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愛兵
張嘉譯是中國電視劇白玉蘭獎、華鼎獎和飛天獎的“大滿貫視帝”。2017年由他領(lǐng)銜主演并擔任藝術(shù)總監(jiān)的《白鹿原》熱播后,收獲觀眾一致的好口碑。張嘉譯不僅在戲內(nèi)表現(xiàn)了爐火純青的演技,被稱為“好劇保障”,而且在戲外展示了精妙絕倫的口才,被譽為“口才擔當”。
- 話有情懷 -
《白鹿原》長達85集,總投資1.6億元,因為大部分的資金都用在了制作上,演員的片酬就沒有那么多,而且劇組也不想用當下那些動輒片酬上億的“流量擔當”的演員,而是啟用實力演員。身兼該劇藝術(shù)總監(jiān)的張嘉譯跟著導(dǎo)演去請演員,每次他都會用情懷跟人說:“我是西安人,我對陳忠實的這部小說太喜歡了。90年代,《白鹿原》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剛出版,我就讀了。那時我剛從北京電影學(xué)院畢業(yè)回到西安。后來聽說《白鹿原》要拍成電影,雖然沒人找我演,自己興沖沖又讀了一遍。我熟悉小說里每一個人物,更對這片土地的風(fēng)土人情充滿情感??梢哉f,演經(jīng)典,這是我做了20多年的夢。演員片酬雖然沒有那么多,但我不為掙錢就為作品。掙錢的機會還會有,但碰上《白鹿原》的機會不再有。陳忠實以《白鹿原》墊棺作枕,演員不也需要一部‘白鹿原壓箱底嗎?”一番有效的勸說請到了何冰、秦海璐、劉佩琦等演技派演員出演,為這部劇的品質(zhì)奠定了基礎(chǔ)。
說服是一門藝術(shù)。有的說服,三言兩語,就說到了對方的心坎上;有的說服,越說越不服,反而弄巧成拙。張嘉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直陳自己演繹經(jīng)典作品的情懷與夢想,真誠表達了“不為掙錢為作品”的崇高藝術(shù)追求,更以原著作者陳忠實為榜樣,激勵大家去創(chuàng)作一部壓箱底的作品。一番勸說,情真意切,毫無功利性,只有純粹追求藝術(shù)的信念、情懷,從而深深打動了每一位主創(chuàng)。
- 話有敬畏 -
開播宣傳會上,媒體贊譽《白鹿原》是一部真正的“良心劇”,張嘉譯接過話茬說:“這部作品關(guān)注度很高,拍攝很難,我自己接這種名著也很謹慎。一開始我一直問自己,能不能演好?演不好就退下來,不要糟蹋這個作品。我們希望這部戲可以拍出農(nóng)村的質(zhì)感,拍農(nóng)村戲就要熟悉農(nóng)村的生活,能夠真的融入其中,接地氣。正式開機前一個月,大家都到陜西藍田體驗生活。我們住在村民家里,與村民同吃同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演員挑水、割麥、趕車、劈柴,女演員紡線、和面、扯面、做飯,我們就是要融進那個場景,在切身體驗中和角色無限靠近。一個月的體驗大家收獲很大,正像書里的白嘉軒說的:‘人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里,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家心里,都抹不掉。其實天知道地也知道,記在天上刻在地上,也是抹不掉的。什么樣的態(tài)度,成就什么樣的戲。太陽底下暴曬的質(zhì)感,無論高清電視畫面能否呈現(xiàn),至少演員們自知?!?/p>
語含敬畏,是一種自律、一種境界,必能以如履薄冰的態(tài)度,謹慎做事,不辱使命。張嘉譯沒有過多地炫耀演技,而是表達了對待創(chuàng)作的敬畏感,并從演員實地體驗生活這樣一個視角、一個側(cè)面,反映出了他們憑良心拍戲的動人精神。其實,何止拍戲,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人在做,天在看”,都要心中有天,時刻有敬畏之心,才能俯仰無愧于天地。
- 話有擔當 -
宣傳會現(xiàn)場,大家還紛紛對張嘉譯擔任藝術(shù)總監(jiān)的稱職給予了贊賞和肯定。演員何冰說:“張嘉譯不僅是好演員,也是值得跟隨的藝術(shù)總監(jiān)。他在拍攝時,完全是東道主一樣,照顧全劇組人的生活,還負責(zé)在艱苦的拍攝中為大家加油打氣?!庇浾呗犃?,打趣地問張嘉譯:“你擔綱藝術(shù)總監(jiān)一職,看來做了不少事,今后是否考慮職務(wù)再升級?”張嘉譯說:“我碰到特別喜歡的劇本就愿意更多地參與進去,所以我主動請纓擔任了藝術(shù)總監(jiān),實際上就是劇組的‘大管家。既然來到了我的家鄉(xiāng),我就理應(yīng)盡地主之誼,照顧好大家的情緒,給大家安排好伙食。大家吃好喝好生活好,覺得這里是個家,拍起戲來也就更加投入了。我這人就是好管閑事,在片場最忙的可能就是我了,戲演好了是最基本的,凡是涉及到選景、道具布置、鏡頭,甚至連色調(diào)、剪輯什么的我都要管,都是力求完美,少留遺憾?!?/p>
俗話說,“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懷”。一個人在遇到大事難事時,能否主動站出來承擔責(zé)任,這是考量他品質(zhì)、人格的標準之一。話有擔當讓人敬。張嘉譯在演好自己的戲份的同時,勇挑重擔,甘當“東道主”“大管家”,盡心盡力為大家服務(wù),因而收獲了人們的贊譽。我們在面對大事難事時,也要多說有擔當?shù)脑?,并擔負起相?yīng)的責(zé)任。
- 話有真義 -
在演員這條路上,張嘉譯并非一路平坦,他屬于大器晚成。有記者問他:“你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張嘉譯說:“我一直太專注一件事情,就忘了很多其他事情,有戲演就行。拍戲20多年來,我更多專注在如何做好一個演員和每一部戲的角色怎么去做好,所以我從來不在片酬問題上跟人較勁。我對生活沒有更多要求,穿衣,我可以不穿那么好的;吃飯,我一碗面就夠;我做事,一定要做得快樂,而拍戲就可以帶給我快樂。角色沒有大小之分,我知道只要我演好,就會有下一個機會在等我,所以每一部戲我都不會忽略,一定要珍惜每一次鍛煉的機會。我常常因太投入推敲劇情以至于一閉上眼睛,腦子里全是第二天要拍的場景。有時候拍完一天戲,我整個人就虛脫了。所有這一切動力讓我這么去做都是源自我的初心,當我學(xué)這個的時候,最大理想就是到60歲,能做一個表演藝術(shù)家,奔著這個,我還要專注前行!”
說話貴在有真義,說出給人以教益與啟迪的東西,否則就是廢話。張嘉譯談成功秘訣,能夠一字立骨,提煉出“專注”這樣一個最具說服力的詞匯,娓娓道來自己是如何專注于做好一個演員的,他不僅不挑剔角色,珍惜每一次機會,而且淡泊名利,不急功近利,不爭片酬。一番話語,真摯表達了自己不忘初心、對職業(yè)的專注熱愛之情,讓人感受到了“十年磨一劍”的成功道理。
(編輯/張金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