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普遍追求深刻,追求思想的時代,殷健靈并運用富有詩意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溫暖的心靈世界。在殷健靈看來,成長可以充滿苦難,可以時時受挫,但對于少年主人公而言,成長的氛圍應(yīng)是溫情的。
關(guān)鍵詞:殷健靈;詩意;溫情;心靈世界
作者簡介:楊潤,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32-0-01
上個世紀80年代末,殷健靈由詩歌而進入兒童文學,隨后她逐漸主攻小說、散文創(chuàng)作并成為女作家中成就斐然的一員。在一次次與殷健靈的作品相接觸之后,她的作品始終給我一種充滿“靈性”且富有“詩意”的感覺。在普遍追求深刻,追求思想的時代,殷健靈卻運用溫情的筆調(diào),主張對高尚情操和美好人性的永恒追求,并運用詩意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富有情調(diào)的心靈世界。在殷健靈看來,成長可以充滿苦難,可以時時受挫,但對于少年主人公而言,成長的氛圍應(yīng)是溫情的。
一、富有詩性的語言
“時間的花瓣在我的身邊不斷地凋謝和盛開,記憶卻始終像含露的早晨那樣新鮮和芬芳,我不能阻擋許多人純真的眼睛在歲月的風霜中漸漸枯萎,但至少我可以讓自己在盡可能單純的日子里久久停駐?!盵1]這樣美而不膩味,柔弱但又不脆弱,充滿想象又富有詩意的句子在殷健靈的小說中隨處可見,它不僅透視出少年成長者的心靈世界,同時也打通我們所有人的感觀,對美產(chǎn)生出無盡的想象。
寫詩出道的殷健靈,對語言的美感一直有著超乎尋常的體驗,空靈自如、細雨柔和般的語言總是能一次次敲擊著我們的心靈?!坝捎趯φZ言有著心領(lǐng)神會般駕輕就熟的能力,使得她文中的語言美感就像一條汩汩流淌的河流,遇圓則圓,遇方則方,隨意、自然沒有驚乍的一往無前?!盵2]綜觀殷健靈的語言世界,不管是折射迷惘者內(nèi)心的破碎,還是透露得意者心靈的輕浮,它們都像一個個貌似獨立,實則和諧統(tǒng)一的旋律,都奔向了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作者一心想要做的青春引渡人的秘密。
二、唯美的象征
少女是殷健靈小說中最突出的人物形象,在殷健靈大部分書寫少女小說的作品中,經(jīng)常會運用一些清新唯美的物像來象征少女的身體發(fā)育。在她的筆下,少女雖形象各異,但都會透著一股蓮花般的清香,“她們像芳馨的水中之荷,渾身散逸著甘香,歷經(jīng)塵世之劫,卻了垢無痕?!盵3]因此在她的文中多用花做比少女的身體發(fā)育,象征著純潔、美好的生命。如在《紙人》中少女初潮時留下了猶如花般的印記,蘇了了在第一次生命的潮汐來的那個早上“從寂靜的黎明醒來,雪的折光使床單的顏色更為明亮,床單的中央,開放著一朵暗紅色的小花”[4]《蜻蜓, 蜻蜓》里的安安的“五官都細小,眼睛像細細的竹葉,嘴角微翹,像新掛的豆角兒,圓臉,鼻子猶如一粒嫩白的扁豆。這樣一張臉,往往令人想起樹枝上新萌的嫩芽,或者掛了露珠的花蕊。”[5]在少女身體成長的過程中,殷健靈總是會選取一些詩一般的唯美物象來表達對生命的敬意,同時讓這一特殊時期的身體變化在少女的心理顯得溫馨、自然而又美好,而不是一種排斥、抵觸的心理。
三、溫情的抒寫筆調(diào)
少男少女的成長期,本就是一次充滿著洶涌的蛻變,有可能光芒萬丈,也有可能黑暗無邊。但殷健靈總是用溫情的筆調(diào)娓娓訴說著成長過程中面臨各種成長的困擾與煩惱,引導(dǎo)她們以積極的姿態(tài)去面對,收獲美麗的成長結(jié)果。如《玻璃鳥》中的“我”在從開始求學到如愿進入自己期盼進的大學的經(jīng)歷中,逐漸學會了對生活的感知,其踏上的“獨自出門”之路不無象征意義;《橘子魚》中的夏荷在擺脫了少女媽媽的煩憂之后,續(xù)寫著自己的繽紛人生,且擔當了現(xiàn)在少女的引渡者角色,艾未未在脫離少女媽媽的困擾之后,與父母關(guān)系逐漸回暖,特別是與她父親之間有很好的互動,且學業(yè)進展良好。體現(xiàn)出作者對當下社會中少男少女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
其次,殷健靈的“溫情”還表現(xiàn)在對故事的書寫和問題的處理方式上。讀殷健靈的作品總是充斥著暖暖的愛意,這也是殷健靈給我區(qū)別于同類作家的一個最大的特點。不管是多么悲情、苦難的故事,都會寫的平實、真切。猶如置身于冬日的暖陽,溫暖而舒適。例如《千萬個明天》這部作品,一場突如其來的海潮,讓海瑟薇失去了父親,媽媽失去了丈夫,母女倆陷入極度的痛苦和迷茫,這本可以寫成悲痛萬分的故事基調(diào),但作者卻以平實的語調(diào)去展示她們之后的日常生活,并如何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走出傷痛的心境。
殷健靈曾說:“自己的優(yōu)勢就是寫實,真正考驗作家功力的就是描寫日常生活。健靈心目中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快樂不淺薄,淺近但深刻,傷感卻溫暖,真實而不殘忍。”[6]“溫情”這個詞可以說是貫穿殷健靈作品的基調(diào),比某些濃烈的情感和情緒更為珍貴,“這里不只是一種感情,更是她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這是她對這個世界的態(tài)度。”[7]的確,她細膩、溫婉的筆調(diào)就猶如冬日的陽光照進我們心底,給予我們力量,勇敢且美麗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殷健靈.紙人[M]. 天津:新蕾出版社,2015.
[2]曹文軒.漫步詩化的心靈世界《畫框里的貓.序》[M]. 長沙: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2.
[3]殷健靈.蓮花般的女孩[M]. 北京: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
[4]殷健靈.紙人[M]. 天津:新蕾出版社,2015.
[5]殷健靈.蜻蜓,蜻蜓[M]. 天津:新蕾出版社,2015.
[6]舒晉瑜.殷健靈:用自己過去的經(jīng)驗來觀照今天孩子的成長[J]. 中華讀書報,2011.
[7]曹文軒.用溫馨進入小小孩的心靈世界[J]. 光明日報,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