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楨 孫志滿(尤溪縣教師進修學校,福建 尤溪 365100)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學業(yè)評價調(diào)查研究報告
胡麗楨 孫志滿
(尤溪縣教師進修學校,福建 尤溪 365100)
為了解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生學業(yè)評價真實現(xiàn)狀并尋求對策,研究團隊選擇有代表性的初中校師生,以問卷調(diào)查及訪談為主要形式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教師對評價具有一般性認識,但評價實施卻多以缺乏科學性的評價為主,認識與實踐存在較大反差。因此,綜合性學習評價亟待從宏觀走進微觀,細化評價指標,開發(fā)適用面廣,操作性強的評價工具已成為突破綜合性學習瓶頸的關鍵。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學業(yè);評價研究
2001年語文綜合性學習首次被納入到語文課程體系,成為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視為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然而,十多年來教育界對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的理論研究卻不多,對微觀評價研究的更少。從實踐來看,縣域內(nèi)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狀況不樂觀,許多是只見其名卻不見其實,對其進行有效評價的更是鮮見。為此,筆者開展了以“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學業(yè)評價”為主題的研究活動,以解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學業(yè)評價問題,探尋相應對策。
本次問卷調(diào)查選取了縣城、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鄉(xiāng)鎮(zhèn)等三個層次各兩所初中校教師及12個班級的學生作為調(diào)查對象,采用問卷與座談相結(jié)合的方式開展調(diào)查研究。共發(fā)出教師問卷100份,學生問卷500份,收回教師的有效問卷99份,學生的有效問卷490份。同時召集教師及部分學生以座談的形式,了解綜合性學習評價的現(xiàn)狀及其真實的想法與需求。
1.關于綜合性學習評價目的的認識。當被問及“對學業(yè)生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的目的”時,有48.5%的教師認為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42.4%認為是“為了反饋學生前一段學習情況,以便改進他們的學習”。雖然也有12.1%的教師認為只為了“給學生一個學習成績,以區(qū)分學習的優(yōu)劣”。但總體來看,教師們對評價的目的還比較明確。
2.關于綜合性學習的評價重點。評價的內(nèi)容決定著評價的根本指向,是否指向“語文”又決定著綜合性學習的成敗。為此,筆者設計了“你認為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對活動的評價應著重在( )(多選)”這一問題。如表2.1(教師)其結(jié)果有72.7%的老師認為應當在聽說讀寫能力,有57.6%的老師認為應在自主探究能力和活動過程的參與態(tài)度,有51.5%的老師認為應著重在解決問題的能力,至于語文基礎知識則只有27.3%的老師認為是重點。應該說,以上五個選項都是重要評價點,但由于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體系內(nèi)的學習形態(tài),所以首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為是綜合性的實踐課程,所以基礎知識的掌握應該放在比較次要的位置,從得到認同度的高低來看,教師們對綜合性學習的認識還比較到位。但是,也正因為綜合性學習所具有的實踐性的特點,所以在活動中“運用語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應該是評價的關鍵點,教師們卻把這一選項排在了五個選項中的第4位。這里可能有認識的問題,也許存在著其他的困難。如果與同一問題的學生調(diào)查結(jié)果進行比較,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
表2.1(教師)
表2.2(學生)
如表2.2(學生)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是把“學習的興趣與態(tài)度”排在第一位,而且認同度達到70.5%,而“聽說讀寫能力”則排在了末位,僅34.9%的學生認為是評價的重點。二者的差異,突出了教師在評價實踐中所把握的評價重點。學生的評價認識來自于教師的評價行為,教師雖然認識到了聽說讀寫能力在綜合性學習評價的重要性,但在評價實踐中卻很少落實,以致學生有這樣的判斷。也就是說,教師的認識與實踐存在較大的落差。
3.關于綜合性學習的評價主體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如下:
表3.1(教師)
表3.2(學生)
來自于教師和學生的數(shù)據(jù)都集中地認為對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當“師生結(jié)合”,二者數(shù)據(jù)的趨同,說明師生結(jié)合進行評價應該是相對好操作并經(jīng)常性運用于實踐中,這也與筆者的長期觀察結(jié)論相符。但相較于教師,學生更愿意家長及社會人士參與其中,這反映了學生的意愿。
4.關于綜合性學習的一般評價方法。以下是對教師所作的關于一般評價方法的調(diào)查結(jié)果:
?
數(shù)據(jù)表明,教師們最常用的評價方法是過程觀察,其次是對學生作品(學習成果)的優(yōu)劣判斷。因為綜合性學習的過程長,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活動情況進行全程跟蹤與指導,過程觀察也就成了評價的方法之一。綜合性學習因為實踐性特點,評價要重過程,但也同時強調(diào)對學生學習結(jié)果的評價,因為學習結(jié)果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學習的效果的高下、學習品質(zhì)的優(yōu)劣;它還可以逆向還原學習過程(如方案的設計是否科學,合作程度以及活動目標的達成情況等)。因此,通過評價學生作品的方式來評價綜合性學習是可行的。但數(shù)據(jù)也說明教師們很少使用一些評價工具,如評價量表、學生檔案袋等。
5.關于對綜合性學習學生學業(yè)結(jié)果的評價。在對師生共同提出的“是否注重學習結(jié)果的評價”一問時,教師的回答是100%注重結(jié)果評價,僅有1.2%學生認為教師在評價時不注重對結(jié)果的評價??梢?,無論是認識與實踐,教師都是非常重視對學習結(jié)果的評價的。在被問及“對活動結(jié)果的評價應該用什么表示”時,超過63%的教師都選擇了“等級”,比選擇“書面評價”(27.3%)、“口頭評價”(15.6%)、“分數(shù)”(3%) 等選項的比例高得多。但是,面對同樣的問題學生的回答卻是如下表。
?
從數(shù)據(jù)的分歧中,筆者認為教師在填寫的時候,更多地加入“應該怎么做”之類的理解,而學生的反饋更能說明教師在成果評價時“實際這樣做”。如果這種假設成立,那么,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則更多地帶有隨機性、隨意性。
6.關于綜合性學習的評價困難。為了解教師在開展評價時遇到的困難,設計的問題及調(diào)查結(jié)果如下:
?
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綜合性學習過程長,評價要素多樣”固然給評價帶來困難,排除因為工作繁忙的因素,集中反映出的是教師所掌握的評價策略教少與缺少可直接使用的評價指標與評價工具。雖然,課程標準對綜合性學習提出了“實施建議”與“評價建議”,但比較空泛,不具有針對“每一次”活動的可操作性,它需要老師與同學共同協(xié)商開發(fā)出評價工具。然而,教師們實際還沒有做到。
綜合以上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jié)論:
1.對評價重要性的基本認識以及評價目標與功能、評價的多元主體等的認識與實踐是比較到位的。
2.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評價在認識與實踐間存在落差,教師認識到“聽說讀寫能力”應作為評價的重點,但在實際實施中卻沒有全面落實。說明這一點也同樣反映在對評價方法的使用上。
3.在評價方法的選用上,教師們大多采用是非正式評價方法,如過程觀察、口頭評價等,帶有較強的隨機性、隨意性。
4.師生都十分注重對學習結(jié)果的評價。
5.教師在實施綜合性學習評價時存在較多的困難,沒有根據(jù)課程標準開發(fā)出“每一次”活動的評價工具。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亟待從宏觀走向微觀,操作性強,應用性廣的評價工具開發(fā)迫在眉睫。
評價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滲透到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是確保語文綜合性學習順利進行、提高語文綜合性學習質(zhì)量的一種重要手段,直接關系到語文綜合性學習能否沿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關系到能否實現(xiàn)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程目標?;趯δ壳暗脑u價生態(tài)的把握與調(diào)查研究的結(jié)論,筆者認為,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學業(yè)評價必須從宏觀指導走向微觀世界,即研制出有明確評價指標的、適用于“每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評價工具。為此,筆者建議:
1.要對課程標準的評價建議進一步細化。課程改革十多年來,在綜合性學習評價的理論建構(gòu)方面的成果豐碩,不乏宏觀(中觀)的評價原則與方法。但對課程標準中“評價建議”細化為具體、明確的評價指標的研究教少。王藝在《中美小學-初中階段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比較研究》中發(fā)現(xiàn),“美國麻州課標對于課程的評價是依據(jù)其課程理念(10條指導原則)和27條一般標準,采用從理論到操作、從宏觀到細節(jié)的全面、整體的評價思路。”為實踐提供了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我國語文綜合性學習目標設計較為簡約、概括,體現(xiàn)了很強的層次性和綜合性,也為具體實施留有創(chuàng)造的空間?!钡瑫r也成為評價實施的難點之一。因為這樣的目標設置、評價建議需要一線教師二次開發(fā),給一線教師帶來困難。而便于實施的、類似于美國麻州的那27條標準,很有必要研究者或?qū)嵤﹫F隊開發(fā)出來。
2.要大力開發(fā)出適用于“每一次”綜合性學習評價的工具。課程標準的“評價建議”中把考察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及提高程度作為評價的著眼點,但還缺乏可操作性。評價實施需要工具,評價工具是收集資料的直接依據(jù)和手段,是有效實施評價的前提。如果評價實施中過多地使用口頭評價、過程觀察等即時性和感性化方法,勢必影響評價的科學性。調(diào)查結(jié)果也表明:影響評價實施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現(xiàn)成的工具可用,需要學校、縣域甚至更高層次的團隊來建設與開發(fā)評價工具,其中最常用、最適用的應該是評價表。
3.必須強調(diào)對學習結(jié)果的評價。雖然,語文綜合性強調(diào)過程,評價的關鍵要注重全過程的考查,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忽略對學生學習結(jié)果的評價。相反,如果忽略了對活動結(jié)果的評價,這樣不免給學生造成一種錯誤認識,認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不重視結(jié)果的,如果認為學生積極參加就達到了目的,實質(zhì)是背離了綜合性學習的初衷。美國麻州的綜合性學習課例中,都有“實踐與評估”和“最后展示及評價”兩部分內(nèi)容,他們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因為,對學生最后成果的適當評價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有效動力,會促進學生的更大發(fā)展。
4.補上對教師進行關于綜合性學習評價專題培訓這一課。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其中一大原因還存在教師的評價理念與能力。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的種種教師實施評價行為與基本認識之間存在的落差,實際上與以往的培訓較多地集中在宏觀認識上有很大的關系,一線教師還非常需要如何化理念為行為的培訓,對于綜合性性學習評價尤其如此。
[1]張汀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08.
[2]王藝.中美小學、初中階段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比較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5.
Abstract: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uzhou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author makes a survey of Fuzhou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of teachers’competence i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achers’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have been enhanced greatly and that the basic facility of the school’s informatization has improved greatly so that the daily teaching needs of the teachers can be met.However,the teachers’philosophy of teaching and application competence need to be improved.Besides,high-quality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are still inadequate.It is suggested that school-based train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eachers’philosophy of teaching should be promoted so a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links and two platforms should be vigorously enhanced and high-quality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should be accumulated so as to improve teaching.
Key words: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tatus quo;countermeasure
Seeking Focus·Understanding·Transfer——On the“Application-type Classroom”Three-stage Teaching in the Second Level of Primary Schools
CHEN Xiu-min
(Yuanguang Primary School in Yunxiao County,Yunxiao 363300,China)
Taking primary middle grade Chinese language as a specific research field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 awareness,this paper makes it clear that“l(fā)earning language is to use it”and advocates the establishing of a pragmatic educational concept in order to give an accurate positioning to the pragmatic use of language.By studying the different examples of lessons,let concept be put into reality and classes so that the daily teaching behavior of teacher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will change to come up with a kind of effective“pragmatic-type”classroom model and will on this basis extend and innovate.
pragmatic-type classroom;seeking focus;understanding;transfer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Poems
TANG Shan
(Fuzhou Wushan Primary School,Fuzhou 350001,China)
Abstract:Ancient poetry is not only a special language symbol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but also has a unique charm of language art.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teachers should meet the students’feelings of the beauty of the ancient poems and the beauty of the melody,and on this basis stimulate the students’imaginary thinking by making use of the fun of the pictures,activate the students’acute sense of comparative thinking by making 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ictures,guide the students’critical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by making use of the changes of the pictures,promote the co-existence of creation and creative thinking by making use of the extension of pictures so as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generate the beauty of deep thinking.
Key words:recite ancient poetry;imagine;compare;analyze;create;beauty of thinking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Fuzhou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OU Ling
(Fuzhou Pingdong Middle School,Fuzhou 350003,China)
G632.0
A
1673-9884(2017)09-0126-04
2017-08-05
福建省“十三五”規(guī)劃2016年度教育科研基地專項課題“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微觀評價研究”(FJKYJD16-05)
胡麗楨,女,尤溪縣教師進修學校中學一級教師。 孫志滿,男,尤溪縣教師進修學校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