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麗
【摘要】目的 探討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在冠心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n=35)和觀察組(n=35)。對照組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普拉格雷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體有效率為94.2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5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心病治療中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可顯著提升治療效果,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字】冠心??;抗血小板藥物;低分子肝素;普拉格雷;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7..01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穩(wěn)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該病常見的病因有高血壓、肥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等,臨床表現(xiàn)為胸痛、心前區(qū)不適、心悸、乏力、發(fā)熱、出汗、惡心嘔吐等,嚴重時可導致心力衰竭、猝死,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低分子肝素是一種有效的抗血栓藥物,在冠心病治療中具有顯著的抗凝效果,而抗血小板藥物可起到溶栓的效果,兩種藥物同時使用,可顯著提升治療效果。為探討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在冠心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41-77歲,平均(56.3±4.8)歲,病程1~11年,平均(5.2±0.9)年。觀察組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齡39~76歲,平均(57.8±4.5)歲,病程1~13年,平均(5.8±1.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臨床診斷標準,本課題在倫理委員會批準、監(jiān)督下進行,患者對治療方案充分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冠心病常規(guī)藥物治療,包括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等。對照組給予依諾肝素皮下注射5000 U/次,早晚各一次,持續(xù)治療30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普拉格雷口服10 mg/d,持續(xù)服用30天。
1.3 觀察指標
(1)療效評價:比較2組治療的有效率。療效標準:臨床癥狀消失且無不良反應為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為有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惡化為無效;(2)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惡心嘔吐、腹痛便秘、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n),百分數(shù)(%)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采用(x±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顯效21例,有效12例,總體有效率為94.29%(33/35);對照組顯效14例,有效13例,總體有效率為77.14%(27/35),兩組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fā)生2例惡心嘔吐,1例腹痛便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57%(3/35);對照組發(fā)生4例惡心嘔吐,2例腹痛便秘,1例消化道出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7/35),兩組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3 討 論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三種: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外科搭橋手術。藥物治療是最基礎的冠心病治療方案,其費用較低,長期服用硝酸酯類藥、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轉換酶抑制劑、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和中草藥等可有效延緩疾病的進展,避免其發(fā)作。本研究中使用的依諾肝素是一種可有效預防血栓生成的低分子肝素,具有顯著的抗凝作用。而普拉格雷是新一代強效抗血小板藥物,對血小板的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顯著改善心肌缺血等癥狀。本研究中,觀察組總體有效率為94.2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14%;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5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說明抗血小板藥物與低分子肝素同時使用時,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且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但是,由于冠心病發(fā)病機制復雜,再加上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多種基礎疾病,選擇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時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加強患者基礎疾病的治療,避免基礎疾病對患者臨床效果產(chǎn)生的影響,促進患者早期恢復。
綜上所述,冠心病治療中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可顯著提升治療效果,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努爾古麗·哈普勒,祖麗菲婭·木沙. 觀察冠心病治療中口服抗血小板藥物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10):138-139.
[2] 努爾古麗·哈普勒,祖麗菲婭·木沙.口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冠心病的療效探討[J].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12):133-134.
[3] 張麗君,黃淑田,王瑞英,孫麗麗,田琴琴.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冠心病患者雙聯(lián)抗血小板藥物應用時間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5,(02):114-118.
[4] 許 丹,李 毅,王賀陽,荊全民,徐 凱,陶貴周,于 紅,韓雅玲,李晶.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植入新型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涂層藥物洗脫支架后應用雙聯(lián)抗血小板治療6個月與12個月預后對比研究[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7,(06):566-569+574.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