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 鑫 強 艷
(北京市第十五中學 北京 100054)
岳凌月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 100054)
高中物理閱讀課程初探
琚 鑫 強 艷
(北京市第十五中學 北京 100054)
岳凌月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 100054)
中高考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而且閱讀能力也是今日社會所必備的一項能力.認識閱讀,要從心理學的層面來進行,我們提出了一套物理閱讀的理論模式,并且付諸于實踐.
物理 閱讀 心理學
2015年,我黨在十六大提出的“全民閱讀”的基礎上又提出建設“書香社會”.這個問題的提出可能是基于下列一個事實為依據(jù)的:2012年,上海學生在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ISA)測試中,總成績全球第一,其中數(shù)學、科學均獲第一,但閱讀成績并不理想.雖然這只是一個個案,但卻從一個側面指出了我國教育中對“閱讀”的不夠重視,因此上海學生的PISA考試事件只不過是一個導火索罷了.
就我們中等學校而言,最直接面對的就是考試,梳理一下2004年-2016年的北京中、高考物理試題的字數(shù),興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如圖1所示,2003年北京市開始收回中考命題權,但由于當年的非典,2004年的物理題才是北京市第一次自主命題的中考物理題.在2004年-2014年的11年間,北京市中考物理試卷的字數(shù)始終穩(wěn)定在4 500字左右,但從2015年開始,字數(shù)陡然增至7 900字左右,原因在于加入了兩篇閱讀理解的文章,以及科學實踐課的內容.目前中考物理對于閱讀考查的特點是“文字量大,學生對文本信息的提取有困難”.
下面再說高考,如圖2所示,北京市自2004年開始獨立命題理綜試卷,高考物理試題字數(shù)特點相對穩(wěn)定,2007年-2010年文字量相對穩(wěn)定,2011年以后字數(shù)呈現(xiàn)振蕩上行的特點,但最多也沒有超過2 800字,一個是物理試題數(shù)量較少,再一個要考慮與化學、生物相平衡.高考物理對于閱讀考查的特點是“文字量適中,但信息量大,學生對文本的深層解讀有困難”.
圖1 北京中考物理試題字數(shù)
圖2 北京高考物理試題字數(shù)
圖3 科學閱讀教材
我們在教學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欠缺,因此在教學處的協(xié)調下,物理組與化學組聯(lián)合開設了“科學閱讀課程”,已經(jīng)成書(圖3),其中物理部分共8講,分別由強艷老師和琚鑫老師完成,化學部分共6講,全部由師虹老師完成.這本書是我們的一次初步探索,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妥和不當之處,但是也積累了一些有用的經(jīng)驗和有益的嘗試,因此名為“初探”,在此同大家分享.
筆者報告的內容分為4個部分,分別是:
(1)理科閱讀的特點;
(2)影響閱讀效果的主要因素;
(3)閱讀課教學設計;
(4)成效與反思.
其中“(1)”是對閱讀文本的處理和分析,“(2)”是對閱讀者認知特點的討論和分析,然后在“(1)”和“(2)”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一個閱讀的思維機制,“(3)”是在此機制上給出一個具體的教學設計,最后的“(4)”則是對整個課程的反思.
(1)理科閱讀的特點
1)理科對文本的解讀往往是有標準答案的
與文科不同,理科閱讀的最終理解結果會有唯一答案,因此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判定標準,學生想的“對與錯”,這是一個終端的判定結果.但這并不是我們的終極追求.
2)理科閱讀的最終目的是建立模型或明確條件
理科閱讀是要從文字中抽象出情境,然后建立解決問題、解釋現(xiàn)象的模型,或者從中分析出所給模型的具體限定條件.這一切是為了將問題模型化,模型化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將其符號化,符號化其實就是抽象化的過程.在此多說一句,人類認識事物抽象化的過程可以簡單地分為兩個,第一個過程是從具體數(shù)目到抽象數(shù)字的抽象,比如1棵樹、1頭羊、1支筆到不代表任何具體事物的數(shù)字“1”,第二個過程是從具體的數(shù)字1,2,3,…到字母a,字母a可以代表任意一個復數(shù)域內的數(shù)字,這就完成了符號化,符號化就使得問題可以定量化,無論是解析的定量,還是數(shù)值計算的定量.
3)理科閱讀,思維要發(fā)散,行為要閉合
閱讀是一個“思維發(fā)散”的過程,也就是面對同樣的文本,不同人因為知識背景、認識水平不一樣,對文本的解讀是不盡相同的,但是理科要求必須要建立同一個模型,因此他的行為必須是閉合的,也就是落實到一個個具體的操作上,才能得到同一個模型.
下面我們給出一個具體的案例,闡述我們是如何處理文本的:如圖4所示,這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中第6章第2節(jié)“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這一節(jié)如果上成閱讀課,我們是這樣處理教材的,我們針對這3頁課文,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1:假設行星繞太陽的軌道是圓形的,試根據(jù)相關知識推導行星與太陽間的引力表達式.
設計意圖:看懂原文思路,找出關鍵信息,并能夠重復.
問題2:如果要驗證上述表達式是否適用于行星與它的衛(wèi)星之間,需要測量這些衛(wèi)星運動的哪些物理量?如何驗證?寫出相應的表達式.
設計意圖:在新的情境下(“行星-衛(wèi)星”),深入理解文章的推導,能夠明確哪些規(guī)律是普適的,哪些規(guī)律是依賴情景特定條件的.
問題3:什么是“月-地檢驗”?為什么要做這個事情?目的是什么?具體如何進行?需要驗證哪些量之間的什么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對從“太陽-行星”到“行星-衛(wèi)星”的推廣,結合具體可驗證的實例“地球-月亮”,再次加深對上述推導的理解.
小結:對該文本提出的上述3個層面的問題組(提出問題→建立理論→驗證理論),恰恰反映了牛頓的思維歷程,即像科學家一樣想問題.
圖4 “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教材截圖
(2)影響閱讀效果的主要因素
1)抽象詞的出現(xiàn)
所謂抽象詞,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說不清楚的詞.舉個例子:
【例1】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距地面高h處自由下落,并且與地面發(fā)生彈性碰撞,求小球與地面接觸過程中動量的變化量.
這是學生初學“動量”時的一道中檔題,它之所以是中檔題,原因就在于長度僅為50個字的題干中,就有3個抽象詞,分別是“自由下落”“彈性碰撞”和“動量的變化量”,如果把這3個詞的內在含義全部寫出來,寫在題干里,這道題可表述如下:
“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距地面高h處由靜止下落,下落過程中只受重力,小球與地面接觸過程中,反彈的速度與其落地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求小球與地面接觸過程中動量變化量的大小與方向.”
題中的3個過程分別對應“自由下落”“彈性碰撞”和“動量的變化量”,這樣雖然文字量增加到了88個字,但是閱讀難度卻降低了,因為占用大腦內存小了.
當然,這個題如果這樣寫,也可以降低難度:
“一質量為1 kg的小球從距地面高10 m處自由下落,并且與地面發(fā)生彈性碰撞,求小球與地面接觸過程中動量的變化量.”
也就是把抽象的字母變成具體的數(shù)字,學生會覺得具體,難度就降低了.因此,專業(yè)詞匯、用字母表示的量都是科學閱讀中的抽象詞.這是我們在教學設計中應當注意的.
我們的大腦擁有強大的糾錯能力,這個能力是建立在我們對母語太過熟悉的基礎上的,我們會自動糾錯到熟悉的那個詞匯上去,這也就是為什么會出現(xiàn)考試時讀題讀錯了的情況,物理中就有一個經(jīng)典案例:“A和B的總動量相同,A和B的動量總相同”,就是“總”的位置不同,卻造成了句子意思的大相徑庭,第一個“總”表示求和運算,第二個“總”是個副詞,表示程度.再比如“我們的大腦有擁強大的糾錯能力”,這句話如果不是仔細讀,你不會發(fā)覺寫的是“有擁”.那這種現(xiàn)象如何避免呢,就是反復逐字地讀和反復訓練.因為有了這個案例,可能大家就會對后面的所有例子都認真研讀了.
3)人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和情緒狀態(tài)
影響閱讀效果的因素有3個,分別是“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和“情緒狀態(tài)”.“知識結構”決定了哪些文本可以讀,哪些文本不可以讀;“能力水平”決定了可讀的文本,他可以理解到什么水平,比如學生沒有極限的概念,那么他對瞬時速度的解讀就只能是停留在文字表面的.“情緒狀態(tài)”則決定了學生閱讀的效果,也就是說,即使是閱讀課,也要有相應的組織教學.
基于上述研究,我們嘗試給出一個閱讀的思維機制,如圖5所示.
圖5 閱讀的思維機制
對圖5做一個簡單說明:閱讀者從閱讀材料的文本中獲取信息,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對文本初步理解的情境,但是這個情境往往是很復雜的,因此要進行簡化,以便突出主要矛盾,因此將情境轉化為一幅圖畫——示意圖,這個示意圖就可以跟頭腦中已有模型(這一點也從側面說明,閱讀課不能用于起始課)進行對比,如果與已有模型的相似度低,閱讀者就會重新回到文本再次解讀,如果相似度高,就會根據(jù)頭腦中的知識結構圖,選擇這個模型對應的規(guī)律,再根據(jù)從情境中找出的條件,綜合規(guī)律和條件進行關聯(lián)決策,最終完成運算操作,這里的運算操作應當是廣義的,既包括數(shù)學運算,也應該包括邏輯的演繹.
因為物理學科中有大量的程序性知識,因此我們根據(jù)這個特點,將程序性知識的學習過程“外顯化”——制成表格,如表1所示.
在明確曲塊中OTU個數(shù)后,利用Venn圖可以展示樣品之間共有或特有OTU數(shù)目,直觀地表現(xiàn)出樣品間OTU的重合情況。結合OTU所代表的物種,可找出不同環(huán)境中的共有或特有微生物。分析表明:在制曲不同階段,共計發(fā)現(xiàn)100個OTU為各階段曲塊所共有;在T0、T1、T5期,曲塊中特有OTU數(shù)目分別為10個、2個和28個;在T2、T3和T4階段,無特有OTU(圖4)。
表1 程序性知識的學習過程“外顯化”
將該程序性知識“牛頓第二定律”的思維操作外顯化,讓學生去完成這個表格,哪行表格完成不了,就說明他在這個思維環(huán)節(jié)上出了問題,他無法完成這個操作,就說明他還不具備這個能力.
再舉一個物理上的例子,這是2015年的北京中考題:
圖6 例2題圖
【例2】小林做“碘的升華”實驗時,用酒精燈直接對放有少量固態(tài)碘的碘升華管加熱,如圖6所示.發(fā)現(xiàn)碘升華管內出現(xiàn)紫色的碘蒸氣,小林認為碘從固態(tài)變成了氣態(tài),是升華現(xiàn)象.小紅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常壓下,碘的熔點為113.60 ℃,碘的沸點為184.25 ℃,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約400 ℃.根據(jù)這些資料,小紅認為小林所做的實驗中,碘可能經(jīng)歷了由固態(tài)到液態(tài)再到氣態(tài)的變化過程,小林的實驗并不能得出碘升華的結論.
請針對小紅的質疑,設計一個實驗,證明碘能從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可以選用上述器材或補充必要的輔助器材.寫出實驗方案并簡要說明.
經(jīng)過一定訓練的學生會很快把目光聚集在“設計一個實驗,證明碘能從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這句話上.于是就根據(jù)這句話回憶相應的模型“物態(tài)變化”,如圖7所示.
從知識結構圖中發(fā)現(xiàn),決定物質聚集狀態(tài)的物理量是溫度(注:其實還有壓強,但初中階段只討論等壓過程,因此暫不涉及壓強問題),因此重新回到文本尋找與溫度有關的信息:“常壓下,碘的熔點為113.60 ℃,碘的沸點為184.25 ℃,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約400 ℃.”于是將上述碘的特殊條件1:碘的熔點為113.60 ℃,碘的沸點為184.25 ℃,標在知識結構圖中,如圖8所示.
圖7 物態(tài)變化模型
圖8 根據(jù)第1個條件標示碘的沸點和熔點
題目還有一個特殊條件2:不出現(xiàn)液態(tài)碘,也就是不能發(fā)生熔化,如圖9所示,不發(fā)生熔化的條件是溫度低于熔點即可.于是我們就可以進行“運算”,找到一種可以控溫在113.6 ℃以下的實驗裝置——水浴.怎么想到水浴的呢?原來在初二上“熔化”這節(jié)課中,用過這個實驗方法,這就反觀我們的教學,初二的新課教學是否到位,初三的復習教學是否到位.
圖9 根據(jù)第2個條件進一步修改模型
下面再舉一個高考的例子,這是一道2000年的陳題,但是它卻把上述思維機制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們來一起看一下這道題:
【例3】2000年1月26日我國發(fā)射了一顆同步衛(wèi)星,其定點位置與東經(jīng)98°經(jīng)線在同一平面內,若把甘肅嘉峪關處的經(jīng)度和緯度近似取為東經(jīng)98°和北緯40°,已知地球半徑R,地球自轉周期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視為常量)和光速c,試求該同步衛(wèi)星發(fā)出的微波信號到嘉峪關處的接收站所需的時間(要求用題給的已知量的符號表示).
大家讀過題之后,頭腦中都會有一個相應的情境圖,然后可以跟筆者的情境圖對比一下,如圖10所示.
但這是立體圖,并不好分析,于是我們分別沿著東經(jīng)98°面和赤道面各切一刀,就得到了2張圖,如圖11和圖12所示.
圖10 根據(jù)題意構建情境圖
圖11 沿東經(jīng)98°切面圖
圖12 沿赤道面切面圖
其中圖11是學生在數(shù)學課上熟悉的情境圖,已知三角形的兩邊及其夾角,自然想到余弦定理,圖12則是萬有引力問題中的常規(guī)圖,于是問題迎刃而解.
(3)成效與反思
閱讀,即能夠完成對信息的提取和加工,是程序性知識.閱讀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并且是有“路徑”可循的,比如將思維過程“外顯化”.我們自編教材,作為對傳統(tǒng)教材的補充,在編寫過程中注重“人-文”交互性,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實現(xiàn),比如鏈接按鈕.
通過一年的教學嘗試,學生接受并初步掌握了閱讀的操作步驟.外在變化就是靜下心來讀題、審題,有了畫圖的意識,對于論述較長題目的畏難情緒有所降低.在一些題目較長,題意較為隱晦的題目作答上,學生的得分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進一步,應當再配合以合適的教學方法,合理運用講授、討論、對話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將閱讀的效果深化并外顯.
1 劉如德.教育心理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 王邦平.贏在會學.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2
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