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可訓
主持人的話
於可訓
最近,在《新文學評論》雜志上讀到黃詠梅的一則談創(chuàng)作的文字:《小說家不是旁觀者》,其中講到她在媒體工作時的一些事情,說是跑社會新聞的記者,接到報料電話后,回問對方的第一句話就是:死了人嗎,死了多少人?接下來的是,做社會新聞版的編輯,也按死人的多少,安排記者提供的稿件:這件新聞死了5個人,頭條;這件死了3人,二條;這件聞所未聞,三條;這件既沒死人也不新鮮,槍斃。這樣的事,聽起來好像是一個段子或是玩笑,但卻在在下這個普通讀者這里,有了相應的反饋,或者說也得到了相關(guān)的印證。在都市小報十分興旺發(fā)達的那幾年,本市有幾張報紙很受讀者青睞,但訂閱者卻各有所選。一日,在下與本系的一位同行閑聊,相互比較各自所訂都市小報的優(yōu)劣,半天爭持不下。在下最后拿出的殺手锏,就是黃詠梅所說的這個死人的標準。我問,你訂的報紙今天死了幾人,答曰1人,我說,我訂的報紙今天有3條死人的新聞,結(jié)果自然是我訂的報紙勝出。看官也許覺得我們這樣近乎無聊,但如果細想一下,這件本屬無聊的談資背后所隱含的閱讀心理,就不難發(fā)現(xiàn),尋找或追求一種超出生活常規(guī)的極端刺激,確實是今天這個連感官也日漸物化的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閱讀心理現(xiàn)象。對于普通讀者為滿足自身的閱讀需求來說,這樣的閱讀取向自然無可厚非,但在這樣的一個閱讀情境或社會文化語境中從事文學寫作,就不免要生出許多困惑。尤其是像黃詠梅這樣從事敘事性文體創(chuàng)作的小說作家,更難免有左右為難之感。中國的小說自來就講傳奇,古人所謂無奇不傳,說的就是小說家的選材“報料”都要新奇,否則就無人愿讀,無人想看。按照魯迅的說法,“始有意為小說”的唐人,甚至干脆把小說叫做“傳奇”。想想中國古代許多有名的小說,雖然不一定都以死人的多寡為選材的標準,但選材的新奇卻是篤定的。這些古典小說,能流傳下來的,讀者記得住的,也往往是其中的奇人奇事,這也就是與無奇不傳對應的另一個說法——無傳不奇?,F(xiàn)代的小說,其實也是如此。多的不說,就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小說,現(xiàn)在還有人談起的,還有人愛讀的,還有興趣改編(而且是循環(huán)往復)成電影電視劇的,主要還是如《林海雪原》這樣的新英雄傳奇。如果硬要扯上死人的關(guān)系,則無論古今中外的小說中,那些老去的壯士,犧牲的英雄,屈死的男女,總是最能牽動人心的。可見,讀小說與讀報紙的心理確有許多地方相同。
這當然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方面,還是黃詠梅說的,也是很多人這樣認為的,不論作家的選材怎么傳奇,作家給他筆下的人物安排了多少死亡的結(jié)局,都沒有生活本身這樣富有傳奇性,都不像人的命運的最終歸宿那樣,統(tǒng)統(tǒng)都要走向死亡。所以黃詠梅說,作家的想像力總是跟不上現(xiàn)實生活,其實也超不出上天給人的派定的宿命。文學和現(xiàn)實生活、和人的宿命這種擰著來的局面,就讓作家陷入了一個永遠也掙脫不了的悖論。你要搞文學吧,你就得有想像力,可你的想像力再怎么高超,也超不出非文學的生活本身所有的東西。這潛臺詞已經(jīng)是再明白不過的了,就是你趁早別干這活兒了??蛇@活兒偏偏又是一種謀生的職業(yè),許多人還指著它混飯吃。這樣,在文學這行當內(nèi)外,就難免有種種的不得已。寫的人因為生計不得不將就著寫,看的人因為好這一口也不得不將就著看。如果是大家都能這樣將就,彼此相安無事也就罷了,問題是,偏偏有許多不能將就的作家,要另尋別路,也有許多不愿將就的讀者硬要逼著作家這樣做。這就有黃詠梅說的另一層意思,就是由新聞式的“報道”生活傳奇,到進入人的內(nèi)心世界,燭照人的靈魂,打動讀者的心靈。用她的話說,是“沿著這些已經(jīng)發(fā)生的新聞,緩緩地、艱難地挺進,從新聞人物的內(nèi)心逐漸進入到讀者的內(nèi)心,一筆,輕輕地將人的情感‘放倒’,將人們的冷漠、隔膜、躁郁、疑慮等等情緒統(tǒng)統(tǒng)‘放倒’。這樣的作品才動人。”看官會說,這樣的想法也不是黃詠梅個人獨有,很多作家都說過類似的意思。我之所以在這里特別引出黃詠梅的話,是因為我覺得,正因為在這樣的一個大家都將就的文學時代,還有像黃詠梅這樣一些不能將就的作家,中國文學才有希望。這又讓我想起前些年我與顧彬先生的一次閑談。因為前有“垃圾”事件,我就問他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真實評價,他說,中國當代許多作家的作品沒有心。我理解他說的這個心,就是指黃詠梅說的人的內(nèi)心,或曰人的心靈。僅流于表面故事,而沒有觸及人的靈魂。我當然不會以為一個外國人能當中國文學的裁判,也無意于把一個西方漢學家手中的雞毛當作令箭,更何況顧彬的這個說法也不是什么高明之論,但是,如果將他的這個說法用之于觀察當今汗牛充棟的小說和紛如江鯽的小說家,只要你不想刻意護短,你就不能不承認,這個判斷,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或?qū)偾兄锌萧熘摗?/p>
也許是因為黃詠梅對當今小說這種“無心”敘事的狀態(tài)有較清醒的認識,才有她的創(chuàng)作由新聞式的獵奇到追求“動心”的轉(zhuǎn)變。論黃詠梅的創(chuàng)作者,多離不開“日?!倍?,但這“日常”的取材,在她那里,卻不是沒心沒肺的“零度情感”,而是用全部身心去體貼筆下的人事,也借此去體貼讀者的心靈,即由“日?!倍钊搿叭粘!备采w下的人心。以在下的眼光看來,這既是黃詠梅的創(chuàng)作深得人心之處,也是所有為文學者“入人”“化人”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