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文,張 奇
(丹陽市云陽人民醫(yī)院內科,江蘇 丹陽 212300)
用醒腦靜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腦出血的效果探究
劉偉文,張 奇
(丹陽市云陽人民醫(yī)院內科,江蘇 丹陽 212300)
目的:探討用醒腦靜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腦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擇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丹陽市云陽人民醫(yī)院收治的26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這26例患者分為醒-依組(13例)和依達拉奉組(13例)。為依達拉奉組患者應用依達拉奉進行治療,為醒-依組患者聯(lián)用醒腦靜和依達拉奉進行治療。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顱內血腫的吸收情況、治療前后其C反應蛋白水平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結果:醒-依組患者顱內血腫的完全吸收率和部分吸收率均高于依達拉奉組患者,治療后其顱內血腫量、C反應蛋白水平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均低于依達拉奉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醒腦靜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腦出血的臨床效果確切,能有效地減少患者的顱內血腫量,降低其C反應蛋白水平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
醒腦靜;依達拉奉;腦出血;顱內血腫量;C反應蛋白水平;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
腦出血又叫腦溢血,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具有發(fā)病迅速、病情進展快、致死率高等特點[1]。中老年高血壓患者是此病的高發(fā)人群。為了探討用醒腦靜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腦出血的臨床效果,筆者對丹陽市云陽人民醫(yī)院收治的26例腦出血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從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丹陽市云陽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腦出血患者中隨機選取26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單雙號隨機分組法將這26例患者分為醒-依組(13例)和依達拉奉組(13例)。醒-依組患者中有男性8例,女性5例;其年齡在36歲至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3.2±8.9)歲;其中有小腦出血患者5例,腦葉出血患者3例,殼核出血患者4例,丘腦出血患者1例。依達拉奉組患者中有男性6例,女性7例;其年齡在38歲至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3±8.6)歲;其中有小腦出血患者3例,腦葉出血患者3例,殼核出血患者6例,丘腦出血患者1例。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構成比、疾病類型等基線資料相比,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研究。
1)患有嚴重的內臟疾病。2)患有嚴重的精神障礙。3)患有動靜脈畸形。
為依達拉奉組患者應用依達拉奉進行治療。依達拉奉的用法是:將30mg的依達拉奉加入到100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2次/d,連續(xù)用藥14d。為醒-依組患者聯(lián)用醒腦靜和依達拉奉進行治療。醒腦靜的用法是:將30mg的醒腦靜加入到100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2次/d,連續(xù)用藥14d。依達拉奉的用法與依達拉奉組相同。
觀察并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C反應蛋白水平。2)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顱內血腫的完全吸收率、部分吸收率及治療前后其顱內血腫量。3)觀察并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
將研究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22.0軟件中進行處理。C反應蛋白水平、顱內血腫量、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用(±s)表示,采用t檢驗,顱內血腫的完全吸收率、部分吸收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進行治療前,兩組患者的C反應蛋白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結束后,醒-依組患者的C反應蛋白水平平均為(6.34±2.13)mg/L,依達拉奉組患者的C反應蛋白水平平均為(13.47±2.98)mg/L。醒-依組患者治療后其C反應蛋白水平低于依達拉奉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C反應蛋白水平(mg/L,±s)
表1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C反應蛋白水平(mg/L,±s)
注:同依達拉奉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醒-依組 13 24.57±4.71 6.34±2.13依達拉奉組 13 24.75±4.62 13.47±2.98
醒-依組患者顱內血腫的完全吸收率、部分吸收率分別為46.15%和76.92。依達拉奉組患者顱內血腫的完全吸收率、部分吸收率分別為15.38%和30.77。醒-依組患者顱內血腫的完全吸收率和部分吸收率均高于依達拉奉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顱內血腫量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結束后,醒-依組患者的顱內血腫量平均為(4.49±2.78)ml,依達拉奉組患者的顱內血腫量平均為(10.36±2.74)ml。醒-依組患者治療后其顱內血腫量低于依達拉奉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顱內血腫的完全吸收率、部分吸收率及治療前后其顱內血腫量
在進行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結束后,醒-依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平均為(7.15±3.05)分,依達拉奉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平均為(18.84±3.10)分。醒-依組患者治療后其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低于依達拉奉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3。
表3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分,±s)
表3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分,±s)
注:同依達拉奉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醒-依組 13 26.78±4.91 7.15±3.05依達拉奉組 13 26.63±4.89 18.84±3.10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腦出血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呈逐漸升高的趨勢[2]。依達拉奉是一種自由基清除劑[3],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保護神經(jīng)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和緩解腦水腫癥狀等作用[4]。醒腦靜又叫麝香注射液,主要成分包括麝香、郁金、冰片和梔子,具有清熱解毒、醒腦開竅的功效[5]。用此藥對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地提高其腦細胞的耐缺氧能力,進而可達到保護其腦細胞、促進其神經(jīng)功能恢復的目的。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醒-依組患者顱內血腫的完全吸收率和部分吸收率均高于依達拉奉組患者,治療后其顱內血腫量、C反應蛋白水平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均低于依達拉奉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用醒腦靜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腦出血的臨床效果確切,能有效地減少患者的顱內血腫量,降低其C反應蛋白水平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
[1]段瓊.依達拉奉與醒腦靜聯(lián)合治療72例急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4,26(13):72-73.
[2]石嬌.依達拉奉聯(lián)合醒腦靜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23(7):124-125.
[3]王玲.醒腦靜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出血的臨床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5,36(17):3837-3838.
[4]楊艷霞.依達拉奉聯(lián)合醒腦靜注射液治療急性腦出血療效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16):2208-2209.
[5]李玉蓮.醒腦靜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出血的療效及對患者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6,19(16):64-66.
R743.34
B
2095-7629-(2017)11-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