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各盡所長
□ 鄭也夫
中國社會屬于金字塔形社會,在這種社會結構中,底層占大多數(shù),而這一部分人會自然而然地想要進行階層躍升,爬到中層甚至上層社會。這就導致階層流動現(xiàn)象在中國非常突顯。在某種程度上,大量的階層流動并不是好現(xiàn)象,這是欠發(fā)達社會才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以德國為例。德國是一個棗核形社會,中間大,兩頭小。也就是說,中產(chǎn)階級很多,上層階級和底層階級相對較少。而中間階層的大多數(shù)人,他們的流動需求并不多,因為這部分人的生活質(zhì)量已經(jīng)很高了,并不會產(chǎn)生強烈的想要改變的欲望。
但是,如果一個德國人想要進行階層躍升,拋開個人因素不談,他并不會遇到制度上的障礙,比如戶籍問題。而對于中國人而言,戶籍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階層躍升的重要障礙。
在教育層面,德國人從十歲就開始實行教育分軌制,學生會進入不同的人生發(fā)展方向,一邊是與大學銜接的文科中學,一邊是訓練平民子弟的國民學校和職業(yè)學校。
德國人認為,十歲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有些人對學習哲學、文學或者科學等沒有興趣,他可能就喜歡做技能性的事情,那為什么非要進入大學呢?考不上大學,不代表他不能做一個好的鉗工、一個出色的面包師,或者一個杰出的推銷員。
在德國,即便一名最普通的技工,他的生活也是有保障的,他的收入和社會地位都是體面且受人尊重的,他屬于中間階層,而不是底層。所以德國人考大學,完全不是出于改變命運的初衷,或者進入中上層社會的愿望,而僅僅是因為興趣。
在中國,我們?nèi)匀挥脛钪镜目谖侨フ務撊绾瓮吓馈⑷绾螌崿F(xiàn)階級躍升,這是很可悲的。這說明我們還屬于非發(fā)達國家,我們的社會制度還不夠完善,只有不斷地進行階層躍升才能給生活提供保障。這并不是一個社會的理想狀態(tài)。
造成這種結果,原因無非就是收入不平等。在中國,一個普通工人、一個藍領,和白領的收入是截然不同的。在國外,普通工人屬于中產(chǎn)??稍谥袊?,普通工人基本屬于社會底層。更荒謬的是,在收入毫無改善的情況下,人們卻吶喊著要改變藍領階層的地位和聲譽。收入提不上去,說這些有什么用呢?
只有藍領和白領的待遇差不多的時候,藍領階層的地位才會慢慢轉變,不需要你宣傳。到時候一定會有人覺得:我為什么非要坐在辦公室,我干嗎不去當汽車修理工,或者去務農(nóng)?這個時候人們就能憑興趣去選擇工作了??涩F(xiàn)在的情況是,即便痛恨坐在辦公室里,他也不愿意去當一個修理工或一個面包師,因為選擇成為藍領階層,就要付出經(jīng)濟和社會地位層面的巨大代價。
我在美國遇見的農(nóng)場主,收入比一些白領還高,他們(農(nóng)場主)就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因為這既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又不至于讓他們的生活捉襟見肘,何樂而不為呢?但我們目前離走到這一步還有距離。
(摘自《新周刊》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