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可斌
(桂林航天工業(yè)學院體育部 廣西桂林 541004)
我國高校女籃防守技術特點分析
蒙可斌
(桂林航天工業(yè)學院體育部 廣西桂林 541004)
本文從我國高校女籃防守技術的特點出發(fā),對防守技術的預見性、抗干擾性、協(xié)作性進行闡述,在此基礎上,對防守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了加強防守的對策和建議。
高校女籃運動員 防守技術 技術特點
俗話說,以退為進,以防為攻。進攻與防守是贏得比賽的兩個核心要素,其中防守作為籃球技戰(zhàn)術運用的一種策略,是取得比賽勝利的基石。然而當前我國高校女籃在防守技術方面還存在選位站位不準、步伐移動遲緩、協(xié)防聯(lián)防整體配合亟待提升等諸多問題和挑戰(zhàn),面對這種新形勢,需要在日常訓練中樹立起“大防守”的理念,走出一條個體防守與集體防守協(xié)調并進、防守技戰(zhàn)術綜合運用與攻防靈活轉換的和諧發(fā)展的路子,提升高校女籃運動員的比賽水平。
預見性是戰(zhàn)術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進攻方進攻時的球的運動方向的判斷和把握。一般來說,進攻方為避開防守,會通過各種假動作來迷惑對方。作為防守方,要快速對進攻方的動作做出評估和判斷,以有效洞察進攻方的球路軌跡,進而實現(xiàn)成功防守。一是保持防守意識,實施攔截和搶球。判斷依據(jù)是球的速度、落點位置等。二是保持防守的動作。比如在對方進攻前,事先做好屈膝、滑步的準備動作,時刻保持動作上的防守先機,重點是把握好身體重心部位,保持身體平衡。如果自身所處位置不利于防守,或者角度上、距離上存在偏差,可通過滑步進行調整搶得防守先機。
抗干擾性主要是針對女性隊員的心理活動所說。作為進攻方,在帶球進攻的過程中,會通過各種假動作、迅速傳球等方式對對方造成一定防守技術的干擾,以掌握更多控球權。作為防守方,一方面要清醒認識到進攻方的干擾目的,摒棄各種干擾,提高心理的抗干擾性,一方面要正確認識防守本身也是一種對對方的干擾,正是這種“干擾”對“干擾”的對抗過程,才形成籃球運動的看點。所以防守有利,說明防守方的自我干擾性強,抗干擾性也強;相反,防守不力,說明自我干擾和抗干擾性較弱,防守策略沒有達成。隊員之間、隊員與教練之間要加強溝通,從心理、精神狀態(tài)、戰(zhàn)術策略等方面做出相應調整和變化,以變被動為主動,實現(xiàn)成功防守。
協(xié)作性主要是凸顯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高校女籃比賽中,受傳統(tǒng)思維、女性心理及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制約,往往存在一個誤區(qū):一對一盯人防守效率高,團隊防守效率低。事實上,一對一防守策略是一把雙刃劍,要么成功把握控球權,要么防守失利給對手機會。所以要在一對一防守的同時,實施團隊防守。這樣一對一防守一旦失利,可以進行二次防守,即團隊防守。
受日常訓練理念、賽事心理等因素的影響,比賽過程中,高校女籃運動員的防守意識和預見性較為薄弱,主要體現(xiàn)在3個方面:一是選位力不從心。比賽中攻防瞬息萬變,對運動員的防守選位要求較高。有的運動員對進攻方選位距離過近,易造成頻頻犯規(guī);有的運動員距離過遠,不能貼近對方形成有效防守。所以運動員對選位要有較好的靈活的把握,通過滑步掌控與對方的距離,在確保不犯規(guī)的同時讓對方感覺到防守的攻擊性,對其進攻造成壓力。二是補防意識不到位。當前一個運動員單防失利時,緊挨著的旁邊的隊友還僅僅滿足于一對一的防守訓練規(guī)則,缺乏補防意識,使進攻方找到進攻突破口,從而投籃得分。三是協(xié)同意識、封蓋意識不足。當對手突破一對一單防或者暫時并未突破,但控球技術較強,需要隊友進行協(xié)同防守,但一般隊員缺乏協(xié)同意識,聯(lián)合協(xié)防建立不起來。同時,拼搶意識不到位,認為只要對手投籃脫手,便陷入防守被動,即使再爭取,也無回天之力,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如果善于發(fā)揮身高優(yōu)勢,且有蓋帽意識,即使對手已投籃,也可能結果并不成功,相反,給對手造成防守壓力。
受身體發(fā)育階段的影響,高校女子運動員的踝關節(jié)、腿部等身體部位處于發(fā)育期,普遍存在力量不足、耐力不夠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在3個方面:一是防守時的身體重心偏高,日常屈膝訓練執(zhí)行不到位。二是手腳協(xié)調性不強。相對來講“手上”功夫好于“腳下”功夫,這既是身體的本能反應,也是日常訓練方法的呈現(xiàn)。這樣直接導致兩種后果:一方面容易造成犯規(guī),給對手機會;另一方面,防守步幅較小,無法獲得有利位置,也不能及時緊跟對手;三是身體移動較慢,以滑步堵位不積極,往往錯失先機,使防守處于被動。
防守的一大目的就是采取各種有利方式最大限度地給對手制造控球壓力,使其無法成功投籃或投籃水平不高。但在比賽中,高校女子運動員往往防守的精氣神不夠,主動性不強,缺乏拼殺的攻擊性。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堵位意識不夠。有時“一防”嚴密,直逼對手倉促傳球,這時運動員頓覺完成了防守使命,在防守緊迫感稍有松懈之時,豈不知對手又把球傳到先前已成功防下的進攻方運動員手中,對手趁機取得投籃機會。由此,一防成功,二防失利,導致防守前功盡棄。二是貼身防守意識薄弱,封蓋、擋搶意識不足。有的女子運動員為避免犯規(guī),對貼近對手防守戰(zhàn)術深表顧慮,在落實執(zhí)行方面大打折扣。三是連續(xù)防守能力不強。單防緊逼、雙防夾擊、多防反擊、搶斷球等能力欠缺,整體攻守轉換不連貫,防不勝防,守不成網,防守節(jié)奏跟不上。
俗話說:“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北荣悎鍪菍θ粘S柧毘尚У臋z閱。攻防之間、防守之中,變化和轉換往往存乎一瞬間。所以作為防守方,無論是防人,還是防球,無論是人盯人,還是協(xié)防、局部聯(lián)防,以及區(qū)域防守,高校女子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具體運用,還存在攻擊性小、破壞性小的問題,特別是防守方法的綜合運用意識和能力更顯不足。
良好的素質是搶先進位、取得比賽勝利的關鍵。一是健壯的身體素質。在日常防守訓練中,要遵循身體發(fā)育與成長科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加強女子運動員踝關節(jié)、腿部的力量訓練,使運動員有足夠的“腳下”功夫與身體耐力,支撐身體重心的下移,加快防守時身體移動的步伐,以快速搶位斷球堵卡。同時,加強運動員骨骼肌的專項訓練,大大提升骨骼肌的收縮力,以增強對對手的攔截能力。其中,這里的專項訓練既包括力量素質,也包括耐力素質,還包括彈跳素質。另外,加強運動員的對抗性力量訓練,提高貼身防守的意識和能力,在一對一防守中保證不犯規(guī)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給對手制造壓力。二是強大的心理素質。防守往往比的是信心和耐力,要求運動員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一要有勝不驕敗不餒的平和心態(tài)。防守本身就是力量與力量的對抗,一防防下來了,不等于對方不配合投籃進球,一防防不下來,也不等于協(xié)防不成功,所以運動員要正確對待變化萬千的賽場,增強團隊合作意識,以團隊力量制衡對手進攻,達到以防促攻。二要有靈活應變的意識。防守怎么防,要防出氣勢和水平,既要發(fā)揮個體力量,更要發(fā)揮集體力量,既要從點、位入手,也要從面、區(qū)域布局著眼,防要成網成勢,守要固若金湯。
防守二字,防要有方法與技巧,守要有分寸與尺度。唯此,方寸之間,才能固若金湯、堅不可摧。對內,一要加強內部人員的溝通,包括防守策略、方法的運用,達成防守共識,形成防守合力。二要加強內線防守隊員的防守配合訓練,增大整體防守面積,重點防守內線對手的運球攻擊。比如在防對手有球隊員時,要實施貼身防守,有意識逼迫對手向己方有協(xié)防的區(qū)域運球。防對手無球隊員時,要正確搶位站位,注重區(qū)別強弱側,對無球強側,以封鎖對方接球為目的,對無球弱側,以協(xié)防己方隊員為目的。對外,一要學習國內外包括對手在內的先進的攻防技戰(zhàn)術,包括個體防守的點對點壓制對手、搶位堵位的腳步移動、斷球封蓋的技術技巧等。二要加強外圍隊員的防守訓練,發(fā)揮區(qū)域聯(lián)防功效,形成內外防守遙相呼應,共同制約對手的格局。特別是面對犯規(guī)、比分落后、配合失誤,隊員情緒出現(xiàn)低落時,要相互鼓勵,提振信心,奮起直追。
賽場瞬息萬變,把握住關鍵賽段,便把控全場比賽結果。在防守技術運用上,運動員既要謹記日常訓練要領,又要秉持賽前防守策略,更要在比賽中根據(jù)對手攻防實際,靈活機動地實施防守技術。比如,人盯人戰(zhàn)術,如果內線隊員對對手的攻擊性較弱,外線隊員要適時給予協(xié)防、補防,或者對重點球位給予重點對位聯(lián)防和夾擊配合,以有效遏制和化解對手的攻防氣勢,利于己方創(chuàng)造防守反擊的機會。又如,如果個體防守侵略性強,達到壓制對手的目的的同時,會因防守區(qū)域大、犯規(guī)次數(shù)多,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一系列問題,這就需要隊員有意識地彌補和予以解決,助推集體防守與個體防守的無縫對接。
防守的目的是遏制對手的進攻,助推己方的反擊。高質量的防守是比賽取勝的關鍵。作為高校女籃,只有秉持“大防守”的理念,樹立起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作,集體作戰(zhàn)的意識,靈活運用防守技戰(zhàn)術,才能防對手進攻于帷幄之中,守對手投籃于方寸之間,不斷取得比賽新勝利。
[1]覃祖寶.第三屆CUBA廣西大學女籃防守技術分析[J].體育科技,2001(3):101-103.
[2]馬永忠.女籃運動員防守技術特點分析[J].運動,2014(5):122-125.
[3]楊俊威.中國女籃在第29屆奧運會比賽中防守技術的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10(3):81-82.
[4]馬瀟曼,范民運.我國青年女籃進攻中有球技術運用特征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12):1708-1709.
[5]馬瀟曼.我國青年女籃進攻技術運用現(xiàn)狀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6):111-112.
G841
A
2095-2813(2017)10(a)-024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