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倩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211172)
肖邦《b小調第一諧謔曲》創(chuàng)作特征分析
劉 倩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211172)
諧謔曲是肖邦在創(chuàng)作手法與創(chuàng)作技巧均已達到成熟時期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它們鮮明地體現(xiàn)了肖邦對作品內容、形式、體裁等方面的大膽創(chuàng)新,是其最優(yōu)秀作品的代表。
《b小調第一諧謔曲》結構龐大,其震懾人心的音響效果與細膩的情感表達形成了鮮明對比,扣人心弦,具有史詩般的英雄氣概和戲劇性的諧謔風格。本文首先介紹了肖邦生平、諧謔曲的發(fā)展由來,以及肖邦對諧謔曲體裁發(fā)展所作出的貢獻,在此基礎上,對《b小調第一諧謔曲》創(chuàng)作特征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從中體會到肖邦愛國主義情感的真實展現(xiàn)。
肖邦;b小調第一諧謔曲;創(chuàng)作特征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19世紀波蘭作曲家、鋼琴家,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自幼鐘情于波蘭民族民間音樂,在七歲時即創(chuàng)作了《波蘭舞曲》,八歲開始登臺演出,在二十歲之前便已成為在家鄉(xiāng)波蘭華沙頗具知名度的鋼琴家、作曲家。肖邦后半生正值波蘭亡國,在國外度過,創(chuàng)作了很多愛國主義思想的鋼琴作品,以此來表達自己深切的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他在國外經(jīng)常為波蘭同胞進行募捐演出,但為當?shù)刭F族演出卻很勉強,不為貴族強權所壓迫。1837年,他嚴辭拒絕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舒曼認為肖邦的音樂象“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稱著“波蘭不會亡”。肖邦的晚年生活非常孤苦絕望,自嘲自己是個“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他在彌留之際再三囑托姐姐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波蘭,體現(xiàn)出他赤誠的愛國之心。
肖邦一生創(chuàng)作不離鋼琴,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其創(chuàng)作的大約二百部作品幾乎都是為鋼琴而作,其中著名的有:2部鋼琴協(xié)奏曲、3首鋼琴奏鳴曲、4首敘事曲、4首諧謔曲、24首前奏曲、18首波蘭舞曲、20首練習曲、21首夜曲、4首即興曲等等。其中有與波蘭民族解放斗爭相聯(lián)系的英雄性作品,如:《g小調第一敘事曲》、《降A大調波蘭舞曲》等,有充滿愛國主義熱情的戰(zhàn)斗性作品,如《b小調第一諧謔曲》、《c小調革命練習曲》等,有哀慟祖國命運的悲劇性作品,如《降 b小調第二奏鳴曲》等,還有懷念祖國、思念親人的幻想性作品,如部分夜曲、即興曲與幻想曲等。
諧謔曲又稱詼諧曲,是一種三拍子器樂曲。其主要特點是速度輕快,節(jié)奏活躍而明確,常出現(xiàn)突發(fā)的強弱對比,帶有舞曲性與戲劇性的特征。它常在交響曲等套曲中作為第三樂章出現(xiàn),以取代宮廷風格的小步舞曲?!爸C謔”是指用音樂來表現(xiàn)詼諧,幽默的情趣。
諧謔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早期宮廷風格的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本來是一種起源于法國的三拍子舞曲,因為其舞蹈步伐較小而得名,風格溫和典雅,善于描繪各種禮儀動態(tài)。
17世紀中葉,這種體裁被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引入宮廷,從此小步舞曲正式成為法國宮廷舞曲的代表體裁。
在18世紀中期,這一體裁被海頓引入到奏鳴曲的第三樂章中使用,自此小步舞曲逐漸成為奏鳴曲及交響曲中不可缺少的體裁之一。
18世紀中期以后,這種體裁繼續(xù)發(fā)展,在音樂巨匠貝多芬的手中,開始在奏鳴曲、交響曲、四重奏曲的第三樂章(有時在第二樂章)引進諧謔曲以代小步舞曲,并將諧謔曲這一體裁在詼諧、幽默的基礎上,加入戲劇性、諷刺性元素。貝多芬所創(chuàng)作的諧謔曲樂章,曲式結構與小步舞曲相同,仍由三部曲式構成,但展開手法常帶有動力性發(fā)展的性質,再現(xiàn)部分多有變化。
貝多芬之后的作曲家不僅僅局限于把諧謔曲作為各種器樂套曲的一個樂章,在進入19世紀以后,在肖邦、勃拉姆斯的作品中,諧謔曲演變成為了獨立的單樂章樂曲。同時,隨著音樂與其他藝術形式的密切融合,諧謔曲這一體裁在其原有的幽默性、戲劇性、諷刺性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敘述性、抒情性等特點,甚至有了更深刻的哲理性。肖邦的四首諧謔曲便是這一時期諧謔曲體裁的典型代表。
從肖邦開始,諧謔曲被用作獨立的器樂曲,他一生一共創(chuàng)作了四首諧謔曲作品,這四首作品創(chuàng)作貫穿于他的三個創(chuàng)作時期:
《b小調第一諧謔曲》(Op.20)創(chuàng)作于1831—1832年間,出版于1835年,這首作品與肖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Op.23)大約創(chuàng)作于同一時期。這時的肖邦剛剛來到巴黎,得到了祖國起義失敗的消息,悲痛憤怒至極,因而整首作品充滿了強烈的悲劇性色彩。
《降b小調第二諧謔曲》(Op.31)創(chuàng)作于1837年,出版于1838年,這首作品充滿了力量與熱情并具有鮮明的戲劇性與幻想性,是四首諧謔曲中最廣為人知的一首。
《升c小調第三諧謔曲》(Op.39)創(chuàng)作于1838—1839年間,出版于1839年,它是肖邦一生愛國理想的縮寫,并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飽含苦悶與思念、憧憬與希望的世界。該曲也是肖邦四首諧謔曲中篇幅最短小的一首。
《E大調第四諧謔曲》(Op.54)創(chuàng)作于1841—1842年間,出版于1843年,與《f小調第四敘事曲》(Op.52)大約創(chuàng)作于同一時期,是一首具有隱藏著幸福情緒,樂思單純而明朗的作品。
肖邦的四首諧謔曲為諧謔曲這一體裁的獨立與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并成為西方音樂中的不可多得的珍品。作品既把握了傳統(tǒng)諧謔曲體裁“諧謔”的基本特質,又極大地豐富和發(fā)展了這一體裁,使之與諷刺、莊嚴、崇高以及戲劇性、英雄性、悲劇性等特征聯(lián)系起來,擺脫了低俗與嘩眾取寵,將諧謔曲的美學意義大大提升,使之在諧謔特質的基礎上具有更加深邃的思想性與哲理性,從而成為極具藝術個性、又有深刻內涵的大型單樂章作品。
“肖邦的諧謔曲是其創(chuàng)作思想和技巧均達到成熟時所作,集合了肖邦對作品內容、形式、體裁等方面的大膽創(chuàng)新,堪稱他的頂級佳作。”1
肖邦《b小調第一諧謔曲》可以說是一部悲劇性的英雄史詩。其基本構思是沿著一條思路展開的——在逆境中艱難跋涉、歷經(jīng)狂風暴雨摧殘的英雄,不畏艱難奮勇前行,爾后轉向充滿著溫暖回憶與親切幻想的夢境之中,可美夢仿佛被一把尖刀殘酷地劈開,他不得不再次回到的可怖的現(xiàn)實之中。而在最后,英雄揮舞利劍,在暴風驟雨般的狂潮中拼死反抗,最終獲得了偉大的勝利。
肖邦《b小調第一諧謔曲》創(chuàng)作于1831-1832年間,始于1831年夏天,也即肖邦離開祖國波蘭、途徑維也納、去往巴黎的途中,得知華沙起義失敗的消息之后憤而提筆。波蘭起義的失敗、華沙淪陷的的消息給了他巨大的精神打擊,國家和民族的悲劇激起了他強烈的愛國情感,他立即用音樂表達了他內心極大的悲憤、壓抑、絕望和對家國故土美好過往的懷念之情。
在這種不滿與激憤的情緒下,他還創(chuàng)作了滿懷斗爭激情的《c小調練習曲》和洶涌澎湃的《d小調前奏曲》,反映出他內心的痛苦、堅韌、剛毅和對侵略者的嚴厲控訴。而《b小調第一諧謔曲》充滿了“暴風雨般的狂熱”和大量不協(xié)和的“怪異”和弦,運用較長的篇幅,表達了波蘭起義失敗后身居異鄉(xiāng)的肖邦內心巨大的悲憤之情,這也使其成為肖邦最著名的愛國詩篇之一。
肖邦《b小調第一諧謔曲》是一首帶有引子和尾聲的復三部曲式。
該曲的引子是兩個堅定而有力的轉位七和弦,分別在高、低音區(qū)以強音量奏出,仿佛一個有回應的悲壯吶喊,又如同戰(zhàn)斗開始時的號角一般,奠定了全曲激動、勇猛的情緒基調。見譜例1:
譜例1:
引子結束后,音樂片刻也沒有停留,馬上進入到激烈的戰(zhàn)斗之中。
該曲呈示部是由A、B兩個主題的重復構成的三部—五部曲式。
A(9—45小節(jié))主題屬于單主題性質,用一個高速行進的向上沖擊式的扭曲旋律線條作為主題核心,滾滾上行,如同憤怒的浪花一般,情緒不斷高漲,當音樂到達最高點時,爆發(fā)的情感又像瀑布一樣傾瀉而下,一氣呵成。如譜例2所示:
譜例2:
在暴風雨般的旋律呼嘯而過之后,音樂進入了A段結束之前的補充段落。這個補充段落一改之前主動機中旋律線條滾滾翻涌的氣勢,轉而變?yōu)橐院拖遗c八度音程的構成的旋律。這一部分在高低音區(qū)頻繁移動,造成一定的失重感和方向上的模糊性,使音樂突然陷入深沉的憂郁和悲傷絕望的氣氛之中,雖然速度變慢,但力量猶存。
第二主題B(73—128小節(jié))不是一個獨立的音樂形象,而是一個情緒動蕩不安的過渡性段落。B段將A段中的動機進行了變形,通過更強大的幅度向上盤旋,頻繁的轉調、離調使音樂顯得更加驚恐與不安。如譜例3所示:
譜例3:
呈示部兩個主題以“A、B、A、B、A”的次序進行了反復,將作者內心的不安、焦慮,以及無法遏制的憤怒表達得淋漓盡致。
作品的中間段是由C、D兩個主題音調各自發(fā)展成段落,呈現(xiàn)了肖邦一貫的抒情音調。這一部分相較呈示部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轉變,調性也由b小調轉為其同主音大調B大調,展開了一個舒緩而深情的慢板,與呈示部音樂之間形成了非常強烈的反差。
C段主題(309—324小節(jié))是一個甜美的、充滿夢幻色彩的主題,采用的是波蘭一首圣誕祝歌《睡吧,圣嬰耶穌》的旋律,它是肖邦童年時期十分喜愛的一首民歌,也是肖邦直接采用波蘭民歌作為旋律的一個非常罕見的例子。由于聲部間的跳進和聲部內旋律的連續(xù)行進給人們聽覺上帶來一種忽強忽弱的感覺,虛實結合,仿佛夢境和現(xiàn)實之間的交替,帶有明顯的幻想性。音樂的主要旋律在中聲部進行,這種渾厚的音色使音樂飽含著溫暖而又親切的情感,仿佛回到了祖國和平的年代里,兒時的肖邦躺在母親溫暖的懷抱中安然睡去。母親輕輕哼唱的搖籃曲在空中飄蕩,家鄉(xiāng)的和平美景浮現(xiàn)眼前,這一段表達了肖邦對祖國、親人的深切懷念。2如譜例5所示:
譜例4:
D段(325—340小節(jié))的裝飾音比較多,所以顯得比較華麗。在搖籃曲的節(jié)奏音型基礎上,旋律不斷模進上揚,唱出一個甜美而又憂傷的曲調。此段調性也相較C段有了一些變化,使音樂游離于B大調與 #g小調之間,從而產生了更豐富的色彩。
C段第三次重復時,第二句(381小節(jié)起)和聲發(fā)生了變化,調性也由#g小調轉回b小調。在這段中甜美的夢境依然在繼續(xù),但左手開始出現(xiàn)了不協(xié)和音,最后搖籃曲的音調還余音未絕,兩個引子中出現(xiàn)過的強烈不協(xié)和的七和弦在389小節(jié)突然出現(xiàn),仿佛人們在甜蜜的夢境中聽到戰(zhàn)爭的號角聲,殘酷的現(xiàn)實還是無情地出現(xiàn)了,戰(zhàn)爭還是爆發(fā)了,甜蜜、幸福的生活消失得無影無蹤。
再現(xiàn)部是呈示部的重現(xiàn),回到了一開始的悲憤與吶喊的情緒之中,主部那個充滿戰(zhàn)斗性的斗爭主題再次回歸,音樂以“A、B、A”的方式進行了重復,做到了前后呼應。
尾聲部分音樂又一次卷入到狂風暴雨般的動蕩之中,激烈的情感再次爆發(fā)。尾聲的主動機由幾組音程大跳構成,由于速度很快,造成了強烈的動蕩感,在不斷向上攀升了12小節(jié)(573—584小節(jié))后到達旋律頂峰,并在最高點持續(xù)了5個小節(jié)(585—589小節(jié)),之后旋律一瀉千里,從高處呼嘯而下。而這次旋律高潮似乎還沒有完全抒發(fā)出肖邦內心的激動情緒,在低音區(qū)短暫徘徊后一個強烈而尖銳的和弦連續(xù)重復了九次(589—603小節(jié)),這不止是肖邦個人的憤怒,更是象征著波蘭全民族人民的反抗與斗爭。而后的上行半音階(609—617小節(jié))讓整個尾聲充滿堅定而有力的情感以及沖向勝利般的熱情。3于潤洋先生是如此評價該曲的尾聲的:“如此強烈的情感表現(xiàn),不僅在此前肖邦的作品中所未見,即使在肖邦后來的創(chuàng)作中,恐怕也不是很多見的?!?見譜例5:
譜例5:
對于當代的中國人來說,之所以對肖邦的音樂有某種特別的理解和偏愛,是有原因的:肖邦作品中所蘊含的“民族情結”,與近百年來同樣遭受列強凌辱的中國人的心靈是相通的。肖邦那些最成熟的悲情、激昂的音樂詩篇,和中國人民自鴉片戰(zhàn)爭以后開始的巨大民族苦難有著太多的共通之處。5
《b小調第一諧謔曲》標志著肖邦的創(chuàng)作開始向成熟期過渡,它是這一時期的第一部作品,而就整個浪漫主義音樂的發(fā)展進程來看,該曲標志著一種新的音樂審美觀念的形成,悲劇性、戲劇性已經(jīng)成為一個重要的審美范疇,它作為一種‘美’而進入這種新的音樂潮流。這是肖邦在浪漫主義鋼琴音樂中的一個重要貢獻,而這首《b小調諧謔曲》正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6在該曲中,我沒有感受到絲毫的“諧謔”與“輕松”,相反,我聽到了震撼人心的激昂吶喊和流落他鄉(xiāng)的愛國青年對祖國的深情呼喚。
注釋:
1.周龍慧.肖邦第一諧謔曲的創(chuàng)作與演奏分析[D].濟南: 山東師范大學, 2015.
2.王笑容.肖邦諧謔曲研究[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6.74-75.
3.王笑容.肖邦諧謔曲研究[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6.81-82.
4.于潤洋.悲情肖邦: 肖邦音樂中的悲情內涵闡釋[M].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08: 17.
5.于潤洋.悲情肖邦:肖邦音樂中的悲情內涵闡釋[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241.
6.于潤洋.悲情肖邦:肖邦音樂中的悲情內涵闡釋[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18-19.
[1] [蘇]索洛甫磋夫著.肖邦的創(chuàng)作[M].人民音樂出版社,1960.
[2] 于潤洋.悲情肖邦:肖邦音樂中的悲情內涵闡釋[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6.
[3]馮智全.肖邦大型作品研究 [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08).
[4] 王笑容.肖邦諧謔曲研究[M].人民日報出版社 ,2015(06).
[5] 張洪島.歐洲音樂史[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6] (美)保羅·亨利·朗(PaulHenyLang),顧連理等譯.西方文明中的音樂[M].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1
[7](美)唐納德.杰.格勞特(DonaldJayGrout),(美)克勞德.帕利斯卡(ClaudeV.Palisca)著,汪啟璋等譯.西方音樂史[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8] 梁全炳、姚曼華、梁鏑編著.肖邦與波蘭音樂家[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6.3.
[9] 揚.艾凱爾編著,巴維爾.卡明斯基合作編著,陸平譯.波蘭國家版肖邦鋼琴作品全集解析[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7.4.
[10] 修海林,李吉提著.西方音樂的歷史與審美[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
[11] 張蕾蕾.淺談肖邦諧謔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J].音樂生活.2007(12)
[12] 李娟.肖邦《b小調諧謔曲》的音樂分析[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7(01).
[13] 葉佳亮.激情而深沉的《b小調諧謔曲》[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6(S1).
[14] 孫紅杰,楊燕迪.音樂體裁的學理探究論綱——以西方音樂的體裁現(xiàn)象為例[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02)
[15] 但昭義.淺論肖邦音樂風格——為紀念偉大的波蘭作曲家肖邦誕辰200周年而作[J].音樂探索.2011(01)
[16] 孫月.從“音樂學分析”到“音樂學寫作”——《悲情肖邦》研討會相關討論后續(xù)[J].中國音樂學,2011(01).
[17] 孫月.“悲情肖邦”何以悲情?——對肖邦音樂之悲情內涵的聽辨、分析與讀解[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0(03).
[18] 韓鍾恩.肖邦記憶——為紀念肖邦誕辰200周年特別寫作[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