性,這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比較困難,而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了困難,很容易對初中數學學習積極性產生消極影響。數學作為初中學習的主要科目,和其他的科目相比,數學知識更加具有框架性和連續(xù)性,通過系統(tǒng)性學習,會讓一個班級的學生的數學水平產生一定的差異,所以為了讓每個班級的不同數學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中得到進步,就需要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中采用分層異步的教學方式,充分增加學生對初中數學的積極性。
分層異步教學根據學生的認知程度和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為其設計不同的教學指標,將學生的水平劃分出來,最大程度地去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順應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潮流。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工作的方式,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在進行分層異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考試成績等方面來對學生進行評定,把學生大致分成三種類型:(1)學習能力較強,學習習慣比較好,基礎知識掌握得非常穩(wěn)固,自身有正確、高效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成績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2)基礎知識比較穩(wěn)固,雖然有積極上進的心理和學習自覺性,但是學習能力比較弱,成績較中等的學生。(3)基礎知識比較差,學習習慣不太好,學習能力也比較弱,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較低,導致成績比較低的學生。
“因材施教”是分層異步教學的中心思想,所以在使用這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注意尊重學生個性的差異,在普遍提高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劃分,為學生布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任務,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讓學生對學習有一定的需求,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參與度,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分層異步教學這種方式為教師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需要在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內容的情況下,為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制定一定的教學目標,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合理科學地分配教師上課的時間,讓教學課堂的針對性和具體性更強。比如在學習“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的內容時,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各個學習層次的學生,制定出教學目標:(1)掌握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2)學會計算斜率和傾斜角。(3)可以靈活轉換傾斜角和斜率。(4)可以綜合使用傾斜角和斜率的知識。對于這些教學目標,優(yōu)秀的學生整節(jié)課下來,所有的目標都要完成,而成績中等的學生需掌握前三個知識點,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只需掌握前面兩個。通過教學目標的細分,可以幫助各個層次的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在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意學生的差異,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成績較差的學生的知識面開始教學,然后再針對知識進行展開教學。這樣的過程強化了知識,提升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把握。如在學習“求解二次函數解析式”時,教師就可以從頂點式和兩根式開始講解,有效地為成績差的學生講解基礎知識。
作業(yè)是課堂過程的延伸,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后作業(yè)來鞏固不同層次學生掌握的知識。同時,作業(yè)還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對學生進行重新分類,并且根據學生的情況加深教學。作業(yè)按照三種層次進行布置:基礎練習、強化練習和拓展練習。例如:基礎練習:已知兩個三角形相似,其面積比為9∶16,則他們對應邊的比應該為多少? 強化練習:在△ABC中,已知EF=4,BC=6,EF∥BC,△AEF的周長為20,則梯形EBCF的周長為多少?如下圖。 拓展練習:已知三角形木板ABC,要將此三角形加工成矩形,矩形一邊為BC,頂點在AB和AC上,并且AD為10厘米,BC為20厘米,再將此矩形換成正方形,則該正方形的面積為多少?
測試是為了檢驗教學效果的,所以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次和分階段的測評,不能夠用一樣的標準來評價不同的學生。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從而促進學生向更正確的方向學習。
總的來說,分層異步教學方式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非常符合初中數學的學習特點,教師要注意考慮學生之間的不同特征,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在制定教學步驟時,還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