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淑婷
論余華小說中溫情的父親形象
譚淑婷
余華是當代影響深遠的作家之一,他對于同時代的作家而言,作品產(chǎn)量不算很高,但其作品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他創(chuàng)作的《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在這兩篇作品中塑造了兩個經(jīng)典的父親形象——福貴和許三觀??v觀余華的小說,從成名作《十八歲出門遠行》到最新小說《第七天》,各種類型的父親形象頻繁地出現(xiàn)在其作品中,有缺席的父親山崗山峰、扭曲的父親孫福、無賴的父親孫光林以及溫情的父親福貴和許三觀。其中福貴和許三觀是余華第一次給讀者呈現(xiàn)出樂觀、頑強且溫情的父親形象,這一形象的出現(xiàn)代表這余華從先鋒小說進入到民間小說的創(chuàng)作階段,意味著身為人父的余華重新開始打量人性,從而成就了《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更奠定了余華自己在當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溫情 父親形象
一直以來,父親在每個家庭中都處于主導地位,并且父親這一形象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威嚴不可侵犯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到“父,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這說明父親在我們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具有很高的權力和地位。從古至今,我國文學作品受到傳統(tǒng)文化和儒家思想熏陶,出現(xiàn)了父權集中化的父親形象,《紅樓夢》中的父親形象最為典型。而在二十世紀以后,受西方作家的影響,中國的一些作家們開始對父親這一形象重新進行審判。本文試著以余華的代表作《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為出發(fā)點,梳理余華筆下溫情的父親形象的特點。
余華作為先鋒作家的代表率先對父親這一形象進行審判,對帶有濃厚傳統(tǒng)意義的父親形象進行顛覆,父親不再是我們眼中的家庭的頂梁柱、有權威負責任的丈夫,而是逐漸產(chǎn)生異化,余華《我膽小如鼠》中的父親,總是被人欺負了也不敢回擊,甚至于想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極端的用同歸于盡的方式企圖報復他人。這個的父親形象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父親形象大相徑庭,從其間我們看到了傳統(tǒng)文化中所勾勒的父親形象的崩塌。余華在前期作品中所構建的不同于傳統(tǒng)的父親形象使人印象深刻,而對父親這一形象的審視與解構都是為了尋找最真實的父親形象、為了重新建構父親這一形象。
從九十年代開始,余華筆下的父親形象不再是根據(jù)他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安排在作品中的一些符號(如:《一九八六年》),而是把主體放在日常生活中的社會底層民眾上。他們在作品中栩栩如生、可親可感,說著與那個時代普通老百姓一樣的話,做著與普通老百姓一樣的事。在余華所有的小說里,他們的獨特性和新穎性極為奪目,最吸引讀者的是《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中的父親形象福貴和許三觀。他們不僅僅是生活上的強者,更是庇佑子女的父親,以他們特有的方式展現(xiàn)對子女的溫情。這一個個溫情父親形象讓我們看到余華在創(chuàng)作中對于父親這一形象描寫的轉(zhuǎn)變,而這也成為余華小說中的一個不可忽略的閃光點。
在《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中,作者描寫的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余華將他們推向生活的風口浪尖,將他們推向一個又一個人生的困難時期,讓讀者感受到其間生活所帶來的絕望,與此同時,從小說簡單的話語中不經(jīng)意流露出的溫情更加令人熱淚盈眶。福貴和許三觀這兩位父親形象展現(xiàn)溫情的方式各有不同,但父愛的偉大卻驚人地相似,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愛子女、愛家庭,即使身臨絕境卻依舊樂觀面對,并他們都有著如父親般頑強的生命力。就是這一點一滴,讓我們看到了真實且溫情的父親形象。
(一)永未失去的父愛本能
在《許三觀賣血記》中的父親許三觀,他這一生一共賣血十二次,在這十二次當中,除了第一次是偶然之外,其余的都是為了家庭,為了家人。每次在面對生活困難的時候許三觀便會選擇賣血,用賣血得來的那三十五元去換得家庭一次又一次的渡過困難的希望,而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賣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那父愛的本能,這種本能驅(qū)使他去賣血、去保全家庭,庇佑子女。
在《活著》中,因為家庭的經(jīng)濟十分緊張困難,為了省下錢給有慶讀書,福貴和家珍決定將鳳霞送出去,在一次送鳳霞回去的時候書中寫到“…鳳霞是個好孩子,到了那時候也沒哭,只是睜大眼睛看我,我伸手去摸她的臉,她也伸過手來摸我的臉。她的手在我臉上一摸,我再也不愿意送她回那戶人家去了,背起鳳霞就往回走?!盵2]在這里,福貴這一溫情的父親形象躍然紙上,而后福貴回到家里對家珍說到“就是全家餓死,也不送鳳霞回去。”這讓讀者感受到福貴對自己孩子所擁有的愛和眷戀。
(二)粗糙而溫情的樂觀
余華在這一時期的寫作注重社會底層人物的描寫,在他的筆下,我們看到很多有著屬于底層人物專有的樂觀。在《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中,我們看到了福貴的樂觀和許三觀的幽默,正是因為他們所有的這種樂觀幽默,讓他們可以更好地去面對苦難艱辛的生活。
在《活著》中,樂觀是福貴能夠一直堅持生活下去的重要原因,在得知自己賭博將家產(chǎn)輸光之后福貴也想著要自殺,但是,“我想著那一屁股債又不會和我一起吊死,就對自己說:‘算啦,別死啦?!本褪沁@般帶著些許愚昧的樂觀讓福貴決定好好地去面對,讓家產(chǎn)輸光后的徐家處境不那么太難堪。在福貴談到家珍的去世的時候他說道“家珍死的很好,死的平平安安、干干凈凈,死后一點是非都沒留下,不像村里有些女人,死了還有人說閑話?!备YF這般平和的語氣談論著自己死去的妻子,面對這世間大家都不愿經(jīng)歷的生離死別,他卻用這平和的語氣去訴說和微笑,也便是這般福貴才能好好地一直生活下去。
在《許三觀賣血記》中,令人記憶深刻的便是在大饑荒的那一年,許三觀用嘴給每個人都炒了一道菜,給孩子們做的紅燒肉,給妻子做的清燉鯽魚,給做的爆炒豬肝,雖是嘴上說說的菜,卻使得這個夜晚格外的溫馨。幽默的語言,樂觀的態(tài)度,使得他們一家人即使身處在難熬的三年大饑荒時期,在苦難中樂觀地度過難熬的日子;而這一極具溫情的畫面也使得許三觀這一生活在社會底層一點都不起眼,甚至有些粗糙的父親形象顯得偉大且溫柔。
(三)頑強的生命力
作者將在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fā)生的一切災難,都集中在了福貴和他的家庭上,家人一個一個地離去,接踵而至地打擊,但活著的意志,卻是我們在福貴身上看到的唯一不能被剝奪的東西。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于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當這發(fā)生在福貴身上的時候,他哭過,他吼過,他依舊堅強的扛下來了。在經(jīng)歷有慶的死之后,緊接著又經(jīng)歷了女兒的死、妻子的死、女婿的死以及外孫的死,全家都是他送走,最后剩下的只有自己。福貴依舊樂觀的去面對所經(jīng)歷的困境,他會很平靜的和那個年輕人坐在那棵茂盛的樹下,在那個充滿陽光的下午,向年輕人講述著自己。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是這世界上最好的子女。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福貴和他的一家生活的苦難艱辛,更能感受到其間他們生活所流露出來的溫情。
在《許三觀賣血記》中,許三觀為了給自己得肺炎的兒子籌集醫(yī)藥費而一路賣血到上海,三天后到了百里因為在林浦賣血后沒有休息,許三觀的體力終于透支而致暈倒,書中寫到“…他雙手抱住自己,在街道中間抖成一團,他的兩條腿就像是狂風中的枯枝一樣,劇烈地抖著,然后枯枝折斷似的,它的兩條腿一彎,他的身體倒在了地上?!?“枯枝”二字寫盡當時許三觀因賣血過多而脆弱的身體,也寫盡他的不易。這一次次的用生命去籌集醫(yī)藥費,既讓我們看到了那偉大的父愛,也讓我們看到了這一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起眼的小人物所擁有的頑強的生命力。
溫情的父親形象的出現(xiàn),代表著余華創(chuàng)作發(fā)生了重大的轉(zhuǎn)變,對著變化,余華曾自己有過描述;
就我自己的創(chuàng)作而言,我后期的創(chuàng)作較之前期有明顯的差異。這種變化的原因我想有兩個:一個是人在變,想法在變,時代在變;另一個就是寫作上更為具體的原因……
王士城老師對于“寫作上更為具體的原因”這一點認為余華的解釋并不具有說服力,因此,關鍵的在于第一個方面“人在變,想法在變,時代在變”。
(一)人在變,初為人父的體驗
在余華前期的作品中,之所以會出現(xiàn)缺失的父親、變態(tài)的父親、扭曲的父親、逝去的父親,有大部分原因來自于他童年時對父親的記憶。在余華的記憶里,父親形象并不完美,有很大一部分時間幾近于缺席。余華憶起童年說道:“在我印象里,我的父母總是不在家,有時候是整個晚上都只有我和哥哥兩個人在家里。門被鎖著,我們出不去……’”正是因為余華童年時期飽經(jīng)了孤獨和寂寞,受到的溫暖屈指可數(shù),導致他創(chuàng)造出來的父親是缺失的、變態(tài)的、扭曲的。
余華慢慢地在長大,在變化,他從一個孩子的角色升級為父親的角色,這是人生一個重大大的轉(zhuǎn)變。余華開始慢慢體會父親這一角色的艱辛,這時憶起童年就多了一份理解,對于父親也多了一份寬容,這時余華筆下的父親沒有了缺失、沒有了變態(tài),只剩了福貴和許三觀的溫情。
(二)想法在變,從先鋒轉(zhuǎn)入民間
伴隨著角色的變化,余華的思想較之以前更為成熟了,就像余華自己所說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內(nèi)心深處另一部分東西在逐漸生長?!边@種內(nèi)心的增長,使他從先鋒派的寫作方式回歸到民間創(chuàng)作的方式,成為20世紀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會引起巨大的關注。
從九十年代之后,余華的小說不再抽象、變形,不再呈現(xiàn)像夢魘一樣的世界,變得較為平實、自然,開始呈現(xiàn)出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風貌。余華先生開始慢慢消解形式,慢慢變得樸實自然,文中也漸漸滲透出著溫情,他會將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幸??鞓窊诫s進去,讓故事增加一點平常生活的溫情,《活著》便是如此。作者也致力于細節(jié)的提煉,每一個細節(jié)都經(jīng)歷過精心的提煉使得這些細節(jié)都充滿美感。可以看出余華先生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由先鋒轉(zhuǎn)向了民間,這對于作者筆下溫情的父親形象的塑造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時代在變,80年代到90年代
余華父親形象轉(zhuǎn)變的這個年代正處于80年代和90年代交軌的時期,我們不得不注意到的是,余華的這種轉(zhuǎn)變在某種意義上恰恰與90年代的時代精神的內(nèi)在轉(zhuǎn)變有這驚人的相似。
20世紀80年代先鋒派給當時的文學界帶來激情、反叛、理想主義,到90年代一變而為實用主義、休閑主義和消費主義。余華的轉(zhuǎn)變完美的契合了時代精神的轉(zhuǎn)變。進入90年代開始,許多作家開始對其先反對的物質(zhì)主義、平庸生活進行了重新地評定,開始為現(xiàn)實生活辯護。不再有狂妄的理想追求,不再有郭沫若的《天狗》,有的是《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中溫情的父親形象,余華筆下的父親形象不再是根據(jù)他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安排在作品中的一些符號,而是有血有肉、可親可感的福貴和許三觀。時代給余華指了一條光明大道,不再是80年代是看不到盡頭的鄉(xiāng)間小道,不再是80年代的浮躁、不再是80年代的張揚。
[1]余華.活著,許三觀賣血記[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2]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
[3]王慶生,王友平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胡秦葆,劉瑤春.余華小說對"父親"形象的顛覆與重構[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9).
(作者單位:湖南省第一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