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云
(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安徽滁州239000)
積極心理教育新模式對高職生情感、歸因與人際關系的影響研究
安慶云
(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安徽滁州239000)
高職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讓高職生能積極面對生活和學習。通過對高職生被試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實驗,探討了積極教育和傳統心理教育下,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差異。結論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除了人際關系維度上,高職生在情感和歸因維度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人口學變量對三個因素具有顯著性的影響。在兩種實驗條件下,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三個因素的內部各個維度進行相關分析。得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條件下,高職生更加的內控和自信,遇到問題時,不抱僥幸心理。
積極心理學;情感;歸因;高職生;人際關系
積極心理學三位核心人物(Seligman,Peter?son,Csikszentmihalyi)曾經指出:心理學者對抑郁、焦慮、恐懼等消極情感的關注度比關注快樂、幸福等積極情感要高14倍,這從1887~2000年心理學文獻中即可看出(Selignmn等,2000)。Seligman曾說過,“成就和幸福的核心在于發(fā)揮你的優(yōu)勢,而不是糾正你的弱點”。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學生的消極情感的研究上,如心理咨詢、心理調適、心理案例教育等。真正教授學生積極思維的積極心理學還沒有普及。積極心理教育來源美國,主要應用集中在兒童教育,健康(抑郁癥和焦慮癥的康復),積極神經學和美國陸軍應激障礙研究(PTSD)四個方面,針對高職生的積極教育在資料中沒有查到。目前國內研究積極教育的只有孟萬金教授及其學生在做該方面系統的研究,實證研究較少,由此可見積極心理教育理念在國內嚴重的缺失。查閱資料可以發(fā)現:目前只有4篇關于高職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討,關于高職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證研究只有韓云萍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對高職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1篇。此方面的實證研究有待科研者去探索與發(fā)現。
本文通過實證研究形式,通過高職生情感、歸因、人際關系的研究(這三個要素是影響高職生適應環(huán)境、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證實對高職生進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由于國內對高職生進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證研究較少,因此希望本研究對高職院校推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際的指導作用。
積極心理主要包括5個主要方面的內容:積極的情感,忘我工作的體驗,人生的意義,良好的人際關系,為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靶腋!笔欠e極心理學的主要核心內容。相對于普通高校大學生而言,高職大學生由于在中學階段被邊緣化、社會對職業(yè)教育的認識偏見以及經濟窘迫(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等因素,自我控制和約束能力比較差,大部分學生沒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遇到一點人際、學習問題容易受挫,故主觀幸福感較低(安慶云,2013)。此原因導致高職生獨特的群體心理:自卑感強、自信心不足、自尊心過于敏感、人際關系不良,表現出明顯的消極心理特征。目前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只關注學生心理消極面,這與我們提倡的積極快樂的生活,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目標背道而馳。要改變以往傳統的只關注學生消極心理狀況,忽視積極心理(優(yōu)勢的)發(fā)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扭轉其局面,高職院校必須要大力推廣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教授學生學會積極思維,這是奠定高職生順利學習、幸福生活和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因為積極心理學表明:人在積極的情感之下,其注意的范圍更廣,思維更加的活躍和創(chuàng)新,對環(huán)境顯示出更多的主動探索。積極心理學者提倡在學校教授和給予學生幸福,這個主旨和教育部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吻合。
假設1:實驗組和對照組高職生生情感,歸因、人際關系有顯著性差異;
假設2:在高職生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性別、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對高職生情感、歸因、人際關系有顯著性的影響;
在該研究中要對實驗組的學生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實驗,由于時間和經費有限,因此被試人數較少。對選修心理健康調適課的280名高職生,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40名學生。對照組的同學進行傳統的心理調適課程教學,實驗組的學生進行積極心理教育模式干預。主要干預的模式有:(1)單周教授高職生2節(jié)積極心理教育理論課,主要是讓學生全面的了解積極心理的內容,更好的認識自己的心理。(2)雙周對高職生實施2節(jié)積極心理健康的團體活動課。具體6次活動課如下:模擬招聘會——情感萬花筒——不做受害者——做自己的尺子——天生我才——尋獵。(3)在社會實踐中體驗積極情感。上半學期,帶實驗班的學生去看望留守兒童,下半學期帶學生去兒童福利院,讓實驗組的高職生切身體會到什么是幸福和活在當下。(4)要求實驗班的高職生進行自我積極心理探討。A.切身心理研究——要求學生探索和自己相關的心理內容,題目自定,目的是想讓缺少學習主動性的高職生能夠對自己某一方面的心理進行深入的了解;B.切身心理體驗——通過戶外拓展訓練,團體輔導,角色扮演,游戲等活動,讓學生切身體驗積極情感,體會到學習和人際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時是痛苦和快樂的結合體,我們要以樂觀的眼光去看待這一切。最后學期結束時候,采用相同的問卷對學生進行測試。
選取280名選修心理健康調適的高職生,隨機將其分到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40名學生,但是由于在實驗的過程中,有少量被試流失,最終結果實驗班收回有效問卷是138份,而對照班收回問卷只有99份。男生167人,女生70人;城鎮(zhèn)的高職生84人,農村高職生153人;高職生的父母文化程度文盲占8人,小學48人,初中94人,高中62人,大學文化程度25人。具體人數和百分比詳見表1。
表1 人口變量頻數表
問卷1為Bradburn1969年編制的情感量表(汪向東,1999),包括3個維度:正性情感,負性情感,情感平衡。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項目重測一致性分別為0.83和0.81。問卷2為人際關系中的信任量表(Rempel&Holmes,1986),分成預測性,依靠性和信賴三個維度。整個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0.81,其中可預測性α=0.82,可信賴性α=0.80,三個分量表之間呈中度相關。問卷3歸因采用是Internality,Powerful Others,and Chance Scale量表(Levenson,1981),分成內控性(I)、有勢力的他人(P)和機遇量表(C)。內控性表示人們在多大程度上能夠駕馭自己的生活能力;有勢力的他人主要涉及被試是否相信他人控制自己生活中的事件;機遇量表主要是測量機遇可以影響他的生活經歷和事情結果的相信程度。I,P,C分量表信度分別為0.62,0.66,0.64。由此可見,以上量表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來測試高職生被試。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相關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多變量方差分析和相關分析。
本部分研究主要是考察積極心理教育對高職生情感、歸因、人際關系的影響。人口學變量對三者是否有顯著性的影響;高職生情感歸因人際關系在實驗組和對照組中是否有顯著的差異。同時檢驗在不同心理教育下三個因素內部的各個維度之間的相關情況。
1.實驗組、對照組對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差異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高職生情感、歸因、人際關系的影響
通過配對樣本T檢驗(表2),對高職生(實驗組)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和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對照組),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情感平衡上有極其顯著的差異(F=2.808,顯著性水平Sig.=0.001〈0.01),在歸因水平上有顯著的差異(F=1.244,顯著性水平Sig.=0.020〈0.05)。但是實驗組和對照組在人際關系上并不顯著,這和預期的假設不符(F=.3634,顯著性水平Sig.=0.232﹥0.05),可能是因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樣本量較少,對照組被試很可能認為課程沒有什么意思,中途流失,導致結果與假設不符。
某市地鐵隧道施工工程全長50km,途中共設置49座車站,并且沿途需要經過6個行政區(qū),列車的設計時速為85km/h。該市的地鐵隧道施工路段中,主要采用礦山法開挖,并且使用矩形框架結構進行支護開挖。該區(qū)域施工路段較為平坦,地層表面被黏性土、砂石混碎土和磚塊等覆蓋。
2.性別、生源地對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影響
通過高職生性別、生源地對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方差分析發(fā)現,高職生性別、生源地對高職生情感、人際關系和歸因因素具有極其顯著性的影響Sig.=0.000〈0.01,詳見表3。描述性統計中詳細地記錄了在情感平衡上城鎮(zhèn)女生最好,其次是城鎮(zhèn)男生,再次是農村女生,情感穩(wěn)定性最差的是農村男生,M值分別為4.375 0﹥3.650 0﹥3.217 4﹥1.906 5。在人際關系上農村女高職生顯著地高于城鎮(zhèn)女生和男生。同樣在歸因上農村女高職生得分最高,其次是城鎮(zhèn)女生,再次是城鎮(zhèn)男生,得分最低的是農村男生,詳見表4。性別和生源地對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影響存在顯著的交互作用Sig.=0.040〈0.05。
表3 性別、生源地對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影響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表4 性別、生源地和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方差分析
3.父母文化程度對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影響
通過父母文化程度對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影響的方差分析(表5),可以看出來,父母文化程度對高職生情感的平衡性有極其顯著性的影響(F=188.886,顯著性水平Sig.=0.000〈 0.01)。通過情感平衡M值分析,可以看出父母文化程度越高,高職生的情感越穩(wěn)定。
父母的文化程度對高職生的人際關系的影響也具有極其顯著的影響(F=3.590,顯著性水平Sig.=0.007〈0.0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通過M值分析,父母為初中水平,高職生的人際關系最好,父母文化程度對高職生影響的大小依次是:小學,大學及以上,文盲。這個結論和習俗中認為的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對下一代人際關系的影響就越正向有沖突。
表5 父母文化程度對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方差分析
Bradburn的情感平衡量表指出情感研究主要分成兩個維度: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Bradburn, N.2002)。在本相關研究中可以看出(見表6和表7):在傳統的心理教育課中,高職生的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呈極其顯著的負相關,但是在積極心理健康課下,高職生的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呈極其正相關。
衡量高職生人際關系量表,我們采用的是Rempel和Holmes的信任量表,該量表分成的三個維度分別是:可預測性、可依靠性和信賴。可預測性主要是指我們能否預測同伴的行為,包括受我們歡迎的和不受我們歡迎的行為。不管行為我們可不可以接受,但只要我們可以預測同伴的行為,對當事者和同伴的人際關系都沒有什么太大影響。因此行為的不可預測性將會影響當事者和同伴的人際關系。可靠性是信任的核心部分;信賴指同伴在大部分條件下,都會照顧我(Rempel, 1986)。但不論在傳統還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條件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職生的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和高職生的人際關系無顯著性相關。只要情感平衡(不論是正性還是負性情感)對高職生的人際關系無顯著性的影響。
歸因量表采用的是Leveson1981年編制的量表,主要分成三個維度:內控性、機遇、有勢力他人。內控性指測量人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能駕馭自己的生活;機遇指個體認為機遇可以影響個體生活的相信程度;有勢力他人指被試是否相信他人能夠控制自己生活中的事件(Levenson, H.1981)。在傳統心理健康教育下,高職生人際關系的三個維度和歸因無顯著性的關聯。但在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條件下,人際關系中的依靠性和歸因的三個因素內控性、機遇性和有勢力他人具有顯著性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176*,-0.244**,-0.175*。依靠性是人際關系的核心維度,依靠性得分高的高職生對生活的駕馭能力也比較高。
表6 在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相關分析
表7 在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相關分析
首先該實驗由于時間短和經費少,所以選擇的被試比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后續(xù)的研究應該在此方面加大高職生被試的數量和擴大被試的層面。其次,在分組的過程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原先分配的人數是一樣的,但由于傳統心理健康課程學生已經過于熟悉,學生可能認為這個課程缺乏生命力,所以,之后有不少被試放棄了該課程;與對照組相反的是實驗班活動多樣,內容豐富,容易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所以實驗班的樣本量損失較少。后續(xù)的研究要嚴格控制對照組的上課日程安排;此次,實驗組,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延長實驗組的任課時間,這樣高職生的主觀幸福感可能會更加的明顯。如果時間和經濟條件允許,可以帶學生多做一些活動,讓他們有更多的對生活的積極體驗。如可以帶學生去未管所,讓他們和未管所里的青少年一一搭配,幫助其成員,這樣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讓高職生切身體會幸福。
1.人際關系在兩種條件下,無顯著差異,和假設相悖
兩種心理健康教育條件下,高職生人際關系無顯著差異,這一點和假設的不符,但情感平衡具有極其顯著的差異(Sig.=0.001〈0.01)和歸因具有顯著性的差異(Sig.=0.020〈0.05)。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高職生樣本太少。如果加大樣本量的話,實驗結果應該會比較理想。此外,高職生的人格已經成型,思維模式可能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沒有辦法能夠改變,如果對高職生進行為期三年的積極思維模式訓練,可能會改變這種結果。因此這是后續(xù)研究的重點。
2.人口學變量對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影響
高職生的性別、生源地對高職生的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具有顯著性的影響。通過高職生性別、生源地對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方差分析發(fā)現:高職生性別、生源地對高職生情感、人際關系和歸因因素具有極其顯著性的影響,分別都是Sig.=0.000〈0.01,性別和生源地對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的影響存在顯著的交互作用Sig.=0.040〈.0.05,詳見表4。
父母文化程度對高職生情感、歸因和人際關系影響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父母文化程度對高職生情感的平衡性有極其顯著性的影響(F= 188.886,顯著性水平Sig.=0.000〈0.01)。通過情感平衡M值分析,可以看出父母文化程度越高,高職生的情感越穩(wěn)定。父母的文化程度對高職生的人際關系的影響具有極其顯著的影響(F=3.590,顯著性水平Sig.=0.007〈0.0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通過M值分析,父母為初中水平,高職生的人際關系最好;父母文化程度對高職生影響的大小依次是:小學,大學及以上,文盲。這個結論和習俗中認為的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對下一代人際關系的影響就越正向有沖突??赡艿脑蚴牵紫冗€是樣本量不夠,此外可能是高職生大部分來源于農村,其父母文化為初中水平,可能父母為初中水平的高職生在學校能找到更好的認同感。如果是這樣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后的學生上高職以后,其父母具有大專文憑的高職生在學校是否能找到更好的認同感和更和諧的人際關系呢?這些都有待于下一步的繼續(xù)研究。
3.兩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高職生情感、人際和歸因的分析研究
在傳統的心理教育課中,高職生的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呈極其顯著的負相關,但是在積極心理健康課下,高職生的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呈極其正相關。原因可能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下高職生的負性情感得到了很好釋放的原因。不論在傳統的還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條件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職生的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和高職生的人際關系無顯著性相關。只要情感平衡(不論是正性還是負性情感)對高職生的人際關系無顯著性的影響。不知道這個結論是否可以推斷到其他的群體中。歸因量表的單個維度的相關,具體可見表6和表7:人際關系比較和諧的高職生,其生活自控能力也比較高。和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條件下,高職生充滿自信,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自控能力更強,從依靠性、機遇性和有勢力他人維度的顯著的負相關R=-0.244**,R=-0.175*可以看出,在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條件下的高職生,在遇到困難時更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想依靠外力和相信天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在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下的高職生,在遇到問題時,比較積極主動,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強積極教育。
安慶云.2013.6S寢室管理對高職生主觀幸福感和學習效能的影響[J].蚌埠教育學院學報,(4):112-116.
汪向東.1999.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202.
Bradburn.2002.The Str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Chicago:Aldine.(3):12-13.
Levenson,H.1981.Differentiating among internality,powerful others and chance.In H.M.Lefcourt(ED.)Research with the locus of control construct.[J].Academic Press,(1):15-63.
Rempel,J.K.,J.G.1986.February.How do I trust you?[J].Psychology Today,(2):28-24.
Selignmn,M E P,Csikszentmihyi.000.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55):5-14.
The Research about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Having Impact on Vocational Students’Sentiment,Attribu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 Qing-yun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uzhou 239000,China)
ract:The aim of vocational positive psychology is to help students actively facing life and study.The subjects had
the mind health course for one semester.Under the course,we deduced the relationship of vocational students’sentiment,attribu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orm the data.That is the fact that sen?timent and relationship facts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matched group except in the relationship factor.As a matter of fact,demographic variables had a notable impact on the three factors.At last,we conducted the relative analysis of dimensions of the three facts.We found that the vocational students have stronger self-control and more confident under the mind health course.When they are faced with problems,they don’t depend on the chances and help from others.
rds:mind health;sentiment;attribution;the vocational student;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G446
A
1671-055X(2017)05-0044-07
10.16595/j.1671-055X.2017.05.009
2016-06-03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SK2016A0679);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一般教學研究項目(zlgc2015039)。
安慶云(1981-),女,安徽全椒人,講師,主要從事心理健康與心理衛(wèi)生研究。E-mail:anqingyun1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