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奕青
銀行股被市場認為是“穩(wěn)定”的代表,然而,受估值回歸和解禁壓力的“雙擊”,銀行股也表現(xiàn)為冰火兩重天。
銀行股估值常年扮演著“一低再低”的角色。進入2017年以來,銀行股一改此前的低迷,開始漸漸擺脫“白菜價”的魔咒。
走出低估值困境
自交通銀行成為首只破凈銀行股后,銀行股一直就是A股中的“破凈”大戶,盡管今年銀行股表現(xiàn)強勁,年內(nèi)整體漲幅已經(jīng)達到25.92%,但其中光大銀行、農(nóng)業(yè)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仍走在“破與不破”之間。市場人士無不感慨,銀行股真是“便宜”。
實際上,今年以來,A股銀行股早已走出了一輪浩浩蕩蕩的估值修復行情,工行等大型商業(yè)銀行更是漲幅居前。Wind資訊統(tǒng)計,今年以來A股25家上市銀行整體上漲12.36%,其中工行、建行、農(nóng)行、中行四大國有商業(yè)銀行漲幅均超20%,分別為42.31%、33.95%、29.35%、25.36%,四家公司均排進了上市銀行漲幅榜前八。不過,漲得最多的是張家港行,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15.63%;股份制銀行招商銀行以50.1%的漲幅排在張家港行與工行之間,成為今年以來漲幅第二大的上市銀行股。
10月初,受益于定向降準消息的提振,香港銀行股開啟了上漲模式,工行在香港市場三個交易日上漲10%、三度創(chuàng)出收盤新高,并帶動銀行板塊強勢上漲。招商銀行H股其間上漲8.01%、建設銀行H股漲6.17%,另外光大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漲幅均超5%。
論及銀行股緣何上漲,在諸多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其強勢背后是基本面的改善以及價值的重估,未來隨著A股國際化程度的進一步提升,銀行股的投資價值或?qū)⑼癸@。
然而,從估值的角度來看,銀行股目前仍是價值洼地。雖然漲幅較大,但上述幾家銀行的估值卻并不算高。如果按同樣的增速計算,預計建行、交行2017年全年的每股收益約為1元、0.9元,估值僅為7.3倍、7倍。全年預計略高于2.7元,目前估值略高于10倍,平安銀行約為7.7倍。
次新銀行股現(xiàn)“閃崩”
在不少上市銀行股價漲幅都超過了30%的同時,卻有一些銀行股在短短的時間里出現(xiàn)股價腰斬的慘烈跌勢。其中,無錫銀行、江陰銀行從5月以來至今,最大跌幅超過60%;張家港行4月以來的最大跌幅也超過55%;吳江銀行、常熟銀行波段最大跌幅超過40%,杭州銀行、貴陽銀行跌幅則超過了30%。這7家銀行股走勢疲弱,占了銀行股家數(shù)將近三成。
這些“閃崩”銀行股均是“次新銀行股”,且動態(tài)市盈率排名位居銀行板塊的前列。跌幅居前的江陰銀行和張家港行的動態(tài)市盈率分別超過20倍和30倍,遠超其他銀行股10倍以下的市盈率;市凈率的部分,張家港行接近3倍,江陰銀行2倍左右,而一半以上的銀行股市凈率在1.1倍以下,最低的交通銀行只有0.8倍左右。
跌幅占據(jù)A股銀行首位的杭州銀行公告稱,公司10.99億股限售股于2017年10月27日上市流通,數(shù)量占公司總股本的30%。如按杭州銀行當前股價計,這批解禁股市值高達143億元,而公司目前的總市值尚不到5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銀行去年10月27日上市,發(fā)行價為14.39元,當前股價雖僅為12.97元,但復權(quán)后的價格仍較發(fā)行價高出近3成,此番解禁的多為首發(fā)前股份,成本相對發(fā)行價更是低廉,浮盈較為豐厚。
雖然次新銀行股中,前十大股東名單變化不大,但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則有進有出。常熟銀行和張家港行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均有高達7家股東在第三季度退出,且均以個人股東為主。江陰銀行前十大流通股更是全部“大換血”,此前十家個人及基金股東已全部退出,而第三季度成為該行前十大流通股東的全部為個人股東。
事實上,在未來兩個月,A股市場也要面對解禁壓力的考驗。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11月份解禁股解禁160億股,對應市值約2500億;12月份解禁股更飆升至360億股,對應市值超過4100億,這兩個月的解禁股數(shù)量占全年的20%。
機構(gòu)對銀行股有買有賣
有基金業(yè)資深人士表示,在個股分化的局面下,可跟著國家隊的步伐有望收到較好投資效果,一方面可斬獲銀行板塊的整體投資收益,另一方面規(guī)避了“明珠暗投”的遺憾。而這一現(xiàn)象也引起投資者及市場的諸多關(guān)注。
國有五大行中,證金公司今年以來對于交通銀行、建設銀行一直在增持,且增持股份數(shù)量呈遞增態(tài)勢。今年第三季度,證金公司增持交通銀行1.21億股,而這也是今年以來證金公司連續(xù)三個季度均進行增持的銀行,證金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別增持該行2892.63萬股和9117.31萬股。證金公司于第三季度增持建設銀行4405.59萬股,這同樣也是前者連續(xù)三個季度的增持操作。此外,證金公司在第三季度增持了中行9763.48萬股。與此同時,在第三季度,證金公司減持工行2.04億股,這也是證金公司減持力度最大的一家銀行,證金公司還減持了農(nóng)行1.02億股。
與此同時,證金公司在第三季度對于股份制銀行也是操作積極,且明顯以減持為主。
證金公司對于平安銀行減持力度最大,第三季度共減持該行9006.16萬股,證金公司還減持了招商銀行6279.94萬股,減持光大銀行5894.51萬股,減持中信銀行2972.36萬股,減持興業(yè)銀行658.75萬股。證金公司僅對華夏銀行、浦發(fā)銀行進行了增持操作,分別增持5523.65萬股和4394.97萬股
今年上半年,證金公司對于民生銀行、南京銀行和北京銀行的持股比例均已達到4.99%,距舉牌線僅一步之遙?!皬墓乐祵用婵矗鄶?shù)銀行股的估值水平仍然偏低?!狈治鋈耸勘硎?,在當前風險偏好持續(xù)低迷的市場環(huán)境下,銀行股或?qū)⒊蔀橘Y金的優(yōu)選行業(yè)。尤其是下半年,銀行板塊進入密集的分紅除權(quán)期,其中,國有大行的股息率在4.3%以上。當前銀行板塊(剔除次新股)的估值水平僅為0.92倍,低估值、高股息率值得關(guān)注。endprint