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瑜
晨早的太陽,躍出地平線,照見連南縣城最高的山。光沿著山勢,蔓延到山腳,照到一座校園——連南縣民族初級中學。校園依山而建,教學樓一棟連著一棟,大樹、旗桿、籃球架、圖書館的窗戶、晾滿衣服的宿舍陽臺……一一沐浴在晨曦中。光影參差間,一個曼妙的身影,出現(xiàn)在教學樓六樓的走廊里。教室里的學生正在上課,老師背對著學生,在背板上寫字。教室里安安靜靜地,有點沉悶,個別學生趴著,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打盹。忽然,挨窗邊坐的學生發(fā)現(xiàn)了教室外邊晃過的身影,眼睛瞬間亮了。小小的騷動,在教室里靜悄悄地蔓延開來。于是,后邊的學生用筆輕輕碰觸趴著的學生,指指窗外,學生的腰桿直了起來。整個班仿佛從迷夢中蘇醒,開始認認真真上課。她在教室外面走了一個來回,順手把教室門口班主任欄里自己的那張照片拿下。班里的學生悵然若失,依依不舍。
她就是連南縣民族初級中學的謝柳林老師。
這個班是初一(16)班。教室外,擺了一排花花草草,有萬年青、綠蘿、鐵線蕨、茉莉等。每盆都料理得不錯,植物長勢喜人。很難想象半年前這個班的學生會有興致種花養(yǎng)草。他們的課堂紀律極差,大吵大鬧,術科老師幾乎沒法上課,而各科成績,不是倒數(shù)第一,就是第二。他們原來的班主任不到一個月,就被迫“下臺”,而學生則在教室里敲桌摔椅慶?!皠倮薄U麄€學校無人敢接手這個班。
這個時候,謝柳林老師主動請纓接這個“燙手山芋”。而謝柳林已經(jīng)是初一(1)班的班主任了,按規(guī)定,一位老師不能同時擔任兩個班的班主任。而且,謝柳林還是省、市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教學教研任務繁多。學校沒有同意謝老師的請求。謝柳林見不得學生這般“自甘墮落”,她再三懇求,跟領導說,班主任補貼之類的統(tǒng)統(tǒng)可以不要,只想做初一(16)班的班主任工作。最后謝柳林如愿以償,一肩挑起兩個班的工作重任。
初次走進初一(16)班的教室,謝柳林說:“你們的班主任辭職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喜歡做班主任,所以我來了。我希望很快成為你們的朋友。”臺下的學生雖然知道這位老師是最好的那個班的班主任,但仍然各懷心思,有的欣喜,有的期待,有的則密謀“二次革命”,企圖再次趕走班主任。
一個星期后,音樂老師興高采烈地跟謝柳林說:“你去了初一(16)班一個星期,我現(xiàn)在竟然可以上課了。”一個學期后,初一(16)班各科成績趕超了年級平均水平,班風班貌大為改善。
談及這個轉(zhuǎn)變,謝柳林說,其實并不是我的能力有多強,而是這個班本來就不差。她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自尊心初步養(yǎng)成,又敏感,又容易叛逆。之前的班主任,大概是經(jīng)驗不足,批評學生時,松緊度把握得不準,把學生的叛逆心全都激發(fā)出來了。
接手后,謝柳林通過家訪了解學生基本情況,然后開始在班上推行源于積極心理學原理的艾米麗公式:每一天,不管用什么方式,我都會變得越來越好。每天晨讀,安排班長帶頭大聲朗讀這個艾米麗公式,堅持一個月。
這條艾米麗公式是謝柳林多年來一直使用的神奇法寶。這條公式確實神奇,一個月不到,初一(16)班的學生就走上了正軌。
一個學期后,學校給初一(16)班安排了新的班主任,但謝柳林還是不時會到班上走一走。用行動告訴學生,她不會忘記他們,她一直都在。
謝柳林從教22年,做班主任22年,榮譽滿載,桃李滿天下。在連南,她還有另一個廣為人知的別號——謝美麗,因為她是學生心中的“女神”。美麗的背后,謝柳林的本色卻是純粹的、樸素的——一個喜歡做班主任的老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