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不群
楊隱是我的多年同窗。在詩歌寫作上,他又是我多年相伴而行的同道詩友。人生本無趣,但因為有了朋友,有了同行者,這難挨的時日便多了一份快意,多了一份醇味。當我提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十年前我們在蘇大后莊談詩論文、談古論今的一個個瞬間又浮上了心頭,它們構成了我三年研究生讀書生涯最值得回憶的片斷。那時我們還是研一,正在大量惡補理論著作和經典作品,一次次從圖書館搬回一摞摞著作。我們讀累了、讀煩了,就跑到隔壁對方寢室,交流各自喜歡的詩歌、最近讀到的佳作,有時也拿出自己新寫的詩作請對方品讀、挑刺。我們往往是對方詩作的第一讀者,因此,他的絕大多數(shù)詩歌我都耳熟能詳。楊隱在詩歌寫作上是虔誠的,也是勤奮的,他像琢玉者一樣,既善借他山之石,又苦練內心之力,孜孜以求,用那些仔細打磨后純美反光的語言,向我們呈現(xiàn)出漢語之美、詩歌之美。
楊隱是一個多愁善感、略帶憂郁的詩人,這種憂郁為他的詩歌帶來了一種基調,一種罩著舊時光的美。這個憂郁的人,睜大了眼睛,靜觀這世界的變幻和人世的悲歡。他的眼睛總是看向低處,看向細枝末節(jié),在一朵花的生長過程中,他只關注“它在一微米一微米地喝水”的樣子,“在一整條河里,唯獨對這一滴水一見鐘情”(《一滴水在流》)。在這個大規(guī)模、大數(shù)據(jù)、大狂歡的時代,楊隱卻情愿把眼光放低,專注于那些小小的灰塵,獨自品味記憶中那些笑臉和汗水、那些思念與眼淚。南朝齊王僧虔在《筆意贊》中曾說過:“纖微向背,毫發(fā)死生”,雖然他說的是書法,但是我認為它適用于所有的藝術。正是那些幽微末節(jié),顯現(xiàn)出一個藝術家的與眾不同之處,顯現(xiàn)出他獨到的眼光和品質,甚至能讓人將他從眾人中識別出來。詩人都是回憶的俘虜,容易被過去的聲音和瞬間所帶走。詩人消失了,一個個畫面從深海浮出了水面,披瀉著月光散發(fā)出美麗和召喚。然而,月亮帶來了潮起潮落,帶來了一次次的沖刷內心崖岸的波浪。在那些不可避免的決堤的時刻,他捉筆成文,如一個鬼魂附身的首領,發(fā)動那些沉睡的細節(jié)舉起草籽與麥芒,聯(lián)手發(fā)起了暴動,一舉將詩意收入囊中。在這些詩歌中,他用語言的冰塊凍結了時間,并用觸覺的鑷子將時間無限拉長,然后在感嘆與祝酬中將它編織成一個密致、結實的結晶體。
故鄉(xiāng)
首先你得把這個詞
從泥土里拔出來
慢慢的
不要太用力
再用貼身的小刀輕輕賜凈根部
注意:要絕對干凈
殘留一粒泥土也足以擊瞎你的眼睛
然后你坐下來
用一盆清水覆蓋它
看它舒展開身體,慢慢沉下去
這時候,你不要說話
像另一個溺水者
沉默,足以化解你們與生俱來的敵意
《故鄉(xiāng)》這是一個懷鄉(xiāng)病者的自我解剖實驗,他將這些用童年、回憶、親情配制而成的“故鄉(xiāng)”放在顯微鏡下,讓我們看清它的根須和葉脈。故鄉(xiāng)深埋,那些回憶的泥土層層覆蓋,從三十年的泥土和三千里的馬蹄聲中慢慢“拔出”,懷鄉(xiāng)病者驚聲尖叫,“溺水”的恐懼陣陣襲來,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手足無措中,他獨自撫摸著這溫潤的“實驗品”,陷入了沉默。“故鄉(xiāng)”不是一個地方,也不是一個心理空間,而是一個時間的儲存器,一念孤懸地垂掛在記憶的底部,當我們快步向前時,在不經意間,就會晃動它,甚至在一陣不期而來的創(chuàng)痛中將它連根拔出。幸好,這時止痛藥已經來到:
桃木梳子
從你捉住梳子順發(fā)的那一瞬
往后退三個月
那時它還在木匠手里
往后退三年
那時桃花盛開,紅顏遍地
往后退三十年
還沒有你我
它只是一粒種子,在泥土的胎中分娩
詩人多半都是神秘主義者,他們相信臆造的必然,相信身不由己,相信一只隱形之手最初的安排。當初的相遇或許是偶然,但詩人從心靈出發(fā)推導出必然的路徑。正如沈從文在《邊城》中說的“凡事都有偶然的湊巧,結果卻又如宿命的必然?!痹谶@首詩中,詩人代替上帝出現(xiàn),說出了愛的秘密,說出了愛的必然來到。站在今日的晨光中,詩人在一步步地回首,“三個月”前、“三年”前和“三十年”前,一個個瞬間忽閃而過,那仿佛是丘比特寫給他的一封封確認函,并由此回溯,成功地從上帝手中獲得了首肯。詩歌本身很簡單,隨著時間的倒退,那是根據(jù)劇情需要進行的重新編排,一幀幀畫面緩緩推出,在最后所到達的地方卻仿佛與出發(fā)點天然相連。從詩歌技巧上來說,它是充足而有效的,讓我們在陪同詩人頷首回望中同樣獲得了愛的充注與照耀。2009年我曾寫過一首《童年甕》,與此有相似之處:
從三十歲開始往回
倒退。退一次
探甕取滴原初之蜜,
死皮掉一層,茶味
濃一層。
退到年方二八,總角相伴
天朗氣清,春溪奔流。
或者相反,退到五十歲,風平浪靜。
到最后,速度越來越快。
被一次次掏空的
將甕濃濃地充滿。
《桃木梳子》因為愛的自信給予了詩歌一種正向的力量感和順利到達的暢快感,而《童年甕》因為一種內心的糾纏、因為經驗相互之間的膠著,呈現(xiàn)一種混雜的景象。但是,由于時間的介入和沉淀,兩首詩最后都力求達致一種內在的充盈和滿足。楊隱曾在讀到陳先發(fā)的《茅山格物九章》時說:“詩歌就是要說出一些神秘,在情緒、思想的幽微之處發(fā)端?!边@是楊隱詩歌的特點,他總是從細節(jié)出發(fā),在細部慢慢積蓄力量,在細節(jié)的相互拱衛(wèi)、聯(lián)結和抬升中,忽然將一種嶄新的詩意端現(xiàn)在人們面前。比如寫那些在街頭攬活民工的《在太平街》:
一張一張被生活擦舊的面孔
聚在太平街的邊上
扁擔、鐵鍬、大錘子
以及洗得發(fā)白的舊衣服,以及憨厚的微笑
一絲不茍的
在這個清冷的早晨
等待包工頭的挑選
這一節(jié)的白描很平實,不動聲色,一個平常的早晨,小鎮(zhèn)的街頭就這樣展開。這仿佛是一幅古典的風俗畫,畫家遠遠地隱在后面,只有一些微微的體溫,隔著紙背傳來,需要敏感的心靈溫度計才能測度。但當波浪一層一層推涌,它速度越來越快,瞬間就到達了頂峰:
他們站著
有時傾斜,像一片片快要被風吹走的樹葉
有時筆直,像一枚枚未及被敲進泥土的釘子
卡爾維諾曾在《未來文學千年備忘錄》一開首便詳細論述了“輕逸”的價值,他所說的“輕”是“一種包含著深思熟慮的輕”,它是“超脫了世界之沉重哲學家詩人那機敏的驟然跳躍”。我以為這幾句詩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它是建基于沉重和洞悉之上的輕,從“扁擔、鐵鍬、大錘子”中抽身而出,從“等待”中突圍而出,在一棵樹的枝頭,一種生命之輕嘩嘩作響。當我們讀詩時,不僅僅是在讀眼前的詩作,我們還會不自覺地調動所有的經驗、回憶與想像來對比、確證或者區(qū)分。所以瓦雷里說:詩歌要像一只鳥兒那樣輕,而不是像羽毛。這不僅僅是質感和想象力,還有經驗和回憶。在這首詩里,楊隱直接越過了羽毛,將風中的鳥兒呈現(xiàn)出來。
愛是直接的,而時間和空間總是相對的。推廣開來說,你與我是相對的,青山與大漠是相對的,沉默與哭泣是相對的,懷念與拒絕也是相對的。由于有了時間和空間的刻度,有了相互的記錄和回放,我們每一個內在的小宇宙,在空間和質量的相互作用下,也有著自己大爆炸的時刻,有著從未止息的核聚變和燃燒的火焰。這是靈魂的廣義相對論。
一個相對論的中午
灰塵一樣,這是我小小的愛
一個中午,我看著它們
在光線里跳舞
那么歡快,那么恣意,那么
不顧一切
像宇宙洪荒,那么多破碎的星球
在大爆炸后旋轉
牽引它們的力量,無限大
閱讀這首詩我們需要天文望遠鏡,從聚焦于一個點、一個原子核,忽然大踏步后退,退出宇宙,站在宇宙的起始點上,靜觀那些碰撞的焰火,自我的爆裂,恒星在坍縮后一舉將行星吞沒。帕特里克·莫迪亞克曾在《地平線》中寫道:“他清楚地感到,在確切的事件和熟悉的面孔后面,存在著所有已變成暗物質的東西:短暫的相遇,沒有赴約的約會,丟失的信件,記在以前一本通訊錄里但你已忘記的人名和電話號碼,以及你以前曾迎面相遇的男男女女,但你卻不知道有過這回事?!蹦切┗覊m、那些暗物質,就是我們破碎心事的前身,就是我們獨自站在星空下,對著遙遠的天穹默默無言中咽下的口水。那些暗自握緊雙拳的忍耐,那些胎死腹中的莫名沖動,只有口水咽下時咕咚做響的喉嚨知道,并記下了每一個時刻?!靶⌒ 钡幕覊m之愛,卻受到巨大天體的“牽引”,高速運轉和飛行,仿佛不由自主,仿佛遽然而逝。在優(yōu)雅、靦腆的另一面,楊隱自有他的力量和手段。然而,在目睹宇宙洪荒、塵埃飛舞之后,我們仍然會把眼光收回,重新注視起那小小的愛的星球。而這時,由于有了遙遠的廣大背景,有了那些朦朧存在的信息,我們再注視的眼光變得不一樣了。這是語言牽引的力量,這是詩歌的相對論。卞之琳的《斷章》是詩歌相對論的經典之作,那是兩兩相對、智性靜觀中生發(fā)出的時空倒錯,它是快樂的智性游戲。太白則是詩歌相對論的王者,《獨坐敬亭山》與大塊對坐,與山川對談;《月下獨酌》更進一步,用想象塑造出一個通靈通神的相對者,“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他幾乎不需要對待之物,他強大的分身術,可以無中生有,隔空取物,對月祝酬,天地星月,流云花影,都被他隨手取來,借酒之杯,澆己之懷。而楊隱也寫出了另一種相對論:
在西湖
夜色沉沉,運送鬼魂的棺木還在路上
白茫茫的湖水現(xiàn)在看不見了
但我知道,它還在,就在它原來在的地方
容顏不改
獨自站了很久,安靜得像近旁睡著的一株細柳
天光將至,那些隱藏在黑暗中的事物
馬上就要現(xiàn)身了
我一直有個偏見,認為作為語言藝術的詩歌,在藝術效果的呈現(xiàn)方面遠遠高于其他藝術。因為漢字不僅有音、形、義,具備了音樂的流淌性、建筑的建構性特質和基本穩(wěn)定的內涵,而且每一個漢字、每個詞語身上都背負著多重暗影,都有自己的歷史,當它被安排在某一句詩中,這些歷史的影子爭相走出,仿佛是一場角色眾多的戲劇,在相互激發(fā)、對質與妥協(xié)中,一種嶄新的意義被呈現(xiàn)出來。這首詩通過水墨的淡筆細描營造了一種幽魅、神秘的心理氛圍,但是詩人的戰(zhàn)術是堅壁清野,是圍而不打,他沒有從正面討戰(zhàn),而是將那些靠近中心的語詞和意象一個個排隊出場叫陣,圍著那中心不斷打轉、打轉,在一個不經意的瞬間,那一再隱身者終于坐不住,“馬上就要現(xiàn)身了”。而有時,那震驚我們的,正是那現(xiàn)身者:
斷章
在天空的視網(wǎng)膜上
月亮的瞳仁放大
又縮小
因為內心的光線
天空因其大而顯出月亮之小,天空因其沉靜不變顯出月亮內心的憂戚、不安。這時我們看見的仿佛是天空巨大的瞳仁,它總是在上面靜靜的注視,但又時刻準備著用它巨大的云團把月亮的瞳仁緊緊包裹,而們的心靈也隨著“放大”又“縮小”的節(jié)奏在內心同頻共振。這首詩在高度簡潔概括中實現(xiàn)了靜與動、安寧與不安、抽象與具象的完美凝合。
有時,我們的寫作不是為了自身,而是為了另一個人,那甚至是一個古人,我們的寫作就是為了與他對稱,為了讓他們在今天被重新喚醒,再次介入我們的生活和思考,與我們飲酒、吃茶、談詩、論文。于是,有了里爾克寫給波德萊爾的詩歌,有了布羅茨基要“取悅一個影子”的嘗試,有了海子向荷爾德林的致敬之詩。而楊隱則寫下了給嵇康的《白玉蘭》:
一片一片,白里泛黃,像被美人
手掐過,她們剪掉的小指甲仿佛銹掉
慵懶,隨意,漫漫地推開云煙
相隔一夜,玉山崩毀得面目全非
不可斷絕的僅僅是魂魄,一寸一寸
與風雨肝膽相照。這樣的時辰,醉與不醉
又有何區(qū)別?大杯是年,小盞是月
“叔夜兄,請再浮一大白”
讀到最后一句,我忽然想起了陳先發(fā)的《前世》中那句“梁兄,請了/請了——”。楊隱很喜歡陳先發(fā)的詩,這首詩可能受到他的影響,但這并沒有減少我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時的驚喜和激動。除了它,還有《失魂引》:
泡桐開裂,第一個看見它內部的人必成瞎子
大羅山以北,清水一線天,有墓碑一截
兩座墳,有龍柏一株,大悲咒一部
飯葉露洗喉的斑文鳥在念
……
“知其白,守其黑,而后因果可成”
在這無人之地,枯云是薄暮的灰燼
躺,是站的灰燼
這些散發(fā)著濃郁的歷史墨香的詩歌以前他沒有向我出示過,這代表著楊隱已經沿著傳統(tǒng)文化的河流逆流而上,不斷深入文化的源頭。作為一個詩歌寫作者,總有一天會走到這一步,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把它作為成熟與否的標志。作為嫁接品種的新詩,它與母系水土的關系始終沒有很好解決,時至今日,從寫作到批評,我們所操持的語言和理論、思維,仍然是西方傳過來的那一套,仍然與我們的文化母體是隔膜的。關于傳統(tǒng),布魯姆認為是一種“影響的焦慮”,這種“焦慮”是順時傳遞的。而T·S·艾略特則認為不僅傳統(tǒng)對個人產生影響,相反個人也在參與傳統(tǒng)的生成,也會對傳統(tǒng)產生影響,使傳統(tǒng)的面貌發(fā)生變化。在今天T·S·艾略特的這一觀點尤其重要。由于20世紀后半葉傳統(tǒng)文化的斷裂,我們平常所謂的傳統(tǒng)其實往往就是呈現(xiàn)出來的傳統(tǒng),是我們所看到的傳統(tǒng),那些沒有呈現(xiàn)出來、沉在水面之下的,也許將不再成為傳統(tǒng),或者說對于當代讀者來說,它們并不存在。當然,在新詩寫作史上,重返文化母體的探索從未停止,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一大批詩人遵從內心的召喚,以自己具體的寫作去重新接續(xù)傳統(tǒng)文化的血脈。比如于堅、楊鍵、陳先發(fā)等詩人,就在自己的詩歌中力圖恢復漢詩傳統(tǒng)的光彩。楊隱的一些帶有古典韻味詩歌的寫作,正是對這些前輩詩人努力的呼應。種種跡象表明,國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正在蘇醒,傳統(tǒng)在我們文化和文學中的面目將會越來越清晰。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一個中國人都生活在傳統(tǒng)的普照之下,我們所意識到的時間都是傳統(tǒng)里的時間。因此,楊隱在詩歌寫作上尋求與古人對稱的自覺努力,向古典文學源頭靠攏,顯示了他的詩歌寫作的自覺。
萍水相逢
那一年,身負篋囊,手持布傘
行走于江湖
有花折花,有酒飲酒,有朋友交朋友?
親近一夜明月,只為幾句玩笑
如今,“眾鳥高飛盡”
我們學會收攏袖筒,放走清風
不傷春,不感冒
如隔水之岸,兩不相欠
1932年克羅齊在為《大英百科全書》撰寫“美學”條目時寫道:“如果拿出任何一篇詩作來考慮,以求確定究竟是什么東西使人判定它之所以為詩,那么首先就會從中得出兩個經常存在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即一系列形象和使這些形象得以變得栩栩如生的情感?!边@首詩從古典情懷入手,但是在整體風格上仍然保持了楊隱一貫的灑脫而又略帶傷感的調子。全詩讀罷,竟有梁祝同窗共學之感,楊柳清風,河水之渡,瀟灑意興,共趁詩酒年華?!氨婙B高飛盡”及時嵌入,妥帖,及時,以一當十,情感與形象二者無間地融合到一起。
在并不算長的十年寫作生涯里,楊隱的詩歌追求在一種純粹、簡練而又平和的語言背后,通過獨具個人匠心的意象的打磨塑造,在“天空的視網(wǎng)膜上”呈現(xiàn)出最為豐富的詩意。他的寫作進步之快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的詩歌面目也愈來愈清晰。當然,楊隱的詩歌寫作也有隱憂在,那就是延續(xù)多,變化少,沒有打開自己寫作的多方面的可能性。從我們相識時起,一直到現(xiàn)在,他的詩歌在技藝上進步很大,更圓潤、飽滿而豐富,越來越呈現(xiàn)出繁復、綜合性的一面,已經有了一定的辨識度。但是他的詩歌在風格上變化不大,總體詩風偏柔、偏軟;從內容來說,則偏重于個人情懷和內心的書寫,較少關注外部世界和歷史縱深。不過,楊隱是聰慧的,他自己也已經意識到這方面的問題,已經在嘗試進行改變和突破。前不久他發(fā)給我一首新作《“給鐵犁和詩人的聲音鍍銀”》,這首詩從標題就可以看出與他此前的詩歌風格上變化較大,將一種飽滿的歷史感和人性力量揉合在一起,再輔以他擅長的細節(jié)和意象的吸引,有一種深沉的藝術感染力。
我期待著讀到楊隱更多更好的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