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曹立光
冬至日
⊙ 文 / 曹立光
雪落在雪上,潔白花瓣兒
把風走過的腳印覆蓋
白樺,紅松,紫椴,水曲柳,魚鱗松
平靜地依偎在大山身邊
目光越過雜草,稀疏的灌木叢
在冰冷的腳手架后面我看到了祖母
王波和他姐姐王麗
站在梯子上
合力拆家里熄火的鐵匠鋪
遠處是腳手架
廢棄的大棚
老掉牙的職工俱樂部
被凍土掩埋的供水工程
去年七月份
開工動土的樓茬子
板著臉,杵在山腳下,像
警衛(wèi)室那只看門狗
走過的人,都會用手點點
然后笑笑
風把出山的路打掃干凈
有人空著手上山
有人攆著影子跑下山來
他彳亍在站牌下
行李箱左右挪閃眼光
風吹開手機
推開這個叫翠巒的地方
破殼的冰凌花
抽搐的小嘴帶有冰的血絲
收拾完碗筷,你坐在沙發(fā)上
“我活著,相對于昨日
今天種種都是未來
感謝我見到的一切鮮活”
我說不出話,眼睛投到窗外
塑鋼窗外有鐵護欄
蜘蛛網困著蜘蛛
我和它皆是自己的牢籠
咽下掌心里的半把白色藥片
你看著電視,淡淡地說:
“能像陳長生一樣逆天改命,多好
可惜,活著,對我就是場等待”
“鳶尾花落了
我肚子里的那朵還在生長”
告別的時候,她化療后的臉漆白
門敞開,房子漆黑
翻譯所賴以生存的外部文化背景,同樣影響著翻譯實踐,制約甚至操縱著譯者的具體翻譯行為。作為文化的載體,不同的語言映射并承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文學翻譯實踐中,譯者如果對原文本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夠,某種程度上忽略了文化差異,對原文的理解便會依賴或局限于自己所處的文化氛圍,就會導致偏差,出現誤譯。例如:
新出鍋的葵花子躺在絲袋里
灰黑色的身子滾燙
感興趣的人,駐足,抓幾粒嘗嘗
走過去的人又回轉身來
稱一斤拎在手中
最好的配合,是他
鐵鏟翻炒葵花子,翻炒鼻尖上
滴落下來的汗水
用木塊掌握鐵爐的溫度
路燈一直沒有搬家
他倆也從來沒有挪動過位置
無風的路口,雪花照亮
老夫老妻成綹的頭發(fā)
錢簍里佝僂的一塊錢一塊錢
她每天上午九點鐘趕來輸液
自己換藥水袋,自己拔針
捂著大口罩,年輕的眼睛閃亮
她戴著假發(fā),臉上施著淡妝
配合護士檢查,接受霧化
偶爾和老伴低聲交談,吸完就走
她抬起了頭,兒子背過身去
死死地盯著門外,老姑娘流著淚
給她穿上褲子系好上衣紐扣
她不停搓手,走來走去,白色床單
有消毒水在抽搐,她等待確診的
上大一的孩子,手機屏幕頭像閃動
化療完畢的妹妹,一根一根
把掉在床上的長發(fā),輕輕拾起
緊閉的嘴唇有陽光的花紅艷
化工廠的大煙囪直插天空喉管
工業(yè)的廢水還在源源不斷排入暗河
通往春天路上的運煤車一輛又一輛跑進鍋爐
焚燒秸稈的農民坐在地頭吸煙聊天
紅綠燈下的汽車排氣筒“突突”喘粗氣
霾在下沉。霾在排兵布陣。霾在十面設伏
習慣忍受的草民,螻蟻般生存
泥菩薩一樣認命,把口罩戴在心里
鼓脹,燙手,沒有扣嚴實的餐盒
有菜花、西紅柿的湯汁溢出
他安靜地用雙腳和腰支好自行車
從塑料袋里拽出餐巾紙把污漬擦凈
碼齊、擺好,等下一個食客
穿的高仿戶外服,有銀灰色標志
和湖藍、橙紅相間的色塊
袖口磨損得厲害,油漬閃著光
他的腳步沉穩(wěn),十年來
從未滑倒,無論風霜抑或雨雪
他的盒飯,準時又嘹亮
在車流里,貨柜間,討價還價中
過路的風喜歡叫停他的影子
凌晨三點鐘的批發(fā)市場沙啞著嗓子
請注意,倒車!請注意,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