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硬件配置狀態(tài)及改進對策

2017-11-21 02:33:39鄒紅軍
關鍵詞:冊數危房教學樓

周 霖,鄒紅軍

(東北師范大學 教育學部,吉林 長春 130024)

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硬件配置狀態(tài)及改進對策

周 霖,鄒紅軍

(東北師范大學 教育學部,吉林 長春 130024)

本研究對我國西南、華東等五區(qū)10省市的1 497所縣域中小學、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學點的生均教學樓面積、生均圖書冊數、危房存有率和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等義務教育學校硬件配置指標的調研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發(fā)現,我國縣域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成果顯著,但總體情況較為薄弱,區(qū)域、省份、校際間硬件配置差異顯著,且存在一定資源冗余現象。改善縣域義務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其均衡發(fā)展,需要遵循“公平—效率—質量”原則與“扎實摸底,建立臺賬,強化縣域義務教育發(fā)展現狀研究深度;合理規(guī)劃,精準指向,加大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硬件投入;多方參與,及時反饋,建立全面動態(tài)的資源配置監(jiān)測機制”的實踐路徑。

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硬件配置;均衡狀態(tài);對策建議

一、問題的提出

義務教育是國家及個人教育鏈重要的一環(huán),縣域義務教育作為義務教育場域的子集,對促進教育公平,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補齊縣域義務教育的發(fā)展短板是實現教育公平攻堅戰(zhàn)面臨的最迫切任務??h域義務教育的均衡狀態(tài)是縣域教育資源的高度耦合、教育軟件與硬件的相對豐富、發(fā)展良好的狀態(tài),而學校硬件配置作為教育資源的一維,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發(fā)展的現實與可能。2016年,國務院《關于統(tǒng)籌推進縣域內城鄉(xiāng)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為促進義務教育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需要“科學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面改善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1]。今年4月教育部《關于印發(fā)縣域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進一步強調,為了“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fā)展成果,引導各地將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向著更高水平推進,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2],決定建立縣域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督導評估制度,并提出了縣域義務教育資源配置評估的7項指標。7月10日,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在“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攻堅會”上強調,自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督導評估認證啟動以來,在“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大力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另據《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我國普通小學(含教學點)校舍建筑面積70 964.4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 612.45萬平方米,教育設施設備配備達標率已近80%[3]。

如上所述,我國縣域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現已得到明顯改善。但是,仍有諸多研究表明,我國義務教育仍存在“區(qū)域間、省際教育資源配置不均明顯”“教育資源投入冗余現象普遍存在,東部地區(qū)尤為明顯”等問題[4]15-21。學校辦學條件的硬件配置是教育資源配置的重要方面,對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本研究從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的硬件配置指標切入,呈現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硬件配置現實狀態(tài),以進一步檢視我國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樣態(tài),反思其成果與不足,以為提出改進對策提供經驗。

二、研究設計與過程

(一)研究工具與過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fā)展研究院2015年農村教育大調研相關數據以及本次調研的部分數據,這些數據含括我國東、中、西部12個省市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經費、教育設施設備等方面內容,共有有效問卷7 498份。本研究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法從12省中抽取東部2省(S、G)、中部3省(J、N、B)、西部5省(Z、C、L、Y、X),然后分別從該10省調查數據中抽取《學校調查表(學?;窘ㄔO部分)》和《縣(區(qū))域義務教育發(fā)展狀況調查表》中“教育設施設備”部分。經由統(tǒng)計匯總,總體可用問卷為1 497份,部分問卷在個別題目上有效性較低,但不影響總體信效度,符合統(tǒng)計學要求。用SPSS20.0和EXCEL對選取數據做描述性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

(二)研究內容與指標

本研究旨在呈現我國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硬件配置狀態(tài),主要分析指標為生均教學樓面積、危房擁有率、生均圖書冊數、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生均教學樓面積

生均教學樓面積是指某一教育區(qū)域內每名學生可利用的教學樓面積,主要表現為每名學生可占有的教室面積以及可活動范圍,教室包括普通教室、音樂教室、計算機教室等,這里主要指普通教室。生均教學樓面積是衡量學校硬件配置均衡狀態(tài)與效率的重要指標之一,經濟學研究表明,活動主體所占有或可利用面積對主體行動所產生的規(guī)模效應與邊際效應均具有重要意義。生均教學樓面積作為支撐教學活動的物理條件,對教學活動無疑具有重要的影響。

根據我國2002年頒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以及2008年發(fā)布的《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通過對于兩部規(guī)定的二次計算和比較,小學階段的生均普通教室面積一般標準為1.3—1.44 m2。本研究以小學生均普通教室面積1.3 m2為參考標準。初中階段的生均教室面積標準為1.32—1.34 m2,本研究取初中生均普通教室面積最低值1.3 m2為參考標準。

根據調研結果顯示,參與本次調研的10省份均達到國家標準,特別是教學點的生均建筑面積達到了46.21 m2,這說明教學點在生均教室這一硬件配置上已有了較大程度上的資源閑置(見表1)。

表1 不同學校類型生均教學樓面積的描述性統(tǒng)計 m2

如表2所示,縣域學校生均教學樓面積區(qū)域間、省際間差異均十分明顯。從描述性統(tǒng)計來看,生均教學樓面積最高的為華中地區(qū)(20.15 m2),最低為華南地區(qū)(5.92 m2)。在10省中,B省生均教學樓面積達38.58 m2,其次是S省,生均教學樓面積達22.40 m2,而西部地區(qū)的Z、G、X等省份生均教學樓面積普遍偏低,最低的Z省僅為4.71 m2。這說明我國西部地區(qū)的教學活動區(qū)域仍然十分有限。

表2 生均教學樓面積的省際差異 m2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本次調研所涉10省生均教學樓面積均達到國家標準,但是縣域內校際間生均占地面積卻有較大差距。以Z省某縣為例(見圖1),本研究在該縣共調研8所小學,其中4所小學未達到該省規(guī)定標準。而達標學校生均占地面積亦差異懸殊,兩所學校僅僅超出標準不到1 m2,而另外兩所學校生均教學樓面積超出該省標準一倍有余。該縣小學生均占地面積最多的學校為36.28 m2,而最少的僅有8.6 m2,極差達到27.68 m2。因此,各省生均教學樓面積的均數不能掩蓋校際之間的不均衡現象,這值得我們重視。

圖1 Z省某縣小學階段生均面積校際差異

m2

(二)危房存有率

根據《城市危險房屋管理規(guī)定》,危險房屋是指:“結構已嚴重損壞或承重構件已屬危險構件,隨時有可能喪失結構穩(wěn)定和承載能力,不能保證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北M管現今我國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較以往有較大改善,但個別地區(qū)仍有危房存在,且保有率較高,見圖2。

圖2 各地區(qū)危房存有率

從圖2可知,各地區(qū)均有一定危房存在,尤以西南地區(qū)為最,危房存有率為0.29,其次是華中地區(qū),為0.20,華南地區(qū)危房率為0.17,西北地區(qū)0.11,華東地區(qū)為0.1。

從表3可知,在參與調研的1 497所學校中,整體危房率為21%,比例較高。除S地區(qū)不存在危房以外,其余各省均有一定數量危房存在,但危房保有率相對較低。其中Y省危房存有率最高,參與本次調研的學校超過一半均存有危房。整體而言,西部地區(qū)危房保有率高于東部地區(qū),反映了一省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對該省教學房屋的決定作用。在學校類型上,小學危房存有率為0.157 1,初中約為0.175 3,九年一貫制學校約為0.152 2,教學點為0.180 6,各學校類型危房存有率平均值為0.162 7。由是,就目前情形觀之,清除危房是我國西部地區(qū)亟須解決的問題。其不僅制約著學校設施的使用效率和教學質量,更關系到師生的生命安全。雖然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初就已著手解決危房問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徹底解決危房問題仍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持續(xù)關注與努力。

表3 各省危房存有率的描述性分析 m2

(三)生均圖書冊數

生均圖書冊數也是衡量一所學校辦學條件的重要指標,一所學校的藏書無疑體現了學校的歷史底蘊與文化資本。充足的可閱讀圖書資源對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與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相關研究及本次調研情況來看,很多學校的藏書仍然無法滿足學校師生的需求,如表4。

表4 各省生均圖書冊數標準 冊

根據各省公布的義務教育生均圖書標準計算,參與此次調研的各類學校生均圖書均值皆已達到相應標準。小學生均圖書冊數為33.7冊,初中43.33冊,九年一貫制學校32.32冊,教學點為74.25冊。這可能是因為配置圖書的成本較低且操作容易,因此容易實現。但是圖書的質量與利用率仍然是值得調研的問題。

從地區(qū)來看,在參與調研的1 496所中小學中,生均圖書冊數為3.48冊,西北地區(qū)生均圖書冊數最高,為4.77冊。其次分別為華中地區(qū)(4.44冊)、華東(3.31冊)、西南(1.99冊)、華南(1.58冊)。從各省生均圖書冊數來看,總體平均值為3.48冊,生均圖書冊數最高為B省,為8.24冊,其次是L省和S省,分別為4.77冊和4.23冊。而生均圖書冊數最低的X省僅為1.16冊,此外Z、J省生均圖書冊數均未達到2冊。這說明雖各省在生均圖書這一指標上均已達標,但區(qū)域間、省際差異巨大,后續(xù)工作需要適當均衡配置圖書資源。

此外,在分析了各省學生圖書需求后發(fā)現,B、N兩省學生的圖書需求較高,這提示我們,有必要繼續(xù)加大對這些地區(qū)的圖書投入。

(四)生均計算機擁有量

計算機設備的保有量是反映學校教學設備狀態(tài)的重要指標之一,計算機不僅僅是進行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工具,更是學校教育能否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本研究將每百人均計算機數量作為教學設備的研究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每百人均計算機數量=(計算機總量/學生總數)×100。

從本次調研數據來看,小學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約為23.71臺,初中為17.19臺,九年一貫制學校約為17.86臺,教學點約為25.69臺,總體擁有率較低。各地區(qū)、省際計算機保有數量也較低且區(qū)域間差異明顯。表5反映了各地區(qū)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表6反映了各省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

表5 各地區(qū)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 臺

表6 各省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 臺

從表5可知,除華東地區(qū)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高達143.10臺以外,其余各地區(qū)皆普遍偏低,值得注意的是華南和華中地區(qū)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僅維持在5臺左右。由表6我們可以看出,各省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差異較大(P<0.01),其中S省高達222.61臺,而最低的N省僅為2.76臺,是S省的1.23/100,極差達220臺左右。其余省份諸如Y、Z、X、J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均在10臺以下。這表明在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這一學校硬件配置指標上,存在著極大的不均衡,部分省份計算機匱乏,而部分地區(qū)則大量冗余。

從計算機需求分析來看,G、L、C等地需求較高,均值均在0.5左右。而X和N相對較低。

四、討論與建議

(一)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硬件配置的主要結論

1.縣域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成果顯著,但總體情況較為薄弱

就以上分析來看,我國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硬件配置在部分指標上取得顯著成果,從生均教學樓面積來看,參與本次調研的10個省份均已達到國家標準,特別是教學點的生均教學樓面積已遠遠超出國家標準。在生均圖書冊數這一指標上,參與調研的樣本學校小學、初中、教學點、九年一貫制均已達到各省相應類型標準,并表現出相對豐富狀態(tài)。但是,在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此一指標上,各區(qū)域、省份、學校均遠未達到理想狀態(tài)。西南、華南、華中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均在10臺以下,Z、Y、X、J、N五省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亦在10臺以下,這說明在這些地區(qū),尚未滿足每10人擁有一臺計算機,計算機存量處于十分匱乏的狀態(tài)。而在危房存有率這一指標上,調研結果顯示,90%以上省份均存有一定數量的危房,且保有率相對較高。

2.不同區(qū)域、省份、校際之間學校硬件配置差異顯著

從前面分析結果可知,雖然不同區(qū)域、省份、學校在生均教學樓面積這一指標上表現良好,但同時也表現出極不均衡現象。在參與本次調研的10個省份的1 497(此處有效樣本為1 104)所學校中,區(qū)域間生均教學樓面積極差為14.23 m2,省際差異為33.87 m2。浙江省某小學校際極差也達到27.68 m2。生均圖書冊數這一指標表現出的差異為,西北和華中地區(qū)生均圖書占有量較高,而占有量較低的省份如Z、J等生均圖書冊數仍低于2冊。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也表現出巨大的區(qū)域、省際差異。在以區(qū)域為自變量的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的分析中,華東地區(qū)達到143.10臺,而華南和華中地區(qū)均維持在每百人5臺計算機的水平,而以省份作為分析自變量的結果顯示,S省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達到222.61臺,而N省每百人擁有計算機不足3臺。

3.不同類型學校硬件配置整體無明顯差異,但存在一定資源冗余

根據前面的數據我們不難發(fā)現,小學、初中、九年一貫制學校及教學點在生均教學樓面積、生均圖書冊數、危房存有率和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等指標上整體表現較一致。但是由于教學點相對于其他三種類型學校來說人數較少,在各類指標的均值上均表現出相對高值。如在生均教學樓面積上,教學點約為46.21 m2,超出排列第二的小學生均教學樓占有面積32.26 m2。而在生均圖書冊數這一指標上,教學點輸出值約為74.25冊,超出平均值33.76冊。教學點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為25.69臺,亦超出平均擁有量近3臺。由此可見,教學點在多項指標上均達到指定標準且遠遠超出其他類型學校的平均值。這就表明,各教學點可能存在一定的資源過剩,未能充分發(fā)揮資源利用率。

(二)改善縣域義務教育硬件配置的對策建議

在我國各級各類教育中,義務教育具有基礎性與戰(zhàn)略性的重要地位,縣域義務教育作為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與均衡發(fā)展無疑具有重大意義,也是教育公平理念的體現。伴隨著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在更大范圍內實現縣域義務教育硬件配置優(yōu)化,向公平要質量,促進縣域義務教育由均衡發(fā)展轉向優(yōu)質發(fā)展已成為黨和國家面臨的重要任務。今年6月,教育部、財政部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全面改善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中期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確保全面改善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薄弱學?!蹦繕藢崿F的六項要求:1.進一步完善工程規(guī)劃;2.進一步加快實施進度;3.進一步強化資金落實;4.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5.進一步加大公開力度;6.進一步加強督導檢查。以上六項要求對全面改善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可操作性的指導意義。此外,在改善縣域義務教育硬件配置的實施路徑上,本研究認為需要遵循“一條原則三項舉措”。

一條原則。即改善縣域義務教育硬件配置應遵循“公平—效率—質量”原則。簡言之,所謂縣域義務教育硬件配置中的公平原則,是指在硬件配置過程中遵循配置規(guī)則、程序的同一性及秉持“無偏袒性”與“無歧視性”,不能因為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的相對劣勢而少配置或不配置。公平不等于平等,公平的補償性原則應被充分考量,這是價值定位。縣域義務教育硬件配置中的效率原則是指,在硬件配置過程中不能只見公平不見效率,沒有效率的公平是沒有意義的,普遍低效乃至平庸的公平有悖于發(fā)展之實質,必將極大地阻礙縣域義務教育的發(fā)展,這是過程要求。而縣域義務教育硬件配置中的質量原則是指,在教育公平由機會公平逐漸轉向結果公平、均衡發(fā)展轉向優(yōu)質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縣域義務教育的資源配置必須以提高硬件配置質量、改善縣域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質量、促進縣域義務教育發(fā)展質量等為鵠的,這是目的追求。上述三點原則合并為一條原則即為公平、效率、質量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原則。在改善縣域義務教育硬件配置,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進程中,只有始終遵循這一原則,才能保證價值與手段、目的與過程、投入與產出的合理合一。

三項舉措。在縣域義務教育硬件配置的現實條件下,為了逐步改善其條件,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我們認為,下述三條路徑或許可行。

1.扎實摸底,建立臺賬,強化縣域義務教育發(fā)展現狀研究深度

認識是實踐的前提,科學有效的實踐活動離不開客觀合理的認識結果,我們總是在特定的認識下發(fā)生特定的行為活動??茖W、合理、有效地規(guī)劃、優(yōu)化縣域義務教育硬件配置,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前提是全面、清醒、徹底地搞清當前縣域義務教育硬件等資源配置的現狀與問題,聚類條目,及時總結。只有深度把脈其各類癥候,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做到按需配置,按用置材。拒絕缺乏深徹調研、流于現象的拍腦袋、一刀切的規(guī)劃、方案,避免縣域義務教育資源的過度配置與配置不足,造成資源浪費。

2.合理規(guī)劃,精準指向,加大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硬件投入

在對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硬件資源進行深度摸底的情況下,需精準合理規(guī)劃各項硬件投入指標,加大對其投入。從參與本次調研的1 497所中小學、教學點來看,目前我國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硬件資源配置情況不容樂觀,雖然在生均教學樓面積、生均圖書冊數等指標上已達到相應標準,但是在諸如計算機擁有量、危房存有率等指標上仍然表現出極大的改善空間。因此,加大對縣域義務教育的經費投入,建立專項撥款,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把每一筆款項用在“刀刃”上,避免經費流失、資源溢出等現象。保持對我國縣域義務教育的持續(xù)、穩(wěn)定的投入是解決其資源不足的根本手段,但另一方面,僅有對硬件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注重對教師等辦學軟件的投入,如加大計算機教師的培訓、提高各類骨干教師、專職教師的比例等。

3.多方參與,及時反饋,建立全面動態(tài)的資源配置監(jiān)測機制

對資源的投入只是改善縣域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發(fā)展的物質前提,但如何高效地利用各類投入硬件,提高資源利用率才是最為重要的問題。當前我國縣域義務教育學校面臨的主要困難在于“不是沒有可利用的計算機、多媒體等的各種配置,而是缺乏會用善用的人”。“要使義務教育走出資源短缺的困境,不能光靠增加投入。資源配置效率低下意味著教育資源的損失,也是教育管理部門的失職和工作不到位。”[5]84-90因此,應由政府主導,建立社會集團、學校、家長等多方參與的縣域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機構與監(jiān)測機制,對相關學校進行跟蹤測評,給予適時指導,建立長期有效的雙向信息共享與反饋機制,從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從本研究結果來看,目前我國縣域義務教育仍存在資源冗余的現象,諸如很多教學點的各類硬件配置均已遠遠超過相應標準,這意味著資源的浪費。因此,有必要科學合理地檢測、規(guī)劃類似教學點的設置及其資源的配置與使用,適時撤銷學生極少的教學點或平衡其與義務教育學校資源的投入配置,從而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提高資源利用率,逐步走向縣域義務教育內涵式發(fā)展。

[1] 國務院關于統(tǒng)籌推進縣域內城鄉(xiāng)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fā)展的若干意見[Z].國發(fā)[2016]40號.

[2] 教育部關于印發(fā)《縣域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Z].教督[2017]6號.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EB/OL].(2017-06-29)[2017-06-29].http://www.moe.edu.cn/jyb_sjzl/sjzl_fztjgb/201707/t20170710_309042.html.

[4] 楊倩茹,胡志強.基于DEA模型的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6(11).

[5] 趙琦.基于DEA的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實證研究——以東部某市小學為例[J].教育研究,2015(3).

[責任編輯:何宏儉]

TheStatusofHardwareConfigurationandItsImprovementMeasures——A Study Based on Schools’ Hardware Indicators

ZHOU Lin,ZOU Hong-jun

(Faculty of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This study conducted a field investigation about compulsory education hardware configuration indicators concluding 1497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untry schools,nine-year system schools,the average studying area of students,the average number of books,the presence rate of dangerous houses,the amount of computer possession per hundred people in southwest,east and other five provinces in China.After analyzing,the results of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chools in our country are significant,but the overall situation is weak.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hardware configuration between regional,provincial and inter-school,and there is some resource redundancy.To improve compulsory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promote its balanced development need to follow the principle “Fair,Efficient,Quality” and the practice path “Finding out the foundations,creating detail record tables,enhancing the depth of study about compulsory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atus quo in country;Planning reasonably,pointing position accurately,increasing hardware invest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chools in country;Multi-participant,timely feedback,setting up monitoring mechanism of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Compulsory Education;School Hardware Configuration;Equilibrium State;Improvement Measures

10.16164/j.cnki.22-1062/c.2017.06.030

2017-09-0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0JJD880008)。

周霖(1975-),男,湖南茶陵人,東北師范大學教授,教育學博士;鄒紅軍(1993-),男,重慶人,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研究生。

G5222.3

A

1001-6201(2017)06-0161-06

猜你喜歡
冊數危房教學樓
《DK兒童數學分級閱讀》震撼上市
椰城(2021年12期)2021-12-10 16:09:58
教學樓,作文本里的方格 組詩
基于遺傳算法的教學樓智能照明控制系統(tǒng)設計
電子制作(2017年17期)2017-12-18 06:40:41
教學樓自動門控制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
電子測試(2017年12期)2017-12-18 06:35:31
理解意義掌握方法
不讓群眾住著危房奔小康
白城市新區(qū)學校教學樓結構設計
高校圖書館藏書分析與評價
——以沈陽理工大學圖書館為例
圖書館學刊(2015年7期)2015-02-22 01:51:19
日本初高中教科書出版“明細賬”(下)
出版參考(2014年21期)2014-12-25 22:43:00
六枝特区| 都兰县| 宜君县| 施甸县| 夏津县| 邮箱| 霍邱县| 呈贡县| 和林格尔县| 淄博市| 松桃| 陇西县| 麻阳| 兰坪| 视频| 墨江| 朔州市| 扎赉特旗| 沙雅县| 凤山县| 铜鼓县| 奉贤区| 吉隆县| 诸城市| 中阳县| 达孜县| 铜鼓县| 密云县| 隆回县| 澳门| 大厂| 仁寿县| 辽源市| 桃源县| 内江市| 青神县| 安康市| 宜川县| 潼南县| 鲁山县|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